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国华裔文学书写中的翻译_陈爱敏 - 范文中心

谈美国华裔文学书写中的翻译_陈爱敏

11/16

谈美国华裔文学书写中的翻译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爱敏 任 玮

流散文学书写在更多意义上是流散作家将本民族的文化和自身经历以文学的形式呈现给居住国的读者,这  摘要:

一转换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翻译行为。美国华裔流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表述无疑使其担当起文化译者的职责,其间作家们既采用了狭义层面的语言翻译,也采用了广义层面的文化翻译,但就程度来看,更多的是文化翻译,这其中异化、归化以及两种方法相结合是华裔作家们使用的主要翻译策略。因其身份与环境的制约,一些作家的翻甚至有夸大文化差异现象。译不免带上主观色彩、

关键词:美华文学;翻译策略;主观色彩

1.翻译策略与华裔文学书写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翻译即人们常说的语言学视角下的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实践活动,而广义的翻译则直接或者风土人情、语言习俗等转换间接地将一个社会的文化、

成另一种语言。实际上美国华裔文学创作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与翻译过程极其相似,即不断跨越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界限,用归化或者异化的手法,向西方读者呈现中国文化。

()认为,翻译的策略主要有两种,即归Venuti1995

化和异化。这两种策略可以追溯到德国学者

既能读得懂,同时又能接受的文学形式,这些作品既带同时又具有美国特征,是异化和归化结有本民族特色,

合的完美体现。应该说,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绝不照字面直译或墨守成规的实践,而是一是一种被动地、

种富有创造性和想象性的工作,是需要译者发挥主体性,主动参与到原文中去,积极了解其复杂性,与原文作者合作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所提出的“可),该理论是基于罗兰写性翻译”(Barnstone1993:230·巴特的“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之分的理论基础上根据罗兰·巴特的理论,可写文本在某种意义上比的,

可读文本更重要,因为可写文本之中蕴含着大量的代码,可以被解读,因此可写文本需要读者去参与,去重

,新建构,论翻译的方法”读者的主体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可读文本没Schleiermacher在1813所做的演讲“

“该文提到译者有两种选择:一是尽量不打扰原作者而有太多的内涵,不能发挥读者的主体性。华裔美国作将读者移近作者,而是尽量不打扰读者而将作者移近(,。前者便是V读者”Venuti1995:101)enuti所述的

异化策略,后者为归化策略。Venuti大力倡导异化策建议用直译的方式输入异质文化形式并逐步形成略,

。另一位翻译家混杂的方言和话语(2004:242)

她指出,翻译应该Niranana与Venuti的观点相似,j“(,,克制自己不去交流”翻译的Niranana1992:155)j

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正是可写性品中的两代人、翻译的重要体现。

华裔文学中成功的翻译折射出译者对待母国文化同时看到了海外华人与其后代对待中华友好的态度,

文明的姿态。在美国华裔史上,在美华人一度处于“失声”的状态,成为无法言说自己的属下。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在美华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族裔性,他们渴望摆

译文应该反映出原文的句法结构。脱、单位是词而非句子,

不过,另一名翻译家则对以上两位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过身份确认的重要性他认为以上学者主张的翻译策略将会对文化间的交流。翻译理论界普遍认造成障碍Robinson(2007:93)

为:一个好的译文应该是既能够忠实地体现原文的意风格,同时又能够超越原文的界限,符合目标语的思、

个内在的、

份以获得心理安全感与心灵健康来说,)。习惯。我们仔细研究发现,美国华裔文学创作大体上53是符合翻译理论界所制定的标准的,美国华裔用主流翻译的前提条件。Ba话语即英语进行创作,将中国文化习俗转换成西方人

行过程,

或离开自己的祖国,来到美国,生活出生在美国本土、

在主流文化边缘,获得了一种边缘化的视野。用霍米·巴巴的话说,在一种被漠视的状态之中,得到一种教东方与西方两极间的对立中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眼光,。从这个意义上讲,与胸怀(这种流散Bhabha2002)的经历成为了一种积极的生活体验,使得美国华裔拥有了更开阔、更多元的视野,这对于文化翻译、解构殖重新建构自我,参与文化改造、颠覆华人刻板民身份、

传承本民族文化与历史具有极大的帮助。原型形象、

美国华裔作品中成功翻译者所具备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实践所获得的。Neubert&翻译是一种通过学习得来的能力,而这Greorgy认为:种能力需要积极参与解决翻译中的问题才能获得

)。一个成功的翻译者首先必须具有翻的地(1993:15译的要求和欲望,他们能够成功地完成穿越语言的障碍,了解对方的思想,分享对方的世界观,而翻译的失华裔美国作品中华裔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不能成功地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译者不愿意跨越两种文化之墙,缺乏翻译的要求和欲望。雷祖威的《爱的镇痛》母亲与儿子的隔阂主要是二者谁也不想去跨域两种文化之障碍造成的。小说中作为母亲的潘太太有两个儿有好的工作,经济也还宽裕,但是遗憾的是大儿子子,

最终又选择了日本人;二儿子则不与美国女朋友交往,

想结婚,因为他是同性恋。但这些两个儿子都不敢直接告诉母亲,作为母亲很想了解个中原因,但是却无法原因是他们没有共同的语言。潘太太作为知道真相,

败者往往是那些不愿了解对方语言习俗、传统习惯者。益,一种超越诸如中心和边缘、都市主义和边际状态、

)。伍慧明《从中国大陆去美国的移民,她要坚守她的母语:汉语。(骨》中的莱拉是一个典型的成功1992:590

因此,她不愿学英语,不愿意迈出了解美国文化之旅,翻译者,然而最初的莱拉却是极其讨厌帮父母亲翻译也就无法与儿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她不懂同样儿子也不愿学习汉语,经常是母子之间的对话是母亲用中文,儿子用英文。这同样是儿子不愿深度了解中国文化所致,而造成他们无法翻译、转换母亲的思“每一种文明,作为一个灵魂,都想。翻译家Paz认为: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翻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面对他”从此意义上讲,潘家者的空间和历史。(1983:159)母子之间不能沟通,很大程度上就是作为译者各自不愿意了解对方的空间与历史,去面对完全不同的他者“这些男孩个个都有好工作,个所致。潘太太叹息说,

”个挣钱多多,为什么没有女孩看上他们呢?在某种意义上,潘太太尽管能够将儿子的世界翻译成她所熟悉的词语,但对他们的世界缺乏尊重和有意识了解,而这“一个好的翻译在某种意义上正违背了Paz所坚持的:是爱,是一种参与,而这既体现了对原文的敬意同时也”要求译者要分享原文的世界。(因而导致1983:159)

的,但这种厌恶之感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对母亲、更重要参与翻译实践,架起了两代人的感情母亲的世界,之桥。

自上个世界60年代以来美国华裔文学蓬勃发展,数量之大,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广,这也反映了美国华裔作家参与语言文化翻译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华裔美国文学书写是一个很好的翻译实践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美国华裔作家在创作中不仅面临如何将本民族的风土、文化对等有效地呈现给主流同时还得考虑如何让主流社会读者理解和文化读者,接受。

2.美国华裔文学的翻译策略

解殖民过程涉及身份的重新建构问题,由于身份他人对自我是自我认同身份和他人认可身份的统一,

认同身份对于身份的形成十分重要(覃明兴,2005:

英语也就无法翻译,将儿子的思想、语言等转换过来。的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而逐渐消失。她开始积极了解

),了翻译的失败。这同样使人们不得不思考:华裔作家8所以在自我身份的建构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是9

来翻译中国语言和文化,是因必须的。这样,如何在抵抗西方话语殖民的同时,又保之所以选择用英文书写,

为他们想重新建构身份,摆脱颠覆殖民话语,这种需求,主动积所思,从而用翻译,一个优秀的,同时要学,重新创作出“译文”学化进行调停。幸运的移居美国的族群有。他们或持与西方进行平等交流就成了后殖民翻译理论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众所周知,通常人们使用较多的翻译手段是:异化和归化,只有将两种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才能在保留源语文化同时促进源语文化在目的语来,

世界的传播与交流。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主要美国华裔作家在书写文本时是如何灵活地使用这两种策略,达到有效地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目的的。

首先,对于中国语言的翻译,美华作家大都使用音译和直译这两种方法。音译法一般来翻译包括人物称谓、衣食器具、观念准则、四字成语等,华裔作家的作品

,中常见的如:孔夫子)KunFuTse(HuanTaitai gg  ,(阳)比比皆是)等。以上的音译法aniebibishi  yg(j

的使用不但可以保留源语本身的内涵,还是一种身份标识,可以让读者直接感知中国文化的在场,属于典型的异化翻译策略。然而,美国华裔作家并不满足于使

”本例中连接词“表明前后两句从句意义的一and“”“以推出,黄泉”为“死亡”之意。ellowthesrins  ypg

)直译+对应词(2

“Peolethinkthebroomstarisverbadtosee.        py 

(,,,,致性,”(黄太太)饺子)烧卖)阴)从前半句“丢性命)中可iaozi(in(ankedsaumei(fromthislife   jyyy

,w,,Thatstheotherkindiththelonslowtailthe      g

”“?”“,”(,用以上的单一翻译策略,他们非常重视中国文化与西caroundkind.CometYescomet.Tanomes- )方的传播。为了让西方读者可以轻松理解、接受中国2001:335

”,他们使用了以下几种翻译方法:本例中谭恩美将“扫帚星”直译为“语言文化,broomstar 

()通过上下文语境推出音译词的大致含义,如:这是汉语的独特表达法,是我国对彗星的通称。通过1

””我们便知“就等同于“的Thenearestamenforreortinbicrimeswas下文,broomstarComet     ypgg  ,minintiananourswalkinistancerom J fyg h d

,)Chanmian.(Tan1996:156.g

例子中作者并没有对y但amen做出进一步解释,

意思。

()直译+意译3

Hediscoveredwhtobeenviousis“touzzle      yg ””,)我们可以从“引导的补语从句中得知yforamen的功v.(Kinston1980:18ineargg

。能,即“处理重大案件的机构”本例中汤亭亭将“吃醋”直译为“touzzle g”,为了使英语读者能明白其含义,汤亭亭在前vinearg

”。uestionsHetartedskinuinn面添加了对该词语的英语意译“tobeenvious s a L i  gg L q

,,)将汉语句子按符合英语语法的句式直译(retendedCantoneseandhermothertounderstand4     p

,“,nuntilRuthexlainedsheseaksMandarinotThethreeofthem wearthesameoftrousersandair             ppp

”,:)(刘、马、杨Cantonese.breathethrouhonenostril.(HaJin200137    g

,“”三人合穿一条裤子,他们是一个鼻孔出气的)ThedoctorlookedathermotherGuou?     y(,)Tan2001:58

…LuLinnodded g 

例子中读者可以从“推出“便是前句nod”Guou”y“”的汉语对应词拼音。Mandarin

)音译+意译(3

这句话从语法上讲是完全正确的,但不是英语中的习惯说法。这样翻译而来的比喻性说法由于其文化色彩并不是非常强烈,所以不会阻碍读者理解,但其中式化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感知到了中国文化的在场。

在以上的翻译过程中,音译和直译属于异化策略

()音译+对应词2

,它们很好地保留了源语文化的“异质”不Althouhmfatherwasnotafishermanbuta的使用表现,       gy 

,表明了民族特色的身assistantwhohadoncebeenadoctorin同于传统西方归化的翻译策略,harmacists       p

,,成功地解构了西方话语霸权。另一方面,意Chinahebelievedinhisnenkanhisabilittodo份存在,      gy (,)heuthismindto.Tan1989:128anthin    ygp 

,在此,谭恩美将“能干”音译为“为了避nenkan”g免给英语单语读者造成障碍,在音译后紧接着便给出了该词语的英语意译,即“hisabilittodoanthinhe   yyg  ”utmindto.  p

其次,使用直译法进行翻译的中国文化专有项包括

对应词等其它辅助翻译方法则是归化策略使用体译、

现,目的在于使这种“异”能够为西方社会读者所理解、接受,从而促进中西语言文化的交流。

广义方面的翻译不仅仅局限于汉语语言的翻译,还包世界观等方面的观念层面的翻译。括中国风俗习惯、

Neubert&Shreve将翻译描述成一个既要跨越语

成语、俗语等惯用语。如:酒囊饭袋(winevesselsandrice言又要跨越语言之外   

),海底捞针()。伍慧明《骨》baslookforneedleonthebottomofthe41       g),狐狸精()。与音译法一样,直译法同样oceanFoxSirit p也是异化策略的一种,它有利于保留源语文化专有项鲜学生家长的沟通者,明的民族色彩,然而,为了保持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美国华裔作家采取了如下处理方式:

()由上下语境推测其意1

Shewasnearlankedfromthislifeandonher成功翻译家。       yy 

(,)方式,watotheellowsrins.Tan2001:335   yypg 

但同时又表化的眷恋和一种漂泊在外游子的孤独感,

“现出身处西方世界的一种优势,俯瞰”中国文化。因此,美华作家翻译中的东方主义视角正是殖民内化了

话传说、思想观念等更加抽象层面的文化。对于这方面的翻译,作者同样采取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方式,即用归化的地道英语来翻译异质的中国文化内容。

翻译与‘异’的考验”一文中明确指出,的结果。随着6美国华裔Berman在“0年代兴起的民权运动之风,

翻译行为合乎伦理的目标是纳“异”为“异”也就是要在作家及时抓住机会表达自我,美国社会也开始尊重少译文中尽量再现原文所反映出的异质性(2000:285-

,数民族群体的权益,但这种改变容易造成“族裔崇拜”

)。如:即少数美国华裔刻意把自己打扮成与西方主流社会不286“?”t这种被刻意夸大的ouetreetHaveeatenheChineseone同的形象来博得西方读者的关注,      yyg

差异性正中了西方人东方主义的圈套。如在谭恩美another.“,,”喜福会》中有这样一段话:YesIhavetheanswerwhetherthehave《Mtablewasfrom m   yy  yy   ”A”(,),ornot.ndKinston1989:22ou?andwasofaverfrarantredwoodnotwhatfamil  yg       ygy  

,b在这一段对话中,汤亭亭用英语语言形式将中国youcallrosewooduthonmu,whichissofine      g 

()然而英美t打招呼的方式准确地呈现在西方读者面前,heresnoEnlishwordforit.Tan,1989:11     g!”“”文化打招呼用语通常为“等,HelloHowareou?  y如果汤亭亭采取传统的归化式译法,功能虽然得到了但其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特色则被抹杀掉对等翻译,

了。或许这种传统式的归化翻译更能够为读者所接受,但这种译法却让读者失却了接触、了解另一种文化的机会,从而容易滋生一种民族自恋情结。孙致礼曾指出,翻译时“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归化,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特别不宜归化,而要尽)。因此,可能真实地传递出来(为了成功翻译2002:42美华作家尽量选择了真实再现中国风中国传统文化,

凸显中国文化独特之处。翻译理论家们认为俗传统,

翻译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传递知识,并使其充满新的生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异国,后起的生命”美华作家们在忠实表达中国他乡获得“

文化同时,也对其进行了一些加工,使其在英语世界中永远流传下去,正如翻译理论家F重放异彩,estiner指)。美华作家通过创作翻译建统新的生命力(1989:116

作者说“红木”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但实际上“红木”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木材,在美国也是有的。事实上,与“红木”相对应的英语单词有两个,即“rose””,和“作者在此处对中国文化的有意woodmahoangy

异化落入了东方主义的歧途:为了满足西方对自身身份界定的渴求而试图人为地建构出一个“本质上”与“他们”不同的文化。

除了少数美国华裔作家有意夸大中西文化差异以从而为自己带来成功,大多数在美华裔吸引西方关注,

作家还是以传承中国语言文化为己任,尽力再现真实美国华裔作家关于中国的祖国和中国文化的。然而,

文化知识的了解只是来源于父辈的口头传递或是美国的中文学校,他们学习到的中国文化知识并不全面、准他们在充当中美文化译者时难免会心有余备。因此,

而力不足,他们难免会对中国文化进行错误地阐释。

汤亭亭作品中就有这样一则例子:Mmotherrelished y 

—W出,翻译不仅是在传达传统,使其延伸,同时也赋予传thesescareories.Shewasoodatnaminall      ggg

,(”),FroSiritfrosare“heavenlchickensGhost gpgy  

,)构华裔身份,他们的努力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EatinPartners.(Kinston1989:65gg 而,他们所传播的中国文化全部都是真实全面的吗?

“”,在中国被称为“田鸡”而不是“天鸡”Frog

(),作者这种权威性的判断明显是heavenlchickensy 一种误译。

另一位美华作家谭恩美也对中国文化进行过误译,如:

他们真的是合格的中国文化代言人吗?3.值得警醒的另一种现象

、传,然而细读他们的

—...awovenhamerfilledwithzonzithe     pg 

,有时带有误入东方stickricewraedinlotusleavessomefilledwith      ypp 

(,,它受译者身份的roastedham,somewithsweetlotusseeds...Tan     )的群体,以特殊的身1989:71

一个带有连字符的美我们知道,粽子一般是用苇叶包扎而成的,并不是和圈外人来观察、审,这使他们的文学创:既充满了对祖国文像谭恩美所说用荷叶包裹,这与事实不符。

虽然美国华裔作家们并不是故意对中国文化进行错误地阐述,他们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我们应认识

到,西方读者将他们视为“中国文化知识资料的权威提,供者”他们的误译或是刻意制造的文化差异不会被西方读者所怀疑,相反西方读者很乐意接受华裔作家们,所描述的“神秘、怪异、不可理解的东方形象”进一步加强了西方读者的文化优越感,从而陷入怪圈。

美国华裔流散文学书写是一种涉及两种文化的转换、传递过程,翻译在此过程中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积极向世界传播中色。美国华裔作家作为文化译者,

是对西方话语霸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付出,

权的有力回击,同时也建构了自身的华裔身份。他们采用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为中美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并使中国文化在西方语境中大放异彩,但是另一种现象:即翻译过程中故意夸大文化差异,以博得西方读者的注意力,值得我们警醒。

注释:

ntonieBerman.TranslationandtheTrialsoftheForein①A       g[,L.TG].trans.VenutiheTranslationStudiesReader   [:,M].LondonandNew YorkRoutlede2000:284-297.  g

参考文献

[,H1]Bhabhaomi.A GlobalMeasure[R].Forumon  

:atTsinhuaUniversit6,2002.Postcolonialism   gy[,W2]Barnstoneillis.ThePoeticsofTranslation[M].New   

:Y,HavenaleUniversitPress1993. y 

[,N3]Bloom,W.Personaldentitationaldentitnd I Iyy a

:CInternationalRelations[M].New Yorkambride g,UniversitPress1990.y 

[,,”:4]FestinerJ.“Zivthatlihttranslationandtradition   g

[,TA].InPaulCelanheCraftofTranslation[C].     :U,ChicaoniversitofChicaoPress1989.  gyg 

[[:V,5]HaJin.InthePondM].New Yorkintae2001.   g[,M [:A6]KinstonH.ChinaMenM].New YorklfredA.  g

,,KnofInc.1980.p

[,M :M7]KinstonH.TheWoman Warrioremoriesofa   g

:Ramonhosts[M].New YorkandomGirlhood g G

,,HouseInc.1989.

[,A.&S.M.G8]Neubertreor.TranslationasText  gy

[,:K,M]OhioentStateUniversitPress1992.  y [,T.S:H,P9]Nirananaitinranslationistorost-jgy T

Structuralismndheolonialontext[M]. a t C C:UBerkele&LosAneles&OxfordniversitofCalifornia  ygy ,Press1992.

[],O:10Pazctavio.AnInterview,ThePoetsOtherVoice    

ConversationonLiterarTranslation[M].InEdwin   y ):Ued..AmherstniversitfassachusettsHoni Myg( o,Press1983.

[]R,D.T:P11obinsonranslationndmireostcolonial a Ep

:FTheoriesExlained[M].Beiinoreinanuae  Lpjgggg,TeachinandResearchPress2007.  g 

[]T,A.T:12anheonesettersauhter[M].London B Dg

,Flamino2001.g

[]T,A.T:13anheHundredSecretSenses[M].London   

,Flamino1996.g

[,A.T:B14]TanheJoClub[M].New Yorkallantine y 

,Books1989.

[]V,[15enutiL.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M].Londonand   y

:,New YorkRoutlede1995.g

[]V,,M,16enutiL.Strateiesoftranslation[G].InBaker   g

:RoutledeEnccloediaofTranslationStudies.Shanhai    gypg,ShanhaiForeinLanuaeEducationPress2004.    gggg[]雷祖威.爱的镇痛[译林出版社,17M].江苏:2004.[]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上18M].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19J.中国翻

():译,2002140-44.

[]覃明兴.移民的身份建构研究[]20J.浙江社会科学,2005

():189.

[:作者信息]陈爱敏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Email任 玮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chaim2905@163.com;:Emailrwsohiaina.com@sp


相关内容

  • 浅析西部牛仔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探讨星巴克多样化顾客关怀及其推广性 2 <白鲸>与<老人与海>中的海之意象分析 3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4 浅谈商务合同 5 浅议中西 ...
  • 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华裔
    李政道:1957年物理学奖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31岁时与杨振宁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奖. 李远哲:1986年化学奖 李远哲(1936年11月29日-)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获诺奖, ...
  • 变脸与变性:京剧在美国舞台上的呈现
    变脸与变性:京剧在美国舞台上的呈现 本文以华人传统戏剧在美国舞台上演百余年为背景,具体描述了京剧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异国他乡获得理解的过程和自我不断调整的处境.其中不仅包括性别问题,更有种族问题.本文试图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在面具化与变性论 ...
  • 喜福会摘要
    摘要 1989年,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发表处女作<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此书一问世便成为热卖世界的畅销书,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华裔文学热,为华裔作品进入美国主流文学做出贡献.此书不仅向美国 ...
  • 大理州历史和现代名人
    大理州历史和现代名人 摘自:大理州政府网站 2011年6月2日 [历史名人] [历史人物] 大理是英雄们逐鹿中原,决一雌雄的舞台.他们在这里纵横驰骋,指点江山,演绎了一幕幕憾天动地的历史活剧. 大理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在漫长的历史中,这里走 ...
  • 英语专业考研方向及就业形势分析
    英语专业研究生11大热门研究方向,就业形势分析 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语言方向.文学方向.教学法方向.翻译学方向.口译学方 ...
  • 英语专业研究生11大研究方向及就业解析
    1. 英语专业研究生11大研究方向及就业解析(转) 与其他不少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语言方向.文学方向.教学法方向.翻译学 ...
  • 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硕士
    1.7上午政治不多说 1.7下午的翻硕英语 第一题20个单选30分 难度还行 主要是单词要背好了 第二部分是阅读5篇40分 前三篇是15个选择 很简单~~第四篇根据阅读给了两句话要让判断正误 True ,False or Not given ...
  • 八上语文基础知识训练
    人教版八上语文字词.文学常识归结分单元试题 注音或填字 第一单元 锐不可当 业已 绥靖 阌乡 聿 鄂 豫 阻遏 疟 子 寒噤 蹿 仄 wāi( ) 张huáng( )失措 拂晓 瓦砾 地窖 jū( )躬 颤( )巍巍 箱qiâ( ) 制裁 ...
  • 高考生用甲骨文等古文字写作文续:因偏题得分低
    2009-06-22 07:41:04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成都) 跟贴 499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四川高考生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专家发现里面有甲骨文.金文,还有小篆,因为偏题,得分偏低,"大概就只有几分&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