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 范文中心

十年磨一剑

09/07

“十年磨一剑”课改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 2002年始,远竹中学全面展开新一轮课改实验,十年来历经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方法探索、扬长避短;形成模式、扎实推进的三步曲,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彻底改变了后进的局面,跃到绥市前列,形成了远竹特色的教学风貌,为绥德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十年的课程改革,十年的巨大变化,我们深深的知道,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是课改成功的前提,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是成功的基础。针对不同学科,我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改模式,不求大而全,只求精而准,从小做起,汇涓涓细流而成江海,下面就我校各课改组的具体做法,作简要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Ⅰ、语文课改实验组: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模式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适应学生发展,一切促进学生发展 ,在积累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开展了“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关心课堂教学效果,关注学生人格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性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他在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

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1.开展竞赛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适时开展竞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自读课文时,让学生阅读“自读提示”,结合课后练习,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将学生分成两组,互相提问质疑,鼓励他们展开激烈的讨论,归纳出结果,最后评出优胜者。学生常讨论得热火朝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参与意识增强,在积极有益的活动中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对书本知识印象深,知识掌握牢。采用各种形式,使学生乐在其中、受益匪浅,真正把被动学习语文变为主动求知,学好语文。

2.创设情境引兴趣。

创设情境,要依据教材从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如在教学苏轼《明月几时有》一词,可先通过语言描述,创设这样的教

学情境:故事发生在北宋丙辰年的中秋节,都城东京城中,城内月光如水,月亮洁白晶莹,到处是欢声笑语,苏轼一人在月光下舞姿翩翩,他在干什么呢?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月色下的图片,接着用《明月几时有》的教学磁带,先读后唱,民乐伴奏,在悠扬悦耳的笛声中,学生倾听着凄楚婉转的女高音歌唱,眼看课本和注释,很自然地进入词的境界。创设情境,将把强制学生有意注意接受知识,变为无意而轻松获得知识,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了。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背诵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三.创设有序、有效的语文课堂

教学实践中,我们试图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下,创设一种有序、有效的语文课堂。

1.自主学习——夯实基础知识

全面把握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和能力,必须首先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夯实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我们要求学生准确拼写字音、字形,准确理解字意,要求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的主要信息。不仅要课前预习,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检查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并适时进行点拨、强化。而且课后还要布置适量的作业来进行巩固。经过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交流,以及课后的巩固,学生对重点字词基本上能够掌握。长此以往,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有效的夯实了学生的基本功。

2.讨论交流——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诵读是阅读的基础。学生阅读文章时,要扫清阅读障碍。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读准生字,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才能诵读。诵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学,并提高学习效率。诵读时,眼、手、口、耳、脑等各种感官要同时活动。通过有声诵读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品的真谛,不经意之间对语言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

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议论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利用学生强烈的创造动因和表达欲望,抓住热点,收集议论信息,启发引导,调控学生的思维角度,使议论始终围绕主题进行。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质疑和反驳,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学会相互更正、补充和求同存异,促进信息的横向交流,使学生从思维上和知识上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对精彩的发言和独到的见解要及时表扬,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对难度较大、分歧较多、议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产生了渴求解答的心境,为教师的讲解作了铺垫。 在议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对能言善辩,一针见血地答出问题的学生大力表扬;对首次“登场”,言语拘谨的学生,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更要当场给予鼓励。学生讲错了,教师要善于点拨,积极引导。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养成积极思维、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学生议论的问题应与课文中心思想有密切联系,

具有普遍意义,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议论的题目要有利于突出课文的重点、难点,并且难度要适中。一语道破或难度太大,都引不起学生兴趣,不利于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讨论题目的提出,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属于理清课文脉络的讨论题可放在预习后,讲读课文前;体会重点词、句、段的讨论题可放在 讲读中,进行有关人物评价、推测故事结局的讨论题可放在讲读后进行。

3、当堂练习——强化写作技能

正在使用的新教材采用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双线结构,但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思维很明晰;在阅读的过程中安排片断作文,在写作指导的同时又顾及课文。编者意图是很明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促读促写。“写”对“读”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模仿性的写还是创造性的写,它的前提都是认真审读原文、段,弄清原文的所用的表现形式与主旨意图,之后才能加以仿写。例如,在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后,就写《老师的说和做》、《爸爸的说和做》等,学了朱自清的《春》,就写《复》、《秋》、《冬》等,这样的仿写,能有助于把握总-分-总的行文结构。与此同时,仿写还能引发学生对作者写作心态和运思的揣摩,促进对课文和写作两方面的感悟。以续写为例,学了《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就续写《于勒叔叔回来啦》等,续文做到自然而巧妙,则是源于对原文主题、情节、语言风格等的悉心揣摩和定位,在续写的过程中这种认识往往会在得以继续发展。因此,续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原文的阅读理解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因此写的进一步提高,

自然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阅读能力的提高,自然而然有力地促进了写的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以上各环节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每环节都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语文教学试验,我们认为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成绩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让师生绽放的笑靥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Ⅱ、数学课改实验组: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随着课改的一步步深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已成为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让教师能走进新课程,使用好教材,那么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学理念,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学习者、教练员、研究者等多重角色,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路人。在多年的的数学教学中,发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这样,我们才能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

学习活动中,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有新的思想和方法:

一、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有选择地学习课本的知识,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连续性、层次性和体系性。新课的知识总是或多或少地与旧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教法上经常是以旧引新。学生在课前预习,不仅有利于他们去发现旧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在教师对新知识授课前补上这部分内容,而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问题,发现问题,会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对于课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教材在出示例题后紧跟着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预习完后认真去做,它既能检测学生预习的效果,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也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便于课堂教学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当,那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创设互动的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协作能力

爱动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有效的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发挥学习的主动性,避免强调

结论,让学生被动听讲、单纯模仿、机械记忆的枯燥学习。

2.探究性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展开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实践活动贯穿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始终,教师要创设让学生动手实验、制作的机会。

3.课堂探讨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两三分钟后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我一般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讨论。

4.留一方舞台展学生风采

在巧妙提出问题后,还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经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感悟出问题的不同的解法,课堂中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与他人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交际智能。

四、精心编制习题,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

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教师可根据实际生活编写一些实际问题融入到教学中。

五、布置课后作业,开展探究性活动

在布置作业时,除了课本里的相关练习外,应再提出一个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最好源于实际生活场景。另外,为了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发展,分层布置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Ⅲ、英语课改实验组:主导加主体、自主加合作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它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以"面向每一位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新的教学观念的思想来指导教学工作,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对象之一。如何有效的实施新教材,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必须改变原来的老方法,以新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这是改革的重点,又是难点。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首先应转变固有的思想观念,更新教学理念。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精神。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我们初中英语教研组首先从课堂模式上展开研讨,制定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座位模式:

一、座位模式

学生作为一般采取8人一组,将全班学生按照成绩从高到低排列,然后S形分配,确保每组有A类生,4个B类生,2个C 类生。每个组设立两个组长,分别在两个学习小组,组长副组长每月轮流一次,产生方法:有学习小组选举,班委会同意,班主任批准。职责:负责本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卫生、纪律、学习等。

二、教学模式

根据学习高效课堂实施细则,我们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其精髓,可以从师生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时空关系等四个角度概括为四句话:主导加主体,教材加导学案,自主加合作,课外加课内。

在操作构成中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体现老师服务

于学习主体的主导作用,要把:“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等问题明确的摆在学生的面前。

“学什么”要具体告诉学习内容,如“请学习Welcome to the

unit ,翻译一下短语等等。

“怎么学”就是告诉学生采用什么学习方式,使用什么学习方法等。如:5分钟小组讨论单词的朗读,10分钟自主阅读,完成相应的练习,再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预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学会了吗”是对导学案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反馈的主要内容和渠道。

导学案的结构应与基本程序相一致。包括:学习目标、自学内容、问题讨论、当堂检测以及课后练习几部分。

学习目标:依据学情、考试说明制定学习目标,一是要落在学生

的最近发展区,二是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层次性需求。

自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包括问题、习题、方法,对自学

内容的要求:一是要能够引导学生自学,二是通过自

学内容的学习,能够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问题讨论: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

方法等,准备小组互动和大组讨论。

当堂检测:依据目标和内容和内容编制检测题,通过迁移学习,

当堂检测学习效果。

课后练习: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习题筛选,编制课后练习(作业纸)

2、导学案的编制流程及管理

1)初稿:提前一周完成,每周送备课组长初审。

2)讨论: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由编制人解读,大家提出修改意见。

3)定稿:编制人根据大家讨论意见,完成到学案修定,打印导学

案。同时编写导学案参考答案。

4)审批:备课组长签字后送年级主任签字,开出印刷通知单,电子稿留存。

3、导学案的使用

1)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自学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导

学案的学习任务,包括提出自己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

2)课堂上围绕导学案进行小组互查,大组讨论,完成对导学案的学习。

3)教师在使用导学案后要形成教学反思意见,其中涉及导学案的修

改意见,要及时反馈到编制人处。由导学案编制人综合各位老师的意见,完成对该导学案的修正或集体反思意见,形成电子文稿,并上交教学科研处。

4、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1)预习:要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预习三个步骤:1、学习单词的朗读(5分钟),2、通过单词的学习,自主学习文字内容,要红笔划出本课的重点,遇到问题小组集中几分钟讨论学习(10分钟)3、完成到学案(10分钟)

2)小组互查: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互相学习、讨论、矫正,保证

小组成员达成学习目标,推选代表准备发言:公布导学案的答案,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按照自学内容互相检查)

3)大组讨论:一般由老师主持,各小组代表按照预习知识,提出需要大组讨论的问题,其他小组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最终形成明确的答案。(在实践初期,课堂重点知识或需要讨论的难点,先有老师代为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进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4)当堂检测:通过迁移练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通过批改或抽样批改深入了解学情,获取反馈信息,为采取补救措施和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对当堂情况按小组评分、积分。

5)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在当天晚自习之前上交,老师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对于比较集中错误要及时处理。

三、小组考核

为了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督促所有学生养成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对自己负责,对班级负责;提高学习小组的职能,促使成绩全面提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核:

1、课堂: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A类生主动回答问题加2分,主动讲解题目加4分,讲解特别到位加6分。B类生主动回答问题加4分,主动讲解题目加6分,讲解特别到位加8分;C类生主动回答问题加6分,主动讲解题目加8分,讲解很到位,受到老师表扬加10分。(学习小组组长安排组员轮流值班记录1项)

2、课后:能够主动复习所学功课,在老师考核中表现突出者加2分。能够主动预习而且预习态度认真,效果较好加2分,小组表现特别突出,全体组员各加2分。(小组组长交叉检查并记录)

3、作业能够按时上交,正确率高,卷面工整整洁,每份加2分,质量较高,卷面整洁,每份加1分。(独立完成)练习下发后,要及时纠正,能够讲出错误的原因和解题的依据,加2分。(老师抽查)

4、单元检测能够认真对待,独立完成,质量高,卷面整洁,每份加2分,质量较高,卷面较整洁,每份加1分。进步显著者加3分。如果在测试过程中讲话每人次扣1分,吃东西,扣2分。屡教不改扣5分。

5、作业不能按时上交扣1分,抄袭别人作业,扣5分,单元检测时抄袭别人,扣10分。

为了确保考核公平公正,小组交叉考核,1组考核2组,2组考核1组,其他以此类推,班干做好督促、管理,确保小组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凡是发现徇私舞弊,小组积分扣20分。每周评比一次,算出各小组的积分,每个月总评一次,评出3个优秀小组,颁发奖品,后两名的小组,组长和成员要做表态发言(不低于600字);优秀小组评选出4个先进个人,4-7名的小组每组评出2名,组长可以根据

组员的表现情况,提出组员的替换申请,经班主任批准后执行。优秀小组的组长颁发学习模范标志牌,在下一个月正常佩戴。

Ⅳ、化学课改实验组:实验激趣、注重应用

初中化学是学生对化学的起始认识,知识面光,难度浅。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学习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息的求知欲,以下谈谈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

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应付升学考试中对化学实验技能测试而忽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已深有体会,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技素质。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论证猜想和假设的实施过程,是知识的发源地和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自觉地进行实验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丰富的、初级的、创新的新体验、新感知。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

化学的兴趣。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化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在讲催化剂概念、氧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为自己描述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

二、开展集体备课,讨论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中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知识讲座”、“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等,可以每学期举行一两次。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可以讲讲“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化学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分门别类编成不

同类型的题目,举行化学竞赛,这也不失为一种加深巩固知识的好方法。

四、帮助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若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批识记,从绪言开始,日积月累。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溶解性编成口诀帮他们训记。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这样有肋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轻松的学习。

五、重视知识的迁移,提高知识的层次

迁移是指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所产生的一种影响。学习知识的迁移则指把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迁移到化学学习中来,或把对某一学科的学习技能,再通过耐心的引导使他们把那些知识或技能迁移到初中化学的学习上来,形成学习的动力,从而更好地完成的初中化学学习任务。

六、重视生活中的化学

初中化学的知识可以在现实中加以运用。如:电解水实验、碱的性质、化学元素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把化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在农村,

人们所说“鬼火”就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决,这是因为人体内的磷在“作鬼”。这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再如:天然气的使用对净化空气有什么影响?国家为什么在农村大量建设沼气池,原因何在?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

七、加强集体学习

我们利用每星期二的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学习,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认真的业务学习笔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热点问题、为每位化学教师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化学知识。

八、注重集体评课

利用学校安排的实验课、示范课、公开课进行互相学习,听后及时评课,学习别人的长处,比较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向45分钟课堂要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我们深深地知道,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差的还很远,我们远竹中学的化学教师会不断的探索、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寻求适合学生发展、进步的教与学的方法,力争使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形成我们独特的教学方法,以便同仁们进行交流与互相学习。

Ⅴ、物理教学实验组:突出三结合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当前新的课程标准已开

始实施,解读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它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评价新、要求新。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要想真正将它的新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不断创新物理教学的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创新欲。下面就我校物理教学中的“三结合”方法予以说明。

一、将初中物理教学与日常生活实际密切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进步息息相关。将物理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日常生活展开,就能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大多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例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将气压和沸点关系的知识与高压锅使用、调节相联系;将浮力知识与游泳训练要点相联系;将摩擦力知识与自行车使用相联系等等。通过联系,在学习中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生活疑问,让学习变得有趣、实在,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2、在习题设计时,注意多体现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规律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来加深学习愿望。例如在学习长度测量后,让学生练

习从地图上测出两城市间铁路的长度;学习热学知识后,让学生解答海边和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的原因,了解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重要意义;学习了光的反射知识后,让学生解释自行车尾灯的作用;学习流体压强特点知识后,让学生研究乒乓球中弧圈球、足球中“香蕉球”的原理等等。同时,在习题解答后,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通过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用”,我们就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将初中物理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巧妙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科学技术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物理学的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物理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巧妙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1、将物理学发展史巧妙融合于物理教学中,特别是一些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通过学习探索规律的方法来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知识时,可以穿插介绍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了解法拉第是如何由电流产生磁效应大胆设想,认为磁能转化成电,并为此进行大量实验研究,最终获得成功的。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传插介绍阿基米德为了鉴别皇冠的材质,如何从洗澡时水从浴缸中溢出而受到启发,并展开研究,最终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通过这种教育,让学生学习探索新知识的基本方法,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渴求。

2、将物理知识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与物理教学巧妙结合,让学生感受新知识对人类生活和科学发展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学习电流的磁效应后,介绍根据这一效应所发明的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以及这些东西在现代的广泛应用,及由此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帮助。在学习电磁感应知识后,介绍根据这一知识发明的发电机,并由此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电力时代的辉煌成果。学习半导体知识后,介绍半导体材料在计算机上的广泛应用,并由此揭开了人类迈入信息化高科技时代序幕的伟大成就。通过这一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探索新知识的重要性,由此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

三、将初中物理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欲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活动。其中最重要的现代信息技术更是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含其他现代教学媒体)环境下,创造了信息的获取、储存、加工、创新的全新过程。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丰富知识的呈现形式,调动学生各方面感观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更可以创新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以现代教育技术展示生活中难得一见的物理现象,丰富学生感性知识,并借此引导学生挖掘现象中隐藏的新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导体与绝缘体知识时,用多媒体播放闪电视频,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常规情况下空气是绝缘体,发现在特殊情况下却会

变成导体,并由此发现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在学习物体热胀冷缩性质时,用多媒体展示水凝固成冰的快速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水降温变成冰时,并没有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体积反而变大了,由此发现物理规律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这种教育,让学生学会多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搜索信息、处理信息、自我提高的能力,进而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例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后,让学生开展自制潜水艇模型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潜水艇的相关资料,了解它的构造和浮沉工作原理,进而查找适宜做模型的各种材料,并通过协作实验,不断改进模型结构、删选材料,提高模型对潜水艇浮沉情况模仿能力。通过这种教育,学生一方面学习了通过先进手段获取各种信息的方法,也学习了资料的删选处理,学习方式有了创新性的变革,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在协作实验过程中,通过学习实验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培养了创新能力,为今后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创新积累了经验。

总之,只要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好地把握“三结合”的要点,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一定能让初中物理教学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Ⅵ、历史教学:紧抓“四关”

新世纪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第一:语言关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心理关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就该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的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第四:情感关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情感”,最终也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

最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要多听课,多评课,更重要的是要多钻研,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学科思想,去引领学生学习。 总之,有思想的课堂才是有生机的、成功的课堂。

Ⅶ、思想品德:弘扬正气、养成良好的习惯

1、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头戏。

2、从现实出发,分析当前各种社会现象,弘扬社会正气,帮助学生去纠正不良的社会风气。

3、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45分钟要质量,“讲、议、练、评”等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当堂任务当堂解决,尽量不将疑问向课堂之外延伸。

4、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5、调整心态,摆正位置,适应素质教育外衣下的应试教育。既要防止边缘化,又要为老师家长学生更在乎的学科让路。不自弃,也不争宠。

6、言传身教,注重自身修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去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亲其师,信其道。

7、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十年的磨砺,我们已初见成效。我们知道,课改的终极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远竹人有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优良传统,有高展远嘱、求真务实的领导集体,我们坚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课改之路会走向更大的辉煌。


相关内容

  • 兽药行业人的十年感悟
    兽药行业人的十年感悟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自然不短.十年的起伏得失,会让一个莽撞失理的毛头小子变成沉稳成熟的大叔,会让一个动辄哭鼻子的黄毛丫头变成一个驰骋职场的女强人,会让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变成财富万贯的有钱人:也可能会让一个满腹激情的翩 ...
  • 高考励志对联
    高考励志对联 五字联 志在千里,胜: 勇者无畏,搏. 卧薪尝胆,苦: 金榜题名,甜. 立鸿鹄壮志 惜寸金之阴 志当存高远 勤必争朝夕 天意怜汗水 胜利酬勤人 有心天不负 抱志事终成 有志天不负 业精自然成 墨犁耕心田 笔斧拓神境 俯身勤学习 ...
  • 十年前十年後
    父母** 十年前我們是父母的孩子:十年後我們是孩子的父母 十年前我不知道家的溫馨:十年後我才體會家的溫暖 十年前我渴望離家去遠方:十年後我渴望從遠方回家 十年前我對父母大吵大嚷:十年後我希望父母再罵我 **生活** 十年前我騎著自行車,吹著 ...
  • 党校师生相识三十年聚会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老同学,大家好! 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在青山含烟,绿水长流的美丽xx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xx 党校党政干部大专班师生相识三十年的聚会! 首先,请允许我受筹备组的委托.代表参加聚会的全体同学 ...
  • 试论八十年代少年小说的故事情节
    摘要: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中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少年小说面对的对象是一群求知心切的少男少女们,他们对故事的诉求程度远远高于成人,所以故事情节在少年小说中显得尤为重要,从十七年到八十年代有两种故事情节经常在少年小说中出现,但是故事情节并不 ...
  • 20**年高中毕业20年聚会邀请函
    2016高中毕业20年聚会邀请函 高中毕业20年聚会邀请函 亲爱的同学 亲爱的同学: 寒来暑往,月落日升之间我们已步入了中年,岁月掠夺了我们的稚嫩与清纯:事业把我们变成了负重的牛:生活的快乐与艰辛使我们成熟,我们习惯了付出与奉献,也懂得了收 ...
  • 人生匆匆几十年
    人生匆匆几十年,也不过是为了回答这四个问题!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人生漫漫,几十年很长,要经历过很多事情,有的人一生坎坷,有的人相对要顺利些.当你自己总结后发现最终也就是几个大的问题. 1.什么是快乐 因癌辞世的复旦大学教师于娟,在生前日记写道 ...
  • 同学会邀请函
    同学聚会邀请函样本 同窗汇--用心维系同学情! 亲爱的同学们: 同窗三载,温馨如昨,依然常驻心头: 悲欢岁月,依稀如梦,但愿记得你我! 初中一别,至今已近14载,当年同窗在挥手告别中各走一方.你是否时常忆起在学校时 的青春岁月?是否记得十多 ...
  • 同学聚会发言稿:毕业二十年代表致辞
    毕业二十年同学聚会代表致辞 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也很高兴,要代表广大同学致辞.首先要申明,这个代表是少数同学主要是筹备组同学定的,没有一个一个地去征求同学们意见.如果有同学认为代表发言得不妥,在我讲完后,欢 ...
  • 高考冲刺口号
    高考百日冲刺口号 高三××班:拼搏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高三××班:为了最好的结果,让我们把疯狂进行到底. 高三××班: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高三××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