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质量]教学案 - 范文中心

[物体的质量]教学案

10/27

高邮市送桥镇送桥初中八年级物理备课组 初备人:李桂兵 审核人:赵安林

八年级(下)物理教学案

§6.1 物体的质量

执教人:李桂兵 执教班级:八(2)班 执教时间:2015年12月23日

学习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学习重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导 学 案教法与学法设计

一、亮标导学:一、亮标导学:

引入:出示图片

【创设情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质量,那么,什么是物体的质量呢?你们知道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工

生活中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吗?

具:磅秤、案秤、杆秤, 【出示目标】

而我们的实验室常用托盘 1、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预习交流】出示目标。 1、托盘天平的结构: 底座 、 标尺 、 游码 、 横梁 、 分度盘 、

、 平衡螺母 。

2、测量质量的工具有:、、。

二、解疑助学:

二、解疑助学:活动一:阅读托盘天平的使

用说明书 【互动突破】

学生自学说明书,完成导学(一)质量的测量工具

案,讨论交流: 日常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磅秤、案秤、杆秤。

如何调节托盘天平? 活动一: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

如何称量物体质量? 1、自学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完成导学案,然后讨论交流: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如何调节托盘天平?

学生自学,填写导学案 (2)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

出示PPT (3)使用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依据导学案,展示自学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使用之前应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 成果。

(2)天平的调节:使用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 水平台面 上。 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

书,观察图6-2,指出在使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0”刻度线处 ,

用托盘天平过程中的错误。再调节横梁上的 平衡螺母 ,使指针对准 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 活动二:利用托盘天平测一 (3)天平的称量: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

测身边物体的质量。 用镊子向 右盘 加减砝码,加减砝码的顺序 从大到小 (选填“从小到大”或

议一议:你在活动过程中遇“从大到小”);

到了哪些问题? 然后在标尺上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 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

1 、天平的调节: 读数:_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_与_游码所示质量__之和,就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天平平衡后能否移动天平 3、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位置、交换两个托盘以及调第一: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质量_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_。

节平衡螺母? 第二:用镊子往盘里加减砝码时应 轻拿轻放 ,天平与砝码应保持 干燥 、 清洁 。


相关内容

  • 质量教学设计
    第一节 质量 滑县道口镇第二初中 米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单位以及各单位间的换算. 2 .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1.能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 2. ...
  • 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实验)
    实验: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实验 一.教学目标 了解天平的主要结构,初步学会调节天平. 正确使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学会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 通过实验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二.教学重点 正 ...
  • 五年级上册科学2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一: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 教学重难点:经历设计种子 ...
  •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力学单位制1
    第五课时力学单位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理解建立 ...
  • 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能力目标:1.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这定物体 ...
  •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lxy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间的关系.会列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
  • 认识质量单位克
    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 ...
  • 引力常量的测量
    第三节 引常量的测量 教学目的: 1. 知道测量的原理,了解测量装置的空间特点: 2. 知道引力常量的大小及其普适性: 教学重点:测量原理 教学难点:了解测量装置的空间特点 教法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历史回顾: ...
  • 高一物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 在实验中掌握打点计时器的用法 3. 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二) 过程与方法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