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和弹性成本 - 范文中心

标准成本和弹性成本

01/22

标准成本和弹性成本

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排除了不该发生的浪费。标准成本体现企业的目标和要求,主要用于衡量产品制造过程的工作效率和控制出版、控制成本,也可用于存货和销售成本的计价。

有两种含义:

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按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规模和设备能达到的最低成本。是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能力的利用水平。理想的业绩标准是指生产过程中毫无技术浪费时的生产要素消耗量,最熟练的工人全力以赴工作、不存在废品损失和停工时间等条件下可能实现的最优业绩。最高生产能力的利用水平是指理论上可能达到的设备利用程度,只扣除不可避免的机器修理、改换品种、调整设备的时间,而不考虑产品销路不畅、生产技术故障造成的损失。这种标准是“工厂的极乐世界”,很难成为现实,即使出现也不可能持久。它的主要用途是提供一个完美无缺的目标,揭示成本下降的潜力,不能作为考核的依据。

正常标准成本是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的标准成本。把难以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也计算在内,使之切实可行。从数量上看,它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水平,实施以后实际成本可能是逆差,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标准,因而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正常标准成本的特点:A.客观性和科学性;B.现实性;C.激励性;D.稳定性

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成本决定因素变化时,需要按变化了的情况加以修订现行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变化,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变化等。由于市场供求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不需修订。通过基本标准成本与各期实际成本对比,可反映成本变动的趋势,但基本标准成本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因为其不按各期实际修订。 copyright www.sgwk.info

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的标准消耗量,是用统计方法、工业工程法或其他技术分析方法确定的,包括必不可少的消耗以及各种难以避免的损失。

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预计下一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进料单位成本,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

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是各个工序的汇总。是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必要的间隙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 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如果是计件工资制,是预定的每件产品支付的工资除以标准工时。 如果是月工资制,需要根据月工资总额和可用工时总量来确定。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A.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通常采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标准,它在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定时已经确定。有些企业采用机器工时或其他用量标准。作为数量标准的计量单位,应尽可能与变动制造费用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

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是每一工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示总数/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每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内容来自www.sgwk.info

B.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如果企业采用变动成本计算,固定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不需制定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如果企业采用完全成本计算,则要确定。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相同,包括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其他用量标准等,并且两者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它在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定时已经确定。

固定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是其每小时的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示总数/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每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将上述料工费的标准成本按产品加以汇总,就可确定有关产品完整的标准成本。通常编制标准成本卡,反映具体构成。在生产之前送达有关人员,作为领料、派工和支出其他费用的依据。

弹性预算

是企业在不能准确预测业务量的情况下,根据本量利之间有规律的数量关系,按照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有伸缩性的预算。主要用于各种间接费用预算,有些企业也用于利润预算。 特点 是按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从而扩大了预算的适用范围。

是按成本的不同性态分类列示的,便于在计划终了时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应当达到的成本水平),使预算的执行情况的评价和考核建立在更加现实和可比的基础上。

弹性成本预算的编制

基本步骤:选择业务量的计量单位;确定适用的业务量范围;逐项研究并确定各项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各项预算成本,并用一定的方式来表达。业务量的计量单位要最能代表本单位。

如手工操作为主的车间,就应选用人工工时;制造单一产品的部门,可选用实物数量;制造多产品的部门,可选用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等。业务量范围,可在正常生产能力的70%-110%之间,或以历史上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为其上下限。弹性预算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性态的分析水平。

多水平法(列表法) 优点:可对号入座,简便;混合成本中的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可按其性态计算填列,不必用数学方法修正为近似的直线成本。但运用多水平法弹性预算评价和考核实际成本时,往往需要用插补法来计算,较麻烦。

公式法 y=a+bx 优点:便于计算任何业务量的预算成本。但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只能用数学方法修正为近似的直线成本,以便用y=a+bx表示。必要时还要在备注中说明不同业务量

范围内采用的不同固定成本金额的单位变动成本金额。

运用、控制支出、评价和考核成本控制业绩。

目标成本

是根据可实现的销售收入扣除目标利润计算出来的成本。是目标管理思想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的产物。

目标管理的要求:初步在最高层设置目标、明确组织的任务、下属人员的目标设置、拟订目标的反复循环过程、目标成本的确定、初步测算可行性分析。


相关内容

  • 20XX年物业管理综合能力教材电子版
    一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与应用 概要地说,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科,它解释人们在面临稀缺性时做出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变化.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求而言,世界上的资源绝大部分都是稀缺的,或者说是有限的.所有的经济探究与问题都产生于稀缺性.对企业生 ...
  • 中国农业大学专升本网上作业(农业经济管理)
    1.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 ) A.植物产品 B.动物产品 C.食品 D.动植物产品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D 2.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 ) A ...
  •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
    制度篇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生产力 一. 填空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 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开始,到 为止,最少需要 时间 二.单 ...
  •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 劳动经济法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即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 满足人类需 ...
  •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简明总结
    两种互补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两种替代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是反方向变动关系的理论. 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需求是指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不同需求量的总称. 供给和需求 ...
  • [劳动经济学]复习题答案20**年-6-14
    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 稀缺的信息资源配置问题 B稀缺的技术资源配置问题C 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 D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问题 11. 根据主体均衡的条件,主体在资源 约束的条件下 ...
  • 南大20**年秋微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100分
    考生答题情况 -------------------------------------------------------------------------------- 作业名称:微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2) 出 卷 人:SA 作业总分 ...
  • 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
    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S) 1简介 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1](苯乙烯类TPES),热塑性弹性体的主要种类中,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因为它们能与许多材料混合,如填料.增量剂.改性剂和其它树脂等.这 ...
  • 电大专科西方经济学判断题汇总
    三.判断正误题 1.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2.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说明了随着一种物品生产的增加,机会成本在递减.(×) 3."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quo ...
  • 西方经济学多选题
    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特点有(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正式分开,2凯恩斯主义占据主导地位,3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4提出了序数效用理论) 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A.完全垄断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