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德育渗透课例三篇 - 范文中心

语文德育渗透课例三篇

04/29

德育渗透课例

--------五年级上册古诗《游子吟》教案

朝阳中心校 张瑜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古诗内容,感受母亲博大的爱,展开想象,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 理解诗句,培养自学能力.

3.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4. 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语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课前准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呀,母亲的爱,是神圣而伟大的,古今中外,好多诗人都满怀真情,写出好多赞美、讴歌母爱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母亲的古诗——《游子吟》。

二.学习《游子吟》

1、教师范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写的这首《游子吟》。

2、今天请同学们按――“五读学诗法”自学本诗。

附自学提示:步骤要求方法

(1)朗读 读全诗 注意读音

(2)细读 懂词义 看注解

(3)译读 直译每行诗意

(4)通读 串诗意 意会、串讲全诗

(5)品读 悟情境 品评、领悟

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五读学诗法”自学本诗。

3、好,自学到这里。

①指名读;生齐声朗读全诗,注意停顿、读准字音。

②结合齐读情况,指导读准字音、停顿和重音。

4、学生讨论对诗中词意的理解:

5、把上述词意带入诗中,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同桌互说互听,再指名说给大家听。)

6、指名朗读全诗并说说全诗大意。小组讨论全诗意思,再推荐代表在全班说,注意词序的变通、句意的完整、过渡衔接和语气的把握。

7、总结全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哪里写得好?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 通过读这首诗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吗?

② 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古诗赏析,相信你会对作者及这首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8、练习诵读全诗、齐声背诵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同学们,古往今来,母亲对孩子的心,对孩子无私的爱都是一样的。你们能不能像作者一样,通过一两件细小的事体会到母亲深沉的爱呢?

五.布置作业

今天的作业就是回家为妈妈背诵《游子吟》这首古诗,并告诉她,感谢母亲给予你的博大的爱。

六.板书设计: 《游子吟》

母亲 线 缝 游子 衣 归

德育渗透课例

--------五年级上册古诗《游子吟》教案

朝阳中心校 张瑜

德育渗透课例

一夜的工作

朝阳中心校 高燕

一夜的工作

朝阳中心校 高燕

【教材分析】

《一夜的工作》是一篇大家非常熟悉的老教材,现在安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第三组。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稿件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以及作者的感受。文章以平凡的生活小事,朴素无华的语言文字表现了伟人的高尚的品质。它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本文文质兼美,学生从中不仅可以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受到周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本文安排在第十二册的第三单元中,本组的课文均以领袖与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为选材,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出发,响亮的提出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把心放进文章中去认真读、认真体会,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字里行间饱含作者的真情实感。《一夜的工作》是本组的第四篇课文,学好这篇课文为今后在阅读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读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无论在阅读能力,在理解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飞跃,有了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在交流和讨论中,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感悟的良好习惯,这些因素对本节课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对周总理生平知之甚少,通过电视、电影或书籍有一些感性认识也比较初浅。而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丰富学生的课前感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理解本课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②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③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①课前搜集资料,加深对总理的了解。

②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并写出体会。

3、情感与态度方面:

①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的劳苦与简朴

②对周总理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产生敬仰和热爱之情。

③培养学生勤俭朴素的精神,感受周总理人格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从中感受周总理伟大人格,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作者选用生活小事,平实的语言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深化阅读感受。

【教学具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周总理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

一、课前信息交流,丰富对总理的感知,积淀情感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周总理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交流对周总理的认识,丰富对周总理的感知。从而为学习课文铺垫情感基调。

二、质疑导向,初读感知

阅读教学应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时,我设计了:看看周总理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书上哪句话概括了这些意思,找出来读一读。在问题的导向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或默读,或小声朗读,或大声诵读。读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所谈适时点拨,从整体感知的层面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精读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再细细品读文章,勾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地方作批注,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老师只是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相互补充。这样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合作的愉悦,也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创设情景,发展思维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地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里话,这时学生已深深地被总理伟大的人格所感动,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提升。

五、读中悟情,深化情感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读中有所感悟。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采用了多种形式,抓住重点词进行反复的情感诵读,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有感情朗读,作者自豪、激动的心情,对总理无比崇敬和爱戴的感情,已深深感染了学生。使学生在读中有所领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拓展延伸

课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为了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走出课堂才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受到周总理的伟大人格的熏陶。我让学生整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并向学生推荐有关周总理生平的文章,然后以《伟人周总理》为题制作一份手抄报。这样不仅拓宽了学习领域,丰富了课外阅读积累,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夜的工作》一文,语言朴实无华,内容真实感人,表达的情感真挚强烈,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促知、以读促解、以读促悟”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读读——找找——议议——说说的方法学习课文,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主动积极地参与阅读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准备阶段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位伟人,大家想认识他吗?(学生回答)下面请认真听老师的介绍,边听边猜,看看谁最棒,好吗?

师介绍内容:

A.他出生在19世纪末,浙江绍兴人。

B.少年时他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C.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边讲边让学生猜,直到说出这个人的名字为止,激发学生情趣。) (设计意图: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而,在教学伊始,编创设了人物这一环节,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兴致盎然地主动学习。)

2、导入课题

师:谁给大家介绍一些搜集到的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并说说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

生自由发言,高度评价。

师:刚才听了同学们的评价,我觉得总理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我们亲眼目睹了他的工作才能相信他是这样的人。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跟老师一起走近我们的总理——周恩来!(板书课题:一夜的工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交流对周总理的认识,加深对周总理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周总理,一位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代伟大,他的伟大人格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从而为学习课文奠定初步的感情基础。)

二、 思辨探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师:请大家拿起课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一边读一边琢磨一个问题:看看周总理给自

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书上哪句话概括了这些意思,找出来读一读。明白吗?

(出示学习目标)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思考:看看周总理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书上哪句话概括了这些意思,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汇报

师:(拍掌示意停止)来,说说周总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书上哪句话概括了这些意思。(老师相机板书:工作劳苦 生活简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重在“粗知课文大意”。依据这一要求,本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找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读全文,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文章内容的阅读习惯。)

2、熟读精思,深入感悟

(1)看了总理一夜的工作,同学们的感受颇多。有的同学被总理鞠躬尽瘁劳苦的工作深深打动,有的同学被总理简朴的生活感动,还有的同学被总理关心别人的品质所感动。那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写上自己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明白吗?那开始吧。(出示)

(出示学习目标)

用"___"线划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在一旁写上自己的体会,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生自学并讨论。

(设计意图: 探究自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有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这里先自主探究,再合作探究,交流阅读感受,使合作的参与面更广、参与率更高、参与讨论的度更深。在与周围伙伴的交流中不仅发展了自己的思维,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而且启迪了他人的智慧,实现了探究的目的。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合作的愉悦,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学习习惯。)

(3)师:说说文中那些地方让你感动,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从生活简朴表现总理的崇高品质

①“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可根据情况再叫学生补充,师及时评价)

②指导朗读

师:他可是新中国的总理啊!室内陈设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一张──(指名读) (出示:“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③师:周总理是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想一想,他的手中握有怎样大的权力?再想一想,他的肩上挑着多么沉重的担子?你说这样的一位总理,他的办公室里边,他的房子里边应该摆上些什么?你来替我们的总理放一放,在他的办公室里,你觉得应该放些什么?展

开你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想。

生汇报。

师:但是,我们看到了„„吗?(生答没有)

师:我们只看到——(齐读)(出示:“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总理,在国家贫困的情况下,和人民同甘共苦,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在这“极其简单”的背后,我们分明感受到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东西,那是──(生回答)

师:是的,总理的品质,总理的为人,总理的精神,让我们感觉到他的极其不简单。所以,当你感受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出别样的感情来。

生:(齐读)“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品读课文,让课堂呈现生命的鲜活。在“读、悟、想象、交流”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感受。这一环节的教学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周总理简朴的生活作风产生敬佩之情,培养了学生勤俭朴素的精神。)

(二)从工作劳苦表现总理的崇高品质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咱们一起被总理的人品和精神给深深地感动了。当然,感动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比如——

①“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

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可根据情况再叫学生补充,师及时评价)

②师:你们所说的这一切,足以让我感觉到总理看一份文件很不──(生答)

师:是极其的不容易啊,让我们一起再来重温这一幕。(出示“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齐读)

③师:周总理这样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极其认真地审阅的仅仅是这一份文件吗?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生答)

师:是呀,厚厚的一叠文件要审阅。这真是极其不简单的一夜!同学们,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总理这一夜是怎样审阅一份又一份文件的?

师: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拿出了他今天晚上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出示“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生齐读)

师: 夜很静了,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的总理却依然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审阅着文件,只见他──(出示同上,生齐读)

师:夜很静很静,我们只听到“嘀嗒嘀嗒”时钟的声音,总理放下眼

镜揉了揉疲倦的双眼,又拿出了一份文件审阅起来,只见他──(出示同上,生齐读)

师:东方发白,晨曦微露,天就要亮了,祖国又迎来了新的一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拿出了今天晚上要审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出示同上,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多种情境来引导学生感情朗读,给学生以更强烈的情感冲击和渲染,使学生对总理工作劳苦的感悟更深,从而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④师过渡: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稿子审阅完了,总理这一夜的工作也将进入尾声。这时候──(出示“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人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生齐读)

师:同学们,看到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生答)

⑤师:总理的工作多么的劳苦,生活却是如此的简朴。一小碟可以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就算总理的夜宵了。喝过了茶,总理站起要去休息了,我也──(出示,生接读)

⑥师:我为总理的言行所感动。这真是一个不简单不平凡的夜晚!看了总理一夜的工作,我激动万分,心潮澎湃。在回来的路上,我对自己说,我看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一夜,他是那样的劳苦,那样的简朴。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出示“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生齐读。) 师:请问,你是带着一种怎样的感情读这段话的?

师相机评价:激动,行啊,把你激动的感情读出来,告诉全世界。 敬佩!把你的敬佩化作朗读的声音,告诉全世界。

感激!感激我们总理的辛劳,来,大声地读出来。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最大可能地促进、实现学生个体的学习,这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追求。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先让学生交流自己带着一种怎样的感情读这段话,老师接着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全面了解文章中作者对总理无比崇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达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阅读效果。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内化、读中生情,进而以情导读、以情促读,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读之中,凸显了阅读教学“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

三、 自我构建

1、情感升华:我手写我心

①师:同学们,作者只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我们也仅仅读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我们凭什么说总理每一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呢?让我们去看一段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所作的总理一天的工作记录。 1974年3月26日至27日

下午3时 起床

下午4时 与尼累尔雷总统会谈

晚7时 陪餐

晚10时 政治局会议

晨2时半 约民航局同志开会

晨7时 办公

中午12时 去郊外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2时 休息

师:同学们,尽管这是一份简简单单的记录,但是你一定有新的发现,有话想说。

②(低缓的音乐想起)

师:同学们,可能我们并不知道, 1974年我们的总理已经身患绝症,而且病情不断恶化,原本健康的他,这时候体重急剧下降。许许多多的人,都劝他每天多睡两个小时,但是我们的总理却简单地说:“我做不到。”同学们,面对这样的总理,你还有新的话想说吗?把你们想说的话迅速地在插图上方写下来。

生写话。(两分钟)

师:同学们,你有什么话想对总理说吗?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感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课文学习和课外资料补充,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这里安排写了训练,为学生抒发情感搭建了平台,情动词发,感情自然流露,讲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的表达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有机融合。)

2、深化感受,课外拓展

师:说得好啊,同学们,我们的心应该永远刻着我们总理的名字,为什么?因为你就是这样的人啊,拿起书,我们一起读这首诗,你是这样的人。

生:(齐声朗读)《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

在你的胸前写下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

用你的眼睛诉说

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 不用多问

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 不能不问

真心有多重 爱有多深

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

用你的微笑回答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

人们在心里呼唤

你是这样的人

师:(激昂地)同学们,1998年3月5日,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曲家,叫三宝,他读了这首诗,他深深地被这首诗感动了,他更被总理

的伟大人格和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写了一首无比感人的歌曲。让我们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走近我们伟大的总理。

(播放视频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全体起立,神情严肃而庄重) (设计意图:相继出示《你是这样的人》的诗歌与视频,让学生再次强烈感受到周总理的伟大人格魅力,让学生在情感上再一次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作业

1、继续搜集并整理歌颂周总理的诗歌、故事、歌曲,与其他同学交流,并编一份以“伟人周总理”为主题的手抄报。

2、读读《伟人之初——周恩来》这本书,进一步加深对周总理的认识。

(设计意图:课后开放性的作业,超越文本,超越课堂,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要多读,不仅要读的遍数多,还要读更多的文章。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向学生推荐读物就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同时深化学生对周总理崇敬与爱戴的情感。)

【板书设计】

生活俭朴

13、一夜的工作 崇敬、爱戴

工作劳苦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①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背诵;③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方面:;①通过对古诗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古诗学习方法的引;②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入诗中;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诗句情感,

--------------------------------------------------------------------------------

语文三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朝阳中心校

龙晓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背诵。

③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①通过对古诗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古诗学习方法的引导与掌握,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②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入诗中的意境,感悟诗情,读出诗的韵味,进行诗意的理解与体会,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诗句情感,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诗句。

难点:体会诗句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苏轼、杭州西湖的资料;

2.教师准备西湖晴雨时视频。背景音乐,西施图。

学科与德育有效融合点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文。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底蕴。

2.我就通过视频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新旧风光,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首先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在此我还花了较长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出诗的韵律,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于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学法,学会学习。

3.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空濛”这个词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和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并发现它美,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在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随后,引导学生在理解单个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诗句的意思。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领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教学中善于运用评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高涨,在感受美育的同时,自信心和表现欲均得到很好的提高!

5.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

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题,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你们一定会背不少古诗吧,你愿意背诗给大家听吗?从古到今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动情,把祖国壮丽秀美山河描摩于笔端。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一首古诗《望天门山》吗?出示图:天门山的诗配乐画面 1、浩瀚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诗人李白写下豪情万丈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这首诗中的山美在何处?(有气势的高山)这首诗中的水美在何处?(奔流不息的水)

小结: 祖国的这一处山水是雄伟壮阔的,多么啊!今天,我们将会去领略祖

国另一番山山水水!

二、揭示题目,介绍作者及写诗背景

1、 介绍西湖及诗人的写作背景。(播放西湖的风光图片并作介绍。) 西湖位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市内,闻名中外!那美丽的湖光山色,秀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文人默客!相传,在距今900多年前,北宋大诗人苏轼游历到此,顿时被西湖的迷人风光吸引住了,于是他便约了几位好友到西湖边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西湖的美丽风光,写下了这样的一首千古流传的诗篇,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那就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把这首诗的题目写一写吧!(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

看看这诗的名字,真让人舒服。就好像我们感受这音乐一样,来让我们把这样的感受送到诗中来。

读出了音乐的委婉,指3名同学读。(音乐朗读)

2、释题:再读读题目,你从题目中知道什么?(请生自由说) 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媚,(师板书:晴)后来却下起雨(诗板书:雨)。诗人在湖边一边饮酒,一边观赏西湖的湖光山色,多么令人陶醉啊!让我们一起来陶醉地再读读课题!(齐读)(老师范读整体感悟)

三、读出韵律,熟读诗句

现在让我们一起畅游西湖,请同学们自己练读这首诗,看谁能把这首诗读的既准确又流畅。

1、 汇报检测生僻难读的字:

这首诗中有几个较为难读的字,同学们都读准了吗?谁来试试读一读。图片出示:潋滟 浓妆 艳抹 (指名读 齐读)

2、汇报读并评价

相信你们把这些词放到诗句中,会读得更好!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A生读。评价:你读得真准。

B生读。评价:你读的真流畅,还有点诗人的气质呢?

C生读。评价:越读越响,越读越棒。

D齐读:现在,让我们发挥集体力量,一起读这首诗!(生齐读诗)

(2)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古人读诗,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可有趣了!

出示节奏: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墨/总——/相宜/。

A. 出示诗句节奏:由教师领着学生读

B. 学生自由发挥。

怎么样?有趣吧!古人学习古诗的时候,就是这样一遍一遍的吟诵,最后不知不觉就把诗给背下来了。

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读,你也能把诗背一下吗?自己在座位上试试看。 (指2名背)大家瞧瞧,真能背了,给他最热列的掌声吧! (全班齐背)评价:咱们的同学中真是藏龙卧虎啊!

四、引导展开想象 学生自我构建 体会诗的意境美

古人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信你看看,读着读着,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的画面。

读了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请用你最美的语言把你的所想的表达出来。咱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1、品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汇报:从“水光潋滟晴方好” 我看到了西湖晴天的画面。

(1)从诗中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这是晴天的西湖呢?(从“晴”字中看到的。)

板书:晴

指导朗读:你的眼睛真厉害,一眼就看出来。那你认为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生:读出晴天的感觉)请你读一读。(2名学生)

评价:老师感受到你们把“晴”字突显出来了,这可是一个朗读技巧哦。 (全班齐读)

(2)诗中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这是晴天呢?(水光潋滟) 理解“潋滟”:“潋滟”是什么意思?(波光闪动的样子)

小结:能结合注释学习古诗,这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你真是个细心又会学习的孩子!

指导朗读:是啊,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波光鳞鳞,波光艳丽。把你的这份感受放进文字里,读读吧!(读2遍)

评价:你把这“水光潋滟”读的多美啊!这些同学能根据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朗读,就能读出诗的意境来,多好啊!愿意读的站起来读吧!(生读)

(3)过渡:同学们,晴天时诗人只写了西湖的水,你还能想象到水以外的其他景色吗,请用最简洁的词语表达出来。(学生各抒己见)

(4)播放西湖明媚图片和潺潺流水的视频。

让我们欣赏一下阳光明媚中的西湖是不是有你想象中如此美丽。

解说:西湖的晴天景色宜人,青山绿水,碧波荡漾。看到这么美丽的西湖,你难道不想用一句话夸赞夸赞西湖吗?

(A生:西湖真美啊!B生:西湖真迷人啊!C生:西湖真漂亮啊!) 小结:然而诗人却只用了一个字来赞美它。那就是(好)(教师板书:好) 不仅是“好”,而且是“方好”。你知道这方好是好的怎么样呢?(正好) 小结:这个字在文中没有注释,你却能够联系语境进行理解,真不错。

(5)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①假如你就是西湖水中的那一条小鱼,看到那水光闪动,波光粼粼的西湖,你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着——

②假如你就是那湖岸上那随风摆动的柳条,看到那翠绿;③假如你就是那湖岸上的一朵盛开的鲜花,沐浴着明媚;④假如你就是那游船上观赏西湖风光的游人,看到那碧;⑤西湖的晴天真美啊!让我们一起读读吧!(齐读);小结:苏轼的这个“好”字展现了西湖晴天的水光山色;2、品读“山色空蒙雨亦奇”;不知道什么时候,天突然下起了朦朦细雨,西湖那明媚;(1)从诗中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这是 --------------------------------------------------------------------------------

②假如你就是那湖岸上那随风摆动的柳条,看到那翠绿的山峰,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着——

③假如你就是那湖岸上的一朵盛开的鲜花,沐浴着明媚的阳光,看到那水波荡漾,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着——

④假如你就是那游船上观赏西湖风光的游人,看到那碧山绿水,画一般的景象,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着——

⑤西湖的晴天真美啊!让我们一起读读吧!(齐读)

小结:苏轼的这个“好”字展现了西湖晴天的水光山色、青山绿水、柳绿花红、道出了西湖无限风光的赞美。看着看着,我们陶醉了,诗人也陶醉了。板书“醉”

2、品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突然下起了朦朦细雨,西湖那明媚的风光消失了!课文那一句,描写了西湖雨天的景色呢?(山色空蒙雨亦奇。)

(1)从诗中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这是雨天的西湖呢?(从“雨”字中看到的。)

(2)诗中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这是晴天呢?(山色空蒙) 理解“空蒙”:“空蒙”是什么意思?(雨雾迷茫的样子) 小结:你也能结合注释理解,真好!

(3)展开想象一阵雨撒落到人间。这细细的雨滴洒在湖面上,滴落在青山之中,这时的山,这时的水,这时的一切,想??(学生各抒己见)

(生:西湖的山在雨中朦朦胧胧的,看不清了)

指导朗读:说得真好。你能把这种朦胧的感觉读一读吗?(生读) 够朦胧了吗?谁还能读得更朦胧一些?(生读)

(4)播放西湖雨天优美的图片和细小的雨声。解说:听听,西湖下

起雨来了,那雨细细的,像烟雾一样,朦朦胧胧。

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想说什么呢?

(西湖的雨天真美啊!)

(5)用诗中的一个词,那就是:奇。板书:奇

理解:这里的奇指什么意思?(奇妙、神奇、奇特)

小结:西湖的雨天山色朦胧,雨中的景致也很特别。这里的“亦”指“也”。 你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西湖雨天的美,夸夸西湖雨天的奇吗?指名读)

(6)引读:

因为有了雨,让西湖的柳树更加柔美,她在细雨中跳着优美的舞—— 因为有了雨,让西湖好像被一层面纱遮住了她那害羞的脸—— 因为有了雨,让西湖的小桥更加秀美——

因为有了雨,让西湖肥沃的土地上,扬起一片泥土的芳香——

因为有了雨,让西湖的船更加神秘,雨给她戴上了一层飘扬的头罩—— 看着看着,我们陶醉了,诗人也陶醉了!(齐读)多美啊! 小结过渡:你还从哪些诗句看出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呢?

3、品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因为诗人把西湖比作了西施?

西施:大家指导是谁吗?(学生按注释回答)(出示西施图) 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施呢?(因为他们都很美)

小结:一语道破天机,因为他们都很美。

那到底:西施的美美在何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西施一样非常漂亮。

西湖之美美在何处?(晴天雨天都很美)

(2)引导想象:西湖的美仅仅只美在晴天或者雨天吗?她还会美在什么时候那?

汇报:西湖的美还会美在早上:在那黎明的曙光照射下,西湖像睡美人。 西湖的美还会美在中午:烈日当空,那些景物反射出光芒。 ??

(3)图片展示:西湖四季及早晨、夜晚图

西湖的美,美在晴天,那水光潋滟,山清水秀,令人心旷神怡。 西湖的美,美在雨天,那朦胧的山色,若有若无,令人陶醉。

西湖的美,美在春天:柳枝吹动,碧浪翻飞,鸟语花香,意境动人。 西湖的美,美在夏天:初夏荷花盛开,香风四起,水静风来,犹如进入清凉世界。

小结:(边出示图,边叙述)西湖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早晨、夜晚,雨天、晴天都那样的美。

指导朗读:

此时,苏轼站在西湖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他醉了—— 此时,我站在西湖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我醉了—— 此时,你站在西湖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你也醉了——

此时,我们站在西湖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我们都醉了——

因为苏轼的这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使西湖享有西子湖的美喻,也正是这一个美妙而贴切的比喻,写出西湖的神韵,就让我们一起把这美丽的神韵读出来吧!能背诵的可不看投影(全体齐声配乐读)

五、扩展延伸

(1)读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让你感受到西湖之美美在何处?(柔美)(2)《饮湖上初晴后雨》堪称为“西湖”之绝唱,但它仅仅是我国诗歌宝库中一

粒很小很小的沙,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还有许许多多写景的古诗。 请看:(大屏幕出示;播放音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水如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在这典雅而精美,深邃而隽永,浩瀚而辽阔经典诗文大世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吧!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 晴 好

醉 美

水 雨 奇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课题小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课题小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课题小结:本学期我校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一.在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语文学科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在教学中,通过介绍学习 ...
  • 浅谈英语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英语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丰台区苏家坡小学 高文健 教学永远具有强烈教育性.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在我国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中,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发智力,培 ...
  • 法制渗透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渗透 台江县第一中学邰国清 当前,青少年犯罪率在上升,所以,教育中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一个不容轻视的问题,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校即生活,生活即学校".在 ...
  • 五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五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努力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方面入手,系统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而又能促进其长远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不断充实自己 ...
  • 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材料目录
    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A.组织管理 A1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有力,机构健全,人员落实 A1.1分管领导有较高的语言文字政策水平和依法管理能力 1.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评报告 2.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汇报材料 3.创建语言文字规 ...
  • 小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 要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语文学科的独特任务是进行母语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最初的语言基础,并担负着传承祖国文化的重任.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变的更为重要,本文主要是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
  • 德育绩效评估报告
    德育绩效评估报告.txt小时候觉得父亲不简单,后来觉得自己不简单,再后来觉得自己孩子不简单.越是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反而记得越清楚. 诗礼相承 闪亮自我 --握山小学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一.学校概况: 建校于1960年的握山小学座 ...
  • 语言文字工作
    滨海县实验小学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制度 我校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常规,将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为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现我校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
  • 语言文字实施方案
    2014年语言文字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核心,以提高我校全体师 生普通话和汉字规范化的意识和水平为目的,扎实做好我校语言文字 规范化的工作,努力提高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水平,规范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