几种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 范文中心

几种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03/30

一.现代化范式

★主要观点

(1)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代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

(2)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③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此外,还包括: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3)对现代化模式问题的认识: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

(一)、近代化的含义及其内容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现代化的基本进程: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从社会制度来说,有多种模式,主要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

按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起动的新型现代化。

(二)、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

1.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

因为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的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

2.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

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3.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关系。

一般来说,近代化就是现代化,二者只是在时间上的差别而已。

(三)、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第一阶段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840—1870年)

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世界

(A)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少数先进国家已经确立。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起来,与此同时,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B)经济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时期过渡,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C)思想方面: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自由主义产生,取代重商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

(D)世界一体化进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的侵略的加剧,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B、西方的冲击

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渗透侵略。

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开端。

C、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个阶段:中国在经济、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变化与回应

(A)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B)思想:固步自封→①鸦片战争之前:传统的儒家学说主导着人们的思想

②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与新思潮的萌芽

③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中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洪仁玕《资政新篇》

⑤早期维新思想:具有资本主义要求的政治、经济、文化主张

(C)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半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半殖民地──中国主权的逐步丧失。

②社会矛盾: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并存,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家的主要矛盾,因此,革命任务随之发生了转变。

③阶级关系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D)政治:近代化过程中各阶级的回应

①地主阶级权力的变动:辛酉政变

②地主阶级的回应:洋务运动

③农民阶级的回应:太平天国

④资产阶级的回应:资产阶级的产生,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主张。

⑤无产阶级的产生:为以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新的领导阶级。

第二阶段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A.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B.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C.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三阶段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A.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

B.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C.现代化的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第四阶段腾飞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担任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无产阶级

A.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来不断对宪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

B.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思想上:1957年整风运动提出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D.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1、求生存,为独立:中国人民历经国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长期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为真正意义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2、谋发展,图富强: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第一阶段:1949-1965年,重点发展工业化;

第二阶段:1966-1976年,特点是文化大革命及其破坏;

第三阶段:1978-现在,特点是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主要是围绕推进中国现代化而进行的。在革命战争时代搞武装斗争乃是为了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建国后的建设则是利用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力,向现代化目标迅速前进,而改革则是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⑦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⑧邓小平理论正确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 ⑨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

▲中国近代化与现代化必须解决的两个前提条件

①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

②经济的繁荣与富强,这就必须摆脱社会生产落后,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局面,要求生产力的工业化。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是生产关系问题;经济的繁荣富强与工业化,则是生产力问题。在民族不独立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首先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以解放生产力。

由此来认识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主要任务,以及解释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科学救国、辛亥革命等在近代走不通等问题,都可以得到比较清晰明白的答案。

(四)、世界近现代史按现代化进程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是现代化的酝酿、启动时期;

18世纪工业革命到19世纪60年代,是现代化的发展时期;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是现代化在全世界扩展时期;

20世纪上半期,是现代化的调整和震荡时期;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是现代化稳定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现代化进入新的高潮阶段

二.整体史范式(整体史观或全球史观)

★主要观点 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1)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2)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专题解读: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自文明形成到资本主义出现,人类经历了“点”、“面”、“片”、“圈”的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的作用则是把“圈”进一步扩大,引导出一个“世界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也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思想,即资本主义构造了“世界文明”。因此,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圈”的限制被资本主义突破了,历史继续其“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 和“区域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考点揭示:

⑴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⑵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外扩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开展殖民扩张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⑶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和扩展。先是欧、美、亚的一些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后亚、非、拉被侵略、被奴役的国家很多也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其中包含的重要内容。

⑸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整体史观下“世界文明”构建的一个非常好的佐证。

三、知识整合

形成过程:

㈠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兴起

1.14~16世纪:早期的资产阶级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征服世界的活动,他们开辟了新航路,人类从以前的彼此隔绝到逐渐走向融和,由分散的世界渐渐成为一个初见全貌的整体世界;

2.17~18世纪: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猛烈地冲击着过时的封建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物质条件,但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发展水平所限,为追求资本,资本主义开始了征服世界的活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具规模,荷兰、英国和法国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并为争夺殖民霸权爆发了一些殖民战争主义怀不具备改造社会和世界的能力。东西方差距拉大,亚洲的封建国家走向衰落。这些国家日益闭关自守,更加落后于世界大发展的历史趋势,最终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势。

3.19世纪初~70年代以前:是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用机器生产的大工业代替了手工工场,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的地位,而且使社会阶级关系和东西方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二是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基本形成;三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这一时期,欧洲国家极力侵略亚洲,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格局。

㈡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也就是有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的时期,世界已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国际关系经历了一个有相对稳定向走向世界战争的过程。十九世纪末,整个世界形势较为安定,基本上没有爆发大的国际战争;但随着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了,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逐渐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两大集团疯狂的进行扩军备战,整个世界由和平走向动荡,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时期,随着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完全形成。

2.1918~1923年:这是革命、危机和震撼交织的年代。

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形成了,并且经历了第一次的较量,关系由武装对抗到和平相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开始解体;随着一战的结束,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结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这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按照他们当时的力量对比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3.1924~1929年,进入相对和平稳定时期的世界

由于美元的帮助和战后开展的技术和管理的合理化运动的推动,以及海外市场的扩大,西欧各国地经济逐渐恢复并有所发展,有些国家(如美国)还出现了经济的繁荣;同时,各国之间的矛盾较为缓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包括意大利)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谈判对话代替了武装对抗,两种社会制度也处于和平相处时期。

4.1929~1939年,世界由大危机到走向战争的世界。

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世界性的大危机,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并且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渐解体,世界正在走向战争。

5.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由于德、意、日法西斯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由于英、法、美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由于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没有实现联合,尽管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但是战争还是最终全面的爆发了。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种经济模式使世界市场处于分裂状态,两种经济模式在竞争与改革中谋求发展,世界整体化发展迅速。

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两大主要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流动,实现优化配置,并为此而逐步削减各种障碍和壁垒,其代表是1995年正式运作的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区域化是越来越多的国家依仗集团力量以促进和维护本国战略利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区域内参与竞争的能力,从而抵御来自区域外竞争的一种联合图强战略,其代表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两大趋势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有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化的最后归宿。

成因归纳:

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基础)。从资本主义萌芽到手工工场,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都为世界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物质基础。

㈡三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推动(推动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不步加深、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㈢资本主义的长期对外扩张(推动力量)。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它是在不停的掠夺中发展起来的。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国家进行的早期殖民扩张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大肆进行殖民扩张,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加紧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利用其丰富的资本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新一轮的扩张。

㈣交通与通讯技术的不断提高(技术条件)。新航路开辟时期,在欧洲适用于远洋航行的海船已经出现,罗盘针已在还船上普遍使用;在三次工业革命中,轮船、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长途运输变的更加方便,电话、电报等先进的通讯工具使人们同外界的联系变得更为快捷。这一切为世界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技术条件。

“世界文明”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㈠ 树立一种全球意识。面对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何以可能和必要的根据。

㈡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同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并无高下、优劣之分,都有平等的权利和平等的地位参加文明间的对话。

㈢要有各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友好气氛。

㈣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应做到“求同存异”,努力去寻求彼此间的共同点,把分歧暂时搁置,耐心地通过对话去缩小和解决分歧,即使一时不能达成一致,也应有善于等待和相互容忍的精神,不使矛盾激化而导致冲突。

四:误区诊治和重难点解析

㈠复习本专题时,经常出现的误区:片面的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个概念。

不少人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的就是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其实,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仅指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而且还包括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也就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之所以产生这种理解上的误差,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上理解的肤浅片面,客观上是由于课本中较多地强调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市场和投资场所,给学生造成了感觉上的错觉。要全面而准确的理解、系统地归纳课文内容,并从理论的高度进行认识,还要注意与现实相联系。

㈡重难点解析:

1.从世界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和碰撞虽然经常发生,但它并不一定会发展成不可调和的冲突,冲突的发生也往往不单纯是由于文明的差异,而主要是由于背后物质利益的推动。相反,各个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乃至交融互变,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常态和主流。文明并不是独立自主、自我封闭的东西,它需要通过与其他文明的对话和交流从外界不断获得营养,取得新的活力,才能茁壮成长。一旦把自己封闭起来,失去前进的动力,就会僵化而趋于衰落。因此,对文明本身的发展来说,相互间的对话和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2.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

经济全球化为我们提供的机遇方面表现为: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晋材楚用”; 有利于实现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可以降低我们学习管理经验的成本。

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表现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经济的动荡将成为常态;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导致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强势经济易于导致经济霸权和文化霸权。

“入世”,是中国经济走向全球化的第一步,应从五个方面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a)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

b)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全球化对应之策。

c)应建立一套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以防范金融风险。

d)应充分利用国际规则的“安全阀”来保护我国的民族产业。

e)应努力参与并推进国际间经济关系的协调。

三.文明史范式

★主要观点 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

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

(1)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人类文明史可相应划分为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3)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

(4)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史又可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几个阶段。

四.社会史范式

★主要观点 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1)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

(2)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3)西方国家提出的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收入维持、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五大社会问题构成了高三历史复习应关注的五大重要内容。

五.革命史范式(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范式)

★主要观点

(1)“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2)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3)革命史观虽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不能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

高考历史唯物史观点集锦

以下是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必须要会运用的史学理论,无须记忆,重在理解;在进行题型训练时,可对照使用这些理论分析问题,很有帮助。

理论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是生产方式,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人口素质不起决定作用,

但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思想观念,如政治、法律、哲学、科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3、社会存在是一切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

4、社会意识的内容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5、社会意识适应社会存在的要求而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6、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7、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8、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9、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理论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它所表现的是人们对于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的关系。通俗地讲,生产力是有目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包括:(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3)完全以他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6、评价历史现象时生产力的标准是最后的标准;

理论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是和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

2、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在阶级社会中和阶级消灭之前,上层建筑都有阶级性。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国家政权,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也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

理论四:阶级、国家、革命、民族1、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2、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权力机关,为了维护权力机关,就要征收赋税,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的标志来划分国家统治下的居民;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4、革命的根本问题时政权问题。

5、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

6、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民族而最终被后者同化。

理论五:矛盾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4、坚持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从个性之中归纳共性,从共性之中分析个性。

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理论六:量变与质变

1、量变就是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

2、质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3、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而当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4、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又会引起新的质变。

理论七:否定之否定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3、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坚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信念。

理论八:认识论1、历史上的真理,是通过实践的检验;

理论九:评价历史人物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分析制约历史人物活动的因素:(1)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2)分析历史人物的阶级性;(3)分析历史的个人品质。 3、分阶段去评价每一历史人物。 4、两点论——分清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重点论——抓主流;

5、透过现象看本质; 6、把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地统一起来看问题;

7、个人动机总是从属于阶级和民族的。

8、个人动机与客观效果不一至;

9、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一些重点问题分析的思维模式

模式1:对比近代不平等条约:时代背景+签约国+内容+对中国危害;

模式2:统一局面:背景+由谁统一+政权建设+地位+疆域+结局;

模式3:农业发展的表现:工具发明与改进+耕种方法+生产经验积累+农作物种植和推广+开垦荒地、施肥+兴修水利+开发边疆;

模式3: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手工业部门的扩展+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扩大+手工业制品的工艺水平提高;

模式4:商业:商品种类+集市和城市+货币+对外贸易;

模式5:文化特点:时代特征+风格+影响+世界地位+是否兼收并蓄+是否全面发展; 模式6:分析革命运动的原因和背景:矛盾冲突+谁参加谁领导+以何手段发动+导火索; 模式7:分析战争胜败原因:性质+领导因素+民众因素+战略战术因素+内部关系+敌方的战备+交战国双方综合国力因素+国际因素;

模式8: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改革的方针、措施与用人是否得当+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增加人民的负担;

模式9: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基本条件:资本+雇佣劳动力+生产技术+原料+环境+市场; 模式10:政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客观条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观条件(阶级条件、思想条件、组织干部条件);

模式11:文化发展的原因:政治+经济+民族+对外+前代;

模式12: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的交流+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六.生态史观

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生态史题目出现于高考历史试题之中,绝非偶然,下列因素使之必然出现:首先,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其次,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需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总结和记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再次,生态史学已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它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生态史试题的命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最后,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据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生态史试题的出现及其受到重视是必然的。 把握生态史观有一定难度,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高三师生来说,可采用以下的便捷方法:借助近年高考历史试卷生态史题目(含“参考答案”)中的理论性陈述来了解和把握生态史观的精髓。为便于大家利用这一资源,现将重要内容摘抄如下: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转引自2008年“文综”四川卷I第39题)。

·人地关系示意图(采自2004年“文综”天津卷第39题)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摘自2005年“文综”北京卷第39题)

·从长时段看,气候变化影响人的活动,而人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了气候和环境。(摘自2006年历史上海卷第37题)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的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的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注意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摘自2008年“文综”四川卷I第39题“参考答案”)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的有利后果,也要看到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

长期后果;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摘自2005年“文综”全国卷III第39题“参考答案”)

简略梳理人与自然关系史

(1)、纵向梳理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

(2)、横向梳理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七.综合应用

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在考查新史学范式时大多突出把几种史学范式结合、比较进行考查,突出历史研究的视角和历史研究方法。

再如,对近代西方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问题:

①从革命史范式看,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②从现代化范式角度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③从整体史观角度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是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从文明史范式角度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⑤从社会史范式角度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这一考查趋向值得广大师生关注。

了解几种重要新史观的精髓

近年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对新史观我们应有初步的了解。这五种史观的要义,可概述如下: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代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

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

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史观问题也是历史阐释体系问题,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专题训练 历史史观

一、选择题

1.(2010·海南文综)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2.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3.“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选择的论据不可能是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了世界市场

B.革新的交通运输工具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映了 A.进化史观

D.电讯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4.“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5.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都曾缔造过辉煌的文明,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三者在政治体制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下列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

A.自然地理因素对古代政治文明的方向选择有重要影响

B.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是政治制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C.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民主法制水平的高低

D.主流思想取向决定政治文明的方向

6.“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这是19世纪初

A.西欧的新航路开辟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C.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D.鸦片战争后中国修建铁路

7.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 )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8.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 )

A.鉴往知来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9.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所做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研究的历史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D.研究历史不可借助假设推论

10.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体现了中西合璧特点的是 A.中山装 B.四合院 C.西装 D.花轿

11.下列各项推动了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 ①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②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并废止缠足 ③民国临时政府大力推行剪辫与不缠足 ④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 英国媒体对铁路兴起的报道。以下历史现象中,同时得到舆论、政府、民间几方面支持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能体现出“改变世界”的是 ( )

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13.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该论述在“因为”到“所以”之间缺少的必要条件是 ( )

A.自由主义思潮兴起 B.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影响

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向

14.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孙中山称赞的某国是 ( )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1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二、非选择题

16.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材料二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

17.阅读下列材料: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请回答:

(1)依据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 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2)联系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扼要归纳导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

(3)你认为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文明成果?

答案 1.C 2.B 3.A 4.A 5.A 6.A 7.C 8.D 9.A 10.A 11.B

12.B 13.C 14.D 15.B

16.(1)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

(2)近代以来资本主义长期发展,发达国家在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

17.(1)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①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变;②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③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④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2)中国近代化变革:①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对待外来文明成果的态度:要善于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反对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应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

历史的基本常识和理论

一.选择题

1. 传统文人以”琴棋书画”为秀才四艺,说明古代的人才观( )

A.源远流长,先秦时代就已基本形成

B.强调知识的积累,侧重事功之学

C.关注道德情操,讲究休养生息

D.有利于文化传承和推动社会转型

2. 农历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钟馗像,赛龙舟,吃粽子等......端午节的由来,有人说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由此可见端午节①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积淀的是深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④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

A.①②④ B.①④ C.④ D.①④

3.司马光在叙述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时说:“删削冗长,举撮机要,转去国家盛衰,系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这表明( )

A.这部巨著是为更新体例,完善典籍而作

B.这部巨著是为考证史料,辨伪求真而作

C.这部巨著是为删冗举要,通古鉴今而作

D.这部巨著是为惩恶扬善,明性修养而作

4.在列宁看来,巴黎公社之后到1905年俄国革命之前的这一段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之所以“带有和平性质而没有发生过革命”主要源于无产阶级斗争方式的转变。由此可见列宁的判断( )

A.体现了以整体史范式分析历史的基本原理

B.侧重于从社会生活的变迁观察历史现象

C.立足于社会矛盾关系阐述历史进程

D.着眼于现代化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5. 查尔斯。梅耶认为:“东德解体的主要根源在于当期面临1970年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造成失败。在他看来,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 )

A.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

B.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

C.强调从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

D.否定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

6. “中国现代化属后发外生型,从19世纪开始进入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因素。但中国内部也已经孕育和生长着现代化的因素。”因此“中国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象征不可能不是模糊的,„„从1800年这样一个没有明确时限和特定时间的时间开始。”下列对该材料得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启动是西方文明影响的结果

B.中国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启动

C.19世纪中国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孕育着模糊的现代化因素

D.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源自19世纪自身现代化因素的萌芽和西方文明的影响

二.阅读材料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也有称《 上海租地章程 》),设立上海英租界。此后,美租借、法租界相继辟设。1854年7月,英法美3国成立联合租界。1862年,法租界从联合租界中独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为公共租界。

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分别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社会史观和文明史观的基本观点谈谈列强在上海等地设立租界对中国的影响。

历史基本常识和理论答案

一选择题。

1——6 CCCCDA

7.答:(1)从现代史观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2)从文明史观看,它是近代中国了解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最早开始向西方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地方.

(3)从社会史观看,它是近代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4)从全球史观看,它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是是客观事实),是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上海的崛起具有显著的半殖民地特征。


相关内容

  • 试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研究 田心铭 摘 要: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人与自然关 系意义上的人类为本或人人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内涵之一,人民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理解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必然抓住人民为本这一基本内涵.以 ...
  • 二十世纪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嬗变
    [摘要]20世纪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是特定历史情景下的产物,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较大影响.它可以溯源于五四新文学思潮,在与其他非主流文学史观的竞争中,因其革命性与政治性特征,流行于50年代,在60年代达到顶峰,最终走向瓦解.80年代之后,在检 ...
  • 史学概论笔记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考试内容题型: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4个40分):论述(2个40分) 重点在第二.三.五章 史学概论的特定任务: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概括地论述史学在发展中为自己提出的重要 ...
  • 20年代唯物史观与唯意志论的争论
    20年代唯物史观与唯意志论的争论 二十年代,中国思想界各种思潮间的争论与斗争此伏彼起,唯物史观是最具争议的对象之一.单就学术思想领域而言,唯物史观理论所遭受的批评或攻击也是一波连着一波,一浪高过一浪. 1920年,梁启超从战后的欧洲游历归来 ...
  • 小说中的民族主义
    一 去年年底,在网络上见<武汉晨报>刊出一篇题为<坡上的云:日本近代的历史>的文章: <坡上的云>是日本文坛巨匠司马辽太郎的长篇历史小说,也是这位擅长把严肃的日本历史用严谨的态度.轻松的笔调撰写成小说的大 ...
  •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 及答案(3)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 ...
  • 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19世纪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因为它做出了两个方面的历史贡献.第一,他们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这是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和研究资本主义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三大空想家对资本主 ...
  • 兰州交通大学马原重点(1)
    1.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 ...
  •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年 年版)问与答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的整体思路是什么? 答:历史与社会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综合课程.由于开 设本课程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在实验期间按照不同的设计思路研制了 两个课程标准.所以,在这次课程标准修订过 ...
  • 马克思与人文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审视人的历史主体性的产物,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和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认识,以及由此而内化为实践主体的理想.信念.情感和道德.以人为本是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