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雷里亚诺--没有爱的能力的上校 - 范文中心

奥雷里亚诺--没有爱的能力的上校

09/21

新闻传播学院 广告学专业 杜鸿兆 2010106076

没有爱的能力的上校

《百年孤独》出版于1967年,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作品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活动为故事主线,描写了虚构的小镇马孔多从兴建、发展、鼎盛直至消亡的百年历史。《百年孤独》无法凝练出简明的故事线索,它的内容复杂无比,人物众多,以至于人们初次阅读时无法分清书中的人物的身份;它的情节离奇古怪,但又通过平淡细腻真实的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几近真实的世界;它的写作手法新颖,经典的“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的开篇让人们在疑惑之余体味到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

作者在1982年出版的《番石榴飘香》中说过:“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翻版。”而当代文学评论界将《百年孤独》打上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标签,可见作者在写作时就将反应折射拉丁美洲的历史作为写作的目的。因此我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最好对拉丁美洲百年以来的历史背景有个初步的了解。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二代,幼年时生长在马孔多,后参加革命反对保守党并成为了革命军领袖。在和保守派政府签订投降书后凄凉的度过了晚年。作品在最后写到:“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作为布恩迪亚家族的一员,奥雷里亚诺同样是孤独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他的孤独?

一、童年的孤独。在奥雷里亚诺登场的时候,书中是这么描写他的:“他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在母亲腹中就会哭泣,来到人世时大睁着双眼。”奥雷里亚诺有着特异功能,这使得他与众不同。年幼时的他似乎并不孤独,跟着父亲一起学习,但是父亲更多的是沉浸与自己在科学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被母亲照顾着,但是母亲并不能理解他所作的事情;和哥哥一起生活,为哥哥保守着秘密,但是哥哥离开了这个家,走上了和小奥雷里亚诺不同的路。这个家庭看似每一个人都紧挨着奥雷里亚诺,但是他始终是一个人,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思考,一个人长大。

二、情感的孤独。他不像他的哥哥,很早的时候就体会到女人的美好;他也

不像他的后代,生活或是狂放粗野,或是美妙婉约;他没有许许多多的朋友或者同行者;他也没有留下什么可供后人凭吊的物品。他这一辈子只爱过一个女人——蕾梅黛丝。初次见到蕾梅黛丝,奥雷里亚诺的年龄足以当前者的父亲,但是“她的影子正在折磨他的身体的某个部位”。幸运的是,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不幸的是,蕾梅黛丝却因为莫名其妙的某种毒药而死。于是,奥雷里亚诺又是一个人了。战争中,奥雷里亚诺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的女人,“他会从自己的女人中交一个上吊床,从她身上获得欢愉,随后沉沉睡去,不曾流露丝毫的忧虑。”这真是他的所思所想么?当奥雷里亚诺拖着疲惫的身躯从战场上回到了家中的时候,他致力于销毁掉关于自己的一切痕迹,甚至连唯一能证明妻子存在过的银版照片也要销毁掉。他在做什么?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存在过,他人为地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孤绝的环境。他制作小金鱼,一条又一条,做好了重新融化成金水,再一次开始轮回。他是自己选择亦或者是被逼迫进入了一个循环,一个人的循环。在临死前,“他有一次看见了自己那可悲的孤独的脸。”他一直是一个人,没有人陪着他。

三、人生道路的孤独。的确,没有一个人是和他人同路的,每个人,自出生的时候,甚至在出生之前,要走的路就已经不同于他人了。但是每个人走在自己的路上,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远处的人。也许方向不同,但是总是可以望见的。但是,奥雷里亚诺是不同的。他是在追寻着什么东西。他没有家庭,放弃了父母妻子子女等亲人,自从走上战争的道路,他是在追寻着什么东西。他骄傲,自负,认为没有人可以和自己同路前行,“他作出决定,任何人,包括乌尔苏拉,都不的靠近他身旁三米以内。”这时的他是有理想的。是的,他追求的理想不是自由主义,不是反对政府,不是其他的任何政治原因,而是内心的一种莫名的想法的驱动使得他走在自己的路上。由于这种想法,他是孤独的,不仅在家庭中,而且在军队中,在人群中。马尔克斯说:“没有一个人触及到我写这本书时最感兴趣的点上, 即孤独是团结的对立面的想法, 我认为这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这就是奥雷里亚诺在自己的路上失败的原因。走在自己的路上,他渐渐明白,“这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惶恐的心灵永远的失去了平静。”他渐渐陷入了可怕的漩涡当中,“他感觉自己被分裂,被重复,从未这般孤独”。他结束了自己开启的征战,他回到了自己出发的地点。他什么也没有获得,甚至忘了自己追求什么。最终,

他在自己的孤独中被困死了。

四、重复的孤独。这不仅仅是奥雷里亚诺的孤独,这也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是马孔多的孤独,是拉丁美洲的孤独,是百年孤独的孤独。马尔克斯说过,拉丁美洲百年的历史就是在不断的重复,乌尔苏拉说过,马孔多的历史,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就是在不断的重复。同样的,奥雷里亚诺上校也是在不断的重复着自己的人生,似乎每一步他都在前进,但是最终看来,他还是在一个个的圈子里面重复,一辈子在一个大圈子里面重复。幼年在于父母的家庭之中,童年在于对神奇的科学的之中,成年在于夫妻关系之中,壮年在于军队的南征北战之中,老年在于小金鱼的制作之中,他的活动不尽相同,但是主调是同样的孤独。作者是这么认为的,奥雷里亚诺是这么感觉的,我在读后掩卷的小憩中也是这么想的,这是一种跨越事物的情感,不限于具体的事情,而是人类存在的某种具体却难以言表的悲哀,对孤独的畏惧缠绕着每一个人。但是,孤独还是在那里,或是这里。

奥雷里亚诺使我想到了西西弗斯,他想要达到某个目标,但是却像是推着巨石往来于山谷和山顶的那个国王,徒劳,却不断的行动者。他追求幸福和不孤独,迷失在对幸福和理想的渴望以及世界巨大的非理想之间的对立之中。他不是神,他是个人。他没能力一直一直的坚持下去。

奥雷里亚诺的母亲乌尔苏拉在临死前评价他的儿子是一个“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但是在我心中,无关爱与不爱,奥雷里亚诺一直是那个和父亲一起在某个神奇的午后摸着冰块的五岁的小男孩。

“它在烧”!


相关内容

  • 气象对作战的影响
    气象对作战的影响 内容提要: 天气对军事活动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不同天气条件对军事活动的影响往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天气条件,也常常因指挥员和部队利用是否得当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本学期通过对<战场环境概论>课的 ...
  • 外国经典电影台词女生独白
    欧美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1.<卡萨布兰卡> "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she walks into mine." -hum ...
  • 柏林之围学案
    课题: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悲壮诗篇 --<柏林之围><最后一课>对比阅读 . 课 型 编 郭凌雁 者 1. 通过对比把握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精彩简洁的外 貌描写.体现性格特征的心理描写以及富有感情色彩 目 的景物描写: ...
  • 胡安·鲁尔福[请你告诉他们,不要杀我!]
    请你告诉他们,不要杀我! 作者:胡安·鲁尔福 "胡斯蒂诺,请你告诉他们,不要杀我!快,快去对他们说.叫他们发发善心吧,你就这样对他们说.叫他们发发善心,不要杀我." "我不能去说,那边有个军曹,他压根儿不想听有 ...
  • 非洲43个国家矿产资源和矿业简况
    非洲43个国家矿产资源和矿业简况 东非 埃塞俄比亚 在埃塞俄比亚矿业中,金矿业举足轻重,同时埃塞俄比亚还开采锰矿和铂矿. 在埃塞俄比亚进行矿业活动的外国采矿勘查公司已经从1994年的一家增加到现在的十多家.矿业所得税从45%降至35%, ...
  • 大众文化及其时尚性特征
    第23卷 总第134期2004年第4期 2004年 8 月出版攀 登(双月刊) Ascent(Bimonthly)Vol23 General.No.134 No.4.2004 August.2004 大众文化及其时尚性特征 吴玉敏□ (中共 ...
  • 他乡遇故知--厄立特里亚纪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厄立特里亚纪行 中航 技 总公 司 出 口部 王昭 奎 20 蒿 05 中航技 总公司驻肯 尼亚总代 表 司 炎轩 . 一航西 飞王宏卫 和我 , 为促 了满街像 土豆 一样 摆摊卖 ...
  • 坚持成就梦想励志经典
    永 远 都 不 太 晚 ――成功在于坚持与不懈的努力 成功,在 于21天的坚持! 世界上有两种人:空想家和行动者 空想家们善于谈论.想象.渴望.甚至于设想去做大事情:而行动 者则是去做!行动者比空想家做得成功,是因为,行动者一贯采取持 久的 ...
  • 好词好句,作文素材--一些世界名著的开场白
    一些世界名著的开场白 作者: 浙大悦读 No 1 <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 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 ...
  • 你真正了解过英语吗?弄清楚它对你学习英语记单词有很大益处!
    今天的字母表 你真正了解过英语吗?了解整个字母表的起源对你学习英语有很大益处!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英语字母已经经历4000年的历史演变.那么字母从何而来?它们怎样得到自己的形貌.特定的发音以及前后顺序?为什么传了这么多年,字母的顺序为什么是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