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书记 - 范文中心

少年读书记

09/14

  我家的书店  一个问题,它是不是问题要看是问谁,比如你小时候读的书是哪里来的?这对我女儿来说就不是问题,是学校图书馆,是我自己家的。她可能还会抱怨说没出生的时候爸爸就给她准备好了一屋子的书。不要问书是哪里来的,而是书早就在那儿等着她了。但若是问我,就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了。我读的书是哪里来的?是父亲的课本和我的课本?是同学间串来串去的面目可疑的“坏书”?也可能是钻到“文攻武卫”指挥部偷出来的被查抄的禁书,还可能是躺在废品收购站的废纸堆上读到的书,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那里永远会有不断收购来的破书、旧书。可以看,但不可以拿,今天你恋恋不舍地放下的,明天就可能成了纸浆。  应该还有从书店里买到的看到的书。  我对书店的记忆非常迟,应该已经到了七十年代,那时我都是中学生了,我生活的小镇上才有了第一家书店。在此之前,如果说到书店,那就是指我们县城的新华书店。但因为年龄小,路途远,交通不方便,是难得到县城一趟的,所以印象模糊得很。何况,到书店买书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位客人,父亲高兴地向我们介绍,那是他上师范时的同学,在新华书店工作。我们立时对他尊敬得了不得,我们多么想看书啊,而他居然在新华书店工作!那天,父亲和他的老同学推杯换盏,临别时,父亲的同学用微醺的眼睛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哦,喜欢看书?很好嘛。到我店里去,有得你看的,不要钱!”他姓陈,我们喊他陈叔叔。  说是书店,其实并没有店面,也不挂牌子,只是租了一处民房,业务主要不在零售,而是批发。我现在想起来了,当年农村和乡镇的图书销售是由供销系统承担的。就是在供销社,还有比较大的供销社的代销点的营业柜台里辟出一块来卖书。它们的书由新华书店提供,陈叔叔做的就是这方面的工作,为我们那个区几个公社的供销社批发图书。所以,严格地说,他那儿应该不是书店,而是图书批发点。每隔一段时间,县新华书店就会给批发点发来书单,工作人员根据本地区图书需求与销售情况勾出所需要图书。不几天,书就来了,工作人员依照底单一堆一堆地分好,再过几天,各地供销社就会来人将书提走。陈叔叔是这个批发点的负责人,我好像也没看见过有其他的人。陈叔叔会在书单来的时候喊我过去,问我喜欢看当中的哪些书,我就根据书名想象一番点上几本,一般他不会说什么,要不就夸我几句“上进”“有眼光”,但也有的时候会犹豫地问我是不是真的要看其中的某几本书,是不是看得懂,说那些书“很深”,进了,你不买可能就卖不出去。我非常感激陈叔叔,因为他在我们镇上工作的时候我父亲还在乡下,但我一有空就跑到那儿去,他从不嫌烦。那真是个小型图书馆,比我们镇上文化站的图书还要多,还要新。我有时在那里一呆就是半天,把我喜欢的书挑到一边,慢慢地读,真的可以说是坐拥书城。即使我上了大学,见识了真正的新华书店和图书馆,还是觉得那个批发点好,我会写信或打电话把我想看或想买但买不到的书告诉我父亲,请陈叔叔帮忙。而一放假,我首先去的地方就是那儿。在我心目中,它早就成了我家的书店。  后来,批发点撤消了,陈叔叔也调走了。  但我与书店的故事还在继续。  字帖和春联  在写作圈子内,我也算是个会写几笔毛笔字的人。遇到文学活动,如要留个言,写幅字什么的,大家都会推说,让汪政写,让汪政写。我自然要再三谦虚,但最后总还是写了。其实,人家不叫你写,你也会去写的,写字的人,手痒,看到笔墨纸砚就熬不住。  我的字写得怎么样,不知道,但有人说“你是有童子功的”,这个我不反对。我从小就喜欢写字,从小字就写得好,从小学到大学,写的字一直受老师的表扬。记得我上大学后,中文系的主任有一次问我:“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录取你?”我自然不知道,他很得意地说:“我们看了你的考卷,你的字好!”  小时候怎么写字怎么练字的已经说不上来了。那时写字并不像现在受热捧,还考级。写字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不被当作艺术的,“书法”在那个时代属于被遗忘或废黜的词语。字写得好的好处除了春节有人请你写春联,大概也就是出板报,写标语和抄写大字报了。我自小体弱,父母亲特别是父亲让我在书画上用点功,说下乡了好去办板报,那样就不用下田,还可以挣工分。  我当然没有那么多长远的考虑,但就是喜欢。见到好的字,不管这字写在哪里,印在何处,都喜欢,都会边看边在手心里描。在我少年时代不多的书中,有几本是我最喜爱的,有空就拿出来翻看,一是《芥子园画谱》,不全,我也记不得几本了,一是丰子恺题签的一套学生习字帖,也不全,大概都是我父亲上学时用过的,破旧不堪,缺页少张,上面沾满了墨渍。我小时候不爱说话,也不是太喜欢串门,好像一个人的时候非常多。一个人的时候,我就会把这些书拿出来,在父亲为我们钉的小桌子旁边坐下,拿个小碟子,倒上墨汁,开始画画写字,经常不知不觉中就到了黄昏。我家的后墙开着一扇不大的窗户,对过住着一对老夫妻,他们的院子就挨着我们家,里面有一棵很大的石榴树,树冠高大,浓荫蔽日。写累了,我就盯着石榴树出神,万籁俱静,耳朵里是两个老人显得非常遥远的时高时低的说话声。  儿时最大的乐趣之一是看春联。我们镇上字写得好的人不少,最著名的当然是书法家仲贞子先生,他是我们镇上的大户人家,书香门第。仲先生毕业于上海美专,诗书画印皆精。我们很幸运,他竟然是我们中学的美术老师,教我们写字画画。记得有许多孩子买不起字帖,仲老师就在这些学生大字簿每一页的第一行用朱笔写上正楷,让他们照着写。另一个字写得好的是南货店的一个营业员,他姓什么我已经忘了。店里卖纸,什么颜色的都有。人们去买纸都是有事的,要么是过年过节,要么就是有红白事,都要在纸上写字。我经过南货店,几乎每次都会看见这个营业员在为别人写字。不知道这是不是过去开店的规矩,卖纸的就得帮人家写字,但这样做起码生意会好一点。到了过年,这两位先生就要忙着给镇上的人家写春联。我母亲在邮电所工作,住的是邮电所的公房,邮电所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办公加上住家,二十几间房总是有的,邮电所的所长每年都要请仲老师写春联,从大门一直写到每户人家,红红的一片。整个小镇,除了有几户家里有读书人自己写以外,都是他们俩写的。大年初一,我必定把我们那个小镇东西南北走一遍,大街小巷,每户人家,就是为了去读他们的春联。现在想来,每年的正月,就是他们的书法双人展。


相关内容

  • 镇团委书记竞聘演讲稿
    篇一:竞聘镇团委书记演讲稿 尊敬 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会坚决拥 护镇党委的指导,负责抓好团委班子建设,指导协调基层团支部工作,负责培养.推荐优秀 团员.青年入党.强学习强培训,狠抓团干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团委学习培训 ...
  • 十九大手抄报
    祖国啊, 我为你自豪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
  • [争当四好少年]主题班会
    <争当四好少年>主题班会 一(1)班 活动时间:2010年2月29日 活动目标:学习胡爷爷贺信,在队员中掀起"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 ...
  • 团区委书记述职报告
    团区委书记述职报告 2005年,在区委和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团代会和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一个行动,两个加 ...
  • 孙云晓从共青团走出的青年问题专家
    "共青团给了我实现理想的舞台,给了我智慧和力量,也给了我毕生矢志不渝的信仰" 在办公室里见到孙云晓时,他正坐在电脑前面全神贯注地发微博.那是一篇有关"男孩危机"的教育言论,被他收录在"孙云晓 ...
  • 和什中学法制大讲堂实施方案
    和什中学"法制宣传365"青少年法制大讲堂活动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在全县青少年群体中营造浓厚的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引导.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法制观念,提升法制修养,规避非法伤害,全面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开展和什中 ...
  • 依法治乡工作计划
    内江市东兴区双桥乡 2014年依法治乡工作计划 2014年双桥乡依法治乡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推动 ...
  •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5-07-24 06:0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与教育的根本任务"理论研讨会内容摘登 本期主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q ...
  • 梦想,从这里起飞
    梦 想 , 从 这 里 起 飞 ____东港市北井子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 学校概况和组织建设 也许你对北井子中学并不熟悉,也许你对北井子中学乡村少年宫建设还一无所知,但只要在网上听一听那首优美悦耳的校园歌曲:"在小镇的一角, ...
  • 中外著名文学奖项
    中外著名文学奖项 诺贝尔文学奖 根据阿尔费雷德.诺贝尔遗嘱所设,"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颁奖单位是瑞典文学院,首届文学奖于1901年颁发.公布日期通常是在每年10月的某个星期四. 都柏林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