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目标出示及解读课堂实录 - 范文中心

人教版四年级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目标出示及解读课堂实录

08/04

1

小学语文单元目标教学课堂实录

第 ( 八 ) 册 (3) 单 元 教师: ( 六 ) 周 星 期 ( 一 ) 第 (1) 节 2012 年 3 月 26 日 班级:

教学实录内容:“大自然的启示”目标的出示和解读

师:同学们,还记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吗? 生: (齐答)记得。 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谁来说一下? 生:主要写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为人们的乱砍乱伐,最终被洪水冲 走了。 生:写小村庄的人们乱砍乱伐,最后被大自然惩罚的故事。 师:那你们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呢? 生:不能乱砍乱伐。 生: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生;要爱护环境。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一 草一木都和我们息息相关,破坏他们,就是在破坏我们自己幸福的家园。 第三单元,我们要继续来学习关于大自然的故事。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34 页第三单元的导语部分,把导语读一读、 画一画、并和同学议一议,然后再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好吗? 生: (齐答)好。 (生自读导语,和同学交流。 )

2

师:同学们都读懂了吗?谁先来说?你—— 生:我读懂了这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着“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来 编排的。 师:是哪几篇课文呢? 生:我知道有四篇, 自然之道》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蝙蝠和雷达》 《 、 《 、 《 、 《大自然的启示》 。 师:嗯,很好!请坐。谁再来说说你从导语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它能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师:嗯,还有吗? 生:过度的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 罚。 师:非常好!请坐。还有补充的吗? 生:我读懂了人们根据鱼儿在水里游发明了潜水艇。 生: 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文中的主要内容, 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生:围绕: “大自然的启示” ,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做到对大自然有 新的发现,在语文学习上有新的收获。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鼓掌) !本单元教材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 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 《自然 之道》教育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育我们要 合理规划、利用土地,不破坏森林,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蝙蝠和雷达》 教育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从中得到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 教育我们要学会从自然界的生物中获得发明与创造, 懂得一切事物都是相

3

互联系的道理。 师:根据预习的情况,你们认为本单元应该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呢? 把你预定的学习目标和同学讨论,然后在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开始

。 (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推选代表。 ) 师: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请同学们注意,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倾听,做好笔记。你认为不完 整的,可以补充,但说过的目标不能重复说。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开始吧。 代表一:我们的硬性目标是:1、会认 30 个生字,会写 26 个生字;2、 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4、懂得文中告诉的道 理。弹性目标是:1、积累关于大自然的名人名言;2、认识大自然给人类 的启示;3、加强环保意识;4、能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借用目标是 1、 积累关于大自然的词语;2、多读关于大自然的故事;3、能体会文中人物 的感情;4、通过朗读来表达感情。 师:听了他们组的目标,你们有话要说吗? 生:我认为弹性目标里的第三条应该放到硬性目标去。 生:对,还有弹性目标里的第四条我认为也应该放到硬性目标里去 生:还有还有,借用目标里的第三、四条我认为也应该放到硬性目标 去。 生:我不赞成,借用目标不应该分硬性和弹性。

4

生:对,是别人的目标,怎么能拿到自己的硬性目标或者弹性目标去 呢?不合理嘛。 生:对,不合理,也不合适。 师:同学们说得好! (鼓掌)听得出来,你们是认真听,认真想啊的, 请同学们继续发扬这种学习精神。 接下来, 让我们再听一听其他组的目标。 代表二:我们组的目标在第一组的基础上补充以下几点,硬性目标: 1、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2、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的中心句;3、分 析作者的表达方法;4、做好每天的读书笔记;弹性目标:1、收集有关课 文的资料;2、能够复述课文;3、积累大自然的故事。4、多看仿生学等 科普书。借用目标:1、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2、积累 关于大自然的名言警句。 师:同学们,听了第二组的发言,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觉得弹性目标里的第四条“多看仿生学等科普书” ,说得特别 好。 生:我也认为是,我要把它补充到我的借用目标里去。 生:可是,我没有这方面的书啊。 生:我有,我借给你。 生:我也有,我也借。 师:同学们,老师也有啊。我看这样吧:凡是有这方面的书的同学, 都把书拿到我们班级的图书角来,全班同学都可以相互阅读,怎么样? 生:好啊好啊。 师:接下来,请第三组的同学继续说,好吗?

5

代表三:我们组要补充几点,硬性目标:养成自主认字、写字的好习 惯。弹性目标: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探究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借 用目标:多积累有关大自然 词语、句子、文章和名人名言。 师:同学们,听了第三组的发言,有

什么想说的吗? 生:弹性目标值得借鉴。 生:不错。确实值得借鉴。 师:请第四组同学代表发言。大家认真听。 代表四:我们只补充一条借用目标:分析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 当时的思想感情。 师:同学们,听了第四组的发言,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 师:请第五组代表发言。 代表五:我们补充的只有一点:养成主动读书的好习惯。 师:第六组。 代表六:我们组没有补充的。 代表七:我们组也没有补充的了。 师:既然没有补充的了,那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把这些目标抄写在小 黑板上。 (把目标抄写在小黑板上,然后挂在墙上。 ) 师:同学们,目标已经上墙了,每天记得看几遍,做到心中有数,能 做得到吗? 生(齐答)能。

6

师:老师相信你们能做得,可不要让老师失望哦。 生:放心吧,老师。 师:现在我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 生:布置作业。 师:那你们说,应该布置什么作业呢? 生:预习《自然之道》,把《自然之道》读熟。 生:制作生字卡片。 生:知道《自然之道》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生:把词语的意思写在词语旁边。 师:再加一个,搜集太平洋绿龟的资料。 (生写作业。) 师;同学们,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相关内容

  • 三年级上册长说课稿
    安排两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 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 <我们的民族小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下面我将 ...
  •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课堂实录与课例点评 姓名:张子婷 学号:[1**********] 班级:汉师3班 一.课堂实录 1.导入 生:读题. 师:从题目上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板书:孔子)题目中出现的人名往往就是主人公,接下来读题要注意 ...
  •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研说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我说教材的流程大体分为三部分. 一.教材解读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 教学建议 一.教材解读 我们所 ...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索溪峪的野]课堂实录
    <索溪峪的"野">课堂实录 师:我们的祖国景色秀丽,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在这幅画卷里,有着许许多多.数不清的奇山异水.今天,我们将走进其中的一处,来体验它独特的迷人的魅力.请看──(出示课件视频:索溪峪风光. ...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课堂实录
    <秋天的雨>课堂实录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 ...
  • 浓浓故国情[怀念母亲]课堂实录--丰丽_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高段 浓浓的故国情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襄阳市襄州区张湾红星小学 丰丽 教材分析: <怀念母亲>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围绕着这个专题 ...
  •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共10篇)
    篇一: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第一课时>说课稿 (鞠躬)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是1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乘法 ),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 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阶段来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 分数乘 ...
  • 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课
    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课<窃读记> 一,教材解读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 ...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回顾与拓展
    五年级语文 单元名称: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型:精读课 主备人:王晓霞 审核人:杨素瑞 时间:2013.3.11 回顾·拓展三 教材简析: 本次交流平台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还要引导学生交流对剧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教案
    [教材分析] <掌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翻开这篇课文,我首先反复朗读课文,了解到主人公小英因为一条腿残疾而忧郁自卑,一次演讲课,同学们给了她两次掌声,使她从此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把自己当作小英,当作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