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该如何回答_钱学森世纪之问_ - 范文中心

大学教育该如何回答_钱学森世纪之问_

07/12

属于“偏才”和“怪才”。

我国的高考制度和大学教学管理,是为我们所理解的“人才”服务的。在高考中,依据学生的考分高低、结合志愿进行录取,单科分数再高、总分低一分也不能录取;在大学中,必修课占了所有课程的极大比例,只要有一门必修课程未通过,就拿不到学位和毕业证书;就是在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要通过笔试门槛进入复试,不但总分要过线,单科也要过线。

这样的人才评价体系,貌似很“全”,实则“单一”,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是,“人才”是被“拔出来”,中小学教育普遍在“赢在起点”的理念指引下拔苗助长;“人才”是被“塑出来”,一出土,就给他们套一个“模子”,要求他们在这个模式里生长——中学教育追求高考科目的考分,一些单科跛脚的同学有可能在中考时就被淘汰,难进重点高中,很多学生为了获得高考高分,而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弥补自己的薄弱学科,在弥补的过程中,个性和兴趣也逐渐丧失,这就是钱老所说的学生对学习知识不感兴趣;大学教育追求专业课、公共必修课过线;考研变为第二次高考。简言之,分数成为一个人成就为“人才”的不二法宝。大多数

人都被赶进一条成才途径,所谓的高考独木桥由此形成。而针对这种现象,所做的“修补”调整,就被认为是也给偏才以成才机会。

再来看美国的人才评价体系,其与我国社会的人才评价完全不同,根本不存在偏才、怪才之说。以访美学者整理的美国名校招生评价体系为例。其基本评价公式为:综合素质总分=就读的高中(0~4分)+课程难度(0~21分)+年级排名(-1~3分)+平均成绩(0~16分)+SAT成绩(6~25分)+全国荣誉学者(0~3分)+申请论文(-3~5分)+推荐

信(-2~4分)+课外活动(-5~30分)+种族多元化(-3~5分)+体育活动(8~40分)+超级录取(40分)+[体育教练点名(5~10分)+家住远处(3分)+父母因素(5~8分)+多元化(3~5分)],从中不难看到,任何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评价,事实上,一个SAT满分获得者,得到的评价,还不如一个课外活动表现优秀者或者体育活动表现优秀者。按照这样的体系,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被认为是偏才的学生,可以很自然的得到超级录取(40分)的评分,他不是人才是什么?

这样的多元评价体系,无疑引导中学生重视个性的发展,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因为这些都会在大学入学中被评价、被关注,在美国中学,大多推行分层教学,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和学科实力,选修不同难度的课程,比如,数学就有数学A、数学B、数学C可选,学生们不必花大量时间去弥补自己的弱项让其达到最高的水平,而只需使弱项达到最低要求即可,更多的时间用于发展自己的爱好;而大学从招生时,就有多元的人才评价视角,进而在大学教育里也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选科、选课的机会,低年级不分专业,推行完全学分制,选修课比例高

达50%,这为杰出人才的涌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大学教育中的“两重两轻”

受单一人才评价观的影响,我国的大学教育也存在偏差。表现在两方面: 1、重知识教育轻人格教育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以记忆能力代替了学习能力,以学习能力代替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意能力。重在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教育,已经被“填鸭式”的教育理念牢固占据,并由于老师易教(照本宣科)、学校易管(以升学率为目标、以分数为指标、以题海战术为手段),这种教育理念难以转变。而只知记忆、背诵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也延续了以前的学习方法,要么以考研为目标,努力攻克几门考研课程;要么以专升本为学习目的,一进大学校门就准备“第二次”高考,而没有以上升学目标的学生,则很多时间在茫然中度日。这些学生到了毕业时,很难有兴趣导向的学术追求,最新的数据显示,一半博士毕业生选择进公务员队伍。

这样的教育考核与人才评价,都倾向于鼓励学生“听话”,鼓励人才“老实”、“本分”。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按老师和家长的话去做的孩子,就是乖孩子,就会受到表扬。学生听到最多的,是“不准”,“不许”,“不能”,“不要”——上课不许“乱说话”,大人场合不能“乱插嘴”——久而久之,老师和家长的选择代替了学生的自主选择,老师和家长的管理代替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老师和家长的意志代替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们变得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主张。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个性发展是十分困难的事,个性人才,难以生存。不上大学、没有学历,生存都将困难,更谈何成为

2011年第2期 科学中国人 51

【中国论坛】China Forum

杰出人才;而上了大学,几乎都在长期来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压抑下,没有了自己的个性,没有了自己的兴趣。

另外,总体而言,人才培养在大学中的地位并不高,《中国青年报》2009年12月曾以《高校教师上课过分依赖PPT课堂教学丢灵魂》为题报道大学教师的“PPT依赖症”,不少教师照“PPT”宣科,这一症状充分说明大学不重视教育教学。先进的教育技术,没有给课堂带来活力,反而更让课堂死气沉沉,这显然不是技术本身的错。客观上说,PPT依赖症,不过是大学不重视课堂教学的延续。如果教师重视教学,PPT是可以发挥其“先进”的功效的;而如果教师不重视教学,“先进”的技术,只会进一步反衬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先进”。在当前的大学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学处于极为次要的地位,影响教师考核、评价、晋升的,主要是论文发表数、课题经费数、发明专利数,教学评价主要体现为教学工作量,因此,怎样用最少的精力完成规定的教育工作量,必然成为教师的现实考量,PPT也就成了既让课堂现代化,也让教学轻松化的“双赢选择”。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能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倒是很奇怪的事。

钱老在其最后一次谈话中说到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接受的教育,“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拿国内的大学教育与其对比,相差实在太大。有不少研究生半年之内都见不到导师,何来与导师间的学术交流;而研究生们都是如此,又谈何本科学生呢?

不仅如此,近年来一些大学在迎接评估中的弄虚作假,以及统计毕业生就

52 科学中国人 2011年第2期

业率时严重注水,甚至去年曾曝出“被多用人单位,纷纷对应聘求职的大学生,就业”丑闻,这给学生的不是教育,而提出一到岗就能“上手”的要求,也就是是“反教育”,教育的尊严在学生心中说,如果大学不重视学生就业技能,将直荡然无存,与此同时,一些学生热衷学接影响到就业。

习灰色技能。

于是,在大学中,通识教育被认为 2、重技能教育轻通识教育

是无用课程,渐渐被学生抛弃,应用性、去年9月,中山大学推出博雅学工具性课程对学生才有吸引力。一进大院,首批35人,在中山大学8000名新生学,学生们就把主要精力用在读GRE、中,不到百分之一。但这一“四年不分TOEFL,以及各种考证,到企业去实习之专业、以培养‘做学问’人才为目标,中,应该培养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古代经典阅读为重点”的通识教育开观察能力,都让位于“社会大学”、就创性举措,却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业技能与证书,大学已然是同一个模式而这种关注本身表明,我国高校中的通的职业培训所。而用人单位也频频抱识教育极不乐观。

怨,大学生的质量为何如此之低,没有长本来,选择一所进行学术性教育的远发展的底蕴,招到一个好大学生实在大学,就是接受其通识教育,这将为自己太难。大学教育与就业,走进“狠抓就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与长足业、围绕就业组织教育、学生综合质量的后劲。与之对应,期望在学校中习得就降低、就业持续困难、继续很抓就业”业技能,学生就应该选择职业教育学校。的恶性循环。

这样的教育与就业模式,是既符合教育的规律,又对人才发展十分有利的。但是,三、重建教育土壤和学术土壤

这样的基本道理,在今天的高等教育界和要让杰出人才冒出来,对大学来受教育者中,已经讲不通。近年来,政府说,应该努力重建教育土壤和学术土部门和社会舆论,对所有大学的评价都采壤。而最为关键的,就是推进教育体用统一的标准,具体到就业上,就是看毕制改革。我们注意到,从去年1月和10业生离校之际的就业率的高低,教育部门月,由新华社刊发的温家宝总理的两篇甚至以就业率定学校专业的生死。而很

文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相关内容

  • [深圳特区报]培养尖端人才不能急于求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
    [深圳特区报]培养尖端人才不能急于求成 2011-04-22 侯建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 ...
  • 用青春去奋斗读钱学森故事有感
    用青春去奋斗 -读<钱学森故事>有感 小时候钱学森对他爸爸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爸爸说:"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须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知识,贡献社会".这 ...
  • 科学与技术关系再认识
    摘要:长期以来,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存在两个对立的观念,即科学和技术独立说对一体说.作为一名即将从事科技工作的理工科学生,对于科学以技术的正确认识与区分十分重要.本文将在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现行概念.科学与技术关系观点的发展演变.科学与技术的 ...
  • 20**年版思修教案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教案]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认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2.明确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 ...
  • 钱学森的梦想还有多远
    钱学森的梦想还有多远? 文.李开盛 钱学森先生走了,却留下一道发人如何落实高校的自主办学权,并没有保育主管机构与作为教学单位的高校之间的区别与界限,把校园变成官场,把从事自由创造.学习的教师与学生,视为 深省的"钱学森之问&quo ...
  • 为人处世话题-放弃:话题作文素材
    思路 有时放弃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聪明的人有所坚持,有所放弃 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放弃昨日的荣誉,再创辉煌 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 正确的放弃,需要决心和智慧 名言 不放弃创造历史的机会.---姚明 生命的全部奥秘就 ...
  •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名单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第二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共80个) 国防部网  2012-09-05 北京市 国防部维和中心 平谷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 66055部队军史馆 中国北方射击场 天津市 塘沽国防教育中心 滨海航母主题公园 河北省 乐亭李 ...
  • 2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
    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 选择题 [201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2009年10月16日 晚在_________兰州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 宣布运动会开幕 ...
  • "钱学森之问"背后的思考
    "钱学森之问"背后的思考 钱老已逝,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并没有停止,令人深思的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其实钱学森生前非常清楚这个问题 ...
  • 话题作文素材大全--.爱国
    话题作文素材大全--.爱国 话题作文素材大全--.爱国 "爱国"二字是神圣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民族精神财富中最珍贵的,它具有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种纽带,一种号令.没爱有国,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