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武术健身的特点及作用 - 范文中心

浅论武术健身的特点及作用

03/19

第15卷第2期1999年4月商丘师专学报JOURNALOFSHANGQIUTEACHERSCOLLEGEVol.15No.2April,1999

浅论武术健身的特点及作用

呼 美 兰

(商丘师专体育系,河南商丘,476000)

  摘 要 概述了武术运动的特点,提出了几种武术锻炼的基本方法,阐述了武术对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 武术 健身 拳种

中图分类号 G85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逐渐普及,特别是国务院于1995年6月20日正式批准和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在全国组织实施,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和国民体质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李鹏总理在199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指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笔者认为武术运动是一项切实可行的全民健身运动.武术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已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锻炼.武术不仅功法精湛,技艺精绝,而且还能强身防身,修身养性,它是增强民族体质的良好手段,塑造民族忠魂的心灵之窗.中华武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受中国古代哲学和古代医疗保健思想的影响,并与武术本身特点相融合,形成了中华武术独特的医疗健身特征.这些特征不但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和保健思想的特点,而且有武术运动所特有的风格.因此对人类的健身事业有着特殊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1 阴阳平衡运动论

古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对立面构成的,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是阴阳对立面的运动变化的结果,人体阴阳也是变化的根源,保持人体阴阳相对的平衡,才有利于健康,否则则危及健康.武术运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阴阳变化运动.譬如太极拳要求演练者照“天地之阴阳变化,日月之明暗交替”的对立统一法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静一动互为其根.在武术运动中,无论是套路的组合,技击的技术,动作的变化无不体现着一种阴阳变换和对立统一.技击中讲求近则用柔,远则用刚,以柔化势,以刚克敌,避虚击实,出奇制胜.套路运动的编排和组合上则有开有合,有虚有实,有慢有快,柔中见刚,刚柔相济;动作变化则有左有右,有上有下,有里有外,有进有退.武术的这种变化规律,实质上是在体现着阴阳的组合与转化,以及阴与阳的平衡运动.中华武术也正是在这种阴阳平衡运动中达到强身的保健效果,阴与阳的平衡运动来源于我国古代哲学和保健理论对宇宙的根本认识.如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开始”.阴阳是构成宇宙的框架,阴阳运动是宇宙的根本运动,人体生理运动规律也同样在不停地体现着阴阳的转换和对立统一.如新陈代谢中的合成与分解,肌肉的收缩与放松,神经的兴奋与抑制,阴阳粒子在细胞内外的进出和平衡等都揭示着宇宙与人体的基本构型和基本运动法则.武术中的阴阳平衡运动特点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武术中的浓缩和凝固,它揭示着人体生命的基本规律和保健的根本法则.2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是武术运动的一大特点.所谓内,指的是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

 第2期               呼美兰:浅论武术健身的特点及作用109气息运行,所谓外,指的是手、眼、身、法、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许多拳种和流派都十分强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例如查拳强调“精、气、神”;华拳强调“心、动、形、随,意发神传”;形意拳强调“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等.这些练功方法,对外能够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够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使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武术运动中将神与形的结合锻炼方法发展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如武术运动中格斗,厮杀动作的摹仿,摸拟出一种动物或人物动作的特点,要求逼真,而且武术运动非常重视传神取韵的境界,立象以尽意,在练习中达到形似的阶段以后,把握住一个拳种的个性特征,表现出鲜明的神态情状,在动作中体现出精髓与内涵,才为其真谛.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练神似保健的论述.如:“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太极拳缠丝功》一文中说:“凡能善用气者,始能卫其生命,能卫其生命则复性有所资,养气有所赖矣”.此太极拳是有益于身心健康之学,练气,练神,形神兼修实为中华武术实现人体保健功效的精髓所在.

3 动静结合的锻炼方法

中国传统保健思想不但强调动而且强调静.汉末外科医祖华陀从运动发展的宇宙观出发,认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欲得销,病不得生”.血脉流通,如户枢不朽也,这里强调动的效果.《内丹术》中则要求凝神入静,返观内心,在内心深处体验一种自我康乐的境界,入静时外观似静,但内心却弥漫着温馨、宁穆、理智和神秘,这里强调了静的功效.一动一静为古代东方养生术的主要方法.武术运动则动静兼修即所谓内功和外功.而且在动与静的结合中有很大的发展.动中寓静,静中有动.太极拳中明确提出练太极拳时要“凝神内敛”,“守中气,绝杂念,含目光,凝耳韵”即动中静.它通过意识诱导而使大脑皮层进入“清醒的抑制状态”.虽外表看肢体在运动,但意识却进入至静,虽动犹静即达到静中触动,动犹静的效果.这种动静结合的训练方法是中华武术养生祛病,延年益寿的基本方法,生命宜在动静中求之.

4 武术练习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中华武术内容丰富,套路繁多,而且流派林立,风格各异.如有的拳种动作灵活,快速有力,姿势舒展,节奏鲜明;有的则动作柔和缓慢,轻灵圆活,绵绵不断;有的动作朴实刚劲,发声吐气,刚烈而稳固;有的则身灵步活,随走随变,势势相承;有的则大开大合,放长击远甩膀抖腕,冷弹脆快;有的则形象生动,立形以取意.这些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运动方式,不仅可以发展人体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性,而且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所影响.

4.1 武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经常从事武术运动,能明显地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如经常从事武术训练的运动员安静时出现心博徐缓和低血压现象.这种脉博徐缓和低血压现象,随着武术训练的年限增加也愈为明显.进行武术训练的人的脉博频率和收缩压增加较少,恢复时间也较快,出现了“节省化”现象.由于武术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这种良好的影响,因此在医疗体育中常利用武术运动做为预防及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手段.长期从事武术练习,能使体内各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改善和提高全身的新陈代谢过程.这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使血压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从而预防老年性高血压的产生.

4.2 武术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武术练习过程中的某些功能,由于要进行“屏息,憋气”.故经常是在缺氧情况下完成的,经常在这种缺氧情况下练习,必然会提高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在武术运动中要求有规律地进行呼吸,做到呼吸与动作的密切配合.如:一些踢腿,伸拳,下蹲等动作,要求同时进行呼气,而一些屈体回收等动作则要求同时吸气,并做到呼吸深长匀韵.所以长期从事武术练习就会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4.3 武术对位觉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武术运动由于动作的起伏,翻腾和旋转,如旋风脚,旋子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等.由于旋转时用加速度的作用,剌激了位觉感受器,从而训练并提高了位觉功能的稳定性.武术运动员前庭功能稳定性比一般人高,这与训练水平有关;训练程度越高者,其前庭功能稳定性越高.武术动作非常复杂多样,且动作不对称的多,对动作的要求严格完整而和谐.因此,武术动作要求主动肌和对抗肌,以及各个肌群的相应的皮层运动中枢,

110商丘师专学报                    1999年 各运动中枢之间的协调关系经常受到严格的训练,故系统地进行武术练习后,就可以大大改善皮层各运动中枢间的协调关系.

综上所述,发展武术运动对人类保健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弘扬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武术健身活动,对全民健身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专科教材编写委员会.武术.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5

[2] 运动生理学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94~298

[3] 张广德.导引养生动.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54~71

ONCHARACTERISTICSANDFUNCTIONSINBODY-BUILDINGBYWUSHU.

Hu Meilan

(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ofShangQiuTeachersCollegeShangqiuHenan476000)

Abstract ThisarticlesummarizedthecharacteristicsofWushu.TheceuthorputforwardseveralmainmethodsofWushutrainingandillestratedthefundionsofWushutotheimprouementofpeopte

相关内容

  •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比较研究
    摘要:太极拳与气功八段锦,在中国可谓渊远流长.二者都注重人体自身内气炼养,来调整人体阴阳,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它们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本文试从运动特点和养生原理这两个方面对太极拳与气功八段锦进行比较研究. ...
  • 中级导游员考试试题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包括单选(4项选1)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简述3题(每题5分). 专题一:中国传统 ...
  • 浅析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与健身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与健身价值 作者:杨皓 陈振江 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5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 ...
  •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说明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体魄是青少年自身发展和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教 ...
  • 健身秧歌理论课
    健身秧歌 健身秧歌的产生与发展 1. 传统秧歌的起源 秧歌是我国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它起源于农民插秧耕田的农业劳动生活.顾名思义也就是农民在劳动中演唱的一些歌曲,所以,它最早是一种歌唱形式,后来才出现"舞蹈"和& ...
  • 风景区规划实习报告
    风景区规划实习报告 学院:林学院 班级:2012级城市规划一本班 姓名:王舒煜 学号:120310467 指导老师:赵红霞 一.实习目的 <风景区规划>既是园林又是城规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该课程以园林设计.景观生态学.园林史等为 ...
  • 关于武术套路教学的探讨
    关于武术套路教学的探讨 Abstract In today's school physical teaching, Wushu is mostly taught in series form. The teachers should ado ...
  • 武术的当代发展与历史使命
    · 第18卷第2期 2011年3月 体 育 学 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18 No.2M a r . 2011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的当代发展与历史使命 邱丕相1,马文友2 (1. 上海体育学 ...
  • 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指南 1.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生理学分析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 有氧耐力减肥机制的研究 不同体质群体的运动处方 运动性疲劳的再研究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与消除手段的研究 运动性损伤防治与 ...
  • 20**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2011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 • • • • • • • 试卷分值 第一份试题:公共知识60分 1.单项选择题(20道)每题1分: 2.判断题(10道)每题1分 3.简答题(3道)共30分 第二份试题:专业知识90分 1.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