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兵的战场故事 - 范文中心

一名老兵的战场故事

01/16

王同德,1924年出生,山东莒县人。1938年入伍,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115师战士、排长、副连长等职。参加过山东甲子山战斗、草沟战斗、百团大战、临朐战斗,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辽沈等战役,1944年被八路军115师授予“爆破小大王”称号,荣立大功一次、小功数次。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1957年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1977年离休,现在大连安享晚年。

1940年,在反封锁、反“蚕食”、反“摩擦”的艰苦斗争中,我们鲁中军区部队缺少重武器,特别是缺少火炮,在攻击敌人的据点、炮楼时往往遭受重大伤亡。面对困难,我们集思广益,尝试了很多办法,却收效甚微:有的部队尝试用土造大炮,就是把榆木掏空,用铁环箍住做炮筒,结果炮弹没打出去,反而把炮筒给炸了;有的部队收集了很多干辣椒,顺着风向点燃“熏”敌人,效果也不理想;还有的将浸过油的棉花绑在公鸡身上,点燃后将公鸡设法扔进炮楼,希望着火后到处乱跑的公鸡能将炮楼点燃,也没有奏效„„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有效地摧毁敌人的碉堡和炮楼,上级让抗大一分校的教员在我们鲁中军区举办了两期爆破培训班。我当时是八路军115师4团1营3连副排长,也受组织上派遣参加了爆破训练班。

爆破战术一鸣惊人

我们的爆破教员是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旅二团副团长王凤麟,他在苏联学习过军事爆破,也是八路军中第一个指挥使用炸药包攻坚的人。还有个教员叫赵志坚,专门讲授工兵技战术。上级对这个训练班很重视,很多领导同志如黎玉、罗舜初、王建安等经常去听课学习。我们听课也都很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一边学理论一边实践,收获很大。

山东沂南县有一个反动武装头子叫刘朝峰,他一贯坚持反共立场,经常进攻我抗日根据地,抓捕我党政工作人员和家属。为打击这个无恶不作的家伙,1940年秋天,上级命令抗大教员带领学员配合部队攻打刘朝峰的老窝――侍郎宅村。虽然他的老窝是个土围子,但是村庄围墙却是用巨石条修建的,异常坚固,易守难攻。针对这种情况,赵志坚教员建议采取坑道爆破的办法。部队包围村子后,他带领工兵从村边开挖壕沟,一直挖到看守场院的屋子里,再从屋子里挖掘通向炮楼的坑道。由于当时没有仪器,为准确掌握方向、深度、距离,赵志坚教员用红缨枪从坑道向上穿孔,穿通后夜间用香火作标记,施工运土,分毫不差。整个迫近坑道作业,敌人丝毫没有察觉。在喊话劝降未果后,王凤麟教员指挥我们通过坑道,缓缓地将1000斤黑色火药送进侍郎宅东南炮楼底下,点燃火绳,实施引爆。只听“轰”的一声,山摇地动,炮楼飞上了半空。部队立即发起总攻,将刘朝峰这个反动的家伙一举擒获。 这是我们第一次用爆破技术歼敌,黎玉和罗舜初同志还亲自到现场勘察爆破效果,并将战斗经验报告了上级,听说八路军总部还将这一经验进行了转发。

“爆破小大王”威震敌胆

1943年1月,国民党新编第四师投降日军,被封为“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该部投降后,疯狂屠杀抗日军民,在山东博山、临朐、安丘、昌乐、蒙阴一带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无人区”,逃离“无人区”的人民纷纷要求八路军出兵解救。

1944年3月,我们八路军和民兵共四路大军突袭该部。我们4团首先奇袭北牛寨,占领了制高点钻天崮,歼灭伪第182团一部。我2团迫使伪181团两个连缴械投降,我1团直捣伪49师师部,打乱了敌人的指挥,为胜利奠定了基础。

尔后,我115师4团将伪独立第4旅包围在岳庄、蜇庄一带。敌人凭借城墙拼命顽抗,我们组织了几次爆破都没有成功。因为我学习过爆破技术,连长一直把我当成技术骨干,准备关键时刻派上用场。面对我的积极请战,连长同意了:“小老王(当时我20岁,年龄不算大,但已有6年兵龄,算是老兵,因此同志们都这样称呼我),一定要注意安全!”并命令全连集中火力向敌人射击。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我抱着一个10公斤左右的炸药包慢慢向前

爬。敌人发现后,机枪、步枪还有迫击炮一起向我开火,子弹不断地打在我附近,还有几发炮弹就在我的周围爆炸。好在我们的掩护火力也比较强大,我尽可能地利用地形掩护自己,不停地从一个弹药坑跳到另一个弹药坑,到最后敌人也没打着我。爬到城墙底下,我把炸药包往城墙根一靠,拉燃导火索,就近滚进了一个弹药坑。只听“轰”的一声,爆炸冲击波把我震得够呛,身体也被土埋住了。城墙垮塌了一个七八米长的大口子,城墙上的敌人不是被炸死就是被震晕,剩下的扭头就跑,利用这个空当,战友们立即发起冲锋,有近2000名伪军被我们包围,在我方政治攻势下投降了。

战斗结束后,我被八路军115师授予“爆破小大王”荣誉称号。上级战役通报中说:整个战役消灭日伪军7000余人,攻克据点110处,解放村庄1100余个,解放土地1200平方公里,大获全胜,整个鲁中解放区连成了一片,这是山东军民再一次的伟大胜利。 永远的遗憾与永远的感动

1944年夏天,我们八路军115师集中4个团攻打沂水县城,我们团奉命从西南角发起进攻。当时,城内虽然日军很少,主要是伪军守城,但是也在拼死抵抗。战斗打得很激烈,前面已经有兄弟部队在组织爆破城墙,但没能成功,轮到我们上时,连长派我去执行爆破任务。在匍匐前进到一个弹药坑时,我听到有个微弱的声音在喊我,原来是倒在旁边的一位战友,他中了弹,敌我双方都以为他牺牲了。他好像是一名干部,当时还能动,他把自己的姓名告诉了我,说他已经不行了,希望我以后有时间捎个信给他家。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我将他放好后,继续抱着炸药包向前爬,终于炸开了城墙,自己也被震晕负伤,被战友用担架抬到了后方医院。 伤愈归队后,我就跟着部队开始执行下一个战斗任务。后来我想起了这件事,却忘记了他的名字。由于他和我不是一个部队的,那时候部队人员变动很频繁,而且随着形势发展部队又多次整编,因此,我虽然经过多次打听,最终也未能打听到他的姓名和籍贯,没有能够兑现对他的承诺,让他成了无名英雄,留下了我一生的遗憾。

抗日战争时期,炸药很珍贵,除有一部分是战场缴获和上级配发以外,还有一部分炸药,特别是雷管,是淄博矿区的工人兄弟冒着生命危险,用饭盒从矿井下偷偷带出来的,其中一些工人兄弟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此,我们每次使用炸药进行爆破,那可真是带着民族仇、阶级恨,爆破效率很高。虽然爆破手有一定的牺牲,但敌人真是被我们的炸药包吓破了胆,炸药一响不是被炸死、震晕,就是投降。人民群众对人民军队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一生中最感动的事情。

四平战场上的白菜

日本鬼子投降后,我们在罗荣桓、朱瑞、罗舜初等领导同志率领下,坐船渡海到了东北。 1946年春天,四平保卫战打响了。我当时在东野第3纵队独立3师,一开始,我们攻占了开原和昌图之间的几个车站,后来就在这一带阻击国民党廖耀湘新六军向四平发动的进攻。美式装备的国民党部队火力很猛,战役打得很艰苦,我们部队伤亡很大。有一次,我们被敌人的炮火封锁在一座小山上,后勤补给无法送上来,战士们(包括伤员)好几顿没有吃上饭、喝上水。饥饿还好抵抗,但是口渴实在难以忍受。恰巧,团里通信员在给我们连送信时说,他看见附近老百姓家菜窖里有白菜,连长就让我晚上带人突破封锁线去搞白菜。

天黑下来后,我带着4个同志趁着夜色悄悄爬出战壕,向着白天通信员说的地方悄悄爬过去。当时正是东北的“翻浆”(春季化冻时土地松软湿滑)季节,我们向山下爬的时候还挺顺利,或许是“翻浆”的软泥帮了我们,敌人没有发现。突破封锁线后,我们摸黑进了老百姓家的院子,打算向他们买几棵白菜。但由于打仗,老百姓都躲走了,黑乎乎的院子里没有人,又换了几家也没有人,我们又不敢大声喊,以免被敌人发现。突然,有个战士掉进了一个地窖里,他爬起来后摸到了白菜,我们几个也都跳了进去,抱起白菜就一顿猛啃,那滋味难以表述,简直是太美味了!出来时,我们将几块大洋放在老百姓家地窖里,用背包带将白菜捆结实,每人背了六七棵白菜往回走。过封锁线时,我们先向前爬一段,再用背包带拖着

白菜滑行一段,以前学过的匍匐技术派上了用场。等回到阵地上,我们的衣服上、白菜上全是泥巴,但这一顿白菜同志们吃得那叫一个痛快!

多年以后,每当我发现孩子们挑食时,总会向他们讲起当年在四平战场上搞白菜的故事。


相关内容

  • "寻访红色足迹"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 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为庆祝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引导广大青年勿忘历史,珍惜今天,增强同学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同学们更加努力学习回报祖国,在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特别策划并举办了本次&q ...
  • 电视节目观后感(两则)
    之一: 28日夜,看书看得累了,就躺在沙发上检视电视.扫到CHC高清影视频道,正播放美国纪实故事影片<太空英雄>,因为以前曾经很感兴趣并查阅过不少资料,就看下去了.殊不料这一看才发现以为颇熟悉的事其实并不熟悉.例如,说到首位乘坐 ...
  • 牛玉兵:一个老兵的新警察故事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但祁县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却回荡着一股正义的暖流.在这里,曾经使多少个妄图逃脱法律制裁的交通肇事逃逸者低头认罪,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正是这个中队,挽救了一个个因痛失亲人而即将崩溃的家庭,使他们受到创伤的心灵得以抚平:也正是 ...
  • 太仓最后的抗战老兵:打鬼子不像电视剧演得轻松|太仓|老兵抗日
    太仓最后的抗战老兵:打鬼子不像电视剧演得轻松 核心提示:"打鬼子并不像一些电视剧中演的那样轻松,是很残酷的,牺牲也很大.我不仅丢掉了一条右手臂,现在身上还有一颗子弹没有取出来."说起抗战给自己留下的伤,老人说,有一次因为 ...
  • 类型电影赏析
    <情人> 剧情:80多岁的法国女作家回忆往事.那是在20年代,当时她15岁半,和母亲.兄弟住在越南.她在西贡读书,放假回沙堤母亲家度假.他们虽然是白人,但家境拮据. 一次,从沙堤坐轮渡回西贡的时候,她在船上遇到一个中国富家子弟. ...
  • 长孙忆述:祖父郑洞国后半生的谨慎与平静
    1924年春,从湘西大山中走出一位热血青年,他辗转数千里,前往广州,准备投考黄埔军校.为了能参加革命,错过报名期限的他,甚至冒用他人之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谁能料到,当年的文弱书生,10余年后竟成为一代名将.他便是在抗日战场上功绩赫赫的郑洞 ...
  • 莱芜战役解密:兵民是胜利之本
    家国情怀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博览史书和文学名著的毛泽东同志发现,封建社会的这些史书和文章几乎没有一部是描写底层农民的,书中所记录和描写的都是统治阶级的文官和武将或者杀富 ...
  • 云霄中绽放的格桑梅朵
    新兵龚德富初上东嘎拉哨所时,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位于祖国西部边陲的小小哨所,走了一个小时还是没有看到尽头,从半山腰的巡逻车上整装背囊下车徒步,蜿蜒前行,一路上落叶高乔.苍松翠柏.无名野草直到最后无际无边的雪海,海拔越来越高,眼睛中也弥漫着夹杂 ...
  • 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总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总 1.[吴锦泉 高节卓不群] [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 ...
  • 原创-听老兵讲朝鲜战争的故事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时常听邻居一位离休的老人讲他年轻时打仗的事情. 还记得老人讲:土耳其的兵最熊,只适合去打女人:美国兵的训练和装备好,我们和他过招占不到太大的便宜:南朝鲜的兵是好打但最难抓,因为南朝鲜实行连坐制,一人当兵,几家要连保,战死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