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与温度]教案设计[1] - 范文中心

[冷热与温度]教案设计[1]

05/23

冷热与温度

兑镇小学 郝秀丽

【教学目标】:

1.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3.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4.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科学实践

【教学准备】:烧杯、热水、温水、冷水、温度计、秒表、记录表、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感觉物体的冷热:

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中。5秒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每个小组成员听从小组长的安排,每个同学都试一试。

2.学生试验并交流。

3.师:人们通过手眼等身体器官能感觉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冷热与温度。板书课题:冷热与温度

评:让每个学生都进行试验,每个学生都能说说自己的感觉,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测量水温:

1.师: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不能,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来进行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

师: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教师出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

小组合作分工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并记录。

3.交流测量结果。

(三)、再现“热水变凉”的降温现象:

1.师出示一杯准备的热水,师述:老师想知道这杯水的温度,谁愿意来帮老师来测一测水的温度?

2.指名一位学生测量水的温度,教师提醒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

3.再请两位学生上台依次测量水的温度。教师相机板书出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

4.师:比较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结果,你有什么思考和发现?如果继续测量会出现什么现象?(这儿鼓励学生说出各自的思考和发现。)

评:三位学生依次测同一杯水的温度很自然地会发现水温下降了,再推测下去水温一定会继续下降。课上再现学生再现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激发了探究兴趣。学生一定会有不少的发现或者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这样的设计水到渠成,测水温的活动又是对温度计使用技能的复习巩固,乃是一箭双雕。

(四)、猜测“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

1.师:如果每次测量间隔的时间相同,温度的下降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呢?

2.学生小组合作,猜想“热水变凉”的降温情况,并要求各组做好记录。

学生的猜想估计有这样两种可能:一种是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有规律;(温度变化先快后慢,温度变化先慢后快,温度变化速度均匀)另一种可能是温度变化没有规律。

3.班级交流各小组猜想情况。

评:这样的猜想过程老师要体现出极大的耐性,切不可操之过急、蜻蜓点水,要让学生充分“说”和“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一种猜想,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猜想,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五)、研究“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

1.师: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对的,还是错的呢?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实验。

2.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引导学生参照教材中的“热水降温记录表”,各组在讨论的过程中设计好记录表格。)

3.班级交流,明确注意事项:

①实验所需材料有温度计、杯子、热水、记录纸、秒表;

②第一次测量数据为0分钟时的温度,以后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 ③正确使用温度计,读数要准确;

④小组成员拿温度计、读数、计时、记录要分工明确。

评:这样的实验活动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角色,力求人人动手、个个参与,以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作用,集体的力量才能得以充分显现。指导温度计的使用也是一个重要

的环节,测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接下来数据的分析和曲线图的绘制,教师的指导不可少。另外,10分钟的连续观察测量,要搜集六个数据,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考验和培养。

(六)、绘制“热水变凉”的降温折线统计图:

1.师: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整理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大家从这六个数据发现了什么?

2.师: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温度的变化。 (教师给各组分发“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的表格,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一是根据测量数据描点,二是把描得的各点用线连接起来。)

3.学生根据各自测得的数据在表格中绘制“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 小组分析记录表和曲线图,讨论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原先的猜想进行比较。

班级交流各组的发现:温度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的,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评:小学四年级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有一定的困难。在这一活动环节上,教师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分析,教师要“扶”得多,对各自的交流讨论“放”开让学生说。

(七)、后续研究:

师:如果我们继续测量下去,温度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课后研究)

评: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再测量下去水的温度肯定不会一直降下去,最后的温度接近于室内的气温便达到“热平衡”。后续研究主要是激发学生去思考和争论。相信有了以上学生的亲身经历的研究活动,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开阔,课后研究的兴趣会更大。我想如果这样的目的达到了,这就是一堂成功的科学课。

(八)、作业布置:

再次预测: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是否一直这样降下去呢?会降到多少呢?水温究竟下降到多少度?

如果有杯凉水,测出凉水的温度,然后给凉水加热,那么温度升高有什么规律呢?

思考:曲线图的绘制如果能和观察记录结合在一起可能更好。有好的操作方案吗?

小学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课题:冷热与温度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一:

实验三:

温度(℃ )

热水降温曲线图

时间(分钟)


相关内容

  •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的第一课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 : 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 ...
  • 空调冷热源系统
    大纲 一. 集中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各部分组成以及原理 二. 为什么要对冷热源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三. 楼宇自控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冷热源系统中进行楼宇 自控 四. 设计一个冷热源自动控制的实例 五. 总结 摘要: 集中空调冷热源系统 随着人民生活水 ...
  • 口腔实践技能考试内容
    口腔医师考试实践技能考试病例分析题例 试题 1 答案患者,女,56岁.主诉:左上后牙自发隐痛两周现病史:左上后牙两周前出现自发性阵发性隐痛,持续几分钟后可缓解,冷热刺激痛,无明显夜间痛及咬合痛,自觉为左上倒数第2颗牙痛,患牙曾于1年前因龋坏 ...
  •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何青青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课时 一.复习目标: 要切实完成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切实掌握相关的科学概念这两个双重任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在复习阶段认真落实以上两 ...
  • 板式换热器基本概述
    目录 第一章钎焊式板式换热器............................................................................................ 1 1.1工作原理 ... ...
  • 高中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从容说课 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教学中应强调三个方面:①气压带和风 ...
  • 空气源热泵方案
    业务联系人:韩京伟 [1**********] 中央空调工程 [空气源热泵设计方案书] 山东世纪昌龙新能源有限公司 Shandong Shiji Changlong New Energy Co.,Ltd., 2015-4-14 目 录 01 ...
  •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更热]教学设计
    <哪杯水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 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 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意识到人 们在不断地运用已有的科技知 ...
  • 建筑节能监理方案2
    本监理细则是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和项目监理工作要求,由项 目监理机构参照本公司的监理细则范本,结合本项目专业工程的特点和监理工作实际项 情况编制, 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生效.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 ...
  •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