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凤山下的报春花 - 范文中心

五凤山下的报春花

01/30

  在四川省井研县的五凤山下,座落着一幢青砖青瓦的“青年之家”。这青年之家不大,只有80平方米,没有粉饰,只不过在这偏僻山乡,它才显得特别俊秀。它象一朵小小的报春花,开放在研经大队的土地上,用最生动的形象告诉人们:我们农村有多少有作为、有希望的青年人!  今天,青年之家里一片欢腾,研经大队团支书刘二娃——就是刘仕彬—已经当选为出席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就要上北京了。副支书敲响了“击鼓传花”的鼓点,趁他们文娱活动的空隙,让我们沿着二娃这几年走过来的路,去追寻他充满艰辛和胜利的足印。  山湾塘的“保护人”  离二娃家三里路,是龙潭与研经两个公社接壤的刘岔湾。那里三面环山,一面筑坝。一塘碧水,静静地躺在大地上。这是多好的一个聚宝盆哪,她能够养育多少水族生灵!然而在一切都被弄乱了的年月里,她养得再多,也满足不了乱捞乱钓者的贪心,她需要一个“保护神”。  这山湾塘因为岁岁无收,粉碎“四人帮”后决定招人承包。1980年3月,二娃为了给团支部筹集资金,明知管理有困难,还是找到龙潭大队团支部商量,由两个支部把这口塘承包下来了。山湾塘可以作证,从那天起,她的清澈的眼波里,就经常映照着一个年轻人壮实的身影,刘二娃成了她最忠实的守护人。  哪个青年的心不拴在爱人身上?我们的二娃也不例外,然而他爱山湾塘,比爱他的未婚妻还深哩。二娃在塘的周围竖起几块木牌,上写:“钓鱼者罚款五元!”但是,这几块可怜的牌子太软弱了,挡不住多年形成的歪风。  “二娃,你娃儿是‘二假娘’,多管闲事!”龙潭公社信用社的会计向二娃甩过来一支过滤嘴香烟,若无其事地钓自己的鱼,“你想想,多打一斤鱼,你能得多少?”  “请你不要来这一套。”二娃把烟掷了回去,“我一个不分,也不准你钓!”  “好,你娃儿敢管,老子掀你下塘去!”  “把钓竿拿来!”  “什么?”会计站起来,双手叉腰。  “对不起,要没收你的钓竿!”  “老子叫你没收!”会计一把抓住二娃的领口,又喊来了他的叔伯哥子,2:1。二娃被按倒了,两弟兄抓住他的头发在地下狠碰,撕破了他的衬衣,硬把他掀下了塘。  鱼儿哟,你还能沉默吗?山湾塘,你能不愤怒吗?  二娃跳上岸来,紧紧抓住会计的手,会计猛一抽手,手表脱落,掉进了塘里。  官司打到龙潭公社,“判决”是:衣服撕破了,二娃自己补,手表掉到塘里,会计自己捞。各不找各,公平对等。还有谁不服气吗?有呢。群众首先有意见,共产党员刘正金挺身而出;把这件事告到区里,反映到县里,说:“过去这个塘一个钱收不到,今年团支部包,是为了大伙。一个党员,又是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去‘扫霸蛮’钓鱼,影响太坏了。”问题才得到公正的处理—会计被拘留七天,因钓鱼三次,罚款15元,并赔偿损失。  鱼儿跳了,山湾塘笑了。  自然,山湾塘不会只给二娃带来烦恼,也会给他酿造蜜酒。六月的一个黄昏,夕阳正红,从山那边飘过来一个彩球。近了,近了,啊,是一个姑娘,穿着天蓝色的裤子,浅红色的上衣,背着一兜青草,披着一身霞光,飘下来了,看清楚了,是宋翠英!多美啊,要是提上个花篮,就象一位散花的天女!  二娃迎上前去,接下未婚妻的背兜,看着她湿漉漉的头发,想用袖子给她擦擦汗,手伸到一半又放下了。  “这么晚了,你咋回去?”  “今天不走了,跟我妈说了,在这边做几天活路再回去。你不要割草了,你的任务由我完成。”  青草,又鲜又嫩的青草,一把又一把,撒到了塘里。这一簇簇青草,凝结了这对恋人的多少情和意。山湾塘啊,你装得下他们俩对你的深情吗?  这一年,山湾塘没有辜负她的守护人,奉献出一千多斤鲜鱼,价值800多元,为修建青年之家立了头功。  不要家的“野人”  1980年年终,生产队决算的结果,刘二娃比同等劳动力少做了两千多工分。  二娃啊,你到哪里去了?  问山湾塘的鱼儿吧,只有它们知道,二娃为它们误了工。  问山上的松树吧,只有它经常眺望到二娃在乡间小路上来去匆匆。  三月里,春寒料峭,一阵夜风吹来,依然透人肌骨。多少人正围炉取暖,我们的二娃却披着一件短袄,打着一双光脚片,在一个泥塘里踩泥巴。做瓦的泥巴,质量要求高,容不得半点杂质。他踩得很仔细,既用力也用心,哪怕是一星星草,也要捡出来。他得赶紧踩好,一会儿二十几个团员就要来运上坡去,这是约定了的。  这几天,他就深深地“陷”在这个“泥潭”里。要建青年之家,他心里有数,一年能筹到的经费,是远远不够用的,主要得依靠自己和团员们的劳动。凡是团支部自己能解决的,一律自己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才花钱去置,去请人。砖、瓦、木、石,是建房子的主要原料。砖,大队没有窑,自己不能烧;木料,大队给一部分;石料,不会开大山,只好请石工打;瓦,二队有一个小瓦窑,做瓦的家什齐全,这就好了,二娃决心烧两窑瓦,上半年请一个师傅做瓦,下半年请一个师傅掌窑。其他的种种活路,全部由他和团员们来尽义务。  二娃的母亲长期有病,父亲也有风湿性关节炎,下面四个弟妹,最小的七岁,都在念书,只有他一个主要劳动力。在1979年9月他当团支书时,家里就不同意。母亲问:“你不要这个家了?”  他怎能不要这个家呢?但是,他又怎能只要自己的家呢?眼前,在他心中的天平上,两个家的分量终于无法保持平衡了。在井经,立夏过后就开始点玉米,现在小满都过去了好几天,别人家迟玉米出了土,二娃家的早玉米种子还在坛子里,母亲能不着急吗?但是,还是忍着,一直等他狼吞虎咽吃完了夜饭又想“开溜”了,才说:“鸭子早晨出去晚上知道回家,你晚上还要往外面跑,连鸭子都不如,简直是个野人。”  刘二娃二话不说,点起火把干了一个通宵,一口气把自留地的玉米种完了。  多亏了宋翠英,她一听说打起火把点玉米的事,就赶来了。从此,哪边活路紧,她就在哪边做,这才减轻了二娃的双重压力。青年之家啊,你可知道,没过门的小翠英的娘家、婆家为你受了多少委屈!


相关内容

  • [红楼梦]名句欣赏(三)_中考网
    71.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曹雪芹<红楼梦> 72.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73.凡是都有个缘故,说出来,人也不委屈.--曹雪芹<红楼梦> 74.1.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 ...
  • 七上 热爱家乡 福建的家乡特色
    热爱家乡 福建的家乡特色 第1课 家乡的建筑 第2课 福建的古民居--土楼 教学目的: 1.通过乡土教材<神奇的土楼>教学,使同学们能了解土楼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2.增进和提升学生对土楼的文化底蕴.民俗风情和土楼建筑功能.审美 ...
  • 苍南旅游文化节策划方案
    ◎ 整体概况 活动主题:观苍山玉海"品民俗风情活动主办:苍南县人民政府活动承办:苍南县风景旅游管理局活动协办:苍南县各相关职能部门及苍南县各乡镇全程策划:浙江奥美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活动时间:活动地点:苍南县各乡镇旅游景点 ◎ 目的 ...
  • 七年级上语文月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月考试题(一)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骸.骨(hái) 葱茏.(lóng) 轻盈.(yíng) 匀称.(châng) B.征兆.(zào) 哀号.(háo) 喑.哑 ...
  • 速记 | 古诗中常用的8个意象
    编辑:诗词天地(shicitiandi) 中国人说话讲究含蓄美,多用意象表达,古诗词更是这样,因此要读懂古文,就一定要先读懂这些意象的意思. 诗词君收集.整理了一些诗词常用意象,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 ...
  • 诗词理解性默写
    诗词理解性默写 2011-04-21 14:52:42| 分类: 诗词默写填空|字号 订阅 1.写出与下列诗句反向立意的相应的古诗句. 例:满目青山夕照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人们总喜欢用杜甫<春夜喜雨>中"好 ...
  • 高中古诗词寓意
    古诗词寓意 诗词鉴赏题在高考语文卷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考试大纲对诗词鉴赏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并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题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 ...
  • 初中语文目录(语文)
    七年级上册 1.风筝(鲁迅) 2.*忆读书(冰心) 3.山中避雨(丰子恺) 4.*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与提问 写作--记一件事 写字--楷书与行楷 第二单元 5.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6.小巷深处(林莉) ...
  • 作文技巧十:教你描写美丽的景色
    技巧十:教你描写美丽的景色 一.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我们在观察景物时有顺序,有的先看全貌,再看部分,有的观察时从上到下,有的由内而外,有的自远及近--在写作时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否则会让人觉得杂乱无章,层次不清. 如: (远景)桃花竞相开放 ...
  • 七(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七(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给加点字注音:(20分). 应和 . 着落 . 轮廓 . 摇曳 . 发髻 . 凋敝 . 贮蓄 . 静谧 . 磅礴 . 匍匐 .三.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10分) 重岩叠障 春花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