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路在我们脚下 - 范文中心

未来之路在我们脚下

01/03

作者:谢爱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年05期

  1997年,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来到底特律,受到热烈欢迎。美国报纸的通栏标题是:“比尔·盖茨征服了汽车城。”我认为这是一个象征,标志着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转变:从以钢铁、汽车和公路为基础的工业时代,转向以硅、电脑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曙光已在人类历史的地平线上升起,传统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社会准则受到空前剧烈的冲击与震撼。

  面对这场汹涌澎湃的信息革命与知识经济的浪潮,世界各国都作出了迅速而强烈的反应。以美国为例,美国是最早感受到知识经济的步伐的,早在80年代,美国的德鲁克、奈斯比特和托夫勒等一批学者就提出了“知识社会”将要兴起的预言,1985年保罗·罗默从理论上论述了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并正在起着主导作用。同时美国的科技界和教育界意识到美国的国民素质特别是科学素养不能适应当代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的100名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2061 计划”,意在用一代人的时间全面提高美国国民的科学素养,以迎接新世纪。1997年克林顿在其国情咨文中呼吁:美国的教育要培养学生适应21世纪的知识经济。同年4 月政府每两年一次地向议会提交的题为“面向21世纪的科学技术”的科技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到21世纪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

  我们知道,美国一向执全球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之牛耳,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与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条件使其在迎接未来新的经济形态的挑战中独领风骚。克林顿宣称:知识经济是美国“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这自然使我们想到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中国怎么办?这个拥有12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该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吉和金吾伦教授合著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这本著作,便是中国的学者经过严肃认真的理论思考后,对上述事关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提交的一份答卷,(本书是刘吉和金吾伦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信息高速公路的社会影响,”)这是他们5年艰苦劳动结出的宝贵的理论成果。

  将严肃的学理思考与对现实的透彻分析融为一体,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在占有大量的、翔实的资料的基础上,将我们引入一个由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电子出版、网上购物、远程教学、虚拟实在……所构成的新奇的世界,使我们亲身领略了波澜壮阔的全球数字化信息革命的潮流。作者既高瞻远瞩,以乐观的恣态预言信息革命与知识经济的来临;又脚踏实地,以求实的精神分析中国在这场世界大潮中的利弊及其对策。中国学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拳拳的赤子之心,融于字里行间。这是我初读此书时一个最为突出的感受。

  我们的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但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理论界众说纷纭。该书第二章用“四化”(智能化、电子化、全球化、非群体化)和“四性”(综合性、竞争性、渗透性、开放性)描述信息化的一般特征,颇富新意。另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是“全球化”,用李慎之先生的话说是“全球化之言盈天下”,但全球化的根源是什么?该书第四章“网络时代”揭示了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的发展与“全球化”的因果联系,使读者对“全球化”的进程与高新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清醒深刻的认识。

  理论性强,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是该书的另一大特色。在第二章描述信息化的特征时,作者巧妙地借用了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范式”概念,用范式的转换揭示新旧时代的差别及对信息革命的不同态度。接着,从信息与知识的联系和区别的理论描述中,过渡到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兴起。作者引用了德鲁克的观点,即随着知识被应用的对象不同,依时序造成三个不同的革命:第一阶段,知识被运用于工具、过程和产物,这种应用创造了工业革命,但同时也创造了马克思所谓的“异化”, 创造了阶级和阶级斗争。 第二阶段, 知识被应用于工作(work),这引来了生产力革命,把无产阶级转变为具有较高收入的中产阶级。第三阶段出现在二次大战之后,知识被应用于知识本身,引起的是管理革命。这时知识快速地变成生产的一种因素,并造成新型的社会,即知识社会。作者明确指出,如今以“内部市场”和“企业共同体”的形成为特征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管理革命,相对于旧的管理方式来说,同样是一种“管理范式的转换”,必须从“范式转换”的角度来理解这场革命的伟大意义。

   在第五章“虚拟实在与虚拟世界”中, 作者首先对VirtualReality的翻译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为此, 金吾伦教授专门查阅了《远东英汉大词典》和米歇尔·海姆的《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并列举国内各种不同的译文对比参照,认为还是译为“虚拟实在”最好。金先生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翻译问题,而是涉及到对这一概念内涵的正确把握,并将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实践。说实话,在阅读该书之前,我还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Virtual Reality这个词该如何准确翻译, 只是兴之所致,时而把它写为“虚拟实在”,时而又把它写为“虚拟现实”。本章还通过对中西哲学史上“虚拟”和“实在”两个概念的准确辨析,分别从哲学层次和社会层次上考察了“虚拟实在”的本质,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信息革命不仅催生了新的经济形态,它也代表着一种新文化的崛起,这便是以权力分散、心灵沟通、文化共享、个性化精神为鲜明特征的电脑网络空间文化,其核心是自由和开放,这种新的文化对现实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挑战是颠覆性和震撼性的。该书第十章“网络文化”详细描述了这场挑战的内容和实质,并指出该如何应付这种挑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研究课题,“我们该做的事似乎远比建设通讯网络要多得多。”(P285)

  最后一章“科业革命论”是对当今时代所发生的变化的一种结论性判断,算是国内理论界的一家之言,读后颇受启迪。

  总之,该书正如其书名所揭示的那样,对当今中国起着“千年警醒”的作用。世界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挑战和机遇同时并存,未来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愿借用比尔·盖茨的一句话结束此文:未来之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相关内容

  • 班级文化建设标语
    班级文化建设标语 班级文化建设标语2010-01-04 10:39班级文化建设标语1.信心决心恒心专心2.态度决定一切/静竞进精3.与文明同行从诚信做起4.学真知做新人/争真修臻5.我要学我能学/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6.文明守纪团结奋进7. ...
  • 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
    反思一: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 本首诗歌的教学我精心分析了教材和学生思维特点设计了教学环节,力求按照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安排教学程序.本篇文章内容属于人生哲理诗,相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较为难懂,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应该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
  • 20**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解读及习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3.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 ...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报告鲜明表达着全党的坚强信念.十八大代表在讨论报告时认为,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吹响了新号角."中国号"巨轮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 ...
  • 习近平引用的经典古语和名言
    纵观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发现,他曾数次引用古典诗句.谚语阐述思想.谆谆告诫,语重心长:殷殷期望,寄意深远.本期特别关注全面盘点习近平从去年初出访美国至今的讲话所引用的经典古语和名言,展现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 [特别关注]习近平讲话引用 ...
  • 满分作文-脚下万云路
    脚下万云路 很久以前,我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徒步走完万云路(重庆万州区到重庆云阳县),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坚持走完,能走多久?但一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5月11日(星期五),下了很大的雨,气温陡然降低,另据天气预报,星期六将是晴见多云,很适合 ...
  • [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2.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第二集) www.jyb.cn 2014年06月11日 来源:新华网 中国道路 --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第二集) [解说] 面对这样一个饶有兴趣的提问:" ...
  • 劳模座谈会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青年同事: 大家好! 非常感谢局领导对我们青年干部的关心和重视,给我这一次机会与全局杰出青年干部代表一起学习.交流,分享作为一名***人的光荣和自豪. 我1992年毕业工作,工作21年来,分别在技术员.队长.安全工程师.副经理 ...
  • 浙江10个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总结
    浙江10个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总结(收藏) 商业地产与电商mp2016-10-08 21:18:12阅读(9733)评论(0) 有重点.有特色发展是指导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原则,浙江省2015年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截止目前共有79个特色小镇列入省 ...
  • 未来的路在脚下[散文欣赏]
    经历了上海的冬,才知道家乡的冬简直是春天,我们老师预测今年夏天一定会热,因为今年冬天是个暖冬.从高考失利中走出来,我花了一学期适应我的大专,而不是我的大学.恍恍惚惚的填了志愿,莫名其妙的选了专业,然后我就到了上海,对于一个从乡下进城从未见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