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中央医院的故事 - 范文中心

延安中央医院的故事

01/18

延安中央医院的故事(附照片)

《亲历延安岁月》金星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建立制度,科学管理

红军从一建立,天天行军打仗,就需要医务人员治病疗伤。长征途中,环境险恶,疾病和战火夺取很多年轻战士的生命,医务人员寥寥无几,面对垂死的生命,无能为力。到了陕北,集中成立了休养连、卫生所,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对待各种疾病也只有休养生息的办法。一直到了延安,傅连暲在宝塔山上挖出百十来口窑洞,才办起了边区医院。2012年8月22日,我见到了当年在边区医院工作过的朱仲丽。初次见面,我坐在客厅里,就听见楼梯上传来“哒、哒、哒”的走路声,只见一位腰板挺拔的女士走进来,轻巧敏捷,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舞着华尔兹的女郎,心中止不住地赞美,感叹她的健康和永驻的青春。看着她优雅的卷发,我不由自主地笑了,她已经九十八岁了,可依然端庄、漂亮,充满魅力。她在边区医院和金茂岳共事过,我是第一个访问她关于发生在边区医院故事的人,她有一种新奇感,讲述起当年的往事,如同告诉我昨天发生的事一样,也让我知道了当时“医院”的细节。

边区医院建在半山腰的一长排窑洞里,中间是院部办公室,傅连暲是院长,汪东兴是协理员。外科在左边,内科在右边。一口窑洞里有三到五张病床,有的还是炕,外科大概也就二三十张病床。门诊部在山下小东门的一个院子里。那时候的大夫也看门诊,也管病房,有手术就做手术,门诊有病人就看门诊,一天山上、山下不知要跑多少趟。在病房里,没有正式的护士,只有从长征路上过来的护理员,医生还要做护士的工作,做了手术自己换药、打针,也要给病人端大便盆、倒小便壶,还要端饭、喂饭。没有分工,有什么工作就干什么,真是一专多能、身兼数职,忙得很。而医院里也没有什么管理制度,收治病人不是大夫开住院证,病人需要不需要住院是单位决定,病人拿着介绍信就可以来住院,有的伤员着急上前方就不辞而别。那时候大家都是供给制,医院也没有收费制,来了走了比住招待所还方便。谁有时间想什么时候来探视病人都可以,医院根本没有大门,是“开放式”的管理。有的首长更是把医院的工作人员当“战士”,随便下命令。

那时候,不但缺医少药,更缺乏器械设备。朱仲丽讲了一个让人难忘的故事:

白求恩到边区医院参观,傅连暲院长带着他到门诊部,马寒冰当翻译,我正准备给程子华拔牙。那时候外科大夫什么都管,皮肤病、眼睛的病都看,拔牙也是外科大夫来干的。白求恩进来了,问我:“你用什么给他麻醉?”我说:“没有麻药。”他对程子华说:“拔牙很痛的,没有麻药你怕不怕?”程子华说:“我打过仗,多次负伤,我什么都不怕。”白求恩又问我:“你用什么拔牙?”我从柜子里拿出一把老虎钳给他看。他说:“怎么消毒?”我说:“开水煮。”白求恩说:“没有麻药,没有牙钳,你怎么拔牙?”我当时并没有当着白求恩的面拔牙,等他一走,我转身就给程子华把坏牙拔下来了。他一声都没有吭,看看已经“烂掉”大半的坏牙,他说:“已经折磨了大半年的坏牙拔了,虽然疼一下,但是彻底解决问题了。”当时的医院就是这么个条件,没有牙科椅,没有拔牙的牙钳,只有一把小号的尖嘴老虎钳,就是拔钉子的那种工具,煮沸消毒好,放在柜子里,没有麻药,用盐水“消毒”一下就拔牙,我们已经用这把老虎钳拔过许多颗坏牙。那时候,官兵日夜打仗,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又没有牙膏牙刷,哪里顾得上口腔卫生,所以牙病特别多,又没有治牙补牙的条件,只能等病牙松动了把它拔掉。

这样的医院条件,放在现在,真是无法理解,就是在延安中央医院,从院长傅连暲、何穆、医务主任魏一斋,到几位科室的主任,都是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又在正规化的大医院学习、工作过,他们不能容忍这种“大老粗”的“游击习气”来管理医院。因此,为了使医院高度正规化,他们尊重人才,崇尚科学,要实行规范化管理。他们会同各科主任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如住院制度、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探视制度、出院制度等等。

不管是谁,都得服从医生的吩咐

刚开始的时候,中央医院这些严格的制度并没有得到理解和支持。一位从前方回来的将军到院探望战友,因为不到会客时间,被收发挡了驾,大家牢骚满腹。此类事不止一桩,都说“现在中央太迁就知识分子了”。这一说法很快就受到中央的注意,毛主席等中央领导都带头遵守医院规定,陈云同志还专门来院召开支部大会,动员党员支持和执行新制度,尊重非党专家的领导。

流传最广的故事就是,1941年夏天,关向应、张浩、王明、江青同时住院,一天中午,毛主席驱车前来探视。一到中央医院,只见大门紧闭,门上挂着“午睡”的牌子。警卫员见收发就躺在门内阴凉处休息,便要上前叫门,却被毛主席制止了。主席说:“医院有医院的规则,我们也应该遵守医院的规则!否则,影响病人休息,影响工作,就不好了。”毛主席不愿破坏医院规则,一直等到午睡结束,才进院看望病人。毛主席带头遵守院规,给工作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2008年,毛主席的警卫员贺清华的夫人李锦讲述了下面一个故事。120师政委关向应患有严重的结核病,从前线回到延安,住在中央医院由何穆主任负责治疗和休养。1941年秋天,有一天午睡过后,毛主席对警卫员贺清华说要到医院去看望关政委,司机老周就开上那辆由南洋华侨捐赠的救护车改装的专车向中央医院驶去。汽车停在医院大门口前,几个人跟着主席向山上走,因为关政委住在最高的一排窑洞里,山高坡陡,顶着太阳一会儿就气喘吁吁,汗流满面。见了关政委,主席关切地问候病情,因说话时间较长,护士刘鑫炎过来催促道:“首长!医生不让关政委多说话!现在还不能会客。”毛主席听了,点头称是,又默默地坐了一会儿说:“你好好休息,安心治病,改天我再来看你。”便告辞了。毛主席走后,关向应笑着问刘鑫炎:“小刘!你认识这位首长吗?”小刘说:“不认识!带着警卫员来的,一定是首长。不管是谁,都得服从医生的吩咐!”关向应说:“他就是毛主席呀!”小刘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说:“怪不得觉得面熟呢,可是没有想到是毛主席。”小刘后悔不该打断毛主席的谈话。这个故事还曾被收入小学生课本里,教育孩子们学习领袖朴实的人格魅力,其实这是领袖对医院科学化管理的最大支持。

萧军的道歉信

访问韩子玮的时候,她记得有一个夏天的中午,大家都在午休,突然听见金茂岳主任和一个男人吵起架来,吵得特别凶,大家很奇怪,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文质彬彬的金主任竟然吵起架来。直到2008年9月30日,我见到萧军的女儿萧耘时,她递给我一本新出版的《萧军全集》第十六卷,在一百八十五页,我看到一篇萧军写的《致金茂岳》,我很奇怪,从来没有听说过金茂岳和大文豪萧军有过什么交往。这是一封道歉信:

金同志:

对于你在边区工作的精神,我是很敬佩的,因为我们彼此不相识,争执了几句,我觉得也没有什么,这次过错应全由我负责,我诚恳地向你道歉,希望看在产妇和病人的身上,还是工作下去吧。

萧军

7.9

1941年7月9日是萧军的儿子萧鸣出生的日子。

萧耘说:

当父亲得知母亲在中央医院生了一个儿子时,无比兴奋,兴冲冲地赶到医院,但已经是中午休息的时间。他急切地想见到夫人和儿子,可是,恪尽职守的金茂岳主任却认为遵守医院的制度是天经地义的大事,谁也不能违反。一个要见,一个说产妇要休息不能见。更何况萧军年轻气盛,在延安号称排行老六(马、恩、列、斯、毛、萧),而且东北人的脾气那个爆啊!吵,吵,吵!气得金主任脱了白大褂说,不干了。最后,院长出来了,说:萧军同志,金主任志愿来到延安,是我院妇产科的专家,这里的产妇都需要他,不能让他走啊。这时,萧军的气也消了。回去就给金主任写下了那封道歉信。

这封道歉信竟被萧军夫人王德芬一直保存并收集到《萧军文集》中,真是不简单。

《亲历延安岁月》作者1941年出生在延安中央医院,父亲金茂岳当时是延安中央医院的主任医生。作者自2006年起,历时八年,拜访了一百多位在中央医院工作过的老同志和二百多位延安时期的爸爸妈妈,揭开尘封七十多年的历史,展示一个在黄土高坡上的窑洞式医院建立到撤离的全景画面,是研究延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资料。


相关内容

  • 周恩来与陈嘉庚的故事
    一波三折的第一次会面 1940年3月下旬,当陈嘉庚率领南侨慰问团回国慰问抗日军民来到重庆的时候,长期战斗在重庆的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刚好回延安了.陈嘉庚在重庆第一次接触了共产党人董必武.林伯渠.叶剑英和邓颖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当陈嘉庚率慰问 ...
  • 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研究资料
    [一种声音]高华:从"延安之春"到斗争王实味[上] xilei 发布于 2012-5-23 20:27:00 一.利用自由主义打击教条主义:毛泽东与延安"自由化"言论的出笼 1942年的初春,春寒料峭 ...
  • 我的父亲田家英
    田家英(1922―1966年),原名曾正昌,四川省成都市人,自幼家境贫困,曾在中药店当学徒.在几位年长的进步人士的影响下,很早就有救国救民的志向.1937年,田家英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在延安陕北公学.马列学院.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等单位工作 ...
  •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生活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生活 黄正林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物质生活是很困难的,但精神生活却十分丰富.我们主要从晚会和秧歌.舞会来看边区的日常娱乐生活. (一)晚会和秧歌 边区的晚会是有传统的,在苏维埃时期,"晚会的举行大部 ...
  • 严大芳奉命抓捕许世友
    2012-04-06 14:57:00.0 景万江 丁金栋 老师长严大芳,1918年5月出生于四川广元乡下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933年5月参加红军,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他身经百战,曾10次负伤,二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为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 ...
  • 在延安精神宣讲报告会结束时的讲话
    在延安精神宣讲报告会结束时的讲话 以上***副主任和***同志分两个专题对延安精神从不同角度谈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 ***同志重点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光辉的十三年历程,二是永恒的延安精神.通过对党中央.毛泽东在陕北十三年,那段艰辛而辉煌 ...
  • 12要好好学字
    12要好好学字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主生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啊!"这句话的意思.懂得干 ...
  • 诗歌朗诵稿
    温暖2008台词 [李瑞英]雪在下,雪在下,雪在下, 从三九过后一直下到腊月二十八. [康 辉]从北向南,不分昼夜,垂直倾洒, 冰凌黄河,雨雪长江,冻颤三湘大地,直扑珠三角, 不见了花城那含苞欲放的迎春花. [于 洋]低温,严寒,冻雨,冰挂 ...
  • 电影 英雄儿女 背后的故事(纪念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
    电影背后的故事(纪念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 永远记住---那些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奉献出鲜血和生命的人们! 谨以此文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1953.7.27-2013.7.27) 电影背后的故事 八月桂花 原创 (2008年10 ...
  • 长征小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小报A3横排电子小报手抄报2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胜利80周年 长征及其意义 班级: 姓名: 长征故事:七根火柴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