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 范文中心

[明史]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09/04

  许誉卿 华允诚 魏呈润(胡良机 李曰辅 赵东曦) 毛羽健(黄宗昌韩一良) 吴执御(吴彦芳 王绩灿) 章正宸 黄绍杰(李世祺) 傅朝佑(庄鳌献 李汝璨) 姜埰(弟垓) 熊开元(方士亮) 詹尔选 汤开远成勇 陈龙正

  许誉卿,字公实,华亭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金华推官。

  天启三年,征拜吏科给事中。疏言锦衣世职,不当滥畀保姆奄尹。织造中官李实诬劾苏州同知杨姜侵抚按职。中旨谓姜贿誉卿出疏,停誉卿俸半年。杨涟劾魏忠贤,誉卿亦抗疏极论忠贤大逆不道:“视汉之朋结赵娆,唐之势倾中外,宋之典兵矫诏、谋间两宫何异!”忠贤大怒。又言:“内阁政本重地,而票拟大权拱手授之内廷。厂卫一奉打问之旨,五毒备施。迩复用立枷法,士民槁项毙者不知凡几。又行数十年不行之廷杖,流毒缙绅,岂所以昭君德哉!祖制,宦官不典兵。今禁旅日繁,内操未罢,聚虎狼于萧墙之内,逞金革于禁闼之中,不为早除,必贻后患。”于是忠贤怒益甚。会赵南星、高攀龙被逐,誉卿偕同列论救,遂镌秩归。

  庄烈帝即位,诛崔、魏,将大计天下吏。奄党房壮丽、安伸、杨维垣之徒冀收余烬,屡诏起废,辄把持使不得进,引其同类。誉卿时已起兵科给事中,具疏争。吏部尚书王永光素附珰,仇东林,尤阴鸷。诏定逆案,颂珰者即党逆。永光尝颂珰,治逆案,阴护持之。南京给事中陈尧言疏劾永光珰孽,不当正铨席。然帝方眷永光,责尧言。誉卿又抗疏争,于是都给事中薛国观以己亦珰孽也,遂讦誉卿及同官沈惟炳东林主盟,结党乱政。誉卿上疏自白,即日引去。

  七年起故官,历工科都给事中。明年正月,流贼陷颍州,誉卿请急调五千人守凤阳。疏入而凤阳已陷,皇陵毁焉。誉卿痛愤,直发本兵张凤翼固位失事,及大学士温体仁、王应熊玩寇速祸罪。言:“贼在秦、晋时,早设总督,遏其渡河,祸止西北一隅耳,乃侍郎彭汝楠避不肯行。及贼入楚、豫,人言交攻,然后不得已而议设之。侍郎汪庆百又避不行,乃推极边之陈奇瑜。鞭长不及,酿成今日之祸,非枢臣之固位失事乎?流寇发难已久,枢臣因东南震邻,始有淮抚操江移镇之疏,识者已恨其晚。及奉旨,则曰不必移镇。臣观各地方稍有兵力,贼即不敢轻犯。凤阳何地,使巡抚早移,岂有今日!今枢臣以曾请移镇藉口,抚臣以不必移镇为词,则辅臣欲讳玩寇速祸,其可得哉!”帝以苛求责之。

  而是时言官吴履中等复交章劾体仁、应熊交相赞美,“其拟旨慰留曰忠悃,曰荩画,曰绝私奉公,曰弘济时艰。不知时事至此,忠荩安在,而奉公济艰者何事也?”誉卿再疏论,帝仍不问。誉卿曰:“皇上临驭有年,法无假贷,独于误国辅臣不一问。今者巡抚杨一鹏、巡按吴振缨且相继就逮矣。辅臣顾从容入直,退食委蛇,谓可超然事外乎?”帝终不听。

  誉卿在天启时,谢升方为文选郎。及是,升长吏部,誉卿犹滞垣中。以资深当擢京卿,升希体仁意,出之南京。大学士文震孟愠语侵升,升亦愠。适山东布政使劳永嘉贿营登莱巡抚,主给事中宋之普家,升等列之举首,为给事中张第元所发。帝以诘升,言路因欲攻升及都御史唐世济。誉卿以世济恃体仁,恶尤甚,当先去之。御史张缵曾乃独劾升,升疑出誉卿及震孟意,之普又构之升。先是,福建布政使申绍芳亦欲得登莱巡抚,誉卿曾言之升。升遂疏攻誉卿,谓其营求北缺,不欲南迁,为把持朝政地,并及嘱绍芳事。体仁从中主之,誉卿遂削籍,绍芳逮问遣戍。十五年,御史刘逵及给事中杨枝起相继论荐,竟不果用。福王立,起光禄卿,不赴。国变,薙发为僧,久之卒。

  华允诚,字汝立,无锡人。曾祖舜钦,瑞州知府。祖启直,四川参政。允诚举天启二年进士。从同里高攀龙讲学首善书院,先后旋里,遂受业为弟子,传其主静之学。四年春,从攀龙入都,授都水司主事。攀龙去官,允诚亦告归。

  崇祯改元,起营缮主事,进员外郎。二年冬,京师戒严,分守德胜门,四十余日不懈,帝微行察知之,赐白金,叙功,加俸一年,改职方员外郎。五年六月,以温体仁、闵洪学乱政,疏陈三大可惜、四大可忧。略言:

  当事借皇上刚严,而佐以舞文击断之术,倚皇上综核,而骋其讼逋握算之能,遂使和恒之世竞尚刑名,清明之躬浸成丛脞。以圣主图治之盛心,为诸臣斗智之捷径。可惜一。


相关内容

  • [明史]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第一百十六
    魏学曾(叶梦熊 梅国桢) 李化龙(江铎) 魏学曾,字惟贯,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迁郎中.中官为商人请支刍粮银巨万,学曾持不可,乃已.寻擢光禄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初,土蛮大入永平.学曾入驻山海,檄诸将王治道等追击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三 列传第六十一
    杨洪(子俊 从子能 信) 石亨(从子彪 从孙后) 郭登 朱谦(子永 孙晖等) 孙镗(赵胜) 范广 杨洪,字宗道,六合人.祖政,明初以功为汉中百户.父璟,战死灵璧.洪嗣职,调开平.善骑射,遇敌辄身先突阵.初,从成祖北征,至斡难河,获人马而还. ...
  • 莆田古代四大史学家
    莆田古代四大史学家 莆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地以人贵,人以地传.莆仙雄邑,名人辈出.兴化儿女,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的历史人物,可鉴古今.莆田古代出现了杰出史学家郑樵,还有三位史学家,分别是陈均.柯维骐和吴任臣.分别著有<通志>. ...
  • 历史读书笔记
    历史读书笔记-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在写完<史记.孔子世家>时,最后引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八个字现在树碑仁寿县城高峰天街公园中心位置.司马迁为了写<史记>,二十来岁游历沅湘苏 ...
  • 历史系必读书目
    [教 材]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 ...
  • 司马迁与班固的比较研究
    司马迁与班固的比较研究 [摘 要]<史记·儒林列传>.<汉书·儒林传>是司马迁与班 固的两篇论述自孔子以来的经学发展历史的文章,尤其是论述了汉 初以来经学的传授与继承.两篇文章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仔细比较 之后,我们还 ...
  • 明史·王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王玺,太原左卫指挥同知也.成化初,擢署都指挥佥事,守御黄河七墅.巡抚李侃荐于朝.阿鲁出寇延绥,命充游击将军赴援,战孤山堡,败之.寇再入,战漫天岭.刘宗坞及漫塔.水磨川,皆有功.进都指挥同知,充副总 ...
  • 浅谈汉语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二○○四年 No.4克山师专学报 Journal of Keshan Teachers College 2004第四期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几 千年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如: 人.树.山.水.云.石头.房 ...
  • 司马迁与老子(散文+小诗)
    (一)司马迁 众所周知,撰写<史记>的是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名著<史记>为司马迁所撰.这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涵盖了我国上下三千年.司马迁不溢美不隐恶得秉笔直书,为我们世世代代,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 既然诸子百家的 ...
  • 淮阴侯列传2
    <淮阴侯列传>教学案二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学重点: 1.积累基础知识,把握做题技巧. 2.整理重点实词.虚词.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拜识 声部 矫揉造作 弃暗投名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