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纪念碑"阅读试题及答案 - 范文中心

"另一种纪念碑"阅读试题及答案

09/06

另一种纪念碑 大凡专门到湘西凤凰县一游的人,都是为了沈从文先生而来的。沈先生的故居和墓地都在凤凰县城。“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先生没有战死在沙场。其实,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他遥远地死在一个叫做北京的喧嚣的大都市里。回到故乡的不过是先生的骨灰。 一段迂回的山路,一片逼仄的台地,一块自然坠落的石头,石头略微凿磨的平面上是沈先生的笔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些话和石头面对着已经有些污浊了的沱江,一座旧石桥,和一些已经破旧不堪的吊脚楼。背后的山坡上环绕着零乱却又茂密的草木。凤凰的朋友们说,大部分骨灰撒进沱江了,只有几块骨头是由沈先生的孙子亲手埋在这石头下面的。 其实,一个游子,一个精神的游子是永无故乡可回的。就像一条从雪山之巅走下来的河,从它出走之日,就再没有回家的路了。沈先生在凤凰城里长到十五岁,而后从军,又在沅江、辰水之间浪迹五年。此后,湘西的山水就再也关不住一个年轻人的心了。可这二十年的人生成了沈先生文学创作的源泉,他那些所有最深沉最美好的文章,都是从湘西的江河里涌流出来的。这个有一位苗族祖母又有一位土家族母亲的乡下人,这个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没有任何文凭学位的湘西赤子,有了他的《从文自传》,有了他的《湘行散记》,有了他的《边城》和《长河》,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 大概是因为沈先生盎然不绝的诗意吧,他竟然在许多时候,在许多人那里被误解成是一位,而且仅仅是一位传统的“田园诗人”。许多人把“美化落后”“诗化麻木”的批评放在他的名字上。也确实有人依样画葫芦的,把中国所有偏远落后的乡村变成了、“民歌集成”的歌舞场,并因此而得到了大大小小的文名。我一直不解的是,怎么会有这么深的误解和误读。难道我们这些中国人真的再也听不懂中国诗人的歌哭和咏叹了吗?难道历史的风尘真的把我们埋葬得这么深这么重了吗?以致我们竟然听不懂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悲呜?以致我们竟然看不见,在夕阳落照下的那样一种悲天悯地的大悲哀? 对此,沈先生自己说过一句肺腑之言:“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所谓“大音稀声”,所谓“有大美而不言”。事实上,这正是沈从文先生不为潮流所动,独到而深沉的追求。一个能和时代风格相抗衡而独立于世的作家必定是大家。在当时那一派峻急、坚硬、浮躁的白话“国语”的主流中,沈从文的从容沉静和优美大度尤其显得卓尔不群。在沈从文诗意神话的长廊中,《边城》无疑是最精美的篇章。那是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狗的童话。这个诗意神话的破灭虽无西方式的剧烈的戏剧性,但却有最地道的中国式的地久天长的悲凉。 如果说沈先生的文字流露出了某种“世外”意味,那也是因为湘西这块土地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世代杂居之地。这是一块不曾被正统的儒家文化彻底同化的土地。这块土地曾经以它无数次的对中原文化的以死相拼,才保持了自己的“率真淳朴”“人神同在”和“悠然自得”。也正是这一脉边缘的“异质文化”,成就了沈从文的独特。也正因为这个产生于中国本土的独特性,又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从文先生才有可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对于中国诗歌的承接和转化。 站在沈先生这块天然未凿的石碑面前,沈先生微含笑意的脸从斑斓的石纹中显现出来,有谁能读懂困顿在那些苍老的皱纹里的创痛和沧桑?其实,沈从文先生又何需一块石,何需一座山,何需一条河来为自己的不朽做纪念呢?只要打开他的书,你就能走进他那一片无比深沉又无比美丽的森林。让我们向这片森林深深地鞠躬吧!(有删改) 1.从文中看,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具有哪些“独特”之处?请概括作答。(4分) 2.解释下列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 (1)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意。(3分) (2)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3分) 3.文中第4段写到了对沈从文先生的“误解和误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作答。(6分) 4.题目“另一种纪念碑”的在文中含义是什么?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1.答:(1)取材湘西,富有诗意

(2)暗含悲痛,悲天悯地(3)从容镇静,优美大度(4)超然世外,率真自然(答出一点给

2分,共6分) 2.(1)中国独有的带有悲悯的诗意,在沈从文表现湘西文化的作品得到了完美的体现。(2)(2)沈从文用诗意的文笔讲述了他对生活深沉而独到的思考,而这种深沉悲痛的情怀往往被隐藏在文字中。不易被人所理解。(2分) 3.对比,突出沈从文在深沉美丽的文字中蕴含着悲悯情怀,表现沈从文的伟大;(2分)表现作者对沈从文被误解的痛心,引起人们的深刻反省。(2分)(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4. 答:“另一种纪念碑”指的是沈从文创作的独特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对沈从文不朽的纪念。(2分)这一题目表现了沈从文作品的独特艺术个性及深远了艺术影响,深沉蕴藉,引人深思。(4分)


相关内容

  • 甘肃武威中考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2015中考试题语文(扫描版,含答案) 武威市2015年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9分)(1)(3分) chēng diān hún (2)(4分)山峰巍峨 陡峭峻拔 ...
  • "一代怪杰辜鸿铭"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代怪杰辜鸿铭 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各种新思想如潮涌动,各色新派人物也纷纷登场,整个校园充满活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常常会出现这样一副不和谐的图景:一位老者头戴瓜皮小帽,身穿枣红长袍天蓝青褂,斑斑油腻浸染其上,脑后拖着一根又细又长的辫 ...
  • 杜甫"很忙",经典"很受伤"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杜甫"很忙",经典"很受伤" 文/陆尚 ①近日,"诗圣"杜甫突然"很忙",在网络蹿红,然而他被广大网友热烈追捧的缘由却 ...
  • 20**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商埠 绰约 扣人心弦 扶老携幼 B.博奕 翘楚 以逸待劳 固若金汤 C.笃信 聪慧 日臻成熟 灸手可热 D.溃乏 矫情 所向披靡 汗流浃背 2.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 ...
  • [名人传]试题
    一.填空题. 1.<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 "欧洲的良心"之称,他们另外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1 ...
  • 司法考试基础阶段准备经验
    基础阶段复习回顾和给12年基础薄弱的考生的建议 作者:海雨天风 我2004年大学毕业,毕业后从事了远离法律的工作,工作6年多没有系统地看过一本书,2010年重新捡起法学专业系统复习,而此时大学学的知识早已不成体系,除了有几个法律原则较熟悉, ...
  • 山东省潍坊市20**年-20**年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2012.4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1上,考试结束,将 ...
  • 20**年上海徐汇区高考历史二模卷及答案
    201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所有试题答案按照试题对应编号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卷不作为阅卷和评分依据. 2015.4 第I 卷 ...
  • 读书会端午节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2011年庆阳市实验小学读书会端午节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楚国人.答案( B ) 2.最早的棕子产于春秋时期.答案( B ) 3.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清明节的风俗习惯.答案( B ) 4.吃粽子.赛龙舟 ...
  • 语文阅读题型-概括题技巧
    美丽乌龟 我曾见过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龟,它的壳和头尾都是翠绿色的,在翠绿色的壳上有着深咖啡色的花纹.它的背高高地隆起,就好像是一个篮球的半圆,弧线优美光滑,一点也不像一般的乌龟那样扁平.最奇特的是那乌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是一直在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