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与小凤仙并非如胶似漆打得火热 - 范文中心

蔡锷与小凤仙并非如胶似漆打得火热

11/13

  熟悉民国初年历史的人都知道袁世凯和蔡锷这两个人,前者是“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独裁4年半,称帝失败,在国人的唾骂声中气死;而后者正是他的掘墓人。1915年末,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自称皇帝,蔡锷抛出“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的誓言,冒着巨大危险从北京辗转回到云南,组织云南军队发动了护国起义,出征四川,以寡敌众同北洋军鏖战3个月,给了袁世凯沉重打击,为挽救民国做出巨大贡献。   蔡锷与袁世凯,一个清癯儒雅,一个粗壮雄武;一个劲气内敛,一个虎视鹰扬;一个高洁自守,一个黑白通吃;一个捐生纾难,一个窃国自为。这两个强势男人之间的故事绝对精彩、值得玩味。      蔡锷进京未受软禁   这场双雄会是从1913年10月云南都督蔡锷卸任进京开始的。一种最流行的说法是,蔡锷奉调入京,由此被袁世凯夺去兵权,软禁起来。但此说并不一定准确。民国著名记者陶菊隐在《蒋百里先生传》中说:袁世凯“心目中的军事新人物,陆军总长一席以蔡松坡为最适宜……蔡锷在云南做都督,他自然放心不下,若内调为军政首长,使他楚材晋用,无直接兵权而负建军之责(强化他私人的武力),再派一名心腹做次长随时监视着他,那是再好也没有的……蔡锷的心理与百里的完全相同,建立国防是他们的第一义,无论内除国贼,外御强邻,必以练兵及训练军事人才为其起点。蔡锷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却有锐利的眼光和深刻的鉴别力,他何尝未看透袁所欲建立的只是为个人争权位的军队而非为国家御侮的武力呢,但是他很想将计就计,假手袁世凯以完成现代化的国防。他认为家天下已非时代所许,新军人施以精神教育,其思想及信仰必然和过去只知效忠个人的奴才式的军人不同,所以他很想吞下袁世凯的香饵,进行其化私为公的建军工作。”   但北洋将领们不答应,即使袁世凯动用行政手段强行安置,同僚、部属如果不配合蔡锷的工作,处处设置障碍,指东打西,不仅蔡锷难以发挥效能做出成绩,甚至有可能给军界制造混乱,反为不美。尽管如此,袁世凯还是给了蔡锷这个非北洋系的南方军人很大的荣宠,加昭威将军衔(昭威将军是“威”字号将军中排第一位的,足见蔡锷在将军府的地位),入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军委),表现出对他相当的赏识和信任。如果只是软禁,袁世凯用得着把蔡锷吸收进核心的军事指挥机构吗?显然,袁蔡关系并非一般描述中呈现给人的那种强势对弱势的关系。      蔡锷与小凤仙并不亲密   1915年的袁世凯,权力虽已登峰造极,但还是有危机感。他深知,在共和体制下,政党政治是大势所趋,自己这个军权人物势必只是一个过渡。所以,袁氏集团决定做一次危险的尝试,在推翻帝制仅4年后再恢复帝制,企图用世袭制永保自己稳坐江山。   既然在战略上属险棋,在战术上就须周密盘算,见机行事。袁世凯在留意各方的态度,其中当然也包括蔡锷。此时蔡锷有三种选择:一、反对;二、保留意见;三、赞成。第一种几乎可以不论,已有大计的蔡锷当然不可能在北京就把反袁挂在嘴上。第二种理论上成立,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对方要看的不是态度,是动机,保留意见就等于是反对,所以只能虚与委蛇。就在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的筹安会成立不久,蔡锷在将军府领衔签名拥护帝制。   但袁世凯之识人,绝对高明、精到、通透,他不会轻信蔡锷的作秀,而蔡锷也深知这一点。袁世凯在小心地捕捉和判识蔡锷释出的信息。紧接着,蔡锷又现身八大胡同。老到的袁世凯当然还是不会相信一向克己严肃的蔡锷会就此纵情酒色,但他也看得出蔡锷的意思,那就是:帝制你要办便办,我不干预。   既然签名拥护帝制以及出入八大胡同都是作秀,是双方一种心照不宣的特殊对话,那就不必太当真。很多人都相信蔡锷和小凤仙如胶似漆打得火热,并以此成功蒙蔽了袁世凯。这种英雄美人的演绎虽然美妙,但却严重低估了袁世凯,也不符合事实。   事实是,蔡锷虽涉足花台,但并不常去。据蔡锷长子蔡端先生回忆,其生母潘夫人给他讲过,有一次蔡锷陪家眷去看戏,开场前指着包厢里一年轻女子对潘夫人说:她就是小凤仙。从这个细节里至少可以得出两个信息:一、蔡锷看戏是和家人在一起而不是和小凤仙出双入对,说明他俩的关系并不怎么亲密;二、蔡锷和小凤仙的交往并不背着家人。   而且,据蔡端先生说,蔡锷将母亲和两位夫人遣送回籍的理由是,潘夫人身怀六甲,想回娘家生育;老母不习惯京城生活,要回乡下住,当然,要由刘夫人陪护,几个孩子也分别回到昆明和邵阳。      蔡公成为国葬第一人   袁世凯自始至终也没限制过蔡锷的自由,蔡锷是中央高官,又没有做违法乱纪的事,有什么理由限制他呢?他不限制蔡锷,更不会限制蔡锷的家眷。   智斗袁世凯,难点在于分寸。在大家都明白你是作秀的情况下,你入戏不够就达不到效果,不足以表明立场、传递信息;而入戏过深又显造作,不免令人生疑。事实证明,蔡锷把这个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浅不深,不温不火。明知袁世凯在暗中跟踪调查,可就是不给他任何口实把这些手段公开化;虽然被他含在口中,却让他无从下嘴。   下面该说小凤仙了。据说她有民主思想,反对帝制,因此成为蔡将军的“知音”,并助他成功出京。这是小说家言,并不可信。好多书里都说蔡锷“逃出北京”,这就留下了小凤仙发挥作用的空间。可对蔡锷来说,只“逃”就够了吗?那时还没有飞机,腿再长,一步也跨不到云南去。所以,蔡锷的任务是,要有目的地走,不仅要出京,而且要出国(从内陆去云南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必须从容,逃是逃不到云南的。而这个任务和小凤仙已经没什么关系。   蔡锷的目的是要让袁世凯放自己走,确切地说是放他去日本,他的所有计划都是为此展开的。恰在此时,蔡锷喉部染疾,袁世凯给假3个月,批准他去日本养病(政府公报有记载)。这也正是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袁世凯亲手放走了自己的对手。用一句俗一点的话说,袁世凯着着实实入了蔡锷的道儿。   在这场大戏中,小凤仙的戏份并不多。蔡锷在云南起义后,小凤仙安然无恙,并未像电影中那样遭到关押,这足以说明蔡锷和小凤仙的关系并不密切。蔡锷这种策略当然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如果和小凤仙走得太近,一旦密探对她施展各种侦察手段,谁能保证她不会说漏嘴?同时,疏远小凤仙也可以保全她,否则,当蔡锷西南起兵时,身在北京的小凤仙势必受到连累。别的且不论,避免让一个16岁的少女卷入复杂而危险的政治斗争、不使她受到牵连和迫害,这也是人之常情。   袁世凯死后不到半年,蔡锷也艰苦作战,久病不医,于1916年11月8日在日本福冈长逝,为捍卫民国献出了年仅34岁的宝贵生命。1917年4月12日,蔡公魂归故里,国民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公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摘自《北京晚报》2007年12月19日


相关内容

  • 对联的创作与谋篇
    对联的创作与谋篇 古人将对联的创作称之为"属对"."属",类也,"对",配偶也.意思就是以类字配成偶句以成的文体.由此可见其"属对"二字的内涵所在.对联的独立单 ...
  • 演讲稿写作的基本要求
    讲演是一种书面与口头艺术的结合体.成功的演讲与演讲者的口茔翌和激情离不开,然而,它更离不开写出一份优秀出色的演讲词. [撰写要求] 1.应有一个具体.生动.有吸引力的题目. 2.称谓要得体. 3.开场白要有吸引力,能给听众一个良好的印象. ...
  • [解剑诗刊]昨夜丨闻道洪杨多死战,相看子弟几生还
    [闻道洪杨多死战,相看子弟几生还] 至益阳与白跑堂.深南.小二.一笑诸兄访会龙山栖霞寺,白跑堂云该寺始建于晋,传建文帝于靖难之变后曾长期挂单此处. 灵山终古得霞栖,岳色南临北势低. 僧杖闻传资水外,帝乡已在楚云西. 涤尘梵唱飞花雨,向晚江声 ...
  • 好听的老歌
    好听的老歌 李克勤 - 红日 蔡国权 - 童年 罗大佑 - 童年 裘海正 - 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小虎队 - 爱 张雨生 - 大海 beyond - 海阔天空 谭咏麟 - 朋友 羽泉 - 彩虹 杜德伟 - 情人 beyond - 情人 郑智 ...
  •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同步测试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1912年3月,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是( ) A.袁世凯 B.孙中山 C.溥仪 D.黎元洪 [解析]正确答案是A.简单的识记题目.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次日,袁世凯宣布 ...
  • 小学数学教师投稿刊物推荐
    刊物名称:小学数学教育 邮政编码:110031 通讯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中路29号 投稿信箱:xxsxjy@263.net 刊物名称:<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邮政编码:100037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 ...
  • [经典语录]经典爱情宣言短语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经典爱情宣言短语句子大全.txt如果不懂就说出来,如果懂了,就笑笑别说出来.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幽默就是一个人想哭的时候还有笑的兴致.经典爱情宣言短语/句子大全 以上是网络中搜集的一些比较经典爱情宣言,希望对 ...
  • 长沙工程造价实操培训班之学习内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从"衣.食"逐步向"住.行"方向升级,导致建筑行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这一缺口严重影响了全国城镇化的进程,这种缺陷在湖南这种南方城市尤为 ...
  • 3.2意志的力量
    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 苏教版 第一单元 自立自强 第3课 优良的意志品质 3.2 意志的力量 一.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意志的作用:能激发人的潜能,是行动的强大推动力,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情感.态度与 ...
  • 王宗岳[太极拳论]感悟
    △何为无极?"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 何为太极?"有动有静,动静欲分未分,有阴有阳,阴阳混沌未判". △"彼不动,我不动","静之则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