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规划的新趋势 - 范文中心

旅游产品规划的新趋势

05/28

旅游规划的发展的新趋势

专业(方向): 09级旅游管理一班 姓 名: 慈海萍 学 号: [1**********]9

2013年 01 月 05日

旅游规划的发展的新趋势——旅游产品规划的新方法

旅游规划的核心是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规划的成果决不仅仅是制作精美的旅游规划文本和图集, 而是要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兼顾各方利益, 具有市场有效性和适应性, 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科学的旅游产品规划。因此, 要求有科学、 合理的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来保证旅游产品规划的有效性。

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两个符合旅游产品规划发展的新方法——双筛法和漏斗法。这两种方法就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劣势,需要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加以改善,使旅游规划实践和旅游规划理论同步。

一、旅游产品规划的新方法“双筛法”

“双筛法”致力于协调旅游规划研究过程中旅游规划专家、 旅游开发者、 旅游客源市场( 旅游消费者) 和旅游开发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旅游资源普查其市场评价和旅游开发条件的详细调查与市场评价、 旅游产品的专家创意、 开发者与开发地居民对于旅游产品创意的接受意向水平调查、 在旅游产品修正与补充基础上的旅游市场的认可意向调查、 旅游产品的最后确定五大步骤, 具有客观性、 易接受性、 针对性三大特点。

“双筛法”的技术流程是首先是对资源普查与资源评价,对资源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是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意策划,然后把这个创意公之于众,调查旅游地居民和开发者的认可程度,在这里进行第一次筛选,对这次筛选的进行总结,发现这些创意其中的问题和旅游地居民开发者的意见,以及几个符合旅游地居民和开发者的利益的几个创意,然后针对旅游地和开发者的意见进行修改。修改之后在进行民意调查,这次的调查是针对客源市场的认可性调查,在调查之后进行第二次筛选,筛选出最终的旅游产品。

“双筛法”很好地把旅游地居民参与融入了旅游产品设计程序, 避免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在旅游产品设计上的武断行为。该方法是社区参与理论在旅游

产品规划设计中的很好应用。但“双筛法”技术设计路线图本身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旅游产品设计对市场因素考虑不足。旅游目的地开发经历了资源导向型开发、 市场导向型开发和资源、 市场对接开发阶段, 这说明旅游产品规划同样是一个市场、 资源对接开发的过程。而“双筛法”由于没有处理好资源、 市场和

社区居民之间的层次关系, 则是一种资源导向型下的市场检验开发模式( 其实它等同于资源导向型开发) 。

( 2) 旅游产品规划参与各方即旅游开发商、 旅游规划设计单位、 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区居民的权限、 知识和视野等的不对称性影响了旅游地社区居民实际参与的有效性。实际上, 旅游地居民的参与权被弱化了。“双筛法”对此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 3) “双筛法”所展示的旅游产品设计技术方法虽然经历了两次筛选, 但仍是一种静态的、 单向性的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旅游市场是多变的, 旅游产品也有着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因此, 旅游产品设计决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 这既不符合市场和产品生命周期本身的要求, 在理论上也有缺陷。

( 4) 旅游产品设计的过程除了旅游地居民这一重要的参与要素外, 还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旅游产品设计,如不断发展着的生态保护理念、 区域旅游产品结构、 发展上的可持续性和旅游地政府的旅游发展战略等。

二、旅游产品规划的新方法“漏斗法”

1.旅游产品规划的参与者和各方的特点

旅游产品规划的过程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 参与各方均可认为是旅游产品规划的利益相关者。一个组织的利益主体即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可以影响该组织目标的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和个人。对旅游产品规划而言, 利益相关者通常可以分为旅游开发商、 旅游规划师、 旅游地社区居民、 游客和旅游地政府五类。 旅游产品规划的参与者, 即旅游开发商、 旅游规划师、 旅游地社区居民、 旅游地政府和游客, 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 知识结构、 需求及利益取向。

旅游开发商是以营利为目的取得旅游景区( 点) 的开发、 经营权的企业, 而旅游产品规划设计则是实现其投资回报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旅游开发商是旅游景区( 点) 未来的运营商和实质上的主人。旅游开发商是旅游产品规划设计的出资方, 对于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有着很大的挑选余地, 但其旅游产品规划设计的知识欠 缺。

旅游专家即有着雄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由于其受雇于旅游开发商而成为旅游产品规划设计这一产品的供者, 并因此而取得旅游开发商给予的劳动报酬。

在旅游产品规划设计中, 旅游设计单位和旅游开发商由于彼此的需求关系很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 并中和彼此意见的分歧。

旅游地社区居民世代居住在旅游景区( 点) 内或周围, 是旅游景区( 点) 真正的主人,在旅游产品设计及旅游气氛营造和旅游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本应是旅游景区( 点) 开发后继旅游开发商之后最大受益者。在旅游景区( 点) 经营权转让之后, 旅游地居民成为了旅游产品设计参与方之一, 并由于其个 体分散、 旅游专业知识和市场知识等欠缺而处于参与的弱势地位。

旅游地政府是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导者, 是旅游景区( 点) 旅游开发的积极推动者, 代表着旅游地社区最

广大的居民的根本利益。旅游地政府对旅游产品规划的参与主要体现在招商引资、 营造旅游发展环境和政策制定等方面。

游客则是市场需求的代表者, 是旅游产品规划的原动力。游客对旅游产品规划的参与主要体现在游客的兴趣和旅游货币选票的去向。

2.旅游产品规划参与主体间的矛盾分析

旅游产品规划参与主体之间由于其不同的背景、 知识结构、 需求及利益取向, 在旅游产品规划参与过程中必将有着“潜在的”矛盾和“显性的”矛盾。“显性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冲突,“潜在的”矛盾常常在旅游活动开展后表现出来, 如旅游产品投入市场后给旅游地社区居民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引起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1) 旅游开发商和旅游规划师之间的矛盾

旅游开发商与旅游规划师之间的矛盾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但最终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商和旅游规划编制单位无形中所形成的利益共同体而自然地化解。

( 2) 游客需求和旅游地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

游客需求往往具有盲目性、 侵犯性和膨胀性的特点, 这不但表现在对旅游产品类别的选择上, 而且表现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这样就很容易和旅游地社区居民之间发生矛盾, 特别是在传统观念很重、 民族风俗浓郁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游客需求是旅游产品规划的原动力, 但是旅游地居民有责任, 也有权力对旅游产品规划进行干预性参与。

( 3) 旅游规划师和旅游地居民之间的矛盾

旅游规划师“受雇于”旅游开发商或旅游地政府, 再加上旅游地社区居民参与的弱势地位, 其必将更多地考虑旅游开发商或旅游地政府的需要, 这样所进行的旅游产品规划往往对旅游地社区居民的重视不够, 甚至有时无形中侵犯了旅游地社区居民的应得利益。旅游规划师和旅游地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往往是“隐性”矛盾, 但在旅游产品规划实施并见成效的时候会转化为“显性的”矛盾, 突出地表现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抵制和破坏。

( 4) 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区居民之间不应有的矛盾

旅游地政府本应是旅游地社区最广大居民利益的代表者, 但在现实中, 旅游地政府由于过多考虑其自身利益, 往往会给旅游开发商以优惠的条件, 无形中也会伤害到当地社区居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 这就造成了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区居民之间不应有的矛盾。

3. “漏斗法”技术路线图和步骤

通过以上有关 “双筛法”的缺陷、 旅游产品规划参与主体各方类型及特点和旅游产品规划参与各方矛盾的分析, 本文提出旅游产品规划新方法“漏斗法”。因该方法对旅游产品设计具有层层过滤的特点而得名。“漏斗法”是基于市场导向、 市场可变、 资源可塑、 包括旅游地居民认可等在内的“过滤”要素之上的旅游产品规划新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漏斗法”产品规划要经历如下步骤:

首先是对有关旅游景区( 点) 所能吸引的三个层级的目标客源进行旅游产品市场需求的调研和预测, 据此甄选出该旅游景区( 点) 旅游产品设计的市场需求域;其次是根据国家标准并结合景区( 点) 实际情况进行有关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 第三就是在以上两步的基础之上, 旅游规划产品设计专家通过运用“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设计旅游产品, 并通过市场需求域和经过旅游规划产品设计专家以资源为基础“提升和塑造”过的旅游产品雏形之间的“对接”形成旅游产品创意初稿;第四步是重点“过滤层”, 即通过旅游地居民认可和其他所要考虑的可变因素( 如不断发展着的保护生态理念、 区域旅游产品结构、 发展的可持续性, 甚至旅游地所在政府的旅游发展战略等) 对旅游产品创意初稿进行层层“过滤”。旅游地居民由于其背景和专业知识结构的原因益采用“认可式”或“多

数票( 超过四分之三) 否决制”的参与方式, 这样就保证了旅游地居民参与的权利, 又保证了旅游地居民参与的有效性, 体现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该过滤层会根据不同景区( 点) 的不同情况而增加或减少有关“过滤因素”, 这使得该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开放性。通过层层“过滤”就得到了旅游产品创意第一稿。 第五步, 通过市场检验完成旅游产品设计的“市场——资源 ——过滤要素——市场”一次完整的过程。第六步, 由于市场的可变性和旅游产品自身的生命周 期, 旅游产品设计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次性活动, 而是在市场多变和竞争环境中的循环设计过程, 这就需要进行旅游产品设计的第二次循环操作。

最后, 通过上述循环操作就可以阶段性地完成旅游产品设计, 并确定终稿。上述过程充分体现了“漏斗法”的系统性的特点。通过系统循环式的旅游产品规划可以持续地保持旅游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提高旅游景区( 点) 产品竞争力。

通过正确运用旅游产品规划新方法“漏斗法”, 并通过上述辅助措施解决好其中的矛盾、 平衡好各方力量和规范有关各方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许春晓. 旅游规划产品设计双筛法研究[ J] . 旅游学刊, 2003(1) : 27) 30.

2. 李瑜, 李军. 旅游规划中的旅游产品规划武汉大学(工学版) ,

3.百度文库


相关内容

  •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19卷第1期中南林业调查规划Vol. 19 No. 1 2000年2月 CEN TRAL SOU TH FOREST INVEN TORY AND PLANN IN G Feb. 2000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杨 帆 (国家 ...
  • 中国磷化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目录)
    中国磷化工行业 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需求 本报告从以下几个角度对磷化工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 1.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磷化工行业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磷化工行业的经济规模和 ...
  • 中国危险品运输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
  • 中国银行智能柜台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目录)
    中国银行智能柜台行业 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需求 本报告从以下几个角度对银行智能柜台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 1.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银行智能柜台行业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银行 ...
  • 中国三类物资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目录)
    中国三类物资市场 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需求 本报告从以下几个角度对三类物资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 1.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三类物资行业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三类物资行业的 ...
  • 四川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四川旅游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走势预 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2523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 ...
  • 中国强磁打捞器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目录)
    中国强磁打捞器市场 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需求 本报告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强磁打捞器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 1.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强磁打捞器行业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强磁打捞 ...
  • 中国阳离子醚化剂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目录)
    中国阳离子醚化剂行业 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需求 本报告从以下几个角度对阳离子醚化剂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 1.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阳离子醚化剂行业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阳离 ...
  • 中国溴代苯丙酮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目录)
    中国溴代苯丙酮行业 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需求 本报告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溴代苯丙酮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 1.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溴代苯丙酮行业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溴代苯丙酮 ...
  • 中国成型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成型行业 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需求 本报告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成型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 1.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成型行业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成型行业的经济规模和成长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