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施工方案1 - 范文中心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1

04/15

“黄金海岸”住宅小区A07地块-9#楼

一、工程概况

“黄金海岸”住宅小区A07地块-9#楼位于郑州市大学路与南三环东北角。该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六层,地下室层高为5.1米,住宅标准层层高2.9米,建筑高度为85.60m,建筑总面积为23639.56㎡。主要使用功能为住宅,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建筑工程等级为一级,建筑结构的抗震类别为丙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DSZ2),水准尺采用铝合金塔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

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

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观测周期为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观测一次。

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0---2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沉降观测点布置如下:(见附图)

4、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1)往返较差 、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h=∑a-∑b≤l.0 , n—表示测站数。(或△h=∑a-∑b≤1.0 , 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

(2)前后视距: ≤30m

(3)前后视距差: ≤1.0m

(4)前后视距累积差: ≤3.0m

(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 ≤1.0mm

(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四、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

(1)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米。

(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

(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3、沉降观测

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等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高,施测时用DSZ2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竣工后一年内,每月观测一次。

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5、统计表汇总

(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

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3) 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

利用沉降曲线还可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q=│△Cm-△Cn│/Lmn,△Cm,△Cn分别为m,n点的总沉降量,Lmn为m,n点的距离。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气阿成。

(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7、曲线形状注意问题

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问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线,而是起伏状现象。这就分析原因,进行修正。

①第二次观测出现回升,而以后各次观测又逐渐下降。可能是首次观测精度过低,若回升超过5mm时,第一次观测作废,若回升5mm内,第二次与第一次调整标高一致。

②曲线在某点突然回升。

原因: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动所致且水准点碰动后标高低于碰前标高,观测点碰后高于碰前。

处理措施:取相邻另一观测点的相同期间沉降量作为被碰观测点之沉降量。 ③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

原因:一般是水准点下沉所致。

措施:确定水准点下沉值,与高级水准点符合测量,确定下沉重。

五、各项工程投入:

1、主要机具及材料使用计划

2、劳动力使用计划

六、测量执行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90204-92)

七、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

2、作业人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测量人员负责沉降观测的全部过程,并进行司镜。记录人员负责观测数据记录及资料的整理。跑尺人员负责立水准尺。

3、作业环境应具备的条件:天气晴朗,通视良好,风力小于二级。

4、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标的准确线,在沉降观测点安装完后,沉降观测标上安装专门的保护筒。

八、观测频率

1、建筑物首层完成后观测一次,以后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

2、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均应进行观测。

3、从竣工后第一年内:每年观测四次;第二年:每年观测三次;第三年:

每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

九、监测资料和报告

1、观测结果应于当日整理完毕,并及时将成果报交给甲方、监理和施工单位,若发现观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甲方、监理和施工单位。

2、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2.1建筑物竣工后一周内向业主提交竣工沉降监测报告,内容包括:沉降观测成果表;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P-t-s(沉降速率、时间、沉降量)曲线图;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2.2沉降观测工作全部结束后一周内向业主提交沉降监测报告,内容包括:沉降观测成果表;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P-t-s(沉降速率、时间、沉降量)曲线图;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十、安全保证措施

1、在进行观测作业时,经常要进入交叉作业的危险区域,所以在每次作业前测量人员必须了解现场观测线路及作业点周围的安全情况,然后对记录及跑尺人员进行交底。

2、所有观此人员在进行施工现场时必须带好安全帽,并密切配合,争取快速、准确地完成观测任务。


相关内容

  •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地上28层.地下0层,框支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独立桩基础.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 ...
  • 5#楼沉降观测方案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碱泉街高层住宅5#楼 沉降观测工作方案 本工程为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碱泉街高层住宅小区1#楼工程,位于乌鲁木齐翠泉路239号,西邻翠泉路,北侧与司法警官学校毗邻. 建筑面积:11627.48㎡,地下面积:432.84 m ...
  • 库房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库房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某某新建工厂工程,位于广州保税区广保大道西侧.其中库房工程长×宽,132×88.5m (局部99.5m 宽)跨度27m .27.25m 及18m 边柱柱距为6m ,中柱柱距为12m .采用PHC 管桩基 ...
  • 满堂支架堆载试验方案
    目 录 一.概述................................................................................................................ ...
  • 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为规范蒙华铁路工程质量管理行为,践行企业对建设方质量承诺:争创省部级.国家级优质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杜绝工程质量特别重大事故:遏制工程质量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减少 ...
  •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基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一.监测意义 基坑与环境的安全与稳定,集中体现在土体的变位,边坡水平位移和沉降.随着土方开挖深度的增加,大面积降水的影响,以及静压桩施工引起土体位移,边坡周围土体会产生一些变化,如应力重新分布.渗排水后土固结等引起土体 ...
  • 储罐安装方案
    施工方案报审表 注:本表一式三份,建设单位.项目监理机构.承包单位各一份. 太仓中石油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建设工程 储罐安装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四年六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
  • 深基坑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
    地铁车站深基坑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 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起点里程为×××+×××,终点里程为×××+×××,全长149.0m ,标准段外包宽21.8m , 站台宽12. ...
  • 铁路框架涵施工方案
    铁路框架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⑴.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设计图纸.设计文件.招标文件.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建设函[2005]754号<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 ...
  • 连续梁预压报告
    93#~94#墩简支梁支架预压成果报告 一.工程概况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15标位于灵昆特大桥范围,SG15标起讫里程为:DK44+598.27-DK46+288.27,80号墩(不含)-127号墩(含),全长169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