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物态变化 精选试题含答案 - 范文中心

初中物理 物态变化 精选试题含答案

12/18

物态变化

1.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C)

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③深秋,树上的白霜 ④初春,冰雪消融

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

2.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B)

A .冰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B .雾是液化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C .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D .雪是升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3.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A)

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4.如图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体温计的示数是℃.

5.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为图甲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凝华,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3)(填序号) .

(1)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

(2)打开冰箱门,看到有“白气”冒出

(3)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

6.在珠穆朗玛峰上,水沸腾的温度只有72 ℃,(填“高”或“低”).

7.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60℃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

加热,液体的温度 不会(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只有当醋全部汽化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8.小杜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78℃;继续加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 min后停止读数,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此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6℃.

9.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用图中字母表示) 段,此过程中海波吸(填“吸”或“放”)热.

(2)图中,海波在D G (均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相同(填“相同”或“不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

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

A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 .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

2.下列图中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D)

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4.如图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描述的过程可能是(B)

A .蜡的熔化B .海波的熔化

C .水的凝固D .玻璃的凝固

5.下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

A .草叶上的露珠 B .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

C .草叶上形成的“霜” D .湖面上的冰化成水

6.蒸馒头的师傅在用手从蒸笼里拿刚蒸熟的馒头时,为了避免手被烫伤,要先用手蘸一下凉水,他这样做的主要道理是(D)

A .利用凉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把手和热馒头分开

B .利用凉水温度低,能快速降低蒸笼内水蒸气的温度

C .利用凉水蒸发要吸热,能降低水的温度

D .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避免手被烫伤

7.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A .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B .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气,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

C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没有了,这是汽化现象

D .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273.15 ℃以下,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低温极限

8.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C)

A .冰是晶体

B .冰的熔点是0 ℃

C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9.按照“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建设绿色生态东营”的总体规划要求,我市将大力实施湿地修复保护工程.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湿地的水面面积大,大量水汽化(填物态变化名称) 且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湿度和气温.

10.如图所示,烧瓶内装入适量的水,塞紧的橡皮塞上分别插有温度计和玻璃管.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停止加热,用注射器通过玻璃管给烧瓶抽气(填“充气”或“抽气”),水又重新沸腾.

第10题图第11题图

11.如图所示,是A 、B 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80℃.

12.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中A 、B 、C 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为96℃.

(2)图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的温度数据,描绘出的对应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填“升高”或“不变”).

(3)

13.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C)

A .同时沸腾

B .稍后也沸腾了

C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14.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内侧.(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5.雨过天晴,善于观察的小红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路面上积水少的地方一会儿就干了,积水多的地方就很难干.

【提出问题】

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身边可利用的器材:天平(砝码) 、水、烧杯若干、量筒若干

【方案一】

(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天平、水、两只相同的烧杯;

(2)可以使用天平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 ①实验前,在烧杯中分别倒入不同质量的水;

②调节好天平,把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托盘上,通过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③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如果平衡,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无关.

【方案二】

(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水、两只相同的量筒;

(2)可以使用量筒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

①实验前,在量筒中分别倒不同体积的水,记录水的体积;

②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水的体积,计算出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

③如果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相同,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无关.

【交流与评估】

你准备选择方案一(或二) 来进行探究,其优点是能观察到质量的微小变化(或操作简单) ,不足之处是天平的操作较为烦琐(或量筒口径太小蒸发较慢) .

一、填空题

1.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棒在熔化过程中要__吸收__热量;哥哥从冰箱中取出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 现象。

2.玻璃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 。

3.在珠穆朗玛峰上,水沸腾的温度只有72 ℃,是因为高山上的__低,所以水的沸点__低__(选填“高”或“低”) 。

4.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1)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以上发现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有__(2)(3)__(填序号) ,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__液化__。小明还发现虽然冰棒很凉,但拿冰棒棍的手没有这样的感觉,原来冰棒棍是用木材制成的,这表明木材具有较差的__导热__性。

[解析]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冰棒,直接凝华形成了固态小冰晶,看起来

像“白花花的粉”。

(2)剥去包装纸,冰棒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3) 把冰棒放进玻璃杯后,由于热传递,所以杯子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子,液化形成了液态小水滴,看起来像“汗”。

(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冰棒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以上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2)(3),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液化。

(5)冰棒棍是用木材制成的,这是因为木材具有较差的导热性。

5.(2016·南充) “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填物态变化名称) 而形成的;“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融化时要__吸收__热量,导致环境温度降低。

二、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B )

A. 厨房蒸笼旁的“白汽”

B. 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 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

D. 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解析] 厨房蒸笼旁的“白汽”,是蒸笼内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 项不符合题意;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 项符合题意;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 项不符合题意;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D 项不符合题意。

7.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C )

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①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内表面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③深秋,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④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②③。

8.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B )

A .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

B .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C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解析] 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A 、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不符合题意;B 、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是在冷库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冻肉表面,使总重量变大。符合题意;C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由固态熔化成为水。不符合题意;D 、樟脑丸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9.(2016·连云港) 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

B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 .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 .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解析] 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A 项错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B 项错误;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 项错误;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D 项正确。

10.襄阳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园林古城,四季变化分明。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C )

A .护城河里的冰逐渐化成水

B .青草上形成的“露珠”

C .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

D .山上形成的白雾

[解析] A 、冰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 、青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不符合题意;C 、严冬,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符合题意;D 、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不符合题意。

11.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解释正确的是( B )

A .冬天屋顶结的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

B .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了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

C .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放热

D .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看到“白气”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

[解析]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A 选项错误;矿泉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此过程放出热量。B 选项正确;涂在皮肤上的酒精迅速蒸发,是汽化现象的一种,此过程吸收热量。C 选项错误;“白气”是空气中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D 选项错误。

三、简答题与计算题

12.夏天到了,家中温度较高。请你帮家人想出一个合理的降温办法并说明理由。 要使家中温度降低,可以开窗通风,加快室内空气流动,带走较多的热量;也可以在地上洒一些水,利用水的蒸发带走热量;还可以利用空调降温。

13.央视财经《是真的吗》栏目做过如下实验,在塑料袋中装入少量酒精,且把塑料袋内的气体排放干净并扎紧袋口。在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玻璃碗壁变模糊了,再把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塑料袋就鼓起来了(如图所示) ,请根据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在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开水蒸发后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碗壁液化成水,所以玻璃碗壁变模糊了;滴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酒精吸热温度升高,蒸发加快,塑料袋内酒精气体增加,压强增大,塑料袋就鼓起来。

四、实验与探究题

14.(2016·南平) 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撤去酒精灯,水很快停止了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吸热__。

(2)同学们交流时发现:各组测出水的沸点大部分不是100 ℃,原因可能是__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__。(写出一点即可)

【点评】 温度计读数要注意观察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相平;液体沸腾的条件要知道;要掌握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5.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__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__37.8__℃。

16.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此过程中海波____(选填“吸”或“放”) 热。

(2)图中,海波在D 点是__液__态,在G 点是__固__态。(选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 的冰和萘,用__相同__(选填“相同”或“不同”) 的酒精灯加热,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_不同__(选填“相同”或“不同”) 的。

[解析] (1)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此时海波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 由图象可知,AB 段表示海波还没有熔化,处于固态,BC 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CD 段表示海波已经熔化完毕,故D 点处于液态,EF 段表示凝固过程,在F 点已经凝固完毕,故G 点处于固态。

(3)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了80 g 的冰和萘,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根据图表物质熔化的时间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17.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圆底烧瓶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图1

图2

图3

(1)小明用图1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乙所示.该物质在BC 段处于__固液共存_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状态,此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_增加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比较图乙中AB 段与CD 段可知,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加热时间不同,原因是__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__。

(2)小明用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纸板上留有小孔的

目的是__使烧杯内外气压相同__。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FG 段会发现__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__(请写出一条) 。

(3)小明用图3所示的烧瓶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再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__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__。

1.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中(1)、(2)两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1)__凝固放热__、(2)__汽化吸热__。

2.雨过天晴,善于观察的小红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路面上积水少的地方一会儿就干了,路面积水多的地方就很难干。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身边可利用的器材:天平(砝码) 、水、烧杯若干、量筒若干。

【方案一】

(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天平(砝码) 、水、两只相同的烧杯。

(2)可以使用天平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如下: ①实验前,在烧杯中分别倒入__不同质量__的水;

②调节好天平,把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托盘上,通过__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__,使天平平衡;

③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是否__仍然平衡__,如果__平衡__,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质量无关。

【方案二】

(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水、两只相同的量筒。

(2)可以使用量筒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如下: ①实验前,在量筒中分别倒入不同体积的水,记录水的体积;

②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水的体积,计算出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

③如果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相同,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__无关__。

【交流与评估】

你准备选择方案__一__(选填“一”或“二”) 来进行探究,其优点是__能观察到质量的微小变化__,不足之处是__天平的调节比较繁琐__。

3.云、雨、雹、雪、雾、露、霜都是水的家族成员,其中露的形成属于__液化__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凝华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4.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D )

A .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

B .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

C .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

D .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

5.如图所示的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__固体__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__凝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 。

6.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测量,如图所示,温度计的量程是__-20~100__℃。

7.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的是手机中显示天气预报的截图,观察此图可知,当天的最大温差是__14_℃__,19:54时的气温是__29_℃__。

8.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_液化_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_熔化_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9.许多基本仪器制作时都运用了转换的思路,将不易观测的量转换为易观测的量。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10.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其中吸热的是( A )

A .冰的消融 B .霜的形成

C .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

11.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乙_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4__℃。

12.小英学习液体蒸发知识以后,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了一个“比较酒精与水的蒸发快慢”的小实验。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在吸管的中间插入一枚大头针,如图所示,把大头针的两端搭在两个纸杯的边沿并使吸管保持水平平衡。

(2)在这两纸杯中分别倒入少许质量相等的酒精与水,取两片相同的纸巾分别浸入酒精与水中;待杯中酒精与水全部被纸巾吸收后,取出湿纸巾分别挂在吸管的两端,如图所示,调节纸巾的位置直到吸管恢复水平平衡。

(3)当酒精与水开始蒸发时仔细观察吸管,如果吸管哪端上翘,就说明哪端的液体蒸发得更__快__(选填“快”或“慢”) ,这是根据__杠杆__原理来进行判断的。

【交流与评估】

(1)该自制的杠杆类似于力学实验中所用的__天平__(填写基本仪器名称) 。

(2)放在吸管两端的湿纸巾,其摊开的面积必须__相同__(选填“相同”或“不同”) 。


相关内容

  •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选择1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选择1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 A .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 B . ...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 ℃,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 ) A .29 ℃ B. 32 ℃ C.30 ℃ D.35.5 ℃ 请注意:选择题答案一律填写在以下答题卡中,答在其他位置无效! 10.甲.乙. ...
  • 20XX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一.教学规划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3月3日-4月11日 第一册 4月14日-5月9日 第二册 5月12日-5月23日 1.    声.光.热 2.    力 3.    电 4.    实验探究 5.    作图 6.    综合专题 ...
  •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汽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1.沸腾: ⑴沸腾现象: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⑵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 ...
  • 物态变化中考试题
    物态变化中考试题 一.选择 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 .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2. 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温度 ...
  •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典型例题
    第四章 物态变化典型例题 [例题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__________温度,它把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_ ...
  • 云南省曲靖市20**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曲靖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凸透镜成像 B. 凸面镜成像 C. 平面镜成像 D. 小孔成像 2. 对图1中四个图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①图中滚摆旋转后上升时,旋转的速度越 ...
  • 20XX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2]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 理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 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
  • 九年级化学质量检测分析
    附件4: 校尉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学科质量检测总结 一.本次质量检测各学科成绩统计(分学科统计) (一)化学(九年级一班) 1. 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2. 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 二.对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的分析说 ...
  • (人教版)初二物理4.3_汽化液化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4.3 汽化液化习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 1.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 A .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 .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2.甲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