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是纳粹,右边是苏联 - 范文中心

左边是纳粹,右边是苏联

06/18

德国和苏联海报:左边是纳粹,右边是苏联(图)

纳粹德国和苏联海报:左边是纳粹,右边是苏联(组图)

(资料图:左边是纳粹,右边是苏联)

漫话国外宣传海报

海报,又称招贴画,就是贴在街头墙上、挂在商店橱窗里的大幅画作,以其醒目的画面引起路人的注意。说起来,海报是一个大家族,其中最多是商业海报,如电影海报、商品促销海报,目的是让看海报的人产生消费的欲望。商业海报在当今消费社会中仍然长盛不衰,不时出现在各大商场和各类展销会中,不过更常见的是,形形色色的商业海报乔装打扮化为广告现身在报纸杂志上。

我这里要谈的是另一类海报——宣传海报,尤其是政治宣传海报。地区范围限制在国外,主要介绍欧美国家的宣传海报。平心而论,现在并不是宣传海报的黄金时代,当今宣传媒介的头把交椅已被后来居上的电视独占。覆盖范围广、图像生动逼真的电视一问世,广播、报纸、杂志这些原先很有市场的宣传媒体相继大受影响,就不用说只作为墙头招贴的宣传海报了。现在有时还能见到一些宣传海报,比如在一些西方国家大选的前后,或是一些和平运动者号召反对某一场战争的反战运动中,但数量毕竟很少了。

如果把时光倒退回去半个世纪,在20世纪的前50年却是宣传海报大行其道的黄金时代。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俄,首都莫斯科市中心邮电局的橱窗里贴满了海报,每隔几天都要换上新的海报。相当多的市民是靠看这些花花绿绿的海报来了解革命形势发展的。橱窗里的海报画了一个骑着战马奔驰的红军战士,上面写的标语是“无产者上马”,这是一张红军的征兵海报。几个月后海报换成了一群年轻人在火车头前干活,这是在号召青年参加“星期六共产主义义务劳动”。这样的宣传海报一般画面简单,主题突出,号召什么、反对什么,一眼就能看明白,往往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和鼓动效果。比如有一张红军征兵的宣传海报,画了一个持枪的红军战士用手指着看海报的人,在严肃地发问:“你参加红军了吗 ”其宣传有直指人心使人警醒的奇特效果。

在20世纪前期,宣传海报出现的高峰时期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几次政治的动荡之中,因为这是最需要海报来扩大宣传影响的时刻。各国都征召艺术家创作海报,有些名画家也在被召之列。比如美国画家克里斯蒂,曾创作过著名历史画《签署美国宪法》,在一战中他就被请到军事宣传部门专门画征兵和募捐海报,为美国在战争中开发兵源和财源出了不少力。但一般情况下,这些艺术家都甘当无名英雄,不在画作上留名。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海报设计家们绞尽脑汁,选择最有说服力的角度创作,来打动人心。逐渐形成了各国海报表现同样内容的不同风格。就以一战时的征兵海报为例,目的都一样,但着眼的重点却不同。英国的海报注重表现国民的社会责任感,画一队背着行囊荷枪出征的英军士兵;法国的海报着重强调多种族的参战意识,画一队由黑人组成的法军外籍军团士兵在吹号冲锋。最绝的是美国的一战征兵海报,更多在焕发男人的骑士精神上下功夫,这种海报就要请前面提到的名画家克里斯蒂来创作了。他除了画历史画外,最擅长的是画妇女,内容有点像古代的仕女图。克里斯蒂就在海报上画一个漂亮的姑娘,身穿海军水兵服,卷曲的头发微微被风吹起,双手叉腰,向后歪着头。海报上印的一行文字就是她说的话:“我要你当海军。”面对这样的征兵宣传,哪个热血男儿好意思硬着心肠去拒绝呢 这种注重煽情的宣传风格在美国的海报中屡见不鲜。二战时期在美国有一幅很有点名气的宣传海报,画了一个气息奄奄的士兵,海报上还写上了这样的话:“别人献出了生命,你难道不愿意借点钱给国家吗 ”借钱的意思是号召国人去购买国家发行的战争公债。看到这样的海报谁能无动于衷不掏钱包呢?

利用海报这种大幅图像进行宣传只是一种手段,本身谈不上好坏,既要被革命政权用来动员人民投身革命事业,也可被法西斯政权用来迷惑和欺骗国民。在20世纪前期海报宣传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两个阶段是苏联革命时期和纳粹德国执政时期,这是正反两方面的两个典型例证。流传到今天的这两个时期的海报再现了当年的政治和社会场景,是我们解读过去政治生活的极好材料。当年的苏联革命和建设需要动员千百万人民参加这一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宣传就成为最重要的动员手段。浏览十月革命后苏联艺术家创作的众多萦系着红色情结的宣传海报,简直就像让我们穿越过了长达几十年的时光隧道,返回到那昂扬而火热的年代。这些海报反映的都是当时的政治理念,有一幅苏联早期海报题为“消灭帝国主义”,海报画面上是各国无产者正在围歼象征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吃人怪兽,表现当时人们希望在本国革命成功后,转而进行世界革命,很快消灭帝国主义的理想。20年代以后,苏联海报的题材随着形势的变化也在改变,由战争转向建设。有一幅题为“面向未来”的海报就反映了这一变化。在这幅海报上苏联伟大的革命家列宁正挥手指引人民面向未来,准备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而奋斗。海报背景是冒着浓烟的烟囱和巨大的工厂厂房,象征着苏维埃国家已经拉开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序幕。在人物形象上苏联海报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有一幅描绘苏联纺织女工的海报,画面上有个面带微笑、身体健壮的女工,她的形象就体现了当时的审美情趣,塑造身材高大、圆臂粗腿的健壮劳动者。今天我们重新回顾这些充满着理想情愫和浪漫情怀的苏联海报,仍会被其中反映出的真诚和热烈的精神所感染。

而与此正好相反,纳粹德国的法西斯政权虽然也很重视海报宣传,但其中透露出的却是欺骗和蛊惑。德国纳粹党也很注重到处张贴海报以制造气氛,纳粹党魁希特勒就曾针对宣传海报谈到,要把海报着上鲜艳的颜色,让人看后留下永远难忘的印象。1932年希特勒参加德国总统竞选,竞选宣传中就包括在各大城市墙上贴了大约100万张宣传海报。其中有一张海报上,凶神恶煞的希特勒紧握拳头,眼睛死盯着前方,一副好斗的模样。在他的身后画上了密密麻麻的支持者。纳粹德国的海报很注意在表面上做文章,海报上那虚张的声势,堂皇的外表,危言耸听的口号,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人引向了歧途。可以这么说,一张张纳粹德国的海报就是法西斯分子当年窃国欺世愚民的罪证。

尽管众多的宣传海报在世界艺术史上没有多少地位,但这些海报并不是没有艺术价值。正如前面所提到,有些海报的创作者是有很高造诣的艺术家,不过他们大多是应召而来,往往是在画室里集体创作,在自己的作品上不留名姓,也就使他们的名声隐而不显。从艺术风格上来看,大多数海报都是用水粉画创作的具象作品,重在写实,重点不在表现艺术技巧。但也有少数海报在艺术上做了创新的尝试。比如有一张苏联早期题为“钢枪在手的工人”的海报,就是海报中少见的抽象艺术作品。海报描绘的是一个正在干木工活的工人,他的手边有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画面几乎全是由几何形的色块组成,笔触简练传神。

本身创作目的不在艺术探求的海报有些在事过境迁后也会永久地流传下来,成为某种固定的时代形象。比如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各有一幅作品已成为可传之久远的名作。一战中有一张美国的征兵海报,画面上是一个代表美国人形象的“山姆大叔”用手指着看海报的人。他要说的话在海报上印着:“我要你参加美国军队,去最近的征兵站。”“山姆大叔”是典型美国人的形象,模样是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瘦高个老头。他这种双目凝视直指人心的经典动作后来被不少类似的海报仿效,前面提到的那张红军征兵海报就是其中之一。在二战中美国也有一张特别有名的海报,画的是一个身穿工作服的美国妇女,正在捋袖曲臂以显示自己强壮有力。她嘴里说:“我们能做、能做什么?”能做以前只让男人干的活。这张海报的宣传目的是动员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为美国赢得二战的胜利效力。大量的美国妇女战时找到了工作,战后她们不愿意再回家重操家庭妇女的旧业,而是继续工作。这就在经济上解放了妇女,有人认为二战播下了战后美国女权运动的种子。而这张海报就是这一重大变化的明证。

走笔至此,可以对20世纪前50年外国宣传海报做一个简单的评价。首先,20世纪风云变幻,宣传海报在政治宣传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次,宣传海报本身只是个手段,可为正反两方面的宣传所用。再次,为达到较好的宣传目的,海报上的画面相当注重直观的宣传效果,也留下不少值得回味耐看的作品。最后,宣传海报即使不如古玩玉器有经济上的收藏价值,但作为记录过去某一段历史的见证,也值得留存。(中华读书报 陈仲丹 文)


相关内容

  • 纳粹科学家助美国在冷战中赢苏联|纳粹|科学家
    核心提示:冯·布劳恩还帮助美国成功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从而让美国在冷战时期同苏联的太空竞赛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德国纳粹的末日科技 资料图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5年9月17日16版,作者:佚名,原题:纳粹科学家助美国冷战 ...
  • 世界现代史历史人物及简介
    世界现代史历史人物及简介人物 1. 简述要点温斯顿·伦纳德·斯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40年至 宾塞·丘吉尔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赢 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 ...
  • 评论政治委员
    政治委员,简称政委,共产党国家由于以"党指挥枪"为治军纲领,通常在团.旅.师.独立支队及相当机关设立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主要负责处理共产党的主要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职位,目的是确保军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委员与同级 ...
  • 二战十大名将
    二战十大名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很多能征惯战的将领,下面我就谈谈我心中的二战十大名将! 第十位--麦克阿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 ...
  • 网摘:什么是西方价值观(上)
    网摘:什么是西方价值观(上) 1. 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是两大原则之间的对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任何他人或集体都不得剥夺其权利,所以,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并且是为了自己 ...
  • v字仇杀队影评
    <V字仇杀队>(英语:V for Vendetta)是2006年科幻惊悚电影,詹姆斯·麦克特格导演.乔·西佛与沃卓斯基兄弟制作,由娜塔莉·波特曼饰演艾薇·哈蒙德.雨果·威文饰演V.斯蒂芬·雷饰演总督察芬奇.约翰·赫特饰演总理沙特 ...
  • 德国国会大厦:一枚"安逸的蛋"
    郑实 德国国会大厦(Reichstag)是全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国家议会所在地. 在柏林,它也在受游客欢迎的景观中排名第二(第一名是勃兰登堡门).国会大厦对所有人免费开放,要先用证件预约参观时间,之后必须准时到指定地点等候. 对旅游者来说,整 ...
  • 纳粹德国十大风云人物
    纳粹德国十大风云人物 德国方面上镜率最高的当然非"元首"莫属,竟然上了5次封面,包括1938年被评为<时代>风云人物,比盟军方面最多的麦克阿瑟还多一次.当然包括一次宣布他死讯的封面.元首大家都太熟悉不过了,这 ...
  • [浩劫]法国纪录片
    中文名称:浩劫 英文名称:Shoah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2003年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已通过安全检测: 安全检测软件软件:KV2005 版本号:9.00.607 病毒库日期:2005-11-1 常在服务器:Ra ...
  • 中国抗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
    1931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初七. 当夜,东北军第7旅士兵陈广忠被一声爆炸声惊醒."不多一会儿,机枪.步枪都响了起来,声音越来越近.很快,就有炮弹落到了营区里.直到连长来叫我们,大家才知道,日本人打进来了." 战争,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