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名人的对联 - 范文中心

写名人的对联

07/31

写名人的对联

(1) 孔子

万事文章粗,历代帝王诗

(2)屈原

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3)项羽、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司马迁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5)诸葛亮

①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②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是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挂,水面偏能用火攻。

(6)孟子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7)李白

①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②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8)杜甫

①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②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9)李清照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用后主遗风。

(10)范仲俺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11)文天祥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生丹青照古今。

(12)岳飞

①万里留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相。 ②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13)蒲松龄

①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14)鲁迅

①著作最严谨,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②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15)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相关内容

  •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
    <到民间采风去>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民间采风活动,了解农村民间文化,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2.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 ...
  • 名人对联6
    痛吾父幼小困空厄,尝备炎凉,劬芝七十又六龄,到老来只剩一身孤苦,易箦呼儿难眠目 感不孝早岁事戎机,历尽艰危,转战二万五千里,看今日挥戈大江面北,誓歼倭寇奠先灵 罗炳辉挽父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徐特立赠王汉权 松间明大长如此 耳外 ...
  • 初三主题班会教案
    (三)讲故事,明道理 我先给大家讲述一个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告诉你一个什么道理?(幻3) 1.  推销员的故事, 在推销员中,广泛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的非洲人向来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 ...
  • 土山关帝庙,身边的风景
    [导读]; 走上那条铺着青石板的位于关帝庙东面的明清古街,举目打量街道两旁保存较好的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可以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使人感怀颇多.土山是历史大镇,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比较典型的是魏家布庄和沈家澡堂.而今,青石小瓦还在 ...
  • 汾州杏花传天涯
    一 杏花村位于汾阳城区东北面15公里处,"村"前是国道,"村"后不远就是高速公路,距省会太原90公里,东与平遥古城为邻,南与介休绵山毗连.环境优雅,四通八达.杏花村酿酒历史悠久深远,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 ...
  •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历年真题
    2008年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41分.) 1.金文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它盛行于( ) A ...
  • 知识竞赛题目
    知识竞赛题目 一.选择题.(60个,每个1分,共计60分) 1.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个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也最多.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强者尽管失去太多 ...
  • [三国演义][名人传][海底两万里]
    <三国演义> 1.<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剑的(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勇敢粗暴.嫉恶如仇)和使大刀的(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 2.写出两个与"三国&qu ...
  • 中考议论文写作论据集锦
    议论文写作材料 一.励志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故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失败是成功之母: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而消极的人则在 ...
  • 彰显衙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南阳府衙楹联综述|内乡县衙博物馆
    彰显衙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南阳府衙楹联综述 [来源:原创] [作者:李陈广] [日期:2011-07-26] --> 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五代十国时期,明清两代尤为兴盛.明代,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