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试卷 - 范文中心

结构力学试卷

10/27

结构力学试卷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 5 页) 大题 得分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 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 (本大题分 4 小题,共 11 分) 1 . (本小题 3 分) 图示结构中 DE 杆的轴力 FNDE =FP/3。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FP D

a

E

a a a

2 . (本小题 4 分) 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3 . (本小题 2 分) 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 4 . (本小题 2 分)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 (本大题分 5 小题,共 21 分) 1 (本小题 6 分) 图示结构 EI=常数,截面 A 右侧的弯矩为: ( ) A. M / 2 ; B. M ; C. 0 ; D.

M /( 2 EI ) 。

( )

Fp/2 Fp Fp/2 A 2a 2a Fp M

Fp/2

a a

Fp/2

a a

2. (本小题 4 分) 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B.ci; C.dj; D.cj.

a f g

b

c

d

e l

FP=1

h

i

1

j

k

3. (本小题 4 分) 图 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A. 图 b; B. 图 c; M EI

l

C. 图 d; M/4

D.都不对。 ) ( M/4 3M/4 3M/4

EI

3M/4

l

M/4

M/8 (c)

M/2 (d)

( a) (b) 4. (本小题 4 分) 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 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 3 分) 图示梁 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Pl 3 /(24EI); B. FPl 3 /(!6EI);

) D. 5FPl 3 /(48EI).

C. 5FPl 3 /(96EI);

FP 2EI A l/2 l/2 EI

三(本大题 5 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四(本大题 9 分)图示结构 B 支座下沉 4 mm,各杆 EI=2.0×105 kN·m2,用力法计算并 作 M 图。

4m

B

6m

△=4 mm

五(本大题 11 分)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 M 图。EI=常数。

FP

FP

l 2

l

l

l

l

l 2

六 (本大题 14 分) 已知图示结构,E I  2.1  10 4 kN  m 2 , q  10 kN /m 求 B 点的水平位移。 B 2EI q 2EI EI 2EI 4m 2m

4m

七(本大题 14 分)用位移法作图示结构 M 图,各杆线刚度均为 i,各杆长为 l 。

q

C B A D

八.(本大题 15 分) 用力法作图结构的 M 图.EI=常数.

EI 2q EI

EI 2EI EI 2q l

l

l

哈工大 2001 年秋季学期

结构力学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八 九 十 总分

一 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对于单自由度体系有如下关系

1

k 

对于多自由度体系也同样成立。 (

) )

2. 仅在恢复力作用下的振动称为自由振动。 (

3. 对于杆系结构,用有限元方法得到的单元刚度矩阵与矩阵位移法得到的是一致的。 ( )

4. 在无限自由度体系的

弹性稳定分析中,用静力法和能量法(瑞利-里兹法)得到的 临界荷 载是相同的。( ) )

5. 只要两个杆件的截面面积相同、 所用材料相同, 它们的极限弯矩就是相同的。 ( 二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分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对图示结构,若要使其自振频率增大,可以( A. 增大 F P ; B. 增大 EI; C. 增大 m; D. 增大 l。 ) 。

2.图示刚架杆单元的坐标转换矩阵 T 6 6 中的第一行元素为( A. B. C. D.

)。 y

0 . 866 0 . 866

0 . 5

0 .5  0 .5

0 0

0

0 0

0

0 0

0 ; 0 ;

0 . 866

0

0 ;

0 . 5

 0 . 866

0

0

0

0 。

30o ) 。

x

3. 三结点三角形单元的形函数满足的条件为 ( A. B. C. D.

N 1 ( x 1 , y 1 )  1, N 1 ( x 2 , y 2 )  0 , N 1 ( x 3 , y 3 )  0 ; N 1 ( x 1 , y 1 )  0, N 1 ( x 2 , y 2 )  1 , N 1 ( x 3 , y 3 )  1 ;

N 1 ( x 1 , y 1 )  0, N 1 ( x 2 , y 2 )  0 , N 1 ( x 3 , y 3 )  0 ;

N 1 ( x 1 , y 1 )  1 , N 1 ( x 2 , y 2 )  1 , N 1 ( x 3 , y 3 )  1 。 (注:x i , y i 为 i 点坐标)

三填充题(本大题分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图示体系不计杆件质量和轴向变形,各杆抗弯刚度为常数,其动力自由度为

2.在结构矩阵分析的后处理法中,由结构原始刚度矩阵根据实际支承情况,对结构原始刚 度矩阵加以修改以形成基本方程,采用的修改方法有 、 。 3.用三结点三角形单元分析弹性力学平面应力问题时,在相邻单元的边界处,位移、应力 和应变这三个量中,连续的量有 ,不连续的量有 。 四. 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66 分) 1. (12 分) 图示结构各杆 EI=常数, 不考虑轴向变形, 试求结构的刚度矩阵和荷载矩阵。

2. 分)试求图示桁架的结点荷载矩阵。 (6

3. 分 )已知图示梁的结点位移矩阵      3 .6 5 (8 试求 2 单元的杆端弯矩。各杆线刚度均为 i

 7 .1 4

5 .7 2

 2 .8 6   1 0

T

4

rad ,

 i  10

6

kN  cm  ,q=20 kN/m。

4. 分)已知   0. 4 ,试求图示体系的振幅和最大动弯矩。 (8

              5. 分) (16 试求图示体系的振型和自振频率。 已知:m 1  2 m , m 2  m , k 1  2 k , k 2  k , 横梁为刚性梁。

6. 分)试求图示体系的临界荷载。 (8

 

7. 分)试求图示连续梁的极限荷载。已知截面的极限弯矩为 M u  1 4 0 k N  m 。 (8

哈工大 2002 年春季学期

结构力学

题 2 分,共 10 分) 1.构成二元体的链杆可以是复链杆。

( ( ) )

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 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

2.为求联合桁架的各杆轴

力,可首先求组成联合桁架各简单桁架的轴力。

3.仅有支座位移的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如果单位广义力引起的反力均与支座位移同向,则所 求位移必为正。 ( ) )

4. 图示对称结构在竖向对称荷载作用下, 位移法求解的最少独立位移未知量个数为 2。 (

5. 所作出的正确影响线,必须具有正确的外形、符号和控制值。 二、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分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图示结构位移法最少未知量个数为( A. 1; C. 3; C. 2; D. 4。 ) 。

2.图示超静定刚架以去除 C 支座加向上的反力为基本体系, 各杆 EI 等于常数,δ11 和 Δ A. EIδ11 =288;EIΔ B. EIδ11 =216;EIΔ C. EIδ11 =288;EIΔ D. EIδ11 =216;EIΔ

1P 1P 1P 1P 1P

10 kN/m B 20 kN C 3m A 6m 3m

为 (

)。

=8640; =8640; =-8640; =-8640。 ) 。

3. 超静定结构影响线的外形为 ( A.一定为曲线;

B. 一定为折线;

C.可能为曲线,也可能为直线;D. 一定为直线。 三填充题(本大题分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 力 法 方 程 各 项 的 物 理 意 义 是 , 整 个 方 程 的 物 理 意 义 是 。 2. 力 矩 分 配 法 经 若 干 轮 分 配 、 传 递 后 能 逼 近 真 实 解 答 的 原 因 是 。 3. 反 力 - 位 移 互 等 定 理 数 值 和 量 纲 都 相 等 的 原 因 是 。

4. 对于平行型截面单杆, 在截面一侧外荷载 杆。 四. 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62 分)

条件下将是零

1. 分)将图示超静定结构通过减除约束改造成静定结构。(不少于三种选择) (6

2. 分)试求图示桁架各杆轴力,各杆 EA 等于常数。 (4

3. 分 )试求图示抛物线( y = 4 fx ( l - x ) /l 2 ) 三铰拱距 A 支座 5 m 的截面内力。 (8 20 kN/m 40 kN·m y A x 2×10 m 5m B C 4m

4. 分)试用图乘法求图示结构 C 铰两侧截面的相对位移。各杆 EI 均为常数。 (8 30 kN/m

C 6m

A 6m

B 6m

5. 分)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弯矩图,各杆 EI 均为常数。 (8 A D l C   l l 6. (10 分)试写出图示结构的位移法典型方程并求出全部系数。 M B

20 kN/m

A

EI EI

C

D

2EI

E 4m

2EI 4m

B

4m

7. 分)试用力矩分配法求作图示结构弯矩图(计算两轮) (9 ,EI=常数,FP = 28 kN。

8. 分)作静定多跨梁 F A Y 、 F B Y 、 M A 的影响线。 (9

12×1 m

哈工大 2002 年秋季学期

结构力学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八 九 十 总分

一 是非题(本大题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6. 图 a 所示结构周期为 T i ,则图 b 所示体系周期 为T  ( T1  T 2  T 3 。

2 2 2

7. 结构刚度(也称劲度)方程,其矩阵形式为: (  K    P  。它是整个结构所应满足的变形条件。

) )

8. 常应变三角形单元的形函数 N k 在单元 i、j 边界上的值与 k 点坐标无关。 (

9. 对常应变三角形单元的计算结果采用两单元平均法进行整理是指以相邻两单元的 应力 平均值作为单元内各点应力。 ( 10. )

有限元分析时,无论采用何种单元位移函数,随着单元划分得越来越小,结果都 ) )

将收敛。( 11.

如果使单自由度体系的阻尼增大,其结果是周期变短。 (

二.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分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有限元分析中的应力矩阵是两组量之间的变换矩阵,这两组量是( A. 单元应力与单元应变; C. 单元应变与单元结点力; ) 。

D. 单元结点力与单元结点位移; D. 单元结点位移与单元应力。 2.F  和 F  分别是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的单元杆端力向量,T  是坐标变换矩

e

e

阵, 则正确的表达式为( A. B. ).

e

F  F 

e

 T F  ;  T 

T e F  ;

C. D.

F  F 

e

 T F  T 

T

e

e

e

e

F  T  。

) 。

3. 用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分析平面问题时,单元之间 (

A.应变是连续的,位移也是连续; C. 应变不连续,但位移是连续的; B.应变、位移均不连续; D. 应变连续,但位移不连续。 4 . 单自由度简谐受迫振动中,若算得位移放大系数  为负值,则表示( A. 体系不可能振动; C. 动位移小于静位移; B. 干扰力频率与自振频率不同步; D. 干扰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三填充题(本大题分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 。

1.直接刚度法中处理位移边界条件时有以下两种方法,即 前一种方法的未知量数目比后一种方法的 。

2.已知质点 m 的最大竖向位移 y max  5 y st ,且初始时质点竖向位移为 y st ( y st 为静 位移) ,则质点的初始速度为 。

3.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为

 四. (本大题 10 分) 按先处理法求图示结构的荷载列阵。只考虑弯曲变形,各杆 EI=常数。

五. (本大题 10 分) 考 虑 轴 向 变 形 , 求 图 示 结 构 单 元 ① 的 杆 端 力 。 已 知 :

I  0 . 0417 m ; E  3  10 kN/m

4 3 2

; A  0 .5 m ;

2

结点 1 的位移列阵  1   1  10  4  3 . 70 m

 2 . 71 m

 5 . 15 rad

T 。

六 . ( 本大题 10 分 ) 试求图示结构的结构刚度矩阵中元素 k 32 、 k 13 。

七 . ( 本大题 10 分 ) 试求图示体系质点的振幅和 A 截面动弯矩幅值

八 .( 本大题 10 分 ) 试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和周期。

九. 本大题 10 分) ( 试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已知 m 1  m 2  m ,各杆 EI=常数。

哈工大 2003 年春季学期

结构力学试卷

(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 5 页) 大题 得分 一. 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 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 (本大题分 3 小题,共 7 分) 1.(本小题 3 分)图 a. b 所示三铰拱的支座反力相同。 ) ( q 2qa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h

h

(a) 2.(本小题 2 分)图示结构中的反力 H=-M/L。 ) ( M

l

(b)

M

H

l

l

3.(本小题 2 分)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 ,传递系数与外界因素(荷栽,温度变化等) 有关。 ) ( 二 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 3 小题,共 9 分) 1. (本小题 4 分) 连续梁和 M 图如图所示,则支座 B 的竖向反力 FBy 是: A. 1.21(↑) B.5.07( ↑) C.11.07(↓) D.17.07(↑)。 ( )

20 kN

2 kN/m

A 3m 16.72 3m

B 6m

C

11.57

15.85

3.21

2 (本小题 3 分) 在位移法中,将铰接端的角位移,滑动支撑端的线位移作为基本未 知量: A,绝对不可; B.一定条件下可以; C.可以,但不必; D.必须。 ( ) 3 (本小题 2 分) 图示体系为: A. 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B. 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C. 几何常变 D. 几何瞬变

20 kN 2. (本小题 5 分) 虚功原理应用 条件是:力系满足 条件; 位移是 的。 四(本大题 4 分)对图示体系作 几何组成分析 6 7 8

20 kN

A 4m 4m

B

1 2

5 4 3 3

2m

2m

三.填充题(将答案写在空格内) (本大题分 2 小题,共 9 分) 1. (本小题 4 分)图示刚架支座 反力 FBy= , C 截面的弯 C 矩 MC= ,剪力 FQC=

五(本大题 7 分)用力法计算图示梁,取支座 D 的竖向链杆为多余约束,代以方向向上 的多余力 X1,求得 δ 11=l3/(EI),Δ 1P= -ql4/(24EI),求作其 M 图。 q D

l

l 2

l 2

l

六(本大题

7 分)求图示桁架杆件 a, b 的内力

d a b FP 2d 2d d

七 (本大题

8 分)已知图示结构的 M 图, 作 FQ , FN 图。 4

1 kN 4

8 2m 6 2 kN 2m 4m

4m M (kN·m)

八 (本大题

10 分)作图示结构 FQB 左 ,MF 的影响线。 FP=1

A

F

B

H

I

C

D

E

2m

2m

1

1

1

1

4m

1

4m

九 (本大题 杆 EI 相同。

12 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并作图示对称结构的 M 图。已知:q=40 kN/m 各

q

q 6m

3m

6m

3m

十 (本大题 刚度均为 EI。

13 分)用位移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 M 图,横梁为无穷刚梁 EI→∞,两柱

h

C FP

D

h

h

B A

十一 (本大题

13 分)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的 M 图。

28 3

kN

C

EI 4 kN/m 3m

A

EI 3m

B

哈工大 2003 年秋季学期

结构力学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八 九 十 总分

3 .

( 本小题

2 分 )

当同时采用双线性矩形单元和常应变三角形单元进行有限元分析时三角形单元与矩 形单元之间的单元边界是满足位移协调条件的。() . ( 本小

题 2 分 ) 三角形和矩形单元都是协调单元。只要是协调元,分析结果一定收敛;非协调元一  定不收敛。 ( )

.

( 本小题 4 分 ) 有限元分析中的应变矩阵是那两组量之间的变换矩阵。 ( A.单元应变与单元应力; C.单元结点力与单元结点位移; B.单元应力与单元结点力; D.单元结点位移与单元应变.

. ( 本小题 4 分 ) 用有限元分析平面应变问题和平面应力问题时, ( ) A. 应变矩阵相同、单元刚度矩阵也相同;C. 应变矩阵相同、单元刚度矩阵不同; B. 应变矩阵不同、单元刚度矩阵不相同; D. 弹性矩阵不同、单元刚度矩阵不同。

三填充题本大题分小题共分 。 (本小题分) 结构原始刚度矩阵中,元素 K 12 的物理意义就是时,所应有的数 值。 (本小题分) 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时,实测振动周期后振幅衰减为 y 5  0 . 04 y 0 ,则阻尼比

  。

注 y 0 为初位移初速度为 本小题分  有限元分析中,单元刚度矩阵是利用单元的 理推出的。 五 . ( 本大题 10 分 ) 已求得图示连续梁结点位移向量为    0 0 . 0126 单元 杆端力向量 F  。

2

条件,由

 0 . 0054

0

T

,试求单元②的

  

 

八 .( 本大题 12 分 ) 。 试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和振型.

九. 本大题 12 分) ( 试求图示基础的振幅 A 及地基所受的动压力 N。力 P sin  t 通过质心及底面形心。P=29.43 kN,基础 质量 m  156  10 3 kg ,地基刚度 K Z  1314 . 5  10 3 kN/m 不计阻尼。 ,机器转速 N 0  600 转 / 分 。

哈工大 2002 春

三.是非题 1 . (X) ;2.

结构力学试卷答案

(X) 3 . (X) 4. (O) ; ;

四.选择题 1 ( A ) 2. ( B ) 三 四

3. (A)

4.

(B )

5.

( C

)

图示体系为具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求解过程如下所示 6 200/9

M

M

1

基本体系

△=4 mm

X1

B

单位弯矩图

X1 1

最终弯矩图

 1 1 X 1  1C  

 11 

216 EI

1 C  0

X 1  100 / 27

M  M 1X1

因为结构对称、荷载对称,因此可取半结构如下,计算过程及弯矩图如下图

FP

FPl/2 FPl/8 0 0.0625 0.0625 20 六 单位和荷载弯矩图为 用图乘可求得

B 

2970 EI  0 .1 4 m

FPl/16 FPl/8

FPl/2

0.5

0.5

0 0.5 -0.5 -0.25 0 0.125 0.125 0 0.5 -0.5 -0.125 0.125

B 60 240 2

M

B

1 6

80

P

M

1

七 基本体系、单位与荷载弯矩图如下所示 Z1

q

C B A 位移法方程、系数及求解结果如下

r11 Z 1  R 1 P  0

Z1 1

i D 4i

M 1图

ql2/8

3i 2i

M P图

r11  8 i

R 1 P   ql

2

/8

Z 1  ql

2

/ 64 i

M  M 1Z1  M

P

ql2/64

5ql2/64

4ql2/64

M 图

2ql2/64 八.因为结构对称荷载反对称,可利用对称性如下 q 2q q q q

q 对称半结构用位移法求解

q

r1 1 Z 1  R1P  0

r11  6 i

R1 P  q l / 1 2

2

q

Z 1   ql

2

/ 72 i

P

M  M 1Z1  M

2ql /72

2

2ql2/72

4ql2/72 对称弯矩图

4ql2/72

反对称结构用力法求解 l/2 q

X1

X1 1

 11 X 1  1P  0

M 1图

ql /2 ql2/7 ql2/7 ql2/7 2ql2/7 ql2/7

2

M P图

 11  7 l / 24 EI

3

1P  q l / 1 2 E I

4

X 1  2 ql / 7

M  M 1X1  M

P

10ql2/14 5ql2/14 一.判断题 反对称弯矩图 1. 错 2. 对 3. 对 4. 错 5. 错 叠加对称、反对称弯矩图得最终弯矩图 二.单项选择题 172ql2/504 2 86ql /504 1.B; 2. A; 3. A; 58ql2/504 58ql2/504 三.填充题 1. 3 86ql2/504 2. 乘大数法 置 0 置 1 法 3. 位移 应力、应变 202ql2/504 304ql2/504 四.

 0 .0 5 6   0 .1 6 7   0 

 8  ;  6

5ql2/14

2001 年秋结构力学试卷参考答案

M 图

202ql /504

2

0 .1 6 7 1 .3 3 3 0 .3 3 3

1.

K 

  2 0  3 0  5 0         0 .3 3 3 E I ;  P    PD    PE    0    3 0    3 0  ;   0   0   0   0 .6 0 7        0

2.  P    3.

F 

2

 k 

2

 

2

  FF 

2

 4i   2i

2 i    7 .1 4   6 0   4 2 .8 8  4   10      kN  m  4 i   5 .7 2    6 0    5 1 .4 0 

l

3

4.   1 .1 9 ; f 

3EI FP l EI

3

A  F P f   0 .3 9 7

; M  1 .1 9 F P l

5.

k 11 X 1  k 12 X

2

 m 1 X 1

2 2

k 21 X 1  k 22 X 2  m 2  X 2

k 11  3 k , k 22  k , k 12  k 21   k ;

k 11  m 1  k 21

2

k 12 k 22  m 2 

2

 0

2m 

2

4

 5 mk 

2

 2k

2

 0

 1  0 . 5 k / m ;  1  0 . 707

2

k / m k / m

 2  2 k / m ;  2  1 . 414

2

X X

11 21

 1 / 2;

X X

12 22

 1;

6. FP cr  kl / 2; 7. 左跨破坏机构:可破坏荷载为 FP u  210 kN ; 中跨破坏机构:可破坏荷载为 F P u  140 kN ; 结构的极限荷载为 F P u  140 kN ;

2001 年春结构力学试卷参考答案

五.判断题 1. O 2. X 3. X 4. O 5. O 六.单项选择题 1.B; 2. C; 3. C; 七.填充题 1. 位移;各未知力方向的位移与原结构的位移一致(或变形协调) 2. 弹性结点的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小于 1 3. 因为两者均为比例系数,  1 2  4. 合力作用线垂直平行杆的 八. 1.

1 2 2

, k 21 

FR 21 FP1

,他们的量纲均为一。

(c) (a)

(d)

(b) (e)

2. 斜杆轴力 10 kN,竖杆和水平杆为零杆。 3. 取整体隔离体有:

M F M F

C

A

 0 , FB y  4 8 k N

F A y  152 kN

y

 0,

取 BC 部分隔离体有:

 0,

0

2

20 kN/m N K N

F B x  FH  130 kN

, A xF

M FN N N

x

1 3 2 推力 ( kN

2

)

y  4 fx ( l  x ) / l ta n   20  2 x 25

20 x  x 25

 3m

FH N FA y N 5m N

FQ N

 0 .4

s in   0 .3 7 1 3 9 0 6 7 4

c o s   0 .9 2 8 4 7 6 6 9 1

MK 0

M  F A y  5 m  FH  3 m  100 kN  2.5 m  0

M  120 kN  m

分别在 K 处法线方向和切线方向投影,列方程有:

F Q  1 0 0 k N  c o s   F A y c o s   F H s in   0 , F N  1 0 0 k N  s in   F A y s in   F H c o s   0 , F Q  0 .2 6 k N F N  1 4 0 .1 4 k N

4. 作出 Mp 图和 M 图如下图所示 A1=1080 540 C A3=1620 A

M P图 (kN  m)

A2=1080 540 1

y1=1

3m y2=1 1 1 y4=2/3 B

1 A4=1620 B y3=2/3 A

C

M 图

则根据图示的面积和对应的形心坐标,按位移计算公式计算可得

 



M

p

M

ds 

A1 y 1  A 2 y 2  A 3 y 3  A 4 y 4 EI

4320 EI

EI

5. A

求解过程如下所示 M D l

基本体系

B

C l

X1 l M

M 1图

X1  1

0.75M l M 0.25M

M 图

M

M P图

A

力法方程、系数及求解结果如下

2

 1 1 X 1  1 P  0  1 1 

X1  3M 4l M  M



P

M1 EI

dx 

4l

3

3EI

1 P 



M 1M EI

P

dx 

Ml EI

2

 X1M 1

6. 求解过程如下面图形所示

Z1

20 kN/m

Z2

10 kN

4i

Z1  1

3i 基本体系 2i

M 1图

4m

Z2  1

6i l

2m

30 20

6i l

M 2图

3i l

4m

M P图

位移法典型方程、系数及求解结果如下

k 1 1 Z 1  k 1 2 Z 2  R1 P  0 k 21 Z 1  k 22 Z 2  R 2 P  0

10.43 10.43

20

k11  7 i

k 22 

1 5i l

2

k12  k 21  R2P  0

6i l

40

R1 P   3 0 k N  m

Z1 

150 23 i

P

Z2   Z1 M

1

60 l 23 i

2.61

2

7.83

M 图 (单 位 : kN  m )

M  M

 Z2M

7. (9 分) 试用力矩分配法求作图示结构弯矩图 (计算两轮) EI=常数。 P = 28 kN , F

3i 4i

4i 3i

S

M M

f

0.00

MC

3/7 4/7 21.00 -28.00 -8.00 6.43 8.57 -1.22 0.52 0.70

4/7 28.00 -16.00 4.28 -2.45

3/7 0.00 -12.00 -1.83

0.00

0.00

27.95 -27.95

13.83 -13.83

0.00

M

27.9

13.8

13.5

8. 三条影响线如下

35.1

1

2002 年秋结构力学试卷参考答案

九.是非题 1. 对 2. 错 3. 对 4. 对 5. 错 6. 错 十.单项选择题 1.D; 2. A; 3. C; 4. D; 十一. 填充题 1. 先处理法 后处理法 少 (或 后处理法 先处理法 多) 2. 4 g ml 3. k/4m

3

/ 3 EI

或 22 . 63 ml

3

/ EI

十二.

 PD 

 2 kN   12 kN   10 kN        0   8 kN  m  8 kN  m     ;  PE     ;  P    PD    PE    

0 20 kN  m     20 kN        0 0 0      

十三.

F 

1

 k   

1

 

1

  FF  0 12 30 0 12 30

1

 300  0   0  300  0   0

0 30 100 0 30 50

300 0 0 300 0 0

0 12 30 0 12 30

0   30  50   0  30   100 

 3 .7 0   0       2 .7 1 12       5 .1 5   10  4    10     0   0   0   12       0   10 

0 .1 1 1 k N     1 2 .0 1 2 k N     1 0 .0 4 3 k N  m       0 .1 1 1 k N   1 1 .9 8 8 k N     9 .9 8 2 k N  m 

十四.

k 32  2 i ; k 13  3 i

十五.

  1 .5 6 ; f 

2l

3

3EI FP l EI

3

A  F P f   1 .0 4

;M

A

 1 .5 6 F P l

十六.

f 

5l

3

; 

3 EI / 5 ml

3

 0 . 7746

EI / ml

3

; T  8 . 11

ml

3

/ EI

3 EI

十七.

 11 m 1  X 1   12 m 2  X 2  X 1

2 2 2 2

 21 m 1  X 1   22 m 2  X 2  X 2

设  

1

 11 m 1 

2

( 1   )X

1

 12  11

X

2

 0

21

 11

X

1

 ( 1   )X

2

 0

 11    12  

1 1/ 4

22

 2l  l

3

3

/ EI ;

21

/ 6 EI ;

1/ 4 1

6 EI 5 ml

3

 0

1  5 / 4; 2  3 / 4

; EI ml

3

1 

2

;  1  1 . 095

EI / ml

3

2 2

 2

;

2

 1 . 414

EI / ml

3

X X

11 21

 1;

X X

12 22

 1;

哈工大 2003 年春季学期结构力学考试参考答案

一、是非题: 1、X 2、O 3、X 二、选择题 1、D 2、C 3、C 三、填充题 1、FBy=0,MC=40 kN.m,FQC=0; 2、平衡,变形协调 四、几何组成分析: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五、单位弯矩图和荷载弯矩图如下所示

l

M 1图

ql 8

2

l

X1 1

M P图

根据所给系数,由力法方程

 11 x1  1P  0

2

可得

x1  

1 P  11

2

ql 24

由此可得最终弯矩图为

ql

/8

ql

/ 24

D

ql

2

/ 24

六、桁架杆件内力计算如下 0 -FP FP FP FP 2d 2d 0 b 0 a 0 d d

FN a   FP FNb  2 2 FP

七、内力图如下所示 1 1 1 FQ 图 (kN) m3 FN 图 (kN)

八、影响线如下所示

A

F

B

H 0.25

I

C

D

E

1 0.25

FQB 影响线 I C

A

F

B

H

D

MF 影响线

E

九、按对称性取半进行计算 A 45 D D q M图 C 90 45 90 45 45

B

135

135

AD 分配系数 固端力 分配、传递 杆端力 0 0 0

DA 3/8 0 -45 -45

DB 1/4 120 -30 90

BD -120 -15 -135

DC 3/8 0 -45 -45

CD 0 0 0

十、位移法基本体系、单位和荷载弯矩图如下

Z1 C FP B A 3/2×EI/h2

27 EI 2h

3

D

C

FPl/4 C FP D FPl/4 B FPl/4

3

D 6EI/h2 A

FP

B

1

M

A M P

0.222 0.194

k11 

3EI 2h

3

12 EI h

3

; R1 P  

; Z  FP h 1 2 27 EI

C

D

最终弯矩图为

FP

0.222 0.306

B

A

M图

十一、力法

基本体系、单位和荷载弯矩图如下

28 3

28

kN

kN

3

C

EI 4 kN/m

X1

C

C X1=1 46

M

1

M

4 kN/m

P

A

EI

B

A

B 3 3

A

B

28

 11 

108 EI 5 3

; 1 P

1 1 1 180      28  3   18  3   3   EI  2 3 EI 

kN

3

C

X1 

kN

41 kN.m 4 kN/m

由此可得最终弯矩图如右图所示。

A

B 5 kN.m

2003 年秋结构力学试卷参考答案

十八. 是非题 1. 对 2. 错 3. 对 十九. 单项选择题 1.D; 2. C; 3 D; 4. A; 二十. 填充题 1.  2 , F 1 4. 错

2. 0.1025; 3. 平衡条件、势能驻值原理(或变形体虚功原理)

二十一.

 63    F E     21   42   

二十二.

F 

2

 k  

2

2

 F F



 666 . 67   333 . 33

333 . 33   0 . 0126    15   6 . 6    15    8 .4              666 . 67    0 . 0054   15   7 . 6   15   22 . 6 

二十三.

8 i K    4 i  0 

m A

2

4i 16 i 2i

0   2i  i / 3 

2 2

二十四.

l 2

 2 kAl  1 . 5 m  A  2 l  0 . 75 m  A 

5l 2

 0

2

 2 k / 1 . 625 m  1 . 23 k / m

  1 .1 0 9 k / m

 11  

4 l

3

二十五.

22

3 EI

2

;  12  

21

 

l

3

EI

 11 m 1  X 1   12 m 2  X 2  X 1

2

 21 m 1  X 1   22 m 2  X 2  X 2

2 2

设  

1

 11 m 1 

2

( 1   )X

1

 12  11

X

2

 0

1   3 / 4

 3 / 4 1 

 0

1  7 / 4; 2  1 / 4

21

 11

2

X

1

 ( 1   )X

2

 0

1 

X X

3 EI 7 ml

3

;  1  0 . 655

EI / ml

3

;

2 2

 3

EI ml

3

;

2

 1 . 732

EI / ml

3

11 21

 1;

X X

12 22

 1;

二十六.

2

1314 . 5  10 156  10

3

6

 8426 . 28 ;

 

2   600 60

 62 .8 ;

  1 . 88

A  0.0224  10

N  55.33 kN

3

 1.88  0.0224  10

3

m


相关内容

  • 英语试题评价
    2017年,考试中心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依据<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命制了4套英语试卷供全 ...
  • 04高考试卷分析
    04高考湖北卷数学试题评价报告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数学试题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新颁布的<数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的各项要求,在遵循"在三个有肋于"原则 ...
  • 山东高考6大科目解读
    山东高考说明出炉:取消基本能力测试英语听力 20日,山东省招考院正式对外发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据了解,今年,山东高考将采用"3+X"的模式,取消了基本能力测 ...
  • 20**年岩土工程师考试科目及报名注册方式
    4.对于使用答题卡作答的考试,考生必须按题号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选项中,用2B铅笔准确填涂所选选项的信息点(字母).如改动,考生务必用橡皮擦净原选项的填涂痕迹,以免电脑读卡时发生误读现象. 5.岩土专业案例考试试卷已把试题.答案选项.答题过 ...
  • 土木工程师
    工作内容 ①研究工程项目,勘察施工地址: ②计算.设计建筑结构并编制成本概要.施工计划和规格说明: ③确定材料的种类.施工设备等: ④编制工程进度表,并指导施工: ⑤计划.组织和监督建筑物的维护和修理: ⑥研究与开发在特殊地质条件和困难施工 ...
  • 电工学试卷
    :号学 题 :答 名 姓要 不 内 线 封 级密班业专称名院学 2012 至 2013 学年第 2 学期 电工与电子技术C 试卷B卷 ┃┃┃┃┃┃┃┃┃┃┃┃┃┃┃ 出卷教师: 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 适应班级:54学时非电专业 考试方式:闭 ...
  • 20**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2017广东省初中毕业生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 ∙ ∙ ∙ ∙ 考试性质 指导思想 考试依据 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对初中学生是否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物 ...
  • 数学试卷讲评的重要性
    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反馈教.检查学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反馈来实现.而考试后的试卷讲评,正是这种联系和反馈的重要而且可靠的手段之一. 试卷讲评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之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 ...
  • 初中生物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1
    初中生物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植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主要依靠细胞的__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次是依靠细胞的__使体积增大. 2.根的功能是把植物体固定在__里,从中吸收__和___.根执行吸收功能的主要部位是__. ...
  •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力学期末试题(2)
    河南理工大学 学年第 学期 二.如图所示是一箱形截面, <材料力学>试卷( 卷) 试求Iz.Wz . 考试方式:闭卷 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 80 % 复查总分 总复查人 一.简答题: ⒈ 图示两种结构形式,两斜杆为直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