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对日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分析 - 范文中心

安倍经济学对日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分析

05/14

  【摘要】日本作为现在国际上的第三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的方向值得世界的关注,该文旨在对“安倍经济学”进行研究,由此揭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日本经济中的作用。

  【关键词】安倍经济学;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一、引言

  为拯救日本经济,安倍晋三自从2012年12月当选首相后,大力推行以“安倍经济学”为代表的新政,结合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重振日本疲弱的经济、终结长期通缩和缩减公共债务。本文将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来看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的作用。

  二、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安倍经济学的作用

  从短期成效上来看,安倍经济学起到的作用无疑是正面的。自新政推行后,2013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出现了久违的高增长。前两个季度,GDP环比分别增长1.0%和0.9%,安倍政府从扩大出口与国民消费,缓解企业投资收缩,促进工业生产温和增长、企业效益改善,消费物价正增长、股市上行这四个方面实现了拉动日本经济高增长的目的。而这一短期发展卓有成效的关键性推动因素来自于安倍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一)宽松的货币政策

  自安倍经济学开始实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日元兑美元汇率就迅速贬值。日元实际有效汇率从2012年12月份时的93.1升至2013年5月份时的77.1,此后至9月份一直稳定在78左右。日元大幅贬值,改善了企业业绩、恢复了汽车、电子等传统强势产业的竞争力、提振了出口。日元贬值和股票市值飙升,对出口和企业业绩的提振作用,已收到明显成效。

  (二)扩张的财政政策

  在财政政策上,安倍政府采取以大规模公共投资来引导民间投资的方式,促进投资止跌回升。

  2013年2月份,日本国会批准了总量约占GDP1.4%的新债务融资计划,该计划覆盖2013~2014年。受此影响,预计2013年日本结构性基本预算赤字将上升0.5个百分点,达到8.9%。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作用下,2013年前两季度政府消费支出环比分别增长0.0%和0.7%,公共投资连续6个季度增长。在公共支出等的拉动下,企业投资计划趋于积极。据日本经济新闻社上半年设备投资动向调查结果显示,全产业2013财年投资计划比2012财年增长12.3%,连续4年上升。

  三、安倍经济的挑战

  尽管安倍经济在2013年为日本的经济打了一剂强心剂,但日本经济在经历了20年的一蹶不振后,客观上需要通过深度的结构改革和再造,恢复竞争力。但由于日本经济问题错综复杂、积重难返,就像一个久病难医、身体孱弱的病人,需要安倍经济学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对症下药”,又怕“治一经、损一经”。安倍经济学的举债拉动经济发展的做法另人担忧,原因如下:

  (一)日本中央政府债务/GDP比率已超过200%

  如果加上地方政府负债,全部债务占GDP比重约为250%。日本已成为全球负债率最高的发达国家,比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高出近100个百分点。为重建财政,日本政府计划于2014年4月将消费税率由目前的5%上调至8%。但据测算,消费税率上调3%将使每年的税收增加8.1万亿日元,仅相当于GDP的1.5%。这对巨额政府债务来说杯水车薪,日本政府未来的偿债能力令人担忧,因此于2014年,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日本政府信用评级到A1,也正是因为是安倍经济学的前景有所怀疑。

  (二)安倍经济学施政之初

  以日元贬值为武器,立足于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复苏。日元贬值虽然有利于日本企业出口,但在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不仅损害了周边亚洲其他国家的利益,而且增长空间也受到限制。这对世界经济来说,实质上是一场“零和博弈”。国际经济环境看,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20年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10%以上。但这种增长势头在未来难以复制。受有效需求不足影响,直到2013年,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额仍没有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据WTO统计,2012年,世界贸易量增速从2011年的5.2%剧降至2%,不仅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

  未来几年,世界贸易量仍将处于5%左右的低速增长区间。全球有效需求不足、国际分工的变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势受到抑制,以及一些国家贸易政策的调整,是导致世界贸易量处于低速增长区间的重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重要贸易国,日本继续通过日元贬值和外需来带动经济增长已变得不可能了。

  四、结语

  安倍经济学成功与否,需要通过日本经济现实来检验。从短期看,安倍经济学的宽松货币政策和扩张财政政策的效果无疑是成功的。在促使股价上涨、日元贬值,企业和居民部门形成通胀和经济增长预期等方面,激进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基本都实现了短期目标,带动各项经济活动明显反弹。但是安倍经济学究竟将发展向何方,仍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张磊.《探析日本“安倍三箭”的实施效果与前景》.《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19期.

  [2]伞锋,张晓兰.《安倍经济学能拯救日本经济吗》.《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1期.

  [3]孙健夫,马卫红.《日本扩张性财政政策失效的原因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03年3期.

  作者简介

  朱麒霈(1994.10―),男,汉族,籍贯:浙江省丽水市,学历:本科,工作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四川大学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


相关内容

  • 20**年11月国际国内时事政治
    2015国内时事政治(11月2日)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全面展开 国家统计局消息,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1日起进入调查员入户登记阶段.此次调查改变了调查登记方式,调查对象可选择配合入户调查员通过手持电子终端设备(P ...
  • 鲜知道:中国有耐心让日本规矩起来
    2013-12-31 06:12:00,  先知道 - [第一挂帅]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鲜: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小组主要职责是研究确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 ...
  • 对日本靖国神社的思考
    对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思考 沈忠兰 11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 [1**********]5 摘要:我们都知道,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尤以二战中,日本的侵华战争使中日的民族矛盾激化,而日本却试图抹杀掉曾经残忍的侵华历史,则使两国的关系 ...
  • 首相退休后
    图 | IC 这篇稿子的起意,源于我在日本经历的三个细节: 去之前我们给帮忙联系采访的朋友发过一个意向长单,到日本后,朋友一个劲儿向我们"道歉",说娱乐明星实在约不到,他们档期都太满:政治家倒有可能约几位,因为接受媒体采 ...
  • 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中国周边关系分析
    国际形势之中国周边形势分析 1.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总体评估 第一.周边安全基本形势总体相对稳定 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中国维护国家安全与周边稳定的能力增强了:第二,地区和平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第三,周边国家对华友好合作仍然是主流:第 ...
  • 美国: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
    张家栋 博士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中日关系"经热政冷"的局面已经延续多年了.2006年9月26日,安倍晋三出任日本新首相,在10月8日的第一次出国访问中就来到了中国,传达了日本试图改善中日关系的积极信息.但是,中国与日 ...
  • 元宵节刚过朝鲜发射导弹,搅乱特朗普安倍的"愉快周末"
    这下,特朗普和安倍的"愉快周末"更愉快了-- 就在安倍访美拍马屁的时候,东北亚又有动静了. 据韩联社援引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消息称,今早7点55分许,朝鲜在平安北道芳岘一带朝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一飞行物.韩国军方分析称,该飞行物 ...
  • 黄道炫:抗日战争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走向
    黄道炫:抗日战争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走向 黄道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员,主要从事民国史.中国革命史研究.主要作品有<蒋介石与中国文化>.<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等. 日本误判了中国人的忍 ...
  • 20**年时事政治汇总--国际部分
    国际部分: 1.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内经济一体化项目欧亚经济联盟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从当天起,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公民在欧亚经济联盟任何一国就业不再需要获得专门的工作许可.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目前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 ...
  • 日本民主党兴起的政治社会基础
    作者:李素华 当代亚太 2008年02期 日本民主党成立于1996年9月,其政治纲领是建立以市民为中心的社会,通过实现民众为主导的政治变革.创建以自立的个人为基础的富裕市民社会.民主党提倡"友爱精神"和"市民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