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收入.支出和投资的三个周期 - 范文中心

人生的收入.支出和投资的三个周期

06/15

投资理财规划的武林秘籍

2016-06-03 伪砖家

伪砖家简介:

某基金合伙人,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宏观对冲市场数年。如今专家甚多,高谈阔论,自觉不如遂取“伪砖”名号,经济本该理性,奈何阴谋论四起,骂娘声不绝,甚觉无聊说点实话以道“中国经济真相”。伪砖家胡乱之言,以贻志同道合者。

投资理财根本原理就是收入周期和支出周期,说白了就是科学规划,使得一生的收入能超过支出,最好收入远远超过支出实现财务自由。所以理财的根本是站在一辈子的高度从宏观上规划,单纯记记账,买买低风险理财产品,玩玩信用卡,做做基金定投,都是可有可无,无关疼痒的小技巧,对人生实际的提升很小。

工资收入周期

图1:工资收入增长周期图

一个人前半生主要收入来自于工资,工资的增长除了经验积累外,主要有2个跳跃阶段。

(1)基层向中层跳跃

基层是公司的螺丝钉。每个人都是从基层做起,基层主要从事一些简单的执行工作,就是把自己这枚螺丝钉装到公司这个大机器上,公司给你提供平台,培训,工资,并签订劳动合同为你提供制度保护,而你为公司提供劳动换取薪水和稳定。基层的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市场价值不大,可替代性非常强,所以基层的薪资水平最低。

基层薪水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和工作效率提升,是靠时间积累的量变。一般的工作3-5年就能熟能生巧,这个过程每个人的差异不大,天赋好的人会略微快点。真正的差异是量变能否积累出质变,从基层上升到中层,收入翻2-3倍(如图中红线所示)。其中最根本是理解能力和管理能力,你得理解部门工作最核心的问题,并管理部门的人解决部门核心问题。很多人在这一步无法完成质变,结果几十年如一日重复相同的工作,收入早早就到了瓶颈,如上图虚线所示。

(2)中层向高层跳跃

中层是公司的器官,但还不是公司的大脑,中层更多的是把公司的战略执行好,本质还得依靠公司的整个体系。中层向高层上升最关键的是战略能力,体系架构能力,人才掌控能力。中层向高层跳跃收入也会翻2-3倍(如图中红线所示),不过,能上升到高层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大多数人的工资收入一般会在中层到达瓶颈。

投资理财规划第一要务是让自己完成这2次跳跃,使工作收入有质的提升,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支出增长周期

图2:支出增长周期图

支出周期基本与收入周期重合,不同的是支出从一出生就开始,到老年支出也不会快速回落,医疗养老的支出都具有刚性。支出的两次跳跃:主要是自己结婚买房和子女教育及买房,这是中国的国情。实线部分是正常的支出曲线,虚线是不买房,而且强行压缩支出,省吃俭用。

理财最重要的是使收入周期和支出周期匹配,最好收入能大于支出。当收入无法覆盖支出的时候,就要借债或者强行压缩支出,无论哪种都是痛苦的。几次大的支出增长往往还代表了社会竞争力提升,比如孩子的教育,家庭生活质量改善,收入如果没有在对应的周期增长,只能放弃这些支出,结果社会竞争力大打折扣,被迫沦为社会底层。

投资理财的根本是保证收入和支出都如实线部分增长,让自己良性循环,尤其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战略节点一定要牢牢把握。

很多人把省钱和存钱误认为是理财,其实那是收入增长乏力导致的支出被迫压缩,不但不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让自己精力分散,更抓不住核心,更无法质变。

财产收入周期

图3:财产性收入增长周期图

财产性收入本质是资源积累,包括你的房产、钱、人脉等等。工资收入随着人的衰老会逐渐下降,但资源的收入却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生的后半段,就主要靠财产性收入。

在中国,工资的收入很容易到达顶点,如果不能将工资积累的收入转化为财产收入,收入增长就很难覆盖支出增长。

但致命问题是中国人长期忽略财产收入。

一方面中国是13亿人口大国,劳动力充沛,同时中国经济基础差,资本稀缺,这就导致资本回报高,劳动回报低,结果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普通人工资增长缓慢,大多数人没有积蓄用来钱生钱。另一方面,中国金融市场比较落后,金融行业高度垄断,投资渠道匮乏,导致普通人投资知识完全空白,投资成了有钱人玩的小圈子游戏。

结果,本应该靠工资和钱生钱双轮驱动的收入增长,变成工资收入独轮支撑,当工资收入在人生后半段无法提升时,收入就到了瓶颈。

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收入类似,也有两次质变,同样需要两次能力的飞跃。

第一次质变是当你不再只存钱省钱,理解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从理财上升为投资。金融的本质就是风险定价,当你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和平衡能力增强的时候,你就会获得比别人高几倍的收益。理财本质是不懂风险,把风险让渡别人,获得极低的回报,理财基本等同于存钱。如果能力不能突破,那财产收入就会像图3虚线所示。

第二次质变是理解市场规律。从宏观上理解整个投资趋势,抓住宏观投资机会。市场的本质是供需的发展、均衡以及动态定价过程,谙熟本质后,就能在整个市场寻找投资机会,财产性收入又会有质的提升,很多人是靠这个阶段实现了财务自由。

钱生钱的能力要在人生前半段开始积累,这样人生后半段收入增长就有了保证。这也是整个投资理财规划中最核心的一点。

对冲风险

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关键的风险一定要对冲。对冲风险主要两种方式,一种保险,一种资产配置。

1.保险

保险本质是风险的交易市场。人生的重疾险,养老,医疗等重大核心风险,需要用少许的钱来买保险对冲。

2.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的本质是分散风险,防止财产太过集中,满盘皆输。

人生其实只有20%的事情是真正重要的,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在忙、茫、盲,都在做一些毫无核心竞争力的低端重复工作,时间精力花了很多,收入依然是图中虚线部分所示的增长轨迹。投资理财规划的根本是定位你现在处在上面三幅图中什么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做成这个事情最核心的点又是什么,用80%的精力死磕核心点,使得你的收入变成实线部分的增长轨迹。

当然,上面主要说了内在因素,并没有考虑外在因素。一生时间很长,除了内在因素还要把握外在的经济大势,行业兴衰,这是另外一个维度的问题,我会另外写篇文章系统阐述。

-------选自用时间守望价值博客


相关内容

  • [个人理财]计算题2-(20**年.6.7)
    科目:个人理财 题:某人准备买一套商品房,总计50万元.如果首付30%,银行提供20年的按揭贷款,贷款利率为6%.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为购房要向银行贷款( C ). A.50万 B.15万 C.35万 D.53万 2. 贷 ...
  •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 劳动经济法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即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 满足人类需 ...
  • 西方经济学多选题
    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特点有(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正式分开,2凯恩斯主义占据主导地位,3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4提出了序数效用理论) 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A.完全垄断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 ...
  • 乘数效应.挤出效应和分配效应
    1.什么是政府公共支出的乘数效应.挤出效应和分配效应?请结合中国财政政策实践说明上述效应的存在性. 所谓"内在稳定器"是指这样一种宏观经济的内在调节机制:它能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财政 ...
  •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国民收入核算 ................................................................................................ ...
  • 最佳现金持有量预测_新随机模式
    □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最佳现金持有量预测:新随机模式 吴尚宗(教授)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450052 张子辉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上海200002) 一.预测模式 周转模式对现金收支比较均衡的企业适用.有的企业对现金需求的 ...
  • 经济学主要流派归纳
    现代经济学流派归纳 凯恩斯经济学 一.定义 指凯恩斯在<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理论.不包括凯恩斯追随者补充.修改和发展了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起始于凯恩斯经济学. 二.学术渊源 1. 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 ...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西方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Western Economics 课程编号:XJ01505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工程专业 总学时数:68学时 总 学 分:4 开课学期:春季或秋季 参考教材:< ...
  • 陈正伟-20XX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本科)]习题精解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本科)> 2015年习题精解 重庆工商大学 陈正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指以宏观经济理论指导,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数整体所进行的实证经济统计分析. ...
  • 高等教育改革_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_杨汝岱
    2009年第8期 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 杨汝岱 陈斌开 3 内容提要:很多研究表明我国居民储蓄存在较强的预防性动机, 但对其背后的原因和微观基础却研究甚少.本文以经验事实观察为基础, 利用CHIP 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截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