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理与俄罗斯文学 - 范文中心

果戈理与俄罗斯文学

10/10

 2010年

 第4期

  总第199期兰 州 学 刊

LanzhouxuekanNo.04 2010General.No.199 

果戈理与俄罗斯文学

张 磊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241)

[摘要] 果戈理是19世纪上半叶俄国著名的作家和戏剧家,他的创作对整个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果戈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讽刺手法等,为俄国作家所接受和继承,、布尔加科夫、纳博科夫等。

[关键词] 果戈理;左琴科;布尔加科夫;纳博科夫

[中图分类号]I1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 [收稿日期] 2009-11-06[作者简介]张磊,女,山西大同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

  尼古拉・)是19世雪夫斯基称他为“俄国散文之父”

[1](P17)

报》2009年第1期);《儒林外史》和《死魂灵》中人物形象的比较等。

其次是关注果戈理的创作特色,对其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和喜剧效果加以研究,如对《死魂灵》和《钦差大臣》中讽刺艺术的研究等,如梅希泉的《论果戈理的笑的艺术》(《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2期)、王佩珊的《果戈理讽刺艺术综(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进入21世纪以

,别林斯基则称赞他

[2](P200-201)

“拥有着强大而崇高的、非凡的才能。”“他是文坛的盟主,诗人的魁首;他站在普希金所遗下的位置上面。”

的《死魂灵》和《钦差大臣》在当时的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赫尔岑谈及《死魂灵》时说,“这是一本令人震惊的书,这是对当代俄国一种痛苦的、但却不是绝望的责备。”“《死魂灵》震动了整个俄国。”

[3](P52,72)

来,果戈理创作中的怪诞特色和魔幻风格,也受到了学者的(热切关注。如孙宜学的《论果戈理创作中的怪诞因素》《同

他的那种独特的表现现实的手

法,也为19世纪很多作家争相效仿,如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此外,果戈理还影响到20世纪的俄罗斯作家的创作,如契诃夫、左琴科、布尔加科夫以及流亡国外的蒲宁和纳博科夫等。

中国学术界对果戈理的介绍始于20世纪初。目前我国对果戈理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以来到现在。

[4](P39-55)

济大学学报》2002第3期)、夏忠宪的《悖谬、彻悟、救赎———(果戈理的戏剧创作与荒诞》《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1期)。

第三类则是对果戈理晚年思想的重新认识,如周启超的《“思想家”果戈理颇受推重》(《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任光宣的《虔诚的信仰深邃的思想》———果戈理的〈与友人书简选〉中的文学思想》(《外国文学》2001年第5期)。本文试图把果戈理放在俄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选取果戈理与自然派、果戈理与左琴科、果戈理与布尔加科夫以及果戈理与纳博科夫做个案分析,进一步探究果戈理对19俄国作家以及20世纪俄罗斯作家产生的影响。

一、果戈理与自然派

果戈理是19世纪中期俄国“自然派”的领袖和盟主,就广义来说,“自然派”就是俄国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同义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初始时期的特点是:以封建的农奴制为批判对象,以小人物的命运为题材,主张创作要尽最大可能忠于自然一一现实,故被当时的人称为“自然派”

[5](P547)

而学界对果戈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

方面。首先是对果戈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解读,如对《狂人日记》《死魂灵》或《钦差大臣》中人物形象的解读,早在1980年,湖南师范大学的王远泽教授就发表《〈死魂灵〉人物谈》()对《死魂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中的人物进行了分析。20年以来,学界一直在关注着这个问题,到了21世纪,一些

学者纷纷对其作品中的人物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另一方面是对中俄文学中相似形象的对比研究,鲁迅和果戈理笔下的狂人日记的比较,如南开大学王志耕教授的《不同结构的“为人生”———两篇〈狂人日记〉的文化解读》(《南京大学学

。“自然派”对真实的描摹是不同

141

流俗的,果戈理认为忠实于自然,就是对平凡的人和事的描

写现出其中的不平凡,正如别林斯基称赞的:“果戈理的真实是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的现象反映出来”,“在生活的美丑的两种情况下都极度忠于生活”;“既显示人性的东西,同时也不掩饰它的丑陋”,“既不生活,也不诽谤生活”。

[6](P105-106)

《卓依卡住宅》《紫红色的岛屿》《亚历山大・普希金》,又改编了剧本《死魂灵》《战争与和平》《堂・吉诃德》,但是这些剧本都被禁止上演。所以,作家本人非常气愤,他致信斯大林说:“在苏联我成了俄罗斯文艺旷野上唯一一匹文学恶狼。有人劝我将皮毛染一下,这是个愚蠢的建议。狼无论是染了颜色还是剪了毛,都绝对不会成为一只卷毛狗。”

[9](P314)

果戈理开创的“自然派”创作原则和创作风格得到了同时代一批进步作家的认可。当时,一些优秀作家如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谢德林、涅克拉索夫、冈察洛夫等人都接受、继承和发展了果戈理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逐渐形成了俄罗斯文坛上的所谓自然派。在这些作家的创作中,封建农奴制受到了猛烈的轰击,而这种创作方式无疑都是受到了果戈理的影响。如果戈理的《死魂灵》,以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的行踪为线索,图。其中既有“活尸型”地主玛尼洛夫,,的精神世界早已死亡;,他,就如文中所描写的,“:曾有一回,一位过路军官失落了一根马刺,一眨眼这马刺就进入了那堆破烂里;如果哪个女人在井旁一不留神,丢下了一只水捅,他立刻把水桶也拎走了。”

[7](P147)

后,布尔加科夫被调到了艺术剧院工作,其创作的自由也受到限制,作家的很多作品在其生前都没有得到发表,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在布尔加科夫的作品中,说《,1928年开始,1940,,残余部分会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可以说,那就是一部果戈理式的小说。

[10](P7)

魔鬼沃兰

德及其随从在莫斯科为所欲为,施行魔法,扰乱了莫斯科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首先,魔鬼沃兰德制造了一出使莫斯科“文联主席”、杂志主编柏辽兹・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在“牧首”湖畔身首异处的惨剧,接着又在魔术表演的时候使杂技场下起了卢布雨,最后又开了免费女士时装店,这一系列的恶作剧使得莫斯科城内人心惶惶;而乞乞科夫在N城招摇撞骗,通过自己在社交场合的杰出本领,进行着购买死魂灵的交易。这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通过他们的行动,揭露出当时社会中的种种弊端和丑恶,显示出了绝妙的讽刺之处。如从《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可以看出,布尔加科夫继承并发展了果戈理的讽刺艺术。高尔基在《俄国文学史》第五章“果戈理论”中将这位作家贬得几乎一无是处。夫确实是一位面向未来的作家。

此外,果戈理早期作品中的神秘和怪诞因素也深深地影响到了布尔加科夫。就连作家本人都认为,自己是果戈理事业的继承者,但他所尊奉的果戈理不是别林斯基首先认定的作为“现实主义”的创建者的果戈理,而是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果戈理。

[9](P314)

[11](P203-233)

受果戈理的影响,屠格涅夫创作

了抨击农奴制的作品《木木》,其中充满了更多的忧郁色彩,哑巴农奴木木和他的小狗相依为命,结果小狗被农奴主残忍地杀害了,最终木木走上了绝望的反抗之路。

此外,自然派作家经常描写小人物的不幸遭遇,如果戈理的《外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等,这些作品中所塑造的那类被侮辱、被损害的,却又怀着美好理想的小人物,体现出作家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同情。自然派作家的创作还经常揭示都市文明的丑恶和病态,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双重人格》;此外还包括涅克拉索夫的诗、赫尔岑的《一个青年人的札记》、冈察洛夫的《平凡的故事》等。总之,果戈理的现实主义创作以及他特有的讽刺手法,对自然派作家的影响可见一斑。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从果戈理的《外套》中孕育出来的。”

二、果戈理与布尔加科夫

果戈理对俄罗斯的很多作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布尔加科夫是苏联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被世界公认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家。他的作品包括长篇小(1923—1925)、说《白卫军》中篇小说《魔障》(1924)、《不祥(1925)、之蛋》《狗心》(1987年才在苏联发表)和大量的短

[8](P58)

但是对布尔加科夫的创作却赞赏有加,事实证明,布尔加科

如布尔加科夫的《不祥的蛋》和《狗心》

这两篇小说中,充满了怪诞的情节,有些类似于现在的科幻小说。撇开个人气质与独创性不谈,莱斯莉・米尔恩认为布尔加科夫是“一位喜好探讨时事的幽默作家”

[12](P75)

,“他的

怪诞的想像力有时事的以及个人的刺激因素”

[12](P65)

。在

《大师与玛格丽特》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充满了果戈理式的怪诞的幻想风格和神秘色彩。如魔鬼沃兰德和果戈理《狄康卡近郊夜话》中的魔鬼,确实有着相似之处。笔者发现果戈

篇小说(其中部分短篇小说在他死后结集为《袖口手记》和)。当时,布尔加科夫还先后创作了话剧《年轻医生手记》142

理和布尔加科夫的作品当中,实际上显示出的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具有超越时代的前瞻性。

三、果戈理与左琴科

除了布尔加科夫之外,果戈理的讽刺艺术还影响了苏联文学史上另一位讽刺作家左琴科,早在1907年,左琴科就写了与果戈理《外套》同名的短篇小说。从20年代开始,左琴科进入创作的高峰期,先后创作了《肝火太旺的人们》(1924)、(1924)、《澡堂》《一本浅蓝色的书》(1935)等,其中

在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中,纳博科夫有诸多理由占据一个特殊的地位。他的创作开始于俄罗斯文学中“白银时代”的尾声,但其创作生涯却贯穿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文学进程的几乎每一个阶段。如果从这点来看,正是纳博科夫的创作保证了俄罗斯当代文学与20世纪初文学的连续性。而就其对俄罗斯文学以及20世纪后30年代世界文学的文体演变的影响程度来看,纳博科夫堪称是最现代、最具美学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9](P314)

其作品有《玛申卡》(1926)、

塑造了一系列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甚至在1926年写了一篇名为《果戈理同志》的小品文,叙述了这位生活在转型时期的作家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由此可见,左琴科和果戈理之间的密切联系。

左琴科特别欣赏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和《死魂灵》现出来的那种“透过有目共睹的笑”揭示“的独特风格。

[13](P5)

(1929)、(1936),以及后来用英语《卢仁的防守》《死刑邀请》(1955)和《》(1960)。创作的《洛丽塔》

,最初取名为,《尼古拉,纳博科夫为我象中,果戈理经常被看做一位现实主义创作大师和喜剧天才,他以犀利的笔法毫不留情地讽刺了俄国的地主、官僚和丑恶现实。但是,纳博科夫说:“如果你想找到什么关于俄国的事情……如果你感兴趣的是‘观念’、‘事实’和‘信息’,请远离果戈理。”

[17](P149)

早在,的“今日”》时,人们就说他用的是“”。当时在场的老作家列米佐夫对这个“声调”也颇有同感,甚至情不自禁地用肘朝楚科夫斯基腰上捅了一下。过了几个月,也就是这一年的8月5日,列米佐夫又对当时的出版家和文学活动家C・阿良斯基说:“要爱护左琴科。这是我们的、当代的果戈理。”

[14](P60)

他认为果戈理不是一个喜剧作家,

[17](P30)

“如果一个人跟我说果戈理是‘幽默大师’,我立刻明白,他对文学是一知半解的。”

果戈理的作品并不是真实地

描摹了旧俄时代的帝都,而是创作了一个梦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喜剧因素只是充满了悲伤。此外,果戈理的作品中还蕴涵了超越阶级性质的人道主义的关怀,重点体现在《外套》中。总之,纳博科夫对果戈理的理解非常深刻而独到,果戈理的创作也深深地影响到了纳博科夫。巴赫金曾经评价果戈理的作品中充满了“狂欢化”和“笑”,当然最突出地体现在果戈理的《狄康卡近郊夜话》之中。“当你处身于乡村集市的旋涡之中,你们不觉得整个人流就像一个巨大的怪物,在广场和各条狭窄的街道上不停地蠕动、叫喊、狂笑、喧闹么?吵嚷、谩骂、牛鸣、羊叫、马嘶————这一切汇成一片不协调的噪音……”小说中集市俨然是一个狂欢节场面,人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狂欢广场式的生活,四处响起节日的欢笑,“笼罩着狂欢节的气氛”。

[19](P220)

[18]

在俄罗斯国内的左琴科研究中,果戈理和左琴

科的对比研究一直成为研究者的重点。因为果戈理和左琴科都出生在乌克兰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二人的生活经历又是如此不幸,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当中,所以通过二者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左琴科的作品在题材、人物和情节上与果戈理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正像左琴科在日记中写到的那样,他常常喜欢将自己和他非常感兴趣,并找到许多共同点的果戈理比较。与果戈理一样,他也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创作,果戈理在寻找情节和形式方面的痛苦,他完全能够理解。果戈理的情节就是他的情节。

[15](P190)

左琴科的《弗兰格尔老婆子》和

果戈理的《彼得堡故事》《山羊》中的扎别日金对比《外套》中的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玛东娜》和《涅瓦大街》等。

此外,果戈理和左琴科在艺术风格及世界观上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正如俄罗斯评论家塔吉娅娜・卡达什所说界观的一致,说:“即便说是最早的评论,也不局限在左琴科美学中果戈理式的‘技巧’成分,共同之处同样存在于世界感知方面。”这主要表现在“世界‘看得见的笑’,和它‘看不见的眼泪’上,这是所有写左琴科的人‘喜爱的’果戈理风格的引文。”

[16](P279)

纳博科夫的《死刑

邀请》这部小说,充满了果戈理式的讽刺和荒诞,但纳博科夫进一步发挥了这种创作方法,使作品弥漫着浓厚的现代主义气息。全文从题目到人物、情节以及小说结尾都充满了荒诞色彩,主人公钦钦纳特突然被抓走,然后被法官用耳语宣判死刑,在监狱里受到很好的待遇,最后市政官员们以盛大的灯火仪式庆祝他行将被斩首,而公众们则怀着对刽子手的崇拜和观看一场盛大表演的狂热期待斩首之日的来临,那天整

143

四、果戈理与纳博科夫

个行刑广场就是一个狂欢的大舞台。由此看出,纳博科夫的《斩首之邀》既继承了果戈理式的荒诞,同时也暗示了现代人生存的困境和痛苦。

总之,果戈理作为俄国现实主义的开创者来说,既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伟大传统,又具有鲜明的独创性。他的创作既影响到了19世纪的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作家,也影响到了布尔加科夫、左琴科、纳博科夫等20世纪作家,他对俄国文学所做的贡献以及对俄国作家的影响,实在并非寥寥几千字可以概括的,笔者在这里只是简单选取其中的几位作家进行分析。

此外,果戈理对中国作家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他的文学以“诙谐怒骂”的艺术风格及其深刻的思想性在五四前夕进入中国,受到中国作家的热诚欢迎。鲁迅、张天翼、艾芜、老舍、陈白尘、赵树理、,理的创作中汲取了营养。1907摩罗诗力说》中,,鲁迅“最爱看的作者,(N・Gogol)和波兰的显克

[20]微支(H.Sienkiewitz)。”1918年,鲁迅写的《狂人日记》就

参考文献

[1]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上卷)[M].辛未艾

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6.

[2]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M].满涛译.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58.

[3]赫尔岑.赫尔岑论文学[M].辛未艾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4]陈建华主编.中国的果戈理研究[A].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三卷)[C].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5]布罗茨基.俄国文学史(中卷)[M].蒋路等译.北京:作家出版

社,1955.

[6]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M].:新文艺出版社,1958.).,徐庆道译[M].北京:人民[7]果戈理(В.Гого,[8[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9维.20世纪俄罗斯文学[M].凌建侯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0]许志强.布尔加科夫与果戈理:文学史的对话[J].外国文学评

论,2005(1).

[11]高尔基.俄国文学史[M].缪灵珠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12]莱斯莉・米尔恩.布尔加科夫评传[M].杜文娟,李越峰译.华夏

出版社,2001.

[13]陈孝英、解西津.一位被人遗忘的天才:左琴科的幽默[M].西

曾借鉴了果戈理的同名小说。张天翼是著名的讽刺作家,“对十九世纪欧洲的文学家,最钦佩的是果戈理”。

[21](P66)

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14]吕绍宗.左琴科讽刺艺术中果戈理式的笑与泪[J].外国文学评

的创作不管在题材上,还是在创作风格方面,都可以找到比较明显的果戈理式的痕迹。沙汀的创作和张天翼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者都以作品中的讽刺手法而著称。沙汀曾经说过:“我读他(果戈理)的作品最早,最初是《钦差大臣》,《五月之夜》和《塔拉斯・布尔巴》。鲁迅先生的译文《死魂灵》一出书,我更为之狂喜”。读了果戈理的作品之后,沙汀的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候再读沙汀的作品,借用李长之先生的一句话来说,“仿佛是被引入果戈理的世界中去了”。总之,果戈理不仅影响到了俄国作家,他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2009年是果戈理诞辰200周年,真心缅怀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

[23]

[22]

论,1999(4).

[15]李莉.左琴科小说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T・卡达什.左琴科创作反射中的果戈理[A].左琴科的面孔与

面具[C].莫斯科ППП出版社,1994.

[17]NabokovV.NikolaiGogol[M].NewYork:NewDirections,1961.[18]刘佳林.果戈理的另一幅肖像[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2(3).

[19]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20]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0.

[21]周颂棣.我和天翼相处的日子[A].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张天翼研究资料[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2]沙汀.杂谈外国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1984(3).

[23]淘金记.奇异的旅程[A].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

沙汀研究资料[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王望〕

NikolaiGoogolandRussiaLiterature

ZhangLei

Abstract:Googolwasoneoftherenownedwriteranddramatistof19thcenturyinRussia.HiscreationhadgreatinfluencetotheentireRussianliter2atureeventheworldliterature.Someofthecharacterization,thesatiretechniquewhichinGoogol’sworks,acceptedandinheritedbytheRussianwrit2ers.SuchasBulgakovandZuoqinKe,Nabokov.

Keywords:Googol;RussiaLiterature;Bulgakov;ZuoqinKe;Nabokov

144


相关内容

  • 自考外国文学史笔记
    1.古代文学:古代希腊文学.古代罗马文学.早期基督教文学.(世俗与人本意识.神圣与理性意志,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学两大源头) 2.人类童年时代:古希腊文学.特征:a.古希腊文学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b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c种类繁多具有开 ...
  • 自考外国文学史模拟试题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乌龟和兔子>.<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等的故事出自( ) A.<神谱> B.<理想国> C.<伊索寓言> D.<埃涅 阿斯纪 ...
  • 外国文学常识试题
    文学常识填空题答案(凡是下划线有答案的,做提示和备选用) 外国文学 古希腊 1<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也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2伊索所著的<伊索寓言&g ...
  • 外国文学史+试题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 古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荷马史诗"两部作品的篇名是( ). A.<伊利昂纪>.<俄底浦斯王> B.<美狄亚>.<奥德修纪> C.< ...
  • 外国文学知识汇总(四)
    2015-10-18 151.七十年代俄国文学在戏剧方面巨大成就,是阿·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来得容易,去得快>,他被称为"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 151.普希金早期主要是抒情诗,如<自由颂>.< ...
  • 中国著名作家[1]
    中国著名作家 1.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
  • 渊源学(比较文学理论概要)
    渊源学 渊源学研究文学作品中主题.题材.人物.情节.语言.风格等因素的来源,换句话说,即考察作家作品所吸收和改造的外来因素.这种研究是以影响的接受者为基点探讨放送者的溯源研究,其目的是揭示出一定的因果关系.用基亚的话说,这里触及作家的创作秘 ...
  • 常见的一些事物别称,很值得收藏
    搜集整理:无涯轩主 一.农历四季 春季: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 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 秋季: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 冬季:安宁.冬辰.岁佘.九冬.无序.严节 正月--柳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 ...
  • 习近平的300余次引用:儒学经典名言最多
    梳理习近平的300余次引用:儒学经典名言最多   扫描到手机 2014-10-30 02:51:3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正文 2177人参与)    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最大的爱好" 孙行之 古代思 ...
  • 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新文学常识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新文学常识题 1.歌剧<茶花女>谁的作品?威尔第 2.<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3.唐代诗人朱庆馀的"妆罢低声问夫婿",问的是:张籍 4.被称为"三苏"的北宋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