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易考题易错题 - 范文中心

初中物理易考题易错题

01/25

1. 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D )

A .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2. 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B )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B受到重力的作用

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3. 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B )

A.1个 B.2 个 C.3个 D.4个

分析:匀速行驶,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

4. 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B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分析:不可是C,弹簧称受到了拉力,一定有示数.弹簧称受到的相反方向的两个力,运算时只能是相减而不能相加,所以不可能是D."各用"了200N有力不能显示100N,所以也不能是A.

注意弹簧称使用时处于静止.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显示数值时只显示一个力的大小,所以正确答案是B.

5. 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

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B )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6. 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

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 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7. 小明同学测某物体长度时,情景如图,则物体长度________cm.

分析:错误1:3.50cm,没有看清刻度尺开始测量的起点是1cm不是0;

错误2: 2.5cm,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错误3:3.5cm,错误1和错误2的合成;

正确答案:2.50cm

8. 一同学测量一物体长度4次,测得数据如下:18.39cm,18.40cm,18.41cm,18.52cm,

他测量的结果是______cm。

分析:错误1:18.45cm,在计算前没有将错误数据18.52cm删除.

错误2:18.4cm,去除了错误后计算的结果没有保留与原数据一样的精确度

正确答案:18.40cm 、

9. 某学生测得物理书内150页的厚度是5.4mm,则每张纸的厚度应是 mm 分析:错误答案:0.0036mm, 5.4mm÷150=0.0036mm,没有认识到一张纸有页.

正确案案:0.0018mm, 5.4mm÷75=0.0018mm

10. 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6kg/m3,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1/3,瓶内氧气的

密度为( )

A 6 kg/m3, B 12kg/m3, C.4 kg/m3, D 无法确定

分析:错误答案:A 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无固定的体积,气体的体积决定于容器的容积,容器的容积多大气体的体积等于多大。由于是钢瓶,容器的容积不发生变化,所以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但质量只有原来的2/3,所以密度为原来的2/3!

正确答案:C

11. 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

可以判定 (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分析:可能错误:选A原因是物体被吸引有两种可能.一是其中一个物体带电,另一物体不带电,二是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正确答案:D

12. 有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它们的质量比为m1:m2:m3=2:3:5,把它们

竖直放在水平面上,则水平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

A. 2:3:5 B.5:3:2 C.1:1:1 D.15:10:6

分析:可能错误A。只考虑了不同重力产生的压力不同,而没有考虚底面积的不同。 正确答案C 。因为是圆柱体,所以V=ρghS,又因放在水平台上,所以G=F。由P=F/S=G/S=ρghS/S=ρgh可知,圆柱体放在水平台上的压强与质量无关,只与密度、高度有关。

13. 质量为7.9kg的正方体铁块放置在面积为0.5m 2的水平面桌面上,它对水平桌面产生的

压强是________

分析:可能错误:158Pa. P=mg/s=(7.9kg×10N/kg)/0.5m 2=158Pa

正确答案:7900Pa V铁=m/ρ=7.9kg/7.9×103kg/m 3=0.001m 3,所以铁块边长为0.1m,底面积S=0.01m 2。由于桌子的面积大于铁块的底面积,受力面积取其中小的面积,所以接触面积为铁块的底面积,则S=0.01m 2;P=mg/s=(7.9kg×10N/kg)/0.01m 2=7900Pa

14. 一平底装3N水的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 2,杯内水面

高度10cm,则水对杯底的压力是_______.

分析:可能错误:3N。错误的原因在于水的重力等于水对容器的压力。

正确答案:2N。若杯子是圆柱形,G水=ρghs=1×103kg/m3×10N/kg×0.1m×20×10-4m2=2N 而杯子中水的实际重力为3N,所以杯子是口大底小的异型容器,F≠G。对于异型容器,要求液体压力,应先求压强后求压力。P=ρgh=1000Pa,F=PS=1000Pa×20×10-4m2=2N

15. 如图,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

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

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 P乙,则( )

A. P甲

C. P甲 > P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分析:注意两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不一样。正确答案:C

16. 如图,A、B两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且液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当a、

b之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由A向B流动 B.液体由B向A流动

C.液体静止不动 D.液体来回流动

分析:可能错误:A 受题目条件“液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

的影响。

正确答案:C 开阀门后液体是否流动,不决于a点的压强与b点的压强,而是决定于阀门两侧的压强。由于阀门两侧的液体密度深度相同,所以压强相同,所以开阀门后液体不流动。

17. 两只电阻,甲标有

压为_______V的电路中。

分析:可能错误:19V. 忽略了串联电路这要因素.U=10Ω×1A+15Ω×0.6A=19V

正确答案:15V. 串联电路,最大电流为0,6A,不是1A。U=10Ω×0.6A+15Ω×0.6A=15V

18.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甲乙两表是电压表,示数之比是3:2;当开关S断开,

甲乙两表是电流表,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 )

A.2:1 B.3:1 C.2:3 D.1:3

分析:当电表为电压表时,S闭合,可以看出两电阻是串联。由图1可知,甲电压表测的是总电压,乙电压表测的是R2的电压。由电路中电压与电阻关系可知,两电阻之比为R1:R2=1:2。

当电表为流表时,S断开。由于开关断开,去掉后电路如图2。由图2可以看出,两电阻是并联,电表甲测的是R2的电流,电表乙测的是R1并R2的总电流,因为R1:R2=1:2,所以I1:I2=2:1。则乙测的总电流与R2的电流之比为3:1。

正确答案:B

19. 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靠近验电器

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可能带负电 B.只可能带正电

C.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

分析: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说明箔片上正电荷减小,而金属球上的正电荷增加,显然这

是导体的异种电荷吸引的结果。这说明导体是不可能带正电的,导体带负电是可能的。但如果导体不带电,靠近带正电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的近端会出现异种电荷──负电荷,远端会出现同种电荷──正电荷,这种感应电荷也会对金属球的正电荷有吸引作用,使箔片上的正电荷减小,所以完整的答案是:带负电或不带电都可能。正确答案为C。

20. ※如图所示,R1=10Ω,R2的最大电阻值为30Ω,电源电压值为8V,求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电阻为多大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最大为多少?

解:设R2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x时,其消耗的电功率最大为P,根据P=I2R有:P=I2Rx=(U÷(Rx+R1))2·Rx,P(64Rx8,根据数学上方程)2Rx210Rx10020RxRx

ax2bxc0,(a0),有实数根时,△=b2-4ac≥0求解。将上式整理为关于Rx的一元

2二次方程PRx(20P64)Rx100P0,因为Rx存在且有正根,所以△=(20P-64)2-4

×P×100P≥0,解不等式得P≤1.6W,将P=1.6W代入原方程可以求得Rx=10Ω

21. 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 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

C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 D屏上肯定有像,但大小不确定

正确答案:D 注意熟悉各种物距的成像情况。

22. 有位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用书将凸透镜挡住了一半,则在光屏上得

_____(填能或不能)到完整的像。

正确答案:能 可以自己画图试下,通过上课讲的方法画图,看是否能得到完整的像。

23. 太阳光穿过树叶的空隙,在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是( )

A太阳的影子 B太阳的实像 C树叶的影子 D树叶的实像

正确答案:B 小孔成像的原理

24. 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

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多选)

A. 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 乙的内能大

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度,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两个冰块均为0℃,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从它们的内能也相同。选项B、C正确。

25.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

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变大。

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 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分析: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较之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由于它们插入热水中前后的温度变化是相等的,根据温度计分度原则,虽然两支温度计中水银上升高度不一样,但示数应相等,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罢了。所以C正确。


相关内容

  • 20XX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一.教学规划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3月3日-4月11日 第一册 4月14日-5月9日 第二册 5月12日-5月23日 1.    声.光.热 2.    力 3.    电 4.    实验探究 5.    作图 6.    综合专题 ...
  • 初中物理: 40个易错知识点, 考试总爱考
    初中时,同学们开始接触物理的学习.其实,物理的知识点主要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只要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中初中个微小细节,就能学好物理.初中物理不难,但还是有许多同学容易在一些点上丢分,要么是知识点记忆混淆,要么是因为在考试中审题错误,最后影响 ...
  •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长清五中英语组 把握好中考英语试题的特点,就能有效地组织好中考复习.中考复习是中考前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方法很多,且各有各的特点,如果采用得当,时间把握的好,且落实到位,将会事半功倍,如果不当,那将会事倍功半,劳 ...
  • 中考学霸是如何度过初中三年的?
    中考学霸是如何度过初中三年的? 文章导读:每年中考都会有几个尖子生,他们是如何成为学霸的呢? 学习和生活上的时间是怎样分配的呢? 下面杨健教育与大家分享中考学霸的初中三年是如何度过的. 每年中考都会有几个尖子生,他们是如何成为学霸的呢? 学 ...
  • 高三后期备考这样提分才快
    高三后期备考,这样做,才提分快! 距离今年的高考不到40天了,在这最后的阶段,高三学生应该怎样复习备考,才能在最后笑得更好?对此,衡水中学各学科名教师予以指导,希望能对莘莘学子们有所裨益. 语文 不去看远方模糊的,做好手边清楚的.(郭春容) ...
  • 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4
    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第 四 讲 那么怎样才能专心上好课 1.重听讲. 充分认识到老师在上课时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上课时表现得最充分,时而指引方向,时而启发诱导,时而鼓劲加油,时而扶持帮助,教者始终处在学生的前列,为 ...
  • 高三家长会班长发言稿
    高三家长会班长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是本班的一名学生王赠安,很荣幸能作为学生代表,对亲爱的家长们说几句话.转眼间,我们已经度过了近一年的初中生活.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初中的生活的紧凑与充实,便捷与高效,疲惫与欢欣.然而,我觉得,要 ...
  • 20XX年中考物理试卷!(有答案)状元都只拿了96分!抓紧学! [一点资讯]
    距离中考越来越近,只剩下三个周左右的时间了,各地中考生都已经处于拼命复习的阶段,那么,怎么在最后这三四周时间内最高效的复习呢? 根据我从教多年的经验看来只有一个最好的办法--通过中考物理模拟题或者各地往年中考真题进行限时训练!通过每一次的正 ...
  • 氢气的性质
    <氢气H2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氢气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第三章的重点知识,在全章乃至全书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节按"大纲"和"教师用书"的安排,共讲授两课时.第一课时, ...
  • 高中物理[功]说课
    "功"说课 浙江高职学院 小可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功"是机械能一章的第一节.就人类的知识构架来说,功是为进一步得出 "能"这个更为广泛.非常重要的概念服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