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翻译测试卷 - 范文中心

桃花源记翻译测试卷

05/02

翻译句子

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

作者把桃花源美景写得真切动人,有声有色,但又有几分迷离恍惚,如:“ ”

仿佛若有光、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渔人的行踪 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渔人“欲穷其林“原因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不足为外人道也 (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世外桃源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与民同乐

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 世外桃源 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

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

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欲穷其林 ”进入桃花源,他感

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怡然自乐 ”离开桃花源时,他“ 处处志之 ”,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不复得路 ”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

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相关内容

  • 单元六试卷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单元六综合练习答案 1. 根据汉字写拼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篁竹(hu án g )泉而茗者(mín g )飞沙走砾(l ì)布衾(qīn )伛偻提携(yǔl ǔ)髻hu án (鬟) ...... 饮少zh ã(辄)醉 横无 ...
  • 书法考试试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3)
    准备努力学好专业吧,报书法专业到网上查询一下,考哪个就查哪个,比赛证书 不要你的,你去参加各个书法专业院校的书法专业考试就可以了,一定要过啊, 发些今年的书法考试试题你参考一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1年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招生考试考题 ...
  • 八上期末试卷2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试题2 一.基础(2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⑴ 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 ...
  • 广州市20**年中考语文试卷
    广州市2015中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选择题答案(第7题第1小题除外)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上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 非选择 ...
  • 语文古文字词句子翻译提纲
    语文古文字词句子翻译 一.<桃花源记>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wãi)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
  • 山东省20XX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2015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题.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 ...
  • 20**年[桃花源记]中考复习专用
    桃花源记 陶源明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俨 阡 陌 垂 髫 怡 诣 遣 骥 遂 津 四.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 通 邀 意思是邀请 具答之 具 通 俱 意思是详细 五.一词多义 武陵人捕鱼为业 动词 作为复前行 副词 又 为复不足为外人 ...
  • 01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
    文言翻译(一) :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 全昌波 教学目的:1. 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标准.原则.方法. 2. 运用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进行文言文翻译.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下面我们以高中教材课文片断为范例,一起 ...
  • 20**年初中语文学考纲要
    济南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语 文 I. 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济南市教育局颁布的<济南市2016年初中学生毕业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