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二 - 范文中心

如何指导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二

06/29

如何指导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二)

上好语文课,功夫在课外。对于这句话,个人不敢十分苟同,但是它反映出了一个问题: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相信每一位致力于语文教育的同仁都会有切身的体会。对于中学生而言,更多、更好的阅读名著,可以开阔视野,了解生活,提高自己的知识品位。读经典是一种导向:惟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 如何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有兴趣有效率地阅读名著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 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著之前, 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 这将有助于你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 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 你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 连作者都想不起来, 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二、分析人物形象

名著中,人物众多,形象典型。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从分析人物性格及表现手法入手。如我让学生阅读《西游记》“小圣施威降大圣”片断。在本文中孙悟空和二郎神在打斗时变了几次法,分别便变成了什么?学生都能找到:大圣:法天象地→麻雀→大鹚老→鱼儿

→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小圣:法天象地→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现原身”,“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着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学生这样分析:“捏”、“藏”、“变”、“飞”、“钉”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悟空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敢于反抗,机敏、坚毅、勇敢、无畏。

另外, 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 最好也能记住, 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 由此可以看出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点; “凤辣子”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绰号, 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泼辣的特点。这就使学生学会了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积累名言警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 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个人的生活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熟谙、掌握这些瑰丽的珍宝,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铸就人美好的心灵。又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 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 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内容, 记住它们, 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 也应注意积累, 如“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 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这样引导学生,让学生阅读名著有路可循,有法可行,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

四、让学生独立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首先就要求还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允许学生自己去选择、去感受。名著是一个何其广阔的天地,足够学生自由驰骋。当然泛泛而读或生硬规定都是很难收到实效的,有计划讲方法的阅读会有更大收获,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这首先体现在书目的选择上。学生一进入名著这个广阔天地,固然会有仰望文学大厦的望而却步,但引导有方却会使他们触摸到名著最感人的神经,从而感受到名著那贴心的亲切、细腻的抚摸、深沉的震撼和久远的回味。几乎每教一篇课文我都会根据其内容、主题或作者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在每一次单元作文时,都会再次给学生列出“推荐书目”以供参考。例如“名人”单元推荐《名人传》《渴望生活 ---- 凡高传》《童年》等,“动物”单元推荐《聊斋志异》《昆虫记》《自然史》等,“旅游”单元推荐《格列佛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千年一叹》等,“凡人”单元推荐《平凡的世界》《凤凰琴》《边城》《白洋淀纪事》及《围城》《唐吉诃德》等„„这样,给了学生一个“面”之后让他自己去选择一个或几个“点”,在四周之内完成一本书的阅读,继而转入下一本书的阅读。在这样的指导和调控之下,学生的阅读既有“点”的自由,又可以得到“线”和“面”的保证。一段时间的引导之后,学生还可以学会自己来选择书目,制定读书计划。 在阅读的过程中,还给学生更多自由阅读的权利,放手让学生独立地与文本展开对话,去理解,去表达。不必担心学生“读不懂”或者“读不透”而硬要插上一手,如果设计几个问题乃至出几个考题来“指导阅读”,势必冰消学生领略名著风采的热情。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

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在历时一个月的单本阅读中,我只提了一个希望:每周就你所看的内容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作一篇读书心得贴在书的相应位置,交给我看一看。那是因为我相信在进入名著之后学生会有自己的惊喜与发现,他会睁大双眼在其中捕捉、感受,他会转动大脑边读边领悟、评价。他可能会为名著的博大精深而叹服,也可能因被其中某一个局部深深吸引而久久驻足。他也许思考得很深,也许只是一点点真切的感觉而已,但是必定每一个读进去的人都会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记录下这些最真最深的点滴感受,并贴在自己的书上,想想若干年后仍然可以由此回望自己的读书生涯,应是件轻松愉快且富有意义的事情。

事实如此,学生乐此不疲,就连作文最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名著的看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在不同学生眼里本有不同意义,每周一次的读书心得写作,又自然地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激发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热情。在这些“粘贴式读书心得”里,学生充分展示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名著的阅读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相关内容

  • 今天,我们读书
    著名特级教师王立根,现任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编委,闽派语文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从事语文教学凡40年,成绩突出,在本省乃至全国都不同凡响.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爱书读书,几十年如一日的奋发读书. 在福州 ...
  • 小学生名著阅读
    农村小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指导 庄浪县南湖小学 谢芳艳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书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文学名著,是当代小学生生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人文素养的有效 ...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编排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分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另部分课文后面附有课外知识, 包括语法知识,口语表达,以及一些人物资料介绍 ...
  • 初中名著导读复习教案
    中考名著导读复习专题 "大纲"强调初中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有相应的读 书笔记."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 ...
  • 以读书笔记深化名著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读书笔记深化名著阅读 作者:钟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第01期 无论是从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看,还是从现实应试角度看,名著 ...
  • _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说课稿
    课堂设计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周育英 一.说学情 2008年4月初,上海师大基础教育课题组的一次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明,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四大名著的学生占有较高比例.许多学生是因为看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才来读原著的.2 ...
  • 少年儿童阅读品味的引领与培养研究
    关键词: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读品味:引领 摘要:浅阅读.微阅读和功利性的阅读形态成为少儿阅读的主流特征.少儿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和了解读者的阅读行为和方式,把握其时代特征,通过多种途径引领和培养少儿读者的阅读风格,重塑其阅读品位. 中图分类号 ...
  • 经典重译:浪费资源或精益求精?
    陈及[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赵武平[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 赵稀方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本版撰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雯洁 日前,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自媒体频道今日发出消息,将众筹重译出版亚当·斯密的<国 ...
  • 走进[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走进<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 ...
  • 20XX年北京中考一模名著阅读汇编
    2014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期末试题汇编 名著阅读 [2014东城期末]8. 名著阅读(3分) 忠诚信义,劫富济贫等,是<水浒>中英雄们的理想.为此, ① (人名)为救林冲之困,大闹野猪林:吴用.阮小二等人黄泥冈 ② (事件):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