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范文中心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07/30

  在高中的学习中,特别是高三,学生要做大量试题,陷入一片题海之中,而许多知识点重复出现多次,再考出来依然会出错。学生做错题并不可怕,学习就是在不断犯错和纠错的过程中进步的,怕的是“一错再错”,所以纠错这一环节就非常重要。

  地理学科的特点是: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要阐明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揭示其空间运动和演变的规律。新课标基本理念要求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所以在高考题中越来越注重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2014年的高考题中太阳能光热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铁路线的选址;2015年的高考题中雨水花园结构、青藏铁路热棒的工作原理,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要真正理解,明白真正的考试意图。

  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许多高中学生较难适应,部分学生对地理甚至产生惧怕心理,所以在发现学生共同的错题时,老师可以根据多年的积累或网络搜集的相似练习题,对错了的考点反复训练、思考、再训练,帮学生梳理分析正确做题的思维方式,做题方法,达到“错题不再错”的效果。现从以下三方面归纳梳理:

  一、类图组合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第二语言,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及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地理考试也就离不开图表,可有些图学生很容易出错。如何使学生尽量不出错或少出错呢?要掌握读图、析图的基本方法。“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而它也是学生做题常出错的图形,所以以它的综合分析和练习为例来说明对判读错误的图如何组合、纠错、改错。

  【经典分析】图1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2)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A.10 ℃ B.20 ℃

  C.30 ℃ D.40 ℃

  试题分析:(1)本题考点为地形剖面图、气温、降水量图,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作图法”,如图2,在年降水量线上找到②地降水最多的点,平行于y轴,画一条纵线,则与地形剖面相交于一点,然后,沿着这个点,平行于x轴画线,看这个点的海拔高度就好了,B对。学生做题时往往从降水量线直接找海拔,这是错误的根源。

  (2)气温年较差是指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①地温差由①地向上下划线,找到与1、7月气温线的交点,可得差值,从图3中可见约为30 ℃,C对。

  【实战演练】1.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山区若有永久积雪其雪线最低的地方海拔约为( )

  A.6000米 B.3000米

  C.4000米 D.5000米

  (2)图中反映的地段,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B地区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试题分析:(1)本题考点为利用气温、降水量曲线图来判断气候类型。读图还是利用“作图法”找那个一月和七月均温都在0 ℃以下的区间,对应区间的高度就是永久积雪带了。平行于x轴,从0 ℃画一条横线,则与1月温度线相交的两个点就是临界点,然后,沿着两个点,垂直于x轴画线,与地形相交的点就是雪线,再看这个点的海拔高度就好了,D对。(2)1月均温高于7月均温,该地位于南半球。根据B山麓的最低气温为5℃左右,最高气温为20℃左右,降水量在700毫米左右,可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者是地中海气候,那么其自然带就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也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山麓的海拔高度在1000米左右,根据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故山麓B地区的自然带最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对。

  2.图5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峰可能属于( )

  A.秦岭山脉 B.太行山脉

  C.武夷山脉 D.祁连山脉

  (2)北坡一月降水大于七月降水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 )

  A.1000 B.1000米以下

  C.1400米以上 D.1400米以下

  试题分析:(1)本题考点为气温、降水量曲线图,利用“作图法”找到北坡一月降水量与七月降水量曲线的交点,作横坐标的垂线与山峰剖面线相交的位置就是一、七月降水量相等的地方,过该点作横坐标的平行线与表示海拔的纵坐标的交点就是该点的海拔,如图6。海拔约1000米,在该海拔高度以北(也就1000米以下)一月降水大于七月降水(一月降水量曲线在七月降水量曲线上面),B对。

  小结:由以上练习可以看出,在图形分析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图中各个变量的关系,找到切入点,准确定位,利用坐标系恰当地作图,有助于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二、类题组合

  很多学生不会举一反三,不会从一道题中归纳总结出一类题的做法,不会从特殊性中归纳出普遍性,这是因为学生常常孤立地看一个问题,没有宏观全面的思维,这种思维是可以训练的,比如让学生集中做几道同类的题,做完之后他自己就能看出门路。

  近两年,以“风积地貌的物源”作为考点的各类试题较多,现就以“风积地貌的物源”为例来说明错题纠错的方法。

  【经典分析】(2014年新课标卷)36.图7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的高度范围内。   (1)分析措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试题分析:该地区风沙主要为就地起沙,所以东北部沿岸地区的沙源就在当地,读图分析,图中多条河流在此注入措那湖,河流从山上流下注入湖泊,携带的泥沙在湖泊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在地表。措那湖水位低,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因此,措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就是湖底露出地表的泥沙或河口处河滩出露地表的泥沙。

  此题考点为“风积地貌的物源”,由此题可总结,风积地貌的物源多来自于古河流冲积物、现代河流冲积物;冲积―湖积物、洪积―冲积物、冰水堆积物、基岩风化后的残积―坡积物。影响风积地貌发育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含沙气流结构、风运动的方向和含沙量的多少。如风的类型,有单风向、双风向与多风向;风速的大小、起沙风的合成方向;地面起伏程度;地面组成物质的粗细与多少;地面的水分与植被分布状况等。

  【实战演练】1.(2004年全国文综卷)图8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2)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6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点“白风暴”中的盐尘,依然是“风积地貌的物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退缩后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2013高考文综地理试题-新课标卷2)读图9及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4分)

  (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6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试题分析:此题考点很明确是沙源,还是我们总结过的“风积地貌的物源”。(1)由文字材料获取信息,该地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又根据经纬度信息判断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河床裸露提供沙源。H地有风口,冬季盛行西北季风,上风向为温带荒漠,春季强劲的西北风引发沙尘天气,出风口在此地发生风力沉积。(2)该题为开放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其一并提供论据来支持其观点。若选择观点A,M处沙丘规模会扩大,思路要沿着沙源丰富且沙源的提供是持续不断的方向考虑。此沙源(1)题已经解决,故选择该观点答题比较容易。另外原因分析问题,除考查自然原因外,还需进一步考查是否有人类活动的影响。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

  若选择观点B,M处沙丘规模不会扩大,则在(1)题中有沙源提供的基础上,考察存在遏制沙源扩大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从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考察,人为因素从沙源区水土保持方面考察。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

  小结: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通过搜集相似的例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对该知识点及该类题型解题方法的普遍性认识。那么,再遇到同类题或变式题,学生就可以在这种普遍性认识的指导下正确解题。

  三、同题异构

  这是指对同一区域,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思考,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很多时候,学生会发现考试有自己错题本上的原题,虽然自己错过,也整理并再次练习过,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今后不会再错。为什么会这样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把这个题吃透,究竟考的是哪个知识点,考查角度是什么样的等等。如果全方位地搞清楚这类题,就不可能出现相同的题目再次做错的情况。

  【经典分析】考点:中国地理和等温线的判读

  读图10“我国某地区月等温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地的气温是26 ℃~28 ℃

  B.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气温逐渐降低

  C.M地气温高是由于地处盆地地区

  D.此时同纬度表层海水温度低于陆地

  (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区域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图中M地气温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27 °C 地形地势 B.25 °C 海陆位置

  C.27 °C 海陆位置 D.25 °C 地形地势

  (4)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 )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5)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径流量丰富 ②汛期短 ③流速缓慢 ④落差较大 ⑤结冰期短 ⑥含沙量较小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6)图示区域有一条重要的山脉。下列关于该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

  B.分水线大体与M附近28 °C等温线一致

  C.该山脉西侧为湖南省,东侧为浙江省

  D.该山脉的山麓为落叶阔叶林

  (7)图示季节,该区域( )

  A.流水侵蚀作用很强 B.气象灾害很少

  C.森林火险等级很高 D.旅游观光人数很少

  试题分析:根据当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为福建省周围地区,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M处气温低,应属于山地地形,该山脉为武夷山,呈东北―西南走向;西侧为江西省,东侧为福建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麓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同时,甲地气温大于28 °C,乙地气温在26~28 °C之间,丙地气温大于28 °C,丁地气温在26~28 °C之间,所以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乙、丁两地,但温度都在20 °C以上,故判断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夏季高温多雨,流水侵蚀作用强,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乙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可能降水量最大,甲处位于河谷中,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答案:(1)D (2)B (3)D (4)B (5)A (6)B (7)A

  小结:“同题异构”的针对性、对比性强,通过对比、研讨以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各区域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联系,进行综合性分析,培养和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通过对学生错题的分析和整理,老师设计一些新旧知识的针对性对比练习,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归纳梳理类题、类图,同题再错的可能性会明显降低,学生做题的准确性会显著提高,在茫茫题海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贾洪志.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N].学知报,2010.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