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20**年马缨花 - 范文中心

高考阅读20**年马缨花

02/24

2008全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马 缨 花

季羡林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①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都是方砖铺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荫迎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院子里,就仿佛进入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这里,也还处之泰然。

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还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乐,精神十分振奋。但是,一到晚上,当我孤零一个人走回这个所谓家的时候,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地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香气就是从这一片绿云里洒下来的,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花开也是常有的事,开花有香气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但是。在这样的时候和地方,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 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

时间也过得真快,才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我看了、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走了很多新地方,当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动人的奇花异草。然而使我深深地怀念的却仍然是那些平

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

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公园里,马路旁边,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我十分高兴。仿佛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马缨花同我记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

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后来,我扩大了我回忆的范围,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有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

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记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

【注】: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选自《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日

站住一点 主线 焦点 思想 马缨花 大院中生活孤寂 孤寂——欣喜

发现芳香繁盛的马缨花的

十三年后怀念马缨花 怀念马缨花

近些年北京出现了很多马缨花

两种马缨花的对比思考 不见光——总在阳光下

喜欢这两种马缨花

14.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4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2)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

16.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6分)

17.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8分)

2008年全国高考第二套阅读试题2

作者通过对迷离凄苦的梦境中的马缨花和浴在阳光里的马缨花的对比描写,表达了对阴森凄苦的旧社会的憎恶和对洒满阳光,充满生机的新社会、新生活、新环境的热爱,表达了生活在新社会的喜悦幸福的心情。

14. 答案:(4分)

①作者独自住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②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

【解析】筛选并整合第一段的信息可以得出第①个要点;筛选并整合第三段的信息可以得出第②个要点。了解了时代背景,就会准确回答相关问题。这里要注意文章的背景线索:

1)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

2) 时间也过得真快,才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

3)——选自《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日。

首先,“万家墨面没蒿莱”是鲁迅的诗句,鲁迅以深沉的笔调描绘了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中人民的困苦生活,万家凋零破败,淹没在蒿草丛中,人民在生存线上挣扎。

其次,“北京”解放前叫北平。由此可判断,文章前半部分写的是解放前事情。

再次,“过去了十三年”就到了“1962年10月1日”,由此可断定文章前半部分写的是1949年之前事情。后4段写的是1962年的事情。

15. 答案:(4分)

(1)(2分)①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②暗示了环境的幽深。

(2)(2分)①表明在新的生活环境里,马缨花无论何时都充满生机;②就像作者喜悦幸福的心情。

16. 答案:(6分)

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②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每答对一点给3分。

17. 答案:(8分)

第一问(4分)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②“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③“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 答对第一点给2分,第二、三两点每答对一点给1分。

第二问(4分)①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②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解析】解答此题,就需要联系《马缨花》材料的有关内容。这篇文章以“马缨花”为题,通过马缨花新旧时代的对比,通过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作者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作者用“光”与“影”来分别比喻如今长在阳光下的马缨花和昔日长在庭院里的马缨花。对于两种马缨花,作者都喜欢,毕竟昔日的马缨花给了作者不少精神的慰藉,如今的马缨花则更加可爱。


相关内容

  • 20XX年四川高考[语文]真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吉祥(jí) 棱角(líng) 狡黠(xiá) 长吁短叹(xū) .... B.浸润(jìn) 蓦然(mî) 腈纶(qíng) 残碑 ...
  • 五色梅(马缨丹) - 给面小站
    给面小站Geimian.com 佛道禅 吃乐玩 文语集 视频 赏图汇 闷乐逗 五色梅(马缨丹) 2016-01-10 赏图汇植物花卉热度 27381 ℃ 热度:27381 ℃58584134 世间什么能让人变坏 感悟,买碗的故事 美丽自然小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4
    ◆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大二上) (一)理论类 黄 浩--<当代中国散文:从中兴到没落> 老 舍--<答复茶馆的几个问题> 孙 瑜--<编导记> 谢 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徐 迟--< ...
  • 20**年-20**年学年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总结
    2010-2011学年度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总结 2011年高考的帷幕已经落下,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回顾了高三一年来自我语文的教学复习工作,现总结.反思如下: 一. 高三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高三年级已经直面高考,所以我觉 ...
  •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  合欢树,落叶乔木,伞形树冠.叶互生,为偶数.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 人:叶奇,日出而开,日落而合.有"马缨花"."绒花"之称.常象征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史铁生 史 铁 生 1951年生于 ...
  • 常见植物1
    灌木类地被植物 变叶木.扶桑.杜鹃.福建茶.龟甲冬青.红背桂.红花木继木.红桑.黄榕.雀舌黄杨.夹竹桃 金露花.金叶莸.金叶洗.翅荚决明.蓝雪花.六月雪.龙船花.美蕊花.小蜡树.铺地柏. 狭叶十大功劳.希茉莉.红果仔.小檗.小驳骨丹.粉花绣 ...
  • 高三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三备课组工作计划一:高三下学期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XX高考英语科备考,我们将以<黑龙江省英语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外研新课标版的高中英语课本为基础,制订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切实抓好高三英语复 ...
  • 山东高考6大科目解读
    山东高考说明出炉:取消基本能力测试英语听力 20日,山东省招考院正式对外发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据了解,今年,山东高考将采用"3+X"的模式,取消了基本能力测 ...
  • 20XX年高考怎么考?各省份的试卷使用情况!
    全国卷网官方微信公众号:"高考研究中心" 2016年高考,除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五地以外,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全国卷的省份达到26个.2016年高考全国卷共有3套,分别是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2017年 ...
  • 20**年高考作文有效教学的十个基本策略
    高考作文有效教学的十个基本策略 华义平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事关高考成败,故不可等闲视之.笔者现根据多年高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与思考,谈谈对一些基本策略的认识,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 高考作文有效教学应首先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