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生态问题 - 范文中心

我国的生态问题

09/30

高考地理核心高频考点强化训练

专题八 区域生态环境和环境问题

核心高频考点★高考命题特点

本专题内容也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于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地区、森林、湿地等生态问题和大气、水等环境污染;从考查形式上看,主要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为主,并配以丰富多样的图表和文字叙述;从考查能力上看,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某一区域的环境问题及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综合分析及实际应用,考查考生读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2010年高考命题方向预测:①通过图文资料分析说明造成某区域环境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及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③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具体地分析问题;③关注热点、重大环境问题,仍以图、文资料形式,考查某区域的环境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等。

核心高频考点★解题技巧和方法

1. 几种荒漠化对比分析

(1)土地沙漠化: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2)石质荒漠化(又称石漠化):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

(3)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

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

2. 我国几个典型地区的生态问题

3. 我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荒漠分布纬度的不同

中国的荒漠位于35°N ~50°N 之间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比世界上其他荒漠带的范围(南北纬15°~35°之间) 偏北l5°~20°左右,这主要是由西北地区所处的特殊位置和地形所造成的。中国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水汽主要来自由东南太平洋、南海、盂加拉湾和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的夏季风。广大西北地区因探居内陆,距海遥远,夏季风到达那堕已是强弩之末,加之南部和东南边缘又有昆仑山。秦岭、吕梁山、大兴安岭等高大山系和巨大的青藏高原为屏障,湿润的海洋气流(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难以进入;西部和西北部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对大西洋水汽和北冰洋水汽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因此夏季水汽非常贫乏,降水稀少。

冬季,由于北方地形比较开阔,无高山屏障,来自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区的强大干冷气流直泻南下,导致气候异常寒冷干燥。这样,西北地区终年处于极端干燥的环境,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具有典型大陆性气候的干旱和半干旱区。由于流水作用微弱,风成了塑造地貌的主要外力,疏松裸露的沙质地表受到强烈风蚀,沙土不断推移、堆积和发展扩大,便形成了今日广袤千里的荒漠。

4. 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对比

黄土高原和惠方丘陵山区都是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典型区域,但两者在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方面又。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两地水土流失原因对比

共同点:人为滥垦乱伐;不同点: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丘陵山区降水丰沛。

(2)两地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主要原因:①南方丘陵山区人均土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②南方丘陵山区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土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土被冲蚀,恢复更加困难;③地处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

(3) 治理措施不同:黄土高原侧重退耕还林、还牧;南方丘陵山区侧重发展多种经营。

5. 低湿地和盐碱地的不同治理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特别是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 m左右,并且起伏和缓,在岗间形成许多浅平封闭的洼地;每到雨季,洼地积水,河水倒灌人注,地下水位升高,致使洼底沼泽化,洼缘盐碱化。治理低湿地的主要措施是“因洼制宜”,实行“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植物等饲养禽畜。这种模式使鱼塘——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下水水位高,气候的旱涝变化大,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含盐的水分迁移。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春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治理盐碱地的核心是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使用工程和生物等综合配套技术,科学地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改造盐碱地的关键是使土壤脱盐。土壤脱盐的方法有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盖、生物措施等。

6. 原生荒漠与次生荒漠的区别

原生荒漠:指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荒漠。主要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其主要特点为水资源比较贫乏或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治理难度大。次生荒漠:指人类活动造成的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主要包括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小腾格里沙地(浑善达克沙地) 、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其主要特点为土地下伏沙层裸露,原先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水

分、植物条件相对较好,治理难度较小。

核心高频考点★强化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据此回答1-3题。

1. 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①能源消耗加大 ②城市人口剧增 ③水域面积扩大 ④市郊农业发展

A .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①③

2. 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该水库主要功能是( )

A .防止洪水泛滥 B.扩大湿地面积

C .开发旅游景点 D .提供优质水源

3. 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

①上游输沙量降低 ②风暴潮频发 ③长江径流量加大 ④海平面上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4.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 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 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 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5.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专家认识,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6-7题。

6. 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 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 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 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7. 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 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 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风能

C 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8. 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西北草原退化 B.东北平原土壤酸化

C. 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2。据此完成9-10题。

A.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 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草地 荒草地

C. 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 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10.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溶解氧DO 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 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下图为某河由M 河段至Q 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些完成11-12题。

11. 图4中有机污染源在

A.① B.② C.③ D.④

12. 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A.M B.N C.O D.P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完成13-14题。

13. 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A. 钢铁 B.机电 C.纺织 D.电子

14. 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A. 煤市场 B.碳市场 C.石油市场 D.天然气市场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图12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 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A. 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滩涂面积减少

C. 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16.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A. 臭氧层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 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9. 近几十年来,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已低于16亿吨的历史平均值。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C. 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 D.中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量加大

20.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C .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12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b 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 .c 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d 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2在c 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A. 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伊利”“蒙牛”品牌家喻户晓。据此完成23-24题。

23. 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

①水分条件 ②海拔高度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4. 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

①实行划区管理,将放养改为圈养 ②建设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载畜能力 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④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市政府的实事项目,2004年上海市新增绿地面积在1 000公顷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23%。据此回答25-26题。

25. 城市绿地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为( )

A. 调节气候 B.消烟除尘

C. 美化环境 D.涵养水源 26. 破墙透绿的环境功能为( )

A. 净化空气 B.消烟除尘

C. 美化环境 D.增加湿度

为了防御流沙侵袭,科研人员利用稻草、芦苇、麦秸等材料,在宁夏中卫沙坡头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挡风墙,植树造林,建造一条宽500—600米,长16千米的带状沙障(如下图),据此完成27-29题。

27. 图中的铁路为( )

A. 包兰铁路 B.京包铁路

C. 兰新铁路 D.兰青铁路

28. 直接侵袭铁路的沙漠是( )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C. 毛乌素沙漠 D.腾格里沙漠

29. 图示地区( )

A. 常年盛行东北风 B. 是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段

D. 图中铁路货运以运输煤炭为主 C. 沙丘海拔多在100—200米

读“我国西部同心与隆德两县城之间地形剖面图和降水量气温示意图”,完成30-31题。

30. 导致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海陆距离 C.海拔高度 D.夏季风

31. 关于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心土地荒漠化严重 B.同心属温带季风气候

C. 本地区种植业可能发达 D.本地位于内流区域

读下图,完成32-34题。

32.a 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是因地制宜治沙的成功典型

B. 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漠

C. 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

D. 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流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33.c 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 )

①修筑公路 ②过度樵采 ③过度放牧 ④过度开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d 地区农业应走的道路是( )

A. 商品农业 B.粗放农业 C.生态农业 D.淡水养殖

读下图,完成35-37题。

35. 图中所示地区的气候与亚马孙河流域的气候相比,不同之处是( )

A. 全年高温 B. 有明显的旱季

C. 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 D.充足的热量

36. 图中雨林生态农业主要充分利用了( )

A. 生物资源

C. 水资源 B. 光照资源 D. 土地资源

37. 为移民迁入亚马孙平原提供方便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 B.“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

C. 巴西东北部气候干旱 D.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读“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与经纬度的关系图”,完成38-39题。

38. 该森林带是( )

A. 常绿阔叶林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 落叶阔叶林带 D.针叶林带

39. 形成该森林带自沿海向内陆分布高度逐渐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A. 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读“森林生态系统示意图”,完成40-43题。

40图中所反映的生态系统在下列各大洲分布较广的是( ) ①亚洲 ②非洲 ③欧洲 ④北美洲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1. 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的典型土壤是棕壤 B. 河流水量丰富,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C. 该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

D. 雨季来临时草木茂盛,百花盛开,旱季草木凋零,一片荒芜

42. 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般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之一 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③农业发达,高度机械化 ④适宜热带作物种植和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3. 从该图推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陆地环境由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貌等要素组成 B. 陆地环境各要素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C. 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体的变化 D. 图上高大茂密的林木与当地总体环境特征一致

图1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2为图1中河流R 的纵剖面图,表1为图1中P 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完成44-48题。

1

图2 表1

①亚热带 ②温带 ③季风气候 ④大陆性气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5. 河流R 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①夏季降水 ②春季降水 ③深层地下水 ④冰川融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6. 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 ②臭氧层空洞

③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④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7. 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温度下降 ②温度升高 ③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 ④过量抽取地下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8. 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

①增加移民 ②控制人口数量 ③扩大耕地面积 ④保育天然植被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地貌图”,读图完成49-50题。

49. 关于西北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的地貌类型是黄土丘陵 B. 该地盛行东北风

C. 这种地貌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危害是沙漠化 D. 治理的措施是引水灌溉

50. 土地荒漠化是逐渐发展的过程,有一系列的“前兆”。下列不是荒漠化“前兆”的是

A. 地表反射率增加 B.主要动物物种丧失 C. 土壤紧实度下降 D.植被覆盖度下降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略图”,读图完成51-52题。

51. 甲图所示地区的自然景观呈明显的

A. 从沿海向内陆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C. 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52. 某生态学家在该地区进行生态调查,发现P 点及其周边植被景观分布如乙图所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降水由P 点向四周增多 B. 地下水位由P 点向四周降低 C. 过度灌溉 D. 过度放牧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完成53-54题。

A. 相同的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径流量是非林地的20% B. 当降雨量增加约86%的时候,人工林地径流量增加3倍 C. 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线性函数关系

D. 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大小具有相关性

54.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是

A. 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B. 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 C. 降雨量增加1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 D. 降雨量增加1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以上 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完成55-56题。

55. 该地形区的自然景观有石质戈壁、砂质戈壁、绿洲和盐化戈壁,其分布位置中数码配对正确的是

①—石质戈壁 ②—盐化戈壁 ③—绿洲 ④—砂质戈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6. 该地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土壤盐碱化 ④酸雨危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据此完成57-59题。 57. 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是

A. 快速增长 C. 接近零增长

B. 负增长 D. 零增长

58.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A. 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C. 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

B. 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D. 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

59.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行为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A. 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B. 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C.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适度的人口规模

D.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分析完成60-63题。

60. 该地剩余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A. 甘蔗 B.甜菜

C. 玉米 D.水稻

61. 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其好处是

①可促进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 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③降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 ④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 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环境评估,可以看出

A. 只有原料的选择符合清洁生产 C. 只有产品的使用符合清洁生产 63. “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基本要义是

A. 完全不排放废弃物

B. 控制粮食生产的规模 D. 适量消费,最少废弃

B. 只有废弃物的处理符合清洁生产 D. 生产的全过程都符合清洁生产

C. 减少生产,以降低污染物排放 读下图,分析完成64-66题。

64. 计划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进行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其中正确的是

A. 甲处种水稻

B. 乙处建农牧产品加工厂 C. 丙处种植咖啡 D. 丁处栽种棉花

65. 图中河流历史上曾经水量丰富,近三年来经常出现断流,发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①全球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②地球自转速度加快,白昼时间变长

③黄赤交角缩小,太阳直射点北移 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年降水量减少 ⑤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 A.①⑤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66. 图示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A. 毁林开荒,森林大量减少 C. 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B. 草场退化 D. 生物多样性锐减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据此完成67-68题。

67. 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 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68. 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的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

A. 增加有机质,提高肥力

B. 涵养水源

D. 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

C. 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危害

读“上海市地下水位与地面沉降关系图”,完成69-70题。

69. 上海地面下沉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气降水不断减少 C. 第三产业发展快

B. 过度抽取地下水 D. 建筑物高度增加

70. 下列控制上海市地面下沉的措施中合理的有

A. 大量开采承压水 C. 禁止开采地下水

B. 减小建筑物的高度 D. 及时进行人工回灌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确定2月23日为“国际湿地日”。据此完成71-72题。 71.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 C. 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B.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 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72. 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C. 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B. 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D. 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73-74题。

73. 图中所示各河流( )

A. 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 C. 流量季节变化小 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 74. 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进行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A. 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古长城遗迹 C. 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草方格沙障

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75-76题。

75. A. 向西北方向移动 B.向东北方向移动 C. 向东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 76. 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 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C. 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读图回答77-78题。

图 23 非洲萨赫勒地区的相关示意图 77. 下列关于非洲萨赫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萨赫勒地区东西延伸位于撒哈拉沙漠北缘

B .地理位置是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之一,因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所以降水少

C .商业性的定居牧业牲畜品种多样、集中规模经营

D .萨赫勒地区农牧之争加剧的根本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的急剧增加

78.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类重大环境灾难之中,萨赫勒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因为荒漠化导致的罕见大旱曾引起了20多万人死亡,并导致千百万人流离失所。下列关于导致此区域荒漠化日益严重的根源,你认为是 ( )

A .人口迁移 B.艾滋病泛滥 C.贫穷 D.种族迫害 读“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地带分布图”,完成79-80题。

79. 图中原过渡地带与可能变动带的关系可以说明( )

A. 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 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 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80. 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 )

A.2006年春,首尔、平壤的沙尘暴天气 B.2000年冬季,该地区遭受雪灾袭击,灾情严重 C. 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D. 黄淮地区的洪涝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据测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据此回答81-82题。 81. 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后果的正确叙述是( )

A.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量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地减少

B. 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 C. 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 D. 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

82. 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

A. 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 只有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C. 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D. 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强调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是土地管理和调控政策上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据此回答83-84题。

83. 下列关于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 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 C. 滥占耕地现象已不存在

B. 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 D. 城市用地紧张,房价难抑

84. 专家警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必须保持18亿亩的耕地底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适宜的是:

①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 ②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 ③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④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

A. ①②

(二)综合题

85. 结合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07年8月8日,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呼和浩特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在内蒙古博物院广场,中央代表团团长曾庆红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一起拉动大红绸布,为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的、由胡锦涛总书记亲笔题写鼎名的“民族团结宝鼎”揭幕。 材料二 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 材料三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

(1)内蒙古草原一些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深刻反映了:

A.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B. 老鼠繁殖能力强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C. 草场的季节变化 D. 草场的载畜能力强

(2)下列荒漠的分布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

B. 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

C. 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

D. 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3)地区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下列风沙地域与成因说法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河套平原——过度放牧

③南疆——过度利用水源

A. ①② ②锡林郭勒草原——过度采矿 ④河西走廊——过度垦伐 C. ③④ D. ①④ B. ②③

(4)图中原过渡带和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情形是:

A. 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转变

C. 牧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B. 牧业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D. 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5)为发挥该地区区位优势发展经济,下列说法中不可取的是:

A. 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B. 大规模增加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C. 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作物覆盖率

D. 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

(6)内蒙古河套平原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其可能引发的问题。

(7)为了切实保护好该地农业生态环境,你还有哪些建议?

86. 读“西北地区主要沙漠和沙地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加上____________,特别是隆起对水汽的阻隔。由于______________条件的影响,本区植被、草场载畜量和土地生产力都由东向西发生变化。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沙漠或沙地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3)在以上字母代表的沙漠或沙地中较难治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原

因是____________。E 处沙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D 处沙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沙地D 、E 容易治理和利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是防治荒漠化的核心。它包括的内容主要是预防具有____________,扭转____________,恢复____________。

(5)防治荒漠化,应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调整____________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在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绿洲,应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合理分配内陆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发展____________农业。

(6)恢复________________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西北各族人民有丰富的治沙经验,如宁夏中卫县沙坡头的____________等技术措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87.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在十几年前,草原的覆盖率为5%,草场土质为粘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里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头以上。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拥入内蒙古草原搂取发菜(谐音发财)赚钱,内蒙古1/5的草原严重退化。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现今,许多地方寸草不生,阿拉善地区沙漠正以每年1000平方米的速度在扩大,牧民的生计陷入困境,有3万多人被迫转移出沙漠地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2)A 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3)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________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作用是________。

(4)解决该地区农牧民能源短缺的途径有哪些?

88. 读世界荒漠带分布图, 回答(1)-(4)题。

(1)世界上的荒漠带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类型。

(2)图中以B 荒漠带为代表的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中B 、D 、E 三处荒漠带直逼海岸的原因是什么?

(4)目前,全世界荒漠化土地面积达3 600万平方千米,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1/5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并仍以每年50 000~70 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

①当前,世界上的荒漠带继续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②土壤荒漠化给人类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89.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见图

24--25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 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 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 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90.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见图24。

图24 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见图25。

注:PM10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

图25 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 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 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9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分)

(1)根据图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92. 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93. 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

94.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 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5)题。

资料一:见图15。资料二:见图16。资料三:见图17。

图15 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

图16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

图17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___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 .植物种类增加

B .土壤肥力降低 D .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C .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E .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95.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图6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

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2是图6中A 、B 、C 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6

表2

(2)图中A 、B 、C 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 、B 、C 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什么变化?据表说明A 、B 、C 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4)针对图中A 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96.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2

(1)从气温和降水分析,图中这三地的气候同属于____________气候,这三地气候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幅图反映出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空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一分布规律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景观东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它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三地纬度差别不太大,吐鲁番纬度略高,但气温却高于其他两地,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A 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导致A 周边地区沙尘暴时有发生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对A 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4)B 地区酸雨现象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部分河流水质严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 读“中国部分地区沿4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相应的字母。

草原地带_________,森林草原地带_________,半荒漠地带_________,荒漠地带_________。

(2)图中自西向东,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载畜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在草原荒漠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荒漠化进程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4)近年来,尤其是华北地区一带经常出现沙尘天气(浮沉、扬尘、沙尘暴),就是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表现。这给华北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5)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春季节,常遭风沙危害,___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该地区的________是沙尘的主要来源。

(6)沙尘暴是环境恶化的征兆,它既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灾害,也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灾害。这种天气属________________天气系统。

(7)我国沙尘暴频繁的主要原因,从自然因素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从人为因素看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8)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最有效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

99. 读“世界森林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E 所表示的森林带是________林带。与其相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

(2)图中字母________________所表示的林带是目前世界森林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一个林带,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林带。

(3)世界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_______,该国的森林主要是_______林。

(4)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地带性森林是_________林。图中表示该森林带的字母为________。

100. 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按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可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区。判断A 、B 、C 、D 中属于半干旱区的是______。它与半湿润区的界线大致与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2)图中A 处天然植被是______,C 处天然植被是______,D 处天然植被是______。该区植被的分布体现了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种地域分异的原因是______。

(3)合理开发利用C 处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____________。C 处这一类的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高频考点★详细解析及答案

【答案】1.A 2.D 3.C

【解析】

6. 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引起干湿状况的变化,北半球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增加,中纬度地区因蒸发加剧而气候变干;使水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我国自然带北移。全球变暖对洋流及动物栖息地的影响不大。

7. 可用排除法解答。抑制全球变暖的措施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采用节水措施、多种水稻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无关。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生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碳。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矿物燃料为主,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

【答案】8.B

【解析】我国典型的荒漠化(草原退化)地区主要在西北(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区;我国典型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我国典型的土壤盐碱化地区主要有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我国土壤酸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在南方的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家庭炉灶等燃烧化石燃料,大量排放酸性气体),四川盆地(石化工业发达,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等地。东北平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森林破坏、黑土肥力下降、湿地破坏等。

【解析】本组题考查对全球变暖问题的理解。

15. 从图中可看出,海平面到2100年上升40~50 cm,不会淹没耕地。

16.SO2排放量增加导致酸雨增加,不要和CO2排放量增加相混淆。

【答案】17.B 18.D

【解析】

17. 考查区域整治问题,由图可知,乙地地势陡,一旦被河流侵蚀,最易造成水土流失。故最应退耕还林,保护好植被。

18. 四地相比,丁地形平缓,便于灌溉;而且丁处地处河流中下游水量较大,因此灌溉条件最好。

【解析】

27. 根据“新月”形沙丘形状,结合河流及沙坡头地名判断,图中铁路是包兰线。

28. 包兰铁路和黄河在腾格里沙漠南缘附近穿过。

29. 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结合沙丘形状判断此地区盛行西北风;黄河含沙量最大在中游段,此处位于黄河上游;沙丘位于内蒙古高原,海拔应在千米左右;图示铁路连接包头、兰州两城市,包头位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内蒙古,故D 项正确。

40. 图示生态系统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和亚洲。

41. 目前热带雨林植被面临危机,尤其是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遭破坏严重。雨林在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植被四季旺盛,发育的是砖红壤。

42. 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人口密度小。

43.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各要素并非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答案】44.D 45.D 46.A 47.B 48.C

【解析】

44. 该地最冷月均温0—-10 ℃,最热月大于20 ℃,该地位于温带。全年降水稀少,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55.C 56.B

【解析】

55. 流水搬运的规律是:自河流上游到下游,其沉积物的顺序是砾石、砂、粉砂、黏土等。据此可大致判断①是石质戈壁;②是砂质戈壁;③处有地下水渗出和古冲积扇,地表有植被、

城市,说明是绿洲;④处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地带,因潜水接近地表、土质黏重而普遍发生盐渍化,加之河流水是上面蒸发,下面下渗而逐渐干涸,出现盐化戈壁。

63.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原则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消耗;再利用原则的目的是延长产品服务的时间长度;资源化原则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项。

【答案】64.B 65.A 66.B

【解析】

【解析】

73. 依据题干“荒漠化扩大较快”的提示,可判断出该地区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河流以内流河为主。再依据图中的省界可判断出该地区位于我国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河流发源于祁连山地,主要靠山地的冰雪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季节差异大;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河流往往最终消失在沙漠中,因此河流的水量上游大于下游;河流水量小,侵蚀作用弱,而风力作用强烈。

74. 斑点状的荒漠化圈只出现在草原广阔的地区,在我国内蒙古的东部分布比较典型,是由过度放牧造成的。而河西走廊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植被以荒漠为主。

【答案】83.A 84.B

【解析】

83. 生态退耕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房价难抑并不完全是城市用地紧张造成的,因此B 、D 不属于当前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C 项说法明显错误。

84. 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会造成生态破坏,禁止建设用地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85. 【答案】

(5)土地利用 节水

(6)自然植被 草方格沙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荒漠化的具体分布情况以及防治措施,重点是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原因及防治问题,这些内容是本章中的基础知识。本题只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和拓展。

87. 【答案】

【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有自然带及其地域分异规律、气候类型及其具体成因(海陆位置、气压带、洋流、地形等)、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等等。要善于将初中和高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联系起来思考分析。在解题时要根据纬度分布特点对荒漠化进行归类。同时根据气压带和气候分析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世界自然带的空间分布是有规律的,其成因充分地体现

出构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地域分异既有明显的规律,也有突出的个性,要将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89. 【答案】

(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

(2)B 、D 、E 。

【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是水,并进一步分析原因,内陆干旱地区→降水量少→祁连山冰雪融水→绿洲→绿色走廊。第(2)题,农业过度开发,将产生荒漠化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原因,开发强度过大→用水量增大→水源缺乏→蒸发旺盛→荒漠化。

92.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知识及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分析即可解答。第(5)题,可以从城市规划与城市功能合理分区等方面分析归纳。

95. 【答案】

(1)西南风。

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水热资源丰富。

A 、B 、C 三省所占比重下降;东北三省所占比重上升。

A 、B 、C 三省粮食播种面积下降;A 、B 、C 三省(与全国或东北三省相比)粮食单产增长幅度较小。

(3)与航运相比,高速公路更为快捷;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沿江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

(4)泥沙淤积造成的湖泊萎缩及引起的洪涝频繁问题。

(依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明)该问题主要与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密切相关;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又主要与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有关,因此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

97. 【答案】

(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过度樵采,使植被破坏严重

(2)降水少,春季风力强

(3)退耕还牧,植树种草。

(4)该区有色金属冶炼发达,排出的废气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 减少SO2的排放,回收利用,制成硫酸

(5)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河流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A 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加上人为的不合理开垦及过度放牧,土地沙化现象严重;在风力的作用下易产生沙尘暴现象。B 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工业排放的废气中含大量二氧化硫。从图中可看出,长江、黄河、珠江部分河段水质较差,其原因是流域内工农业发达,废水排放量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森林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1)图中字母E 所在位置在地中海沿岸,该地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在这种冬雨型气候类型的控制下,当地的植物四季常绿,叶面上常覆有蜡质层,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目前世界

上遭受破坏严重的森林带,是在赤道穿过地区的热带雨林带,图中用字母D 表示。(3

)世


相关内容

  • 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生态恶化进一步加剧 我国在获得巨大经济发展的背后,却付出了更大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生 态成本.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大量消耗甚至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生态退化的局面不但没有得到扭转反而更加严重,如果继续实行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 ...
  • 生态文明论文
    注重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 ...
  • 确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
    作者:舒基元 中华工商时报 2003年09期 资源区域均衡分配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均衡发展有赖于区域间的生态转移支付.生态环境其实是一种可耗竭资源,为了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这种补偿包括东部对西部的补偿,因为我国的 ...
  • 水电是清洁能源
    学号: 成绩_______ 水电是清洁能源 XXX (XX学院化XX班) 摘要 :阐述我国水电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及重要性.指出优先发展水电能源既可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增加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 .保障能源安全,还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应对全球变 ...
  • 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文明的根本宗旨在于尊重与保护生态环境,它是人类文明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种注重长远的发展方式,它强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它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 ...
  •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_意义及其路径_宋言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4期 双月刊2008年7月出版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意义及其路径 宋言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北京100732)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端正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 ...
  • 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进展综述
    国内外生态城市环境规划研究进展综述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 ecological urban environment planning Research Development XX 102601XXXX (河南大 ...
  • 国外先进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借鉴意义
    国外先进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借鉴意义 文献综述 班级:国贸 学生:黄蕊 学号: 132 1130630033 1引言 1.1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农业保供给.保收入.保安全.保生态的 ...
  •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摘要:通过对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的清查结果的分析以及对森林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用途的了解,结合中国现阶段森林资源的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分析得到:相关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措施: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在其他生产方面的应用:响应 ...
  • 城市水务工程论文
    试析我国城市水务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 摘要:我国虽然水资源蕴藏量比较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很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的重要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城市水务的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