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勇 | 从流浪者眼里看到的是人类的宿命 - 范文中心

费勇 | 从流浪者眼里看到的是人类的宿命

04/14

费 勇

浙江人,现居广州,昊达文化创始人,唐宁书店联合创始人,著有《金刚经修心课》、《心经修心课》,译著有《时尚的哲学》(西美尔)等。

许多被认为或自以为是“流浪者”的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流浪者。例如,那位写了“为什么流浪”“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之类魅惑性句子的三毛,与流浪没有任何关系。她把旅行当作了流浪。(那位漫画中的三毛倒是可以以流浪者称之。)一位真正的流浪者,没有家乡,如果他(她)选择自杀,只会死在路边的树上,或者路上的河畔。最为重要的是,真正的流浪者没有身份,就像《诗经》中说的: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个在天地之间行走的人是谁呢?没有人会知道,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新华字典》解释“流浪”一词:漂泊无定。也许说出了流浪者内在与外在最鲜明的特征。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个流浪者,那么,首先你必须放弃你的固定居所和固定身份。换一种说法,流浪者所有的色彩都来源于他们的不确定性,他们今天在这里,明天就可能到了那里;他们今天做这个,明天就可能去做别的什么。他们总是在路上。前方是不可知的未来,而留在后面的只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驿站。既没有目标的召唤,也没有故乡的牵引。他们只是在浪游,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不为什么地,为浪游而浪游。

流浪者有时会在某地停留,这时,他们就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陌生人,成为某一个固定社区的边缘。在我从前生活过的乡村,在村东面的桑树地里,有一间小小的茅屋,那里面住着一个中年的剃头匠。谁都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他在某一天经过这里时,发现了这么一块美丽的桑树地,还有这么一间不知是谁留下的茅草屋,刚好,那个时节,他感到累了,他想停下来。而刚好,这个村需要一个剃头匠。于是,他就在此地住了下来。人们开始时还会对他的过去好奇,但渐渐地,只知道头发长了就去东边。然后,可能是过了二年或三年,某一天的午后,当有人穿过一片开满着白色花朵的梨树林去东边的茅屋想要剃头时,发现那个据他自己说姓张的男子已经不知去向了。然后,渐渐地,他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消失。谁也不知道他最终去了哪里。又是很久以后,村上的某个人从很远的外地回来,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消息,他在什么什么地方什么什么场合见到了那个剃头的老张。全村人又想起在他们的生活中还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人,在接下来的几天或几个星期,他们会谈论这个老张从前的种种,猜测他现在的境遇诸如此类。

而在另一个村庄,我听到的版本是这样的:外来的流浪的老张与本村一个姑娘恋爱了,然后他就永远地成了这个村的人。千篇一律地,那些女孩子们的爱情一次一次地把一个一个的流浪者收编为本地的居民。我们在电影中甚至见过美丽的贵族女孩爱上一个流浪汉。这种在现实生活中几千年都遇不上一次的故事,在电影中的结局也只能是一个悲剧。事实上,与流浪者的爱情大抵以悲剧收场。这是典型的绝望的爱情。爱得越深,绝望也就越深。一个要继续向前,一个难舍家园。关于流浪的爱情,我记忆中最悲哀的小说是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在山间旅行的男孩子,深深地被流浪的戏班子里的一个女孩子所吸引。但是,除了分离,似乎没有别的可能。

说到戏班子,我想起那些终年流浪的族群,例如吉普塞人、马戏团等等。流浪不一定是独来独往,也可以以群体的面貌出现。从前有一个戏班子,经过我们村时停了下来,搭起了戏台子。他们中有几个男孩子与女孩子,不到一天就和我们混熟了。但是,几天后就要相互道别。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我们在黄昏里目送他们向着村的西面渐渐消失,他们中的两个孩子在很远处还回头向我们张望。那时侯我们还是童年,不懂得离别的悲哀,只是有一点迷迷茫的惆怅而已,不明白何以他们必须要走,而我们只能留在此地。

大都会里到处充斥着成群结队的流浪者,从市区的人行天桥、火车站,到城乡交接处的许多角落,都遍布着流浪的身影。与城市的繁华并行地存在着一个流浪者的国度。但奇怪的是,大多数城市人对此视而不见。你每天要从豪华的写字楼进进出出,你必经的立交桥上总是坐着二三个衣衫褴褛的人,你有没有注视过他们10秒钟以上?有没有想过他们到底是职业的乞丐,还是真正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有没有想过他们到底从何而来?这是城市有趣的景观:那些边缘性的、外来的、底层的个体或族群可以栖居在城市来来往往的喧哗中心而只是像静默的不存在似的透明存在,几乎引不起人们任何的注意。这与乡村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任何一个外来的人都会在乡村引起骚动。城市是各种相异因素的大杂烩,人们在纷乱的音与色中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另一种说法:城市是民主的、宽容的)。

流浪者常常让我们惊觉生存中悲惨的一面。读一读狄更斯、雨果等人的小说,可以看到工业革命时代在伦敦、巴黎这样的大都会流浪儿的凄楚生活。大多数流浪者都是被家庭抛弃了的孩子,或者是离家出走的孩子、残疾人、精神病人、失业者,诸如此类。如果我们追寻街边流浪者的渊源,也许,关于流浪的浪漫想象就会彻底破碎。其实,只要想一想在寒冷的深夜蜷缩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谁还会羡慕流浪者呢?

但是,流浪依然是极具蛊惑性的语词。我们在网上或时尚杂志上,常常看到“随风流浪的女孩”、“今年夏天我们一起去流浪”之类的句子。荷兰的一家旅游公司推出了“像伦敦的流浪汉那样生活”的旅游项目,不少人报名参加。在日常中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真想去流浪。有人真的走了,走到很远的地方,走了很多年;然而,一旦心中的创伤已经被岁月与异乡的风抚平,他(她)最终仍然会回到自己的原乡。许多人的流浪其实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逃避,或者不过是从尘网中暂时的抽身而出。我把这些基于想象与逃遁的漂泊看作是模拟的流浪,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漫游”。

人们面对流浪者既有居高临下的同情,又有罗曼蒂克的向往与羡慕。这反映出人类内心永恒的矛盾:一方面人们总是在寻求安定的家,但安定必然意味着束缚,于是,另一方面人们又想着要飞,要流浪,要自由自在;而无牵无挂的代价是不安与寂寞,于是,又要回家。就这样周而复始。我们从自己家的窗外望着远方,憧憬着漫游的愉快与激情;我们在黄昏的路上凝望着回家的路标,渴盼着家的温暖与安宁。

我自己看着那些永远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同情或羡慕之外,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人类恒在的一种精神状态与生存状态。流浪者仿佛一尊时间的雕像,如同那些与我们同在的原始部落,是时间的残余物。从流浪者的姿态里,你是否读出了游牧时代的纹路,以及人类从开始到今天从来没有消失过的内在激情?尤其繁华都市里的流浪者,似乎是烙在现代、时尚、进步这些语汇深处的洪荒记忆。

当流浪者在微明的晨曦里睁开惺忪的眼睛去看我们这个世界时,全世界从他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人类的宿命。

-END-

文章皆为作家原创作品


相关内容

  • 作文:我是一只猫
    我是一只猫 我是一只猫. 妈妈生下我时是在春意正浓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是的!我要开创我的新纪元!刚出生,我柔弱异常,只是就连猫的猎物--老鼠,也可以置我于死地.我软声软语的叫着妈妈,妈妈温柔的舔去我身上的杂质,我睁开湿漉漉的眸子,好奇的 ...
  • 先行者的天空和大地
    余世存 北岛送我一本他新出版的诗文集,系香港明报出版的"2000年文库----当代中国文库精读"丛书中的"北岛"卷.这本书从法国旅行,辗转来到我的手中.我与北岛并不相识,在他开始思考.写作.成名的年代 ...
  • 在灯火阑珊处等你回眸
    梦里花开了又落,你来了又走,渐行渐远的是熟悉的身影.明日,是海鸟和鱼的距离,是天涯与海角的距离.逝水无痕,风轻云淡之际,再回首往事,只见灯火阑珊人影渺茫. ------题记 初春的清冷划过心门似冬未去,留在指尖的不是余温而是沉沦,很明确心里 ...
  • 浪漫恋语情话短信 哄女孩子开心的爱情话语
    有了你,我的笑容从清晨一直洋溢到深夜:有了你,我的世界终结了所有的悲伤:有了你,我的幸福从此不再有缺憾.一辈子一段情,因为有了你,足矣. 以爱恋为船,思念为桨,满载爱意:泛起春潮,沉淀过往,轻轻把你存进心房:此情最迷人,此心最真诚,想你,想 ...
  • 流浪的星星克莱齐奥
    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让他笔下的人物用流浪的方式,抵抗着这个让人越来越无所适从的世界 2008年年初,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来到中国.他的新作<乌拉尼亚>获得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评选的2006年度&qu ...
  • 张艺谋导演,请您的新片一定善待[三国演义]
    尊敬的张艺谋导演,听说您要拍<三国·荆州>的消息了.选择三国题材,可能是因为您自己的三国情结,也可能是因为全中国人的三国梦.无论如何,请您的新片一定善待<三国演义>. 听说演员阵容有巩俐.邓超.张涵予.杨洋.张慧雯. ...
  • 孤独感+朋友+感恩
    孤独: 1.孤独是一种有思想带来的挥之不去的气质. 2.社交是很廉价的,每个人在其中都只不是一个被他人利用的工具和利用他人的工具. 3.一个人独居一个小屋子,晚上回到屋子,这个时候我是孤独的了吧?不.你会非常自然的打开你的电脑,开启你的MS ...
  • 宙斯的七个老婆
    宙斯的七个老婆 先来熟悉下宙斯的老婆们吧.宙斯的女人有万万千千,而真正能称为他妻子的人,<神谱>中统计出了七个: 第一个是智慧女神墨提斯,大洋神俄刻阿诺斯之女.他们的结合出于宙斯的政治目的,前文已经讲过.在宙斯上位之后,家族的诅 ...
  • 你知道泥土的味道吗
    城市很干净,干净得没有一丁点土,可是我却不喜欢.我多希望打开窗就能看到森林和铺天盖地的绿,阳光就像挂着露珠一样亮晶晶的,到处充满夹杂着青草和花香的泥土味,小鸟在头顶啾啾地叫,哦天哪,那都是多久前的样子啦! "嘿,先生,请问你还记得 ...
  • 『天涯杂谈』 专访徐小斌:现在的社会游戏规则是利益交换
    『天涯杂谈』 专访徐小斌:现在的社会游戏规则是利益交换 作者:李国盛 提交日期:2009-10-9 16:51:00 访问:21072 回复:57  徐小斌:天涯博客网友,代表作<羽蛇>,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编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