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地震断裂带 - 范文中心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

08/01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也称龙门山断层,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逆冲断层。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相交。由龙门山后山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龙门山主边界断裂三条断裂带组成。东北-西南走向,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规模巨大。沿着四川盆地西北缘底部切过,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地壳厚度在此陡然变化,在其以西为60~70km,以东则在50km以下。它的东部仅100公里外就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成都平原地区。

一、 地理位置

龙门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之间,东北-西南走向。包括龙门、茶坪、九顶等山。东北接摩天岭,西南止岷江边。绵延200多千米,海拔1000~1500米。龙门山最高峰海拔2345米,海拔由盆地边缘2000米向西逐渐升高到3000米以上,主峰九顶山海拔高达4984米,山地垂直地带,气象万千。

而龙门山断裂带,自东北向西南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分布,沿断裂带青藏高原推覆在四川盆地之上。这是一条特别要命的裂缝。该断裂带由3条深而大的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其名称及经过的县分别是:

1、龙门山后山大断裂,经过汶川、茂县、平武、青川;2、龙门山主中央大断裂,经过映秀、北川、关庄,属于逆—走滑断裂;3、龙门山主山前边界大断裂,经过都江堰、汉旺、 安县,属于逆冲断裂。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县坐落在龙门山主中央断裂上,它就属于逆—走滑断裂。同样受灾的都江堰市落在龙门山主边界断裂上,属于逆冲断裂。

二、形成原因

大约两亿年前,随着印度洋板块中的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向亚欧板块下俯冲,青藏高原开始抬升。随后,喜马拉雅山脉诞生了。而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那些地质断裂带,从而形成了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亚欧地震带)的东段。

首先来了解一下山是怎么形成的。山就是由于地壳受到挤压,而隆起生成的。一方面,挤压使得隆起成山,另一方面挤压使地壳陷落产生断裂,形成湖泊,这是孪生的关系。从专业角度来说,这就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相伴发生。像这样的地质断裂带,在我国有大约20多条,并且大部分以青藏高原为核心。在青藏高原的内部,以及青藏高原相互作用的周边块体的边界上,都有地质断裂带。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条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很宽的,但不是一个单一的断裂带。而若干个断裂带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的是拐弯,有的是属于相互作用的,正好是东南-西北这一个带。这条地质断裂带又叫做南北地震带。地震学家们之所以这么称呼它,是因为这里是我国地震的多发区。南北地震带主要是指地震活动有一个特点,地震频度比较高,在一些局部的地方强度比较大。据地质学家们调查,在南北地震带上最活跃的要数四川省境内的龙门山地震带。这一地区,是历史上强震频发的地区。历史上,它并不安分,有过多期活动。据统计,自公元1169年以来,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5次。其中,里氏 8.0级以上地震2次,7.0级到7.9级地震4次,6.0到6.9级地震11次。1657年4月21日,爆发了当时有记录以来最大的6.2级地震。据地震学者考证,此后300多年间,这条断裂带再未发生过超过6级的强震 (统计数据未来源于国家地震局)。

龙门山地震带为什么会如些频繁地发生地震呢?从成都平原到了都江堰以后,很快就进入了高山区,地形的变化相当剧烈。龙门山现在还仍然是代表着青藏高原和东部地块的相互作用。每年龙门山相对于四川盆地都有1到3毫米的相对运动。龙门山的运动表明了青藏高原正在向东移动。这个向东的运动一旦遇到了坚硬性的四川刚性盆地的阻拦,它们之间就会发生较为强烈的碰撞。两个物体相对运动,西部相对较软的物体就推覆到东部比较坚硬的物体上面,所以我们管它叫逆冲。倒滑是两侧平的错动,正断层是断层上的上盘往下落、掉,是属于一种松弛的状态,然后往下落。逆冲是很紧挤压的情况往上挤压。这就是说,板块间的移动形式绝不是单一的。逆冲运动时,地球所释放的能量是最大的,而这个结果直接导致了地震的发生。

事实上,地震就像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看似平静的大地之下时刻隐藏着杀机。地球分地壳、地幔、地核。地核、地幔和地壳的物质都是在运动的。特别是地幔,在很多地方形成对流,地幔对流运动的结果带动地壳在运动。20世纪科学家用地震波发现了地球的内部结构,这就是人们众所周知的蛋状结构。其中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有如蛋白,地核则像蛋黄。地球上部主要由岩石构成,把地球的躯体严密覆盖。但岩石层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太平洋、亚欧、美洲、印度洋、非洲、南极洲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构成。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但板块边缘地带和接触地带则是不稳定的,这里是产生地震火山活动等剧烈地壳运动的主要场所。板块漂浮在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上,由于地幔上部温度较低,下部温度

较高,所以会产生热对流现象。虽然这种流动非常缓慢,一年大概还不到5厘米,但它产生的力量却是惊天动地的。地幔物质流当它受到了岩层的阻碍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强大的力量,让地表都出现这种断裂的情况。当两股相向的地幔物质流相遇之后,在强大挤压作用之下,也可以形成海沟的凹陷或形成山脉的隆起。地幔物质流它接近岩石层这部分被人们称之为是软流层。软流层本身看起来就好像是我们在这个炼钢炉里见到的铁水之前的那个部分。就是已经熔融状态的铁块,这种铁块它本身就是可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说软流层是承载着所有的板块漂来荡去的。板块间可以渐行渐远,但是也可以想到在一起。渐行渐远就会形成大洋地壳的这种海底扩张,当它们遇到一块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造山运动。就比如喜马拉雅山的隆起 一样。它就是在七千万年之前由这种作用下产生的一个结果。

三、能量来源

那么我们说如此大的能量它到底是怎么孕育出来的?又是怎么爆

发出来的呢?地球内部的能量有几种:一种是地球的自转,一种是地球内部的核物质的热辐射,还有地球形成时候所储存的一些能量。这些能量每时每刻都会释放,它以不同的形式释放。有的以地热的形式,有的是以火山的形式,其中有一小部分的能量是以地震的形式来释放的。尽管地震来临之前人们无法知道释放能量的地点,但是通过精密的仪器却可以监测到地球释放能量时的大小。地震震级基本上按台站记录的地面振动的幅度,按照一定的公式推算它震源处所释放的能量,然后折成一个标度叫震级,来衡量它的大小。震级的大小除了与板块的运动方式有关外,另外还和地球内部能量蓄积总量,及地震破裂的规模都有关。在龙门山里面随处可见因活跃的地质运动而被挤压变形的岩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飞来峰。年纪较老的岩石竟然压在了年轻岩石的上面,这个奇观全世界只有两处,至今它的成因仍是个谜。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形成的飞来峰,都说明了龙门山是一处极其活跃的构造带。

我们国家西部地貌与东部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是一个特点。西部是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从地质的角度看它隆升的速度还是较快的,但从咱们日常人的寿命的角度讲,一个几毫米或十几毫米的水平,但从地质角度讲已相当快了。在这种情况下,西部的山脉大多是较年轻的,东部的山脉一般都是较老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东部的山脉都比较平缓,但西部的山脉都比较陡峭,且西部的山脉较破碎。因为年轻,所以就爱运动,而运动就要释放能量,这就是龙门山地震带频繁发生地震的原因。

地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天然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天然地震是由板块运动、火山喷发等引起的。诱发地震是因大自然蓄积的能量将要饱和时,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的。人工地震是指核爆炸、化学爆炸、机械振动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面震动。世界上80%到90%的地震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强烈地震,都是属于自然地震中由于板块碰撞而引发的构造地震。

那么,从整个历史的范围来看,大地震一般都是发生在板块的边缘上面。比如说,1960年发生在智利的9.5级大地震,就是发生在南极洲板块的边缘上。可能大家在想,四川汶川和雅安又不是在板块边缘,它怎么会发生地震呢?那是因为,汶川和雅安的地理位置恰恰就在青藏高原地震带上,它发生地震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不是在这个地方总会发生如此大震级,如此大破坏度的地震呢?当然不是了。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在过去的这么多年中,大概也就发生了21次,而且是平摊到全国各地的。因此,四川依旧是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但有的朋友可能也在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间隔这么长,可是松潘1976年不就连续地震了两次吗?说实话,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这么来看待:我们说它时间间隔时间长,就是因为如此大的地震,它也是几百年才能够来这么一次的。因为地震本身也需要积聚能量,能量只有积攒到一定程度之下,它才会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再有一点,松潘地震本身它不处在龙门山地质断裂带上,因此从本质上讲,它和我们这一次的汶川地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四、地理特点

既然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地震,并且也发生过不少次,那我们干嘛还住在这里呢?实话实说,地震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地震也往往会带来一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也是研究地质的地理环境变迁的很好的切入点。龙门山地质公园位于龙门山中段,北起绵竹、清平,南至彭州市。这里的面积有1900平方公里,是一个由大自然建造的地质博物馆。众多的地质遗迹向人们提示出地球演化的奥秘。46亿年前,地球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并没有岩石和沙土,只有炽热的岩浆。后来地球慢慢的冷却下来,岩浆就变成了花岗岩石和玄武岩石,同时一些矿物开始形成。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花岗岩上面有很多条纹,不同颜色标志着各种不同的物质。而这些奇形怪状的纹路,则显示出岩浆在冷却前曾经有过剧烈的运动。

这块岩浆当时在花岗岩上升侵入过程中间,因为空间都是有一定的,原来这个岩石就占了一个空间。花岗岩侵入时是沿着薄弱面往上侵入,侵入过后,就把这一块包裹起来了,包裹起来后就要把这一块进行同化,但是这一块又没有消化完,在地质上,我们就把这一块叫做俘虏体。

大水流经过的地方,岩石失去了棱角,瀑布的下方甚至出现了深潭。水流的击打侵蚀使得岩石分化瓦解,在地球的演化过程当中,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另外加上风吹日晒,及生物的侵蚀,地球上最早的岩石花岗岩和玄武岩开始分化,早期的地球上是没有沙层和土壤

的,正是在这些外力作用下,沙石和土壤开始出现,并被河流带到湖泊,或大海里面沉积下来。

龙门山地层出露是比较全的,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套是震旦纪(前寒武纪),震旦纪就沉积于距今七亿年到五点七亿年这个期间的岩石。这套地层之上,还有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和三叠纪。这些地层里面都有很丰富的化石作为佐证。

大约在八千万年前,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及扬子准地台陆续相撞,直到现在这种运动还在继续,撞击使青藏高原开始抬升。龙门山就处在青藏高原的最东端,正好就在板块的断裂带上。开始形成的时候,这些山脉的外形可以是圆的,在雨水的剥蚀下形成山峰和峡谷。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银敞沟峡谷。不光是峡谷和瀑布,在龙门山里面,几乎随处可看到造山运动留下的痕迹。造山运动还会形成一些断层,使得原本是在一起的地层破碎断裂。处在断裂带上的岩石,极容易碎裂崩塌下来。而崩塌的规模是有大有小的,有的还会演变成地质灾害。

这个地方是一个断层,之所以是一个断层,可以看到这个地方,有一米多宽的破碎带,使这里的岩石全都碎裂了。有的碎裂成泥一样的东西,所以我们就把它叫成泥棱岩。泥棱岩风化过后就很容易被剥蚀,剥蚀后就形成洼地。这里一个陡崖,那里一个洼地。这是个小断层,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但是我们在看到一个大的断层的时候,我们

一般来看就不是很清楚了。它可以宽到几百米到几公里,相应的下盘的东西,都要被剥蚀掉。

在龙门山里还有许多溶洞,这是因为地下有暗河的缘故。一个溶洞里的暗河往往和其它溶洞里的暗河是相通的。这些暗河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水系。因为这些山体的主要成分是石灰岩,所以极容易被渗透山体的雨水侵蚀,形成溶洞。向下侵蚀以后,与地下暗河相沟通,因此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讲的天仓、天坑、或者是漏斗的现象。

五、两震比较

(一)二者共同之处

1、地理位置和地震成因相同

汶川大地震和雅安地震都处于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都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中的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两次地震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

2、震源深度相当,都是属于浅源地震,破坏性巨大

汶川大地震和雅安地震都是属于是浅源地震(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地震发生在60千米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千米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千米左右,并且形成一个倾斜的地震带——称为本尼奥夫带。把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血缘”上联系在一起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被称为“地球科学革命”的全球构造理论。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汶川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雅安地震震源深度为13千米),离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影响范围甚广。

3、震中距离繁华的蓉城都较近

4、都使四川盆地向东移动了一定距离,微妙地改变了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相对位置(笔者观点)

从地震原因来看,印度板块的挤压,使得亚欧板块向北推进,从而使得青藏高原隆起,高原物质向东流动、挤压。从物理学角度来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高原物质的流动、挤压与刚性的四川盆地就是如此道理。故高原物质的流动、挤压使得四川盆地向东移动了一段距离,从而微妙地改变了周边地区的相对位置。

(二)二者区别

1、地震烈度

虽然同处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但由于震级不同,故二者的地震烈度也同。

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其中,10度区面积则为约3144平方千米,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四川省青川县,西南端达汶川。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面积约2419平方千米。其中,映秀11度区沿汶川——都江堰——彭州方向分布,北川11度区沿安县——北川——平武方向分布。雅安地震震中烈度为9度。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即在距离芦山县北部大川镇仅69千米处发生。

2、断裂的位置不同

此次雅安地震发生在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南西段,地震造成的断层破裂长度约为35-40公里,余震主要延北北东向展布在双石-大川断裂带上,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15-25公里之间,震源破裂持续时间为30秒左右,断层面上的最大滑动量达到1.6米。而汶川地震则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二者为独立的两次地震。

上文已经说了汶川地震的断裂属于逆—走滑断裂的地震。而关于雅安地震是否属于汶川地震的一次余震,中外专家有不同的说法,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副主任蒋海昆认为,雅安地震为“逆冲型的地震”,破裂特征与汶川地震非常相似,但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美国和日本的专家则认为雅安地震是汶川地震的一次余震。(笔者赞同蒋海昆的观点,认为此次的雅安地震不是汶川大地震的余震,而是一次独立的地震,属于“逆冲型的地震”)

但不管学术界怎样定性于此次的雅安地震,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应该为雅安祈福,尽自己所能,为雅安的同胞们做点贡献!

其实,对于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地震刚发生时,国家地震局定性为7.8级。后来,由于破坏性确实巨大,伤亡惨重,国家地震局重新核定为8.0级。

六、利弊权衡

龙门山的最高海拔是4984米,它阻碍了迅速向东输送的暖湿气流。这些正常的暖湿气流为整个四川盆地带来了丰沛的降雨,孕育了天府之国。绵延高耸的龙门山脉,不仅滋养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同时也保护了这里生活的野生动植物,使它们很少受到外界的侵害。据调查,仅仅是在地质公园彭州区里就有野生动物285种。但是如果没有那次惊心动魄的地质构造运动,这里可能会是另个一番景象。

大家也都知道,此次地震是发生在我们国家非常美丽、风景如画的一个地方。那里物产非常丰富,既有美如仙境的九寨沟,还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么漂亮的一个地方,老天爷干嘛非要让这里地震呢?说实话,事物真的是具有两面性。这也可能体现了道家老子的那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里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有丰富的地质地理研究的对象,是生物学家的乐园,更是地质学家的天堂。而这一切恰恰是因为青藏高原隆起之后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大熊猫之所以能够躲开冰期生存下来,也跟这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此众多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是因为借助这独特的小气候、小环境才躲开了冰期的干扰。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它绝对是个好地方。但是汶川和雅安两次地震,夺去了我们那么多同胞的生命,我们对它又是非常痛恨,这真的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我们又该怎么去化解它呢?

为灾区人民祈福!

(以上仅代表一家之言,诚恐贻笑大方)


相关内容

  • 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的初步研究
    第29卷第3期地震地质V0129No32007年9月SEISMOLOGYANDGE0i,0G.,Scpt,2∞7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的初步研究 陈国光"计凤桔1'周荣军21徐杰1'周本刚1 黎小刚2'叶友青2' 1)巾国 ...
  • 紫坪铺水库诱发汶川8.0级地震的条件及影响分析
    紫坪铺水库诱发汶川8.0级地震的条件及影响分析 范晓(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本文刊载于将于2009年5月出版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环境.发展与灾后重建>一书 摘要:由于一些高坝大库诱发破坏性强震的案例,水库诱发地震已引起 ...
  • 汶川地震余震序列的地震各向异性初步分析
    汶川地震余震序列的地震各向异性初步分析 石玉涛 高 原 张永久 太龄雪 赵 博 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 100036 2)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 610041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上发生了8.0级大地震,根据 ...
  • 地质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 年 三月 二十 日 地质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 ...
  • 中国人,活得精彩!活得漂亮
    中国人,活得精彩!活得漂亮! 我是中国人! 圆的是中国梦! 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人的梦,这个梦只有融入中国梦才能真正出彩.我们只有努力了解民族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努力适应这些需要,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就要活得精彩 ...
  • 20**年河北银行招聘考试:交通银行笔试经验分享(四)
    2015河北银行招聘考试:交通银行笔试经验分享(四) 以下资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来说下题型吧 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综合能力测试 一共192题 2小时20分钟 包括行测(150)和英语(40),全部 都是单选. 第二部分是心理测试,6 ...
  • 龙门吊安装拆除应急救援预案
    龙门吊安拆运行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成都地铁四号线二期工程土建1标盾构工区 2014年7月22日 目 录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
  • 断裂构造图文分析
    一.节理 (一)基本概念 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构造. 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2.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 ...
  • 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海原县一带发生的一次大地震.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全长200千米.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重复期很长. ...
  • 科学认识地震(上)
    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只有科学认识地震,才能在今后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请来了谢礼立院士和张景发研究员,他们将从地震的形成.地震怎样造成灾害.地震预报和地震来临时应对方法四方面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地震.讲坛将分两次刊登. 一.颤动的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