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重点 - 范文中心

外国建筑史重点

07/05

一、选择或填空部分:

1、尼罗河流域以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在这两个地区产生了最早的住宅、城市、陵墓、庙宇和其他类建筑,在这两个地区建造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物

2.尼罗河两岸建筑材料和结构方法

建筑材料:尼罗河两岸缺少良好的建筑木材,古埃及劳动者使用棕榈木,芦苇,纸草,黏土和土坯建造房屋 结构方法:梁,柱和承重墙相结合

3.金字塔的演化:玛斯塔巴——台阶——折线——正锥形

4.第一座石头的金字塔: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的昭赛尔金字塔

5.吉萨金字塔群:由门卡乌拉、哈弗拉、库富三座正锥形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组成,它们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

7.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属于中王国时期,建筑群由严正的纵轴线,对称构图的庄严性被认识到了,雕像和建筑物,院落和大厅作纵深序列布置

8.卡纳克和鲁克索是埃及的两个宗教重镇

9.最特殊的阿蒙神庙是阿布辛波

10.在两河流域内,世俗建筑占主导地位

11.两河流域建筑材料和结构方法:住宅和宫殿一般用土胚砌墙,墙体厚重。房屋做法是在土胚墙头排树干,铺芦苇,再拍一层土。(建筑材料:两河中下游是冲击平原,缺乏良好的木材和石材,人们用黏土和芦苇造房屋,有些用乱石垫基础;结构技术:劵拱技术,但缺乏燃料,故没有发展起来)

12乌尔山岳台:生土夯筑,外面贴一层砖,砌着薄薄的凸出体。有四层。传说第一层是黑色,象征冥界;第二层红色,象征人间;第三层青色,象征天堂;第四层象征明月,为白色,便是月神庙

13.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对以后影响最大的是它的饰面技术和相应的艺术传统。

14.饰面的起源:为了保护土坯墙免受侵蚀,一些重要建筑物的重要部位,趁土坯还潮软的时候,揳进长约12CM的圆锥形陶钉以增强砌体的强度。公元前三千纪之后,多用沥青保护墙面

15.饰面的演变:从陶钉到贝壳贴面到琉璃砖

16.饰面构图的代表:新巴比伦城的伊什达城门

17.亚述帝国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二世王宫(属于新王国时期)

18.人首翼牛像是亚述常用的装饰题材,象征睿智和健壮,出现在萨艮二世王宫的大门立面,可能和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有渊源关系,通过喜特人和腓尼基人传来

19.帕赛玻里斯:它是波斯的仪典中心,帝国的象征

20.古典时代:古罗马,古希腊

21.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提出的建筑“三原则”:适用,安全和美观

22.爱琴文化:克里特,迈锡尼

23.克里特岛上最重要的克诺索斯的宫殿又被称成为“迷宫”,宫殿的西北方向有一座独立的露天剧场,这是最早的露天剧场遗迹

24.古希腊的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英雄时期),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25.古典时期: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建造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建造了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中的帕提农神庙(多立克柱式典型代表)

26.庙宇形制的演进:古希腊:圣堂---独幢---围廊式;古罗马:前柱廊式

27.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的代表:雅典的奖杯亭(科林斯柱式,纪念富翁的荣誉),小亚细亚哈

利克纳苏的莫索列姆陵墓(纪念君主的权威),圣索菲亚大教堂,圣马可教堂,坦比哀多小教堂,万神庙

28.券拱技术:尤其是混凝土的券拱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是它对欧洲建筑最大的贡献,影响之大,无与伦比。 29.十字拱:公元一世纪开始使用的一种拱券形式,即相交的筒形拱。它覆盖在方形的间上,只需要四角有柱子,而不必要连续的承重墙,建筑内部空间得到解放;而且便于开侧窗,大有利于大型建筑物的采光。它是拱券技术的极有意义的重大进步。

30.希腊柱式:科林斯柱式、爱奥尼柱式、多立克柱式

31.罗马柱式:科林斯柱式、爱奥尼柱式、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式、复合柱式

32.共和时期广场特点:零乱建造,无统一规则,各类建筑杂陈,自由散乱(罗曼努姆广场)

33.帝国时期广场特点:布局规整,严谨对称,规模宏大,装饰精致(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

34.古希腊的剧场都因山就势而造前低后高的观众席,因此城市的选址和布局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古罗马用拱券把观众席架起来之后,便不必借用山坡,观众席的形制同希腊晚期基本一样(,元采鲁斯剧场,奥朗治剧场,阿斯潘达剧场)

35.万神庙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也是集中式建筑的代表(单一空间,集中构图,圆形平面,几何形状,单纯和谐,开朗庄严,尺度恰当,曲线饱满,含蓄有力,稳定安详,构图连续,整体感强)

36.公元395年,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意大利和它以西的部分为西罗马,首都在罗马城,以东的部分为东罗马,首都在君士坦丁堡,后得名拜占庭帝国。西欧和东欧的中世纪历史很不一样,他们的代表性建筑物,天主教堂和东正教堂。

37.拜占庭建筑的代表是东正教教堂,它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4个或者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38.一套拜占庭的结构方式和艺术形式是帆拱,鼓座,穹顶

39.西欧中世纪文明史:5-10世纪,早期基督教时期;11-12世纪,罗曼时期;13-15世纪,哥特时期

40.第一座哥特式教堂:圣德尼教堂

41哥特式教堂成熟的代表是巴黎圣母院,最繁荣时期的作品有韩斯主教堂

42列举几个哥特式教堂

法:巴黎圣母院 夏特尔主教堂

英:林肯主教堂 索尔兹伯雷主教堂

德:乌尔姆主教堂 圣伊丽莎白主教堂

意:米兰主教堂 圣克罗茨教堂

43.比萨主教堂建筑群,意大利罗马风建筑的主要代表,包括主教堂,钟塔,洗礼堂

44.威尼斯总督府是欧洲中世纪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是威尼斯打败劲敌热那亚和土耳其的重大胜利的纪念物,是1/2构图的绝唱,四合院平面、三层立面 空间开阔宽敞、装饰精巧华丽,融古罗马、哥特式和伊斯兰三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建筑师齐阿尼)

45.圣马可广场建筑:圣马可教堂,圣马可图书馆,威尼斯总督府,新旧市政大厦,钟塔等

46.阿布罕布拉宫:是伊斯兰世界中保存的比较好的一所宫殿,于1368年建成,以两个相互垂直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南北向的叫柘榴园,东西向的叫狮子院

47.春汛——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标志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开始,伯鲁乃列斯基设计

48.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纪念性风格的典型代表是伯拉孟特设计的罗马的坦比哀多

49.手法主义的代表——罗马梵蒂冈宫花园里的教皇庇护四世别墅

50.第一座巴洛克教堂——罗马耶稣会祖堂,最成熟的巴洛克建筑:圣卡罗教堂

最有名的巴洛克式广场:圣彼得大广场(伯尼尼设计),巴洛克式城市景观:西班牙大台阶

51.波洛米尼设计的罗马四喷泉圣卡教堂是晚期巴洛克教堂的代表,另一代表是伯尼尼的圣安德烈教堂

52.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有:保拉喷泉、那沃那广场、圣彼得广场、西班牙大台阶、耶稣会祖堂、圣卡罗教堂、圣奥古斯丁教堂、奴爱斯特拉·塞纳拉·台·拉·阿斯姆史奥教堂、比略奴爱巴教堂

二、名解部分: 1.玛斯塔巴:古埃及比较原始的住宅大致有两种。一种以木材为墙基,上面造木构架,以芦苇束编墙,外面抹泥或者不抹。屋顶也有用芦苇束密排而成的,微呈拱形。这一种在下埃及比较多。上埃及的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外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玛斯塔巴是后来阿拉伯人对它们的称呼,意思是“凳子”,因为外形很像板凳所以有了这个名字。

2.山岳台:山岳台或星象台是一种用土胚砌筑或夯土而成的高台,一般为7层,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有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古埃及的台阶形金字塔或许与它有过渊源关系。代表是乌尔山岳台。

3.爱奥尼式:产生于小亚细亚爱奥尼人较多的地区,与邻近的,本来就有华丽柱头和细长柱身的波斯建筑有较大关系,柱子较细,柱间距较宽,檐部较轻,柱下有柱础,柱头是左右伸出精美的涡卷,比较复杂,柱身下粗上细,但不太显著,雕饰为薄浮雕,线脚较多,且为弧面,建筑整体风格华丽丰富,纤丽细而柔韧,被喻为女性比例修长,轻巧清秀,柔美典雅)

4.多立克式:产生于希腊南部,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多立克人居住的地区,与迈锡尼甚至埃及的传统有较多的联系,柱子较粗,柱间距较小,檐部较重,柱下无柱础,柱身下粗上细,中部稍稍膨出,柱头为圆盘状,雕饰为高高浮雕,线脚较少,有也多为直角,建筑风格整体朴素,庄严,刚强而有力,被人喻为男性(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

5.叠柱式:两层高的敞廊,采用叠柱式,即下层用比较粗壮质朴的多立克柱式,上层用比较颀修华丽的爱奥尼柱式。上层的柱子的底径等于或稍小于下层柱子的上径,上下层的柱式都具备完整的三部分,不因叠置而省略或简化。

6.券柱式:在墙上或墩子上贴装饰性的柱式,从柱础到檐口,一一具备,把券洞套在柱式的开间里。券脚和券面都用柱式的线脚装饰,取得细节一致,以协调风格。柱子和檐部等等保持原有比例,但开间较大。柱子凸出于墙面大约3/4个柱径 7.连续券:把券脚直接落在柱式柱子上,中间垫一小段檐部,只适用于很轻的结构

8.建筑十书:由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编写,本书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主张一切建筑物都应考虑"实用、坚固、美观",提出建筑物的"均衡"的关键在于它的局部。此外,在建筑师的教育方法修养方面,特别强调建筑师不仅要重视才更要重视德。这些论点直到今天还有指导意义。本书撰于公元前32-22年间,分十卷,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书中关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建筑构图原理的论述总结了古希腊建筑经验和当时罗马建筑的经验。

9.巴西利卡:在古罗马一般类似多功能厅,通常作为市场,会场或法庭,平面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接建半圆形凸厅,厅堂内部有两列或四列内柱,把空间划分成为狭长的三部或五部,中间空间高而较宽,称中厅。两边各一条或两条空间较低而窄,又常分为两层,称侧廊。在中厅与侧廊两侧屋顶高差处开高侧窗(罗马巴西利卡通常用木结构,中厅之上以天花板遮挡屋架)

10.帆拱:拜占庭时期为解决在平面上盖穹顶的几何形状承接过渡问题的做法。其做法是在在4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4边(发券),在4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平面(对角线)为直

径的穹顶,又在4 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圣索菲亚大教堂使用了帆拱)

11.希腊十字式教堂平面(东罗马,东正教):从罗马穹窿的屋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东西方向平面及空间基本等于南北方向(中央穹顶和四面筒形拱组成的等臂十字平面)

12.拉丁十字(西罗马,天主教):从罗马的巴西利卡基础上发展,东西方向平面及空间较南北方向长得多(大厅比祭坛、圣坛长得多,象征耶稣受难)

13.透视门:罗曼时期,因为墙很厚,为了减弱其过于厚重的感觉,在教堂正立面上圆劵大门周围,从外而内做出层层退进的线脚

14.手法主义:又称矫饰主义,是一种强调独创性的艺术主张,避免纠缠于古典比例,而是利用各种手法,包括打破古典美强调的均衡。不再严格地遵守古典建筑的数学关系和构图方式,而加以夸张,变形来达到一种令人激动的充满新奇感的效果

15.帕拉第奥母题:是一种新的圆券与柱子的结合方式,由两根壁柱和檐部框成的一个“间”内,增加了一对小柱和一个券的构图方式,在“间”的柱头下,小柱与贴在构成“间”的大柱侧面的小壁柱之间的面积完全开敞,上部在两角各增加一个圆洞,整个立面显得更加丰富也更加空灵。这是自罗马人创造的柱式,连续券,叠柱式和米开朗基罗常用的巨柱式以后又一种构图母题

16.巴洛克:源自西班牙语,意为“畸形的珍珠”,有杂乱,动荡,夸张,变形,不合常规等含义,是18,19世纪之交的古典主义者对这种风格的贬称,用来指17世纪及其前后流行于包括建筑,绘画,雕刻,音乐和装饰艺术等诸多艺术门类中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特征:炫耀财富,追求新奇,趋于自然,庄重有充满欢乐的

17.洛可可艺术:指起源于18世纪法国宫廷的一种纤细、繁琐、香艳的华丽的艺术风格。流行于欧洲的建筑装饰,绘画,雕刻和音乐等诸多艺术之中。洛可可在建筑中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充满了曲线花纹,繁琐细腻,色彩艳丽,珠光宝气

18.旺道姆广场:正几何形,封闭的,周围一色的,不过形状稍多一点变化,建筑为3层,底层是劵廊,廊里设铺,上两层是住宅,因交通路线从中穿过,加上是封闭式的纪念性广场,所以巴黎人称之为“院子”或“坟墓”

三、简答及问答部分:

1、简述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主要是时期,及各个时期的主要建筑

答:第一,古王国时期(第1——第10王朝)B.C3200——B.C2130

①玛斯塔巴——梯形的陵墓(模仿住宅和宫殿)

②金字塔——昭赛尔金字塔(多层台阶式)、乃富鲁金字塔(折线形)、吉萨金字塔群(由门卡乌拉、哈弗拉、库富三座正锥形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组成)

③强调外部空间形象

第二,中王国时期(第11——第17王朝)B.C2130——B.C1580

①峡谷陵墓——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哈特什帕苏墓

②逐步由外部空间向室内空间过渡

第三,新王国时期(第18——第35王朝)B.C1582——B.C332

①庙宇——卡纳克阿蒙神庙、鲁克索阿蒙神庙、太阳神庙

②石窟庙——阿布辛波石窟庙

③注重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

第四,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B.C332——B.C30

建筑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许多希腊、罗马因素,出现了新的类型、形制和样式

2、简述出现峡谷陵墓的原因

答:中王国时期,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峡谷窄狭,两侧悬崖峭壁。在这里,金字塔的

艺术构思完全不适合了。皇帝们仿效当地贵族的传统,大多在山岩上凿石窟作为陵墓。于是,转而利用原始拜物教中的谗岩崇拜来神化皇帝

3.庙宇的两个艺术重点

答:一个外部的,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面前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另一个内部的,是大殿,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严,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

4..为什么要建山岳台?

答:因为当地居民崇拜天体,他们认为山岳支承着天地,神住在山里,山是人与神之间交通的道路,山蕴藏着生命的源泉,雨从山里来,山水注满了河流,他们把庙宇叫做“山的住宅”,造在高高的台子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对集中式高耸构图的纪念性加深了认识,形成了叫做山岳台的宗教建筑物。

5.两河流域、伊朗高原的建筑有何特色?

答:A. 两河流域与古埃及的发展步律基本相同、伊朗高原的高掘起稍微迟后

B. 宗教基本上是信奉原始的拜物教、世俗建筑占主导地位

C. 发展了多种建筑形制和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

D. 两河下游的高台建筑、叙利亚河波斯的宫殿特别是壮丽的新巴比伦城是代表性成就

6.简述迈锡尼和克里特的异同

答:异:迈锡尼的建筑风格粗犷雄健有极强的防御性

克里特的建筑风格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同: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以分散的院落通风采光,布局不规则,没有轴线,工字形平面的大门,上粗下细的石柱等,这些共同点影响到以后的希腊建筑

7.简述古代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

答:①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②圣地和庙宇形制的演进③柱式的诞生

8..雅典卫城主要由哪些内容组成?它的建筑成就和空间特色各是什么?

答:雅典卫城建筑群的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费地,卫城在雅典城中央一个不大的孤立的山冈上,山顶石灰岩裸露,大致平坦,高于四周平地70——80m。东西长约280m,南北最宽处约130m。山势陡峭,只有西端一个孔道可以攀登。

A 组成:卫城山门(多立克式)、胜利神庙(爱奥尼式)、雅典娜铜像、帕提农神庙(卫城的主题建筑物)、伊瑞克提翁神庙(爱奥尼式)

B 建筑成就:继承了古代希腊优秀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希腊艺术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精神,达到了圣地建筑群的最高水平,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的骄傲。

C 空间特色:相继出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条理井然,构图变化起伏大,建筑和雕塑交替成为构图的中心,建筑群的空间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原则。

9.伊瑞克提翁庙与帕提农神庙的对比

答:(1)爱奥尼柱式同帕提农柱式在风格上的对比

(2)不对称的复合的形体同帕提农的对称的,单纯的长方体对比

(3)它的活泼轻巧对比着帕提农的凝重端庄

(4)它的装饰繁富,色彩淡雅对比帕提农的金碧辉煌

(5)它以朝南的白大理石墙对比帕提农朝北的柱廊

10.简答古罗马建筑繁荣的原因

答:(1)统一了地中海沿岸最先进、富饶的地区

(2)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是这个区域里奴隶制的极盛时期,生产力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3)古罗马建筑,包括公共建筑,都是为现实的世俗生活服务的,古罗马现实的世俗生活

很发达,因此罗马建筑创作领域广阔,建筑类型多,大量的实践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建筑的形制推敲的很深入,特化而成熟。因此罗马建筑的功能适应性很强。

11.简答《建筑十书》成就和不足

答:成就:(1)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2)十分系统的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

(3)相当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

(4)按照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和显示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不足:(1)为迎合奥古斯都皇帝的复古政策,有意忽视共和末期以来劵拱技术和天然火山灰混凝土的重大成就,不公正地贬低他们的质量

(2)对柱式和一般的比例规则,作了过于苛细的量的规定

(3)文字有点晦涩,有些地方语焉不详,以致后来有些人钻空子随意加以解释

(4)科学本身发展水平的历史局限

12.罗马公共浴场的主要成就(代表卡拉卡浴场、戴克利提乌姆浴场)

答:(1)结构十分出色(2)功能很完善(3)内部空间组织得简洁而又多变,开创了内部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法(4)浴场内部装饰十分富丽

13.简述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成就

答: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成就为:

(1)它的结构体系(2)它的既集中又曲折多变的内部空间(3)内部灿烂夺目的色彩效果

14.简答集中式建筑的特点

答:(1)不但有纵轴线,而且还有横轴线,二者虽有主次,但差别不大,基本呈十字对称

(2)整个体量呈团块化,而不是在某一个方向特别的发展,更不是全不对称的自由式

(3)团块的中央,一般被特别强调,是团块的构图中心,高高耸立,成为纵轴线

15.罗曼时期建筑特点

答:(1)仍然采用拉丁十字的巴西利卡平面,但比早期基督教时期丰富,有时,十字的一横比较长(2)将上部结构由木结构改为石结构,开始在侧廊用十字拱(3)因上部结构由木改石,荷载较大,柱式已不可用,改为比较承重的柱子或墩子(4)外观沉重(5)双塔立面

16.哥特式的教堂的主要特征有哪些?举出几个代表作品?

答:(1)扶壁、飞扶壁、飞券、骨架券、尖十字拱、玫瑰窗被广泛应用

(2) 用砖、石建造的框结构(3)彩色玻璃镶嵌于框架之间

(4)立面及空间具有强烈的向上冲势(5)西立面的构图定型化

代表作:圣彼得大教堂 巴塞罗那大教堂 比卡索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 圣日维涅大教堂(巴黎万神庙) 比萨大教堂

17.哥特式教堂的结构特点:

答:(1)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结构,十字拱成了框架式的,其余的填充维护部分减薄,拱顶减轻,侧推力减小

(2)骨架券把拱顶荷载集中到每间十字拱的四角,用独立的飞券在两侧凌空遇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的起脚抵住它的侧推力

(3)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尖券和尖拱的侧推力比较小,有利于减轻结构。而且不同跨度的两圆心券和拱可以一样高,因此,十字拱顶的对角线骨架券不必高于4边的,成排连续的十字拱不致逐间隆起。

(4)内部空间整齐、单纯、统一。

18.哥特式建筑外部造型特点:

答:(1)罗曼时期出现的双塔立面在此时大为通行,有的只是在中间建一座高塔,意大利保

持传统中高边低的山墙式立面

(2)在拉丁十字平面的交点处通常要耸起一座高塔,但不采用罗曼时期有时出现的穹顶,而通通改为尖塔,又高又尖,通常都比正面双塔更高更尖

(3)耳堂比罗曼时期短,有的几乎没有。这可能主要是为了让十字交点上的高塔不被遮挡,更容易出现,同时,许多教堂利用十字前臂侧廊外一片片横橔之间的空间。在底层增加左右各一列小房间,用作忏悔室或陈放圣器圣物,扩大使用面积

(4)侧廊屋顶上空暴露一条条横空出世的“飞拱”,经常有上下两条,将中厅拱助的横推力传到一片片横墩上(5)彩色玻璃窗的大量应用 (6)罗曼时期的“透视门”也是其特点

19.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

答:(1)与文艺复兴其他艺术一样,虽然建造的仍主要是教堂,歌颂的都是“人”自身,洋溢着一片“人文主义”精神,同时也增加了如宫殿、府邸、图书馆、市政建筑、广场等世俗建筑 (2)形式上主要利用古典时代希腊、罗马等“异教”建筑的手法。最突出的一点是在教堂上采用源自古罗马的穹窿顶,而且更加发展,被特别拉高,下面有高高的鼓座,使其得以充分展现,称为统率全局的构图主体。而与哥特式建筑大异共趣。整体构图讲究从古典建筑继承下来的如柱式体系,券柱式,叠柱式,三角形山花,柱廊,拥有严谨的秩序和古典比例的对称式立面和平面等。使用半圆形筒拱和半圆券。除了穹顶以外,拒绝尖拱尖肋和尖券,以取代宗教味浓重的哥特教堂 (3)风格则重视与古典建筑相通的典雅、简洁、明朗、理性、体量感、纪念性及与纪念性相关的集中式构图,而与哥特建筑显示的纠结着复杂装饰,实体和空间都笼罩在一层浓浓的雾霭中,显得特别朦胧暧昧的分为大不相同 (4)真正奠定了“建筑师”的地位,取代了从中世纪的工匠中产生的“匠师”的作用并更加提升。与此同时的画家和雕刻家一样,地位大大提高了,加入了“只是分子”的行列 (5)出现了许多重要建筑历史和理论的著作和学者。

20.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意义

答:(1)天主教会把集中式平面和穹顶看作异教庙宇的形制,严加排斥,因此是建筑中突破教会的精神专制的标志 (2)古罗马的穹顶和拜占庭的大型穹顶,在外观上是半裸半掩的,还不会把它作为重要的造型手段,但佛罗伦萨的这一座,借鉴拜占庭小型教堂的手法,使用了鼓座,把穹顶全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

(3)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施工上,这座穹顶的首创性的幅度是很大的,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

21.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建筑师及作品有哪些?

A. 伯鲁乃列斯基: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育婴院、巴齐礼拜堂

B. 伯拉孟特:梵帝冈宫改建、圣彼得大教堂、坦比哀多

C. 米开朗基罗:劳伦齐阿纳图书馆、罗马市政广场、圣彼得大教堂

D. 拉斐尔:潘道菲尼府邸、玛丹别墅、圣彼得大教堂改造

E. 龙巴都:文特拉米尼府邸、圣马可学校

F. 珊索维诺:考乃尔府邸、圣马可图书馆

G. 维尼奥拉:《五柱式规范》、尤利亚三世别墅

H. 帕拉第奥:《建筑四书》、维晋寨的巴西利卡、圆厅别墅、帕拉第奥母题

I. 帕鲁齐:麦西米府邸、圣彼得大教堂改建

J. 阿利西:道利亚府邸

K.阿尔伯蒂:《论建筑》

L.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22.简述圣彼得大教堂和它的建造过程及反应的文艺复兴的特点

答:(1)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建筑代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梵帝冈的教廷教堂,文艺复兴伟大的里程碑。许多著名建筑师和艺术家曾参与设计与施工,历时120年建成。是原罗马城的最高点。教堂内部富丽堂皇,外墙面以大柱式做装饰,前面的广场是巴洛克式广场的代表

(2)建造过程:1、伯拉孟特:希腊十字式,四臂比较长 协助者:帕鲁齐,小桑迦洛。2、拉斐尔:被要求修改伯拉孟特的设计,新的方案必须利用拉丁十字式教堂的全部地段。3、帕鲁齐:想把它恢复为集中式的,但是没有成功4、小桑迦洛:迫于教会压力,又维持拉丁十字式的。5、米开朗琪罗;抛开拉丁十字式形制,基本恢复伯拉孟特设计的平面,由泡达和封丹纳大体按照他设计的模型完成了穹顶。6、玛丹纳:被迫拆掉已经动工的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的正立面,在原来的集中式十字之前又加上了一段3跨的巴西里卡的大厅。圣彼得大教堂失败之处:尺度太大

(3)反应的特点:这场争夺的过程生动地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曲折,反映了全欧洲重大的历史事件,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许多特点。圣彼得大教堂的损害,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结束。文艺复兴的第一个纪念物,佛罗伦萨的主教堂的穹顶,带着前一个时期的色彩;它的最后一个纪念物,圣彼得大教堂,带着下一个时期的色彩,它们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它们却同样鲜明地反映着文艺复兴萌芽时期的历史性的社会斗争,反映着这时代的巨人们在思想原则和技术原则上的坚定性。

23.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征

答:(1)炫耀财富 (2)追求新奇 (3)趋向自然 (4)城市和建筑

24.凡尔赛宫、瓦恩立德新教堂各有哪些建筑特点?

答:凡尔赛宫宫殿、花园与放射形大道三部分组成建筑风格是古典主义。立面为纵横三段处理,上面点缀有许多装饰和雕像。内部装修奢华。凡尔赛宫建筑的整体性比较差,缺点很多;而且宫殿建筑追求的是富丽堂皇,因而很不利于生活使用。欧洲最宏伟辉煌的宫殿总体布局对欧洲的城市规划有较大影响

瓦恩立德新教堂第一个完全的古典主义教堂建筑采用了正方形的希腊十字式平面和集中式体型,外型简洁、庄严和谐、装饰简约,鼓座高举、穹顶饱满,成为一个地区的构图中心。内部明亮、装饰很有节制,全采用石头构件,没有外加色彩。其外貌简洁,几何性分明,庄严而和谐;外形处理有巴洛克的手法。特色地方表现在:通常古典主义在建筑外观上占优势,而巴洛克在内部占优势,而这座教堂却相反

25.伊斯兰教对建筑的影响

答:(1)由于伊斯兰最早的传播区是从西亚到中亚,自然条件下比较严酷,缺乏木材与石材,大多数使用土胚或砖头建造,很早出现拱券和穹窿结构,有丰富的饰面技术,建筑周围多有院墙围绕,形成院落,与荒漠隔绝。伊斯兰礼拜寺就是在这些传统上发展起来的。

(2)《古兰经》多次提到礼拜时面向克尔白天房的重要,这决定了世界各地礼拜寺的方向,而且因为要聚集众多信徒入寺礼拜,礼拜殿的规模都较大,殿前有很大院子

(3)《古兰经》还说“真主喜欢洁净的人”,伊斯兰教要求人们在礼拜前进行清洁,所以在礼拜寺中央大都设有水池,有的在寺内还设有公共浴室

(4)伊斯兰教规定,星期五应该到礼拜寺举行“拜礼”,为提示礼拜的时刻,礼拜寺附近有称为宣礼堂的高塔,高耸的宣礼塔也成为了礼拜寺建筑的重要造型要素,大大丰富了建筑物的天际线

(5)伊斯兰教认为,安拉作为伟大的真主是惟一真实存在的,不需要也不可能以任何偶像来代替他,那只会有损真主的神圣,所以礼拜寺中绝对不能出现,人物或动物的形象包括一切雕像或情节绘画


相关内容

  •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划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划(试行) 第一条 本规则适用于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区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小城市可参照执行.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第二条 专用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原则上应在主体建筑用地范围之内. ...
  • 大学专业推荐
    专业推荐 1.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石油工程.资源勘探工程.核工程 2.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原成都气象学院)--气象专业 3.西安理工大学(原陕西机械学院)--机械类.印刷.水利水电工程 4.哈尔滨理工大学(原哈尔滨电机学院)-- ...
  • 中国最好的二本大学
    中国最好的二本大学,哪些二本大学比较好 北京物资学院 在外省人眼里,北京的学校都是名牌.可不是吗,除了名扬海内外的清华北大,其他哪一个拎出来也是大名鼎鼎.就说校名吧,只要说出以下两三个字,国人谁也不会与其他大学相混淆:人大.北航.北外.北影 ...
  • 外国美术鉴赏 第四课
    第四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和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的突出成就. 2.了解和研究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艺术风格. 3.认识 ...
  • 祖庙说明文资料
    祖庙说明文资料 祖庙 [zǔ miào] --供祀祖先的宫庙. <周礼·春官·甸祝>:"舍奠于祖庙.<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神器固有归,天命固有分,祖庙固有灵,忠臣固有心,陛下其 ...
  • 近代成都武侯祠的发展历程
    近代成都武侯祠的发展历程 调研方式:游览成都武侯祠,询问工作人员相关问题,获取资料:从数据库资源站如知网等搜集相关论文,加以借鉴. 课题综述: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具有将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寺庙 ...
  • 同济大学建筑学教材
    大一上学期: 工业时代西方百年室内设计1850-1950,没课本 建筑概论1,<建筑概论> 沈福煦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没课本 大一下学期: 建筑概论2,<建筑概论> 沈福煦 建筑史,<中国建筑史>( ...
  •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田园城市: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实际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第一座田园城市,莱齐沃斯. 带型城市: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最早是西班牙工程师玛塔提出1883年. 美国 ...
  • 唐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古城区民族中学:和瑞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
  • 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现状及改进
    摘要:伴随建筑施工的发展,施工总承包管理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这种管理模式不但可以显著提升建筑施工效率,还能确保成本效益的实现.文章论述了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现状及改进 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具有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