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28-职业卫生管理与措施 - 范文中心

090728-职业卫生管理与措施

05/06

第二章 职业卫生管理与措施

第一节 职业卫生策略与措施

一、全球的策略

由于劳动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W H O 最新数据指出,全世界每年发生2亿5千万起工伤事故、1亿6千万例职业病患者,造成1千1百万人死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另外,约有2亿5千万儿童从事有害作业,因此,开展有效职业性损害的防制和职业卫生服务,是新世纪里职业卫生面临的挑战。W H O 提出了“人人享有职业卫生”的全球战略,并认为理想的“人人享有职业卫生”基本框架应包括:①更新和实施职业卫生立法与标准;②明确和强化职业卫生安全(O H S )管理机构的职责和竞争力;③强调雇主对O H S 不可推卸的责任;④加强政府、雇主与工会三方面合作;⑤为雇主和雇员提供教育、培训和信息便利;⑥发展和完善职业卫生服务;⑦提供技术咨询服务;⑧开展科学研究;⑨完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报告与登记制度,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⑩协调劳资合作,促使企业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列入企业管理日程。

W H O 和国际劳工组织(I L O )对还对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提出了5项原则:①健康促进与以预防原则,即保护职工健康不受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损害;②工作适应原则,即作业本身与作业环境应适合职工的职业能力;③健康促进原则,即优化职工的心理、行为、生活及作业方式与社会适应状况;④治疗与康复原则,即减轻工伤、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的疾病所致的不良后果;⑤初级卫生保健原则,即就近为职工提供治疗与预防服务。这些原则体现了对职业人群的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的全面职业卫生服务,并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卫生服务和干预措施,使职工达到:①了解熟悉自己所处的作业环境,可能接触到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②参与控制

影响健康的因素,积极改善作业环境和生产方式,自觉地实行自我保健,降低职业病,工作有关的疾病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③加强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使劳动者自觉的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二、基本原则

针对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的职业性危害而开展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首先是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行政监督管理;其次提供有效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再次是开展支持性科学研究、人力资源开发和健康教育。在整个工作过程应遵循医学的“三级预防”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的原则。

(一)三级预防原则

1.第一级预防 即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和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是职业性有害因素防制工作中最有效的措施。例如改革工艺、改进生产过程、制订职业接触限值等,使工作场所或生产过程达到职业安全卫生标准要求。

2.第二级预防 当第一级预防措施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劳动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采取补救措施。它的主要任务是早期检测,及时处理,防止职业性损害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开展职工的健康监护,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及时治疗处理等。

3.第三级预防 当第一、二级预防措施未能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好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有些劳动者已发展成职业性疾病或工伤的患者,此时,应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包括脱离接触、实施有效治疗、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等。

(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为政府和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提供了宏观的策略导向。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各生产经营单位逐步形成了 “企业负责,政府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职业安全工作体制。这些制度的建立和配套措施的实施,是消除和控制职业性外伤损害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最有效的方法。

职业性疾病和其它疾病一样,除与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病因有关外,还受到相关潜在的其他因素影响,如个体的健康状况、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特征等,都可能成为附加的危险因素。例如,高血脂个体增加对二硫化碳诱发心血管病损的易感性;吸烟者极大地提高了石棉接触诱发肺癌的危险性等。因此,除了遵循上述预防原则外,还应做好旨在控制相关危险因素的“初始级预防”(p r i m o r d i a l p r e v e n t i o n )工作,为职业性损害的综合干预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三、防制措施

根据以上原则,职业性损害的防制措施应包括法律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卫生保健措施等几个方面。

(一)法律措施

建国50多年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的防治方面发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性的文件,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的管理具有一定的行政约束力,从法律上防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劳动者的健康。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利益和身心健康,全国的职业病防治专家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及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法律专家们,经过10余年的调查研究,提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2002年6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并于同年11月1日实施。这些具有强大约束力的法律为保护职业人群的健康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诊断标准是执行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基础。我国自1979年颁布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 J 36-79)以来,迄今已发布有关化学毒物、粉尘及物理因素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已达200余个,职业病的诊断标准70余种,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的标准系列。为了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保护劳动者健康,2002年4月,卫生部以卫通[2002]8号令的方式,发布了第一批157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中职业卫生标准47项,与职业病诊断有关的标准110项,2004年又补充了“警示标志”和“采样规范”两个标准,还有一批职业卫生标准正在制订中。这对全国职业卫生的管理,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起到了指导作用。

职业卫生监督是依法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从工业生产起始阶段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到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健康健康监护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职业病危害事调查处理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等等诸多方面。按监督实施的阶段,可分为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两大项:

1.预防性卫生监督 属于预测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前瞻性监督,指涉及所有生产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技术改

造和技术引进项目。要求职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对“三资”和民营企业的投资和引进项目,应加强实施预防性卫生监督,防止违反有关法规和职业病危害转嫁。

2.经常性卫生监督 包括对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和作业者接触水平的监测、监督,对健康监护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以及安全卫生设备维护、检修等情况的常规监督。

(二)组织措施

1.领导重视 组织措施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领导层的开发,让用人单位(企业)负责人树立“企业经济效益与职工安全卫生同步发展”的观念,严格按有关职业卫生法规、条例和标准组织生产,履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承诺和义务,保障职工“人人享有职业安全与卫生”的合法权益。

2.加强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 在我国,从事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总数已逾3万人。面对全球范围的技术革命浪潮,这支队伍的观念、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都亟待提高。放首先应加强培训,更新他们的观念和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做好职业病危害控制和职业性病损的防治工作。其次,通过职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给广大劳动者以“知情权”,让他们知道有关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和防护办法,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积极参与职业性有害因素和职业病危害的控制。

3.建立健全合理的职业卫生制度 在组织劳动生产过程中,用人单位应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合理的职业卫生和劳动制度。如为了预防高温作业环境中暑的发生,用人单位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

业劳动和休息制度,按《高温作业连续工作的允许时间限值》(G B 935-89),尽可能缩短劳动持续时间,增加工作休息次数,延长工休,特别是午休时间等。

(三)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过程,消除或减少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如在职业中毒的预防时,采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物质,限制化学原料中有毒杂质的含量。油漆生产中可用锌白或钛白代替铅白;喷漆作业采用无苯稀料,并采用静电喷漆新工艺;在酸洗作业限制酸中砷的含量;电镀作业采用无氰电镀工艺等。在铸造工艺中用石灰石代替石英砂,并采取湿式作业。在机械制模型制造时,采用无声的液压代替噪声高的锻压等。

2.生产过程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粉尘及各种有害物理因素的机会。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和检查维修,防止毒物和尘的跑、冒、滴、漏和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对于一些有害的物理因素,如可使用一些材料和装置将噪声源封闭或将工人经常操作地点(如球磨机操作控制台)封闭成一个较小的隔声空间等。

3.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排毒除尘。厂房车间是相对封闭的空间,室内的气流影响毒物、粉尘的排除,可采用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系统及除尘装置排除毒物和粉尘,以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毒物粉尘浓度。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系统由排气罩、通风管、通风机和净化回收装置组成。排毒效果主要决定于排气罩的正确选择和控制风速。控制风速是为使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不致向外逸散而在排气口所必须保证的最小风速。

4.厂房建筑和生产过程的合理设置。 有生产性毒物逸出的车间、工段或设备,应尽量与其他车间、工段隔开,合理地配置,以减少影响范围。厂房的墙壁、地面应以不吸收毒物和不易被腐蚀的材料制成,表面力求平滑和易于清刷,以便经常

保持清洁卫生。

5.其他技术措施。如矿山的掘进采用水风钻,石英粉厂的水磨、水筛,铸造厂的水爆清砂。在风道、排气管口等部位安排各种消声器,以降低噪声传播;用多孔材料装饰车间内表面,或在工作场所内悬挂吸声物体,吸收辐射和反射声,以降低工作环境噪声强度等。

(四)卫生保健措施

1.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根据 W H O “人人享有职业卫生”的全球策略,国家有关的医疗卫生机构,如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必须为用人单位(企业)提供良好的、合格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这些服务包括职业卫生的预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等。

(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 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动态掌握工作场所中潜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种类、存在形式、强度、消长规律等,为改善劳动条件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2)职业健康监护(o c c u p a t i o n a l h e a l t h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 是指以预防为目的,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查和分析,从而发现早期健康损害的重要措施。职业健康监护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其中职业健康检查有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及应急的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对职业病的防制有重要意义,也是职业病医师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职业健康检查

上岗前健康检查:又称就业前健康检查(r e p l a c e m e n t he a l t h e x a m i n a t i o n ),是指用人单位对准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上岗前进行的健康检查,其目的在于掌握其上岗前的健

康状况及有关健康基础资料和发现职业禁忌证(o c c u p a t i o n a l c o n t r a i n d i c a t i o n )。例如,从事铅、苯作业人员的神经系统和血象检查,粉尘作业人员的胸部χ线检查等,以确定该人员的健康状况能否从事该种作业,健康资料还可作为今后定期健康检查的对照。

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又称定期健康检查(p e r i o d i c h e a l t h e x a m i n a t i o n ),是指用人单位按一定时间周期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目的是及时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早期损害或可疑征象,并为工作场所的防护措施效果评价提供资料。在岗健康检查的时间间隔可根据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性质、危害程度,劳动者的接触水平以及工作场所是否存在其他有害因素而定。一般认为,属于过量接触并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每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低水平接触或对健康影响不甚严重的,每2~4年检查一次;工作场所同时存在其他有害因素,则应相应地缩短间隔期。由于劳动生产过程中某些特殊情况,使劳动者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如生产事故、毒物泄露事件等,用人单位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称为应急健康检查。

离岗时健康检查:是指用人单位在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离岗时进行的健康检查,目的是确定即将离岗的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期间,是否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为劳动者健康状况的连续观察提供资料。

在进行各种职业健康检查时,检查的项目和周期可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进行,并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

2)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为了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便于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用人单位应建立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内容包括:①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②相应作业场所职业

病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③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④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一人一册,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妥善保存。

(3)其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效果评价、化学品毒性鉴定、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等。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单位,通过这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可为企业提供一系列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资料和建议,也为有效地消除或控制职业病的危害提供依据。

2.合理地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在生产设备的防护和通风措施不够完善,特别是在事故抢修或进入设备内检修时,个体防护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个体防护用具主要有防毒防尘面具、防护服装及防护油膏等。其中防毒防尘面具包括各种口罩和面具,防护服装包括安全帽(或头盔)、工作服、手套、围裙、长筒靴、防护眼镜等。由于个体防护用品的特殊作用,用人单位按规定应给劳动者提供足够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并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使用前进行培训,保证使用者学会正确,以达到个体防护用品最大的防护效果。

3.合理供应保健食品和饮料 如对接触职业性毒物的劳动者,应根据所接触毒物的毒作用特点,在保证平衡膳食的基础上,补充某些特殊需要的营养成份(如维生素、无机盐、蛋白质等)。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应补充含盐饮料和高蛋白食品,并适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等。

第二节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

一、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意义

(一)严峻的职业病形势要求高水平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

目前我国的职业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我国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

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发病人数,均达世界首位。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远远滞后。特别是加入WTO 后,这种状况不很好的解决,必将影响到我国的竞争力,甚至可能影响我国的经济管理体系运行。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职业卫生在促进产业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十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的性质、结构和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给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许多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跌入了低谷。目前我国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主要表现在:

1、职业卫生意识淡薄 首先,企业的职责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更是如此。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只追求利润的实现,而忽视了职业卫生工作,职业卫生意识淡薄,个别企业领导者甚至对职业卫生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其次,由于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因其具有迟发性和潜伏期长的特点,对现任领导眼前压力不大,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也不影响政绩,故部分领导对此也不太在意。即使对职业危害有所了解的领导, 也因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经费,加大生产经营成本,而受企业经营状况限制,想有所为而不能为之。第三,企业职工因大多受文化程度的影响,综合素质不高,许多劳动者没有职业病预防的知识,不了解法律赋予自己的健康权益,不知所从事的工作有何危害,自我防护意识差。如企业按国家规定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在工作时也不愿意按规定穿戴;企业组织工人进行健康检查时,许多工人都嫌麻烦不愿参加;有的作业工人虽有一定的职业卫生意识, 但畏于领导的决定、下岗分流、竞争淘汰机制等管理制度执行的随意性, 不敢也不愿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正常权益等。

2、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以前, 国家劳动部门和卫生部门在职业卫生工作管理职责上出现分歧, 劳动部门制定劳动

保护条例, 卫生部门制定劳动卫生管理条例。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法, 也是多头授权, 职责不明。对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 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卫生监查、职业病临床、疾病控制处、医政处都可以管, 劳动部门的劳动安全监察处也可以管, 工会也可以管。众多婆婆都可以管的结果是谁都不管。政府职能部门每年年底时只是收报表, 对基层企业职业卫生没有坚持有效的监督检查。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实施, 职业卫生工作得到了重视, 各级卫生部门相继建立了卫生监督机构, 但是由于机构组建时间短、人员不到位,工作内容繁多,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力度还是不强。

3、管理体制不健全 多数国有企业改革, 都撤销了原有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职业卫生管理职能有的归并到职工医院, 有的归卫生科, 有的归并到安全环保处。职业卫生工作人员也大量的改行、退休、下岗。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均受到较大程度的削弱。而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 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更是一片空白。

4、职业危害因素的转嫁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有企业在体制改革过程中, 企业的部分转产、兼并等使职业危害因素种类的对象都发生了变化, 许多企业把有毒有害作业的车间、岗位撤并, 把职业危害因素转嫁给非公有制企业及临时工。新工人、临时工增加, 扩大了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群。而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不能及时跟上, 劳动者职业卫生素质下降, 在缺少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环境中劳动, 职工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护, 亚临床患者也得不到应有的治疗, 增加了职业危害对社会的影响。

5、职业危害因素不断增加 从近几年职业病的发病情况看,尘肺、金属中毒、苯中毒等职业病发病情况仍然严峻,且一些过去认为毒性不大的有机溶剂如正己烷、三氯乙烯等引起的职业病频频发生。这些新情况的出现与企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职业卫生管理不到位等又很大的关系。

职业危害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其预防和治理有赖于通过企业改革工艺设备、加强管理等措施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 因而疏于职业病防治。我国因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近百亿元,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就能减少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因此, 为维护职工的健康权益, 保障企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必须建立一支高度负责的职业卫生管理队伍, 规范企业的职业卫生行为。

(二)法律要求企业抓好职业卫生管理

无论是《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还是《职业病防治法》,都明确规定企业要抓好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治法》第三条到第五条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三)是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为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环境, 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 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必须在预防与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上与国际接轨, 因我国已获准参加了一系列的职业卫生国际公约。因此, 企业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 建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为了建立健全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001年国家经贸委在原有工作基础上,颁布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应围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的要求,以建立健全本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开展工作,主要内容有:

(一)明确的职业卫生管理方针和目标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单位的规模和活动类型,在征询员工及其代表的意见基础上,制定书面的职业卫生管理方针和目标。该方针和目标应传达到全体员工。最高管理者应对方针目标开展评审工作,确保其持续适用性。企业的职业卫生方针应包括下述原则和目标:

1、遵守相关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及其签署的关于职业卫生内容的自愿计划、集体协议和其他要求;

2、防止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工伤、疾病和事件,保护全体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3、确保与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职业卫生管理所有要素的活动;

4、持续改进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绩效;

5、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应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保持一致。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东风汽车集团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建立了一个以总公司和专业厂两级健康促进委员会和安全生产委员会为决策机构, 职业病防治所为核心, 专业厂安技科(或卫生所) 专职职业卫生人员为纽带的职业卫生管理网络,形成了公司特有的健康、安全、环保(HSE) 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见下图), 在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建立起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管理体系,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完善的组织机构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完善的规章制度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也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如《职防法》要求企业应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职业病报告制度等,企业必须按法规要求制定本企业的这些制度。二类是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个体防护用品领用制度、防护设施维修制度、职业卫生培训制度,这些制度可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和需要来制订。

(四)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在进行职业卫生管理时,最高管理层应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工作计划,中长期计划应包括5年计划和10年计划,短期计划必须有年度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应有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措施应包括《职防法》中明确规定措施,如: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8、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9、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10、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1、其他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五)严格的评估体系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好坏,不是领导或劳动者主观上的感觉,而是应通过完善的评估体系来评估,其中体系中评价指标的选择很重要。 由于职业卫生管理涵盖的内容很多, 任何单项指标都难以衡量整体的状况。想了解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并能为企业的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就要对企业不同时间职业卫生管理状况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而综合评价的首要环节是要建立一套适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有专家以我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依据, 通过对卫生部2003年职业卫生调研资料分析, 设立了26各职业卫生管理综合评价备选指标并进行数理统计学筛选验证,最后认为有13各指标可作为反映职业卫生领域8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且认为入选指标符合重要、确定、可获得、可

比、敏感和特异性原则, 经验证代表性较好, 可用于进一步综合评价研究。备选指标和入选指标见下表。

(六)持续改进措施

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应包括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见图2-2)。通过对所有职业卫生管理内容的持续改进,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对任何企业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三、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有很多模式,但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模式主要还是集中在下述几种:

1、人力资源部为主最高管理机构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 目前,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由人力资源部(劳动人事部门) 代管

,

图2-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图

表2-1 备选指标名称

表2-2 26各职业卫生管理备选指标入选情况

一些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更为多见。由于其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 能较好协调部门间的关系, 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卓有成效。但由于人力资源部缺乏职业卫生、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从而在职业卫生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2、以安全技术部门为管理机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 目前,这种模式为许多单位采用, 即利用企业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深入到车间、班组, 同样此种模式存在着许多职业卫生技术方面的问题。

3、卫生所(职工医院) 为主管部门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以前为国有企业的常用模式,随着企业的转制,很多企业已撤销了卫生所(院)的设置,就是没有撤销的企业,卫生所(院) 作为企业后勤保障系统的一部分, 主要承担本单位职工的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处于极为次要的位置, 此种模式决定了其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从多年的运作表明这种管理模式并不成功, 许多企业也逐步放弃这种管理模式。

4、多部门共同管理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 不少企业考虑到职业卫生工作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特点, 由劳资、安全、卫生等部门共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由于有多头管理, 各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明确, 形成了许多管理上的死角, 造成了不少矛盾, 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5、健康安全环境部门管理部门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很多大型企业都采用此模式,如中国石油化工系统,他们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健康安全环境综合管理模式, 把职业病防治、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合为一体, 综合了各种管理模式的优势, 弥补了其他模式的缺陷。但由于这种模式刚刚出台, 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运行效果如何还不能过早地下结论。

6、独立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 少部分国有企业采用这种模式,成立了独立的职业病管理机构(职业病防治所), 他们直接对企业领导层负责, 全权负责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同时由于建立了相关的责任制度, 明确了岗位职责, 工作力度较大, 这种模式引起了不少企业的关注。

7、无专门机构管理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 目前,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那些个体、私营的小型企业,没有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

构, 仅指定其他部门的人员兼职负责, 由于这些人员未经过专门的培训, 没有掌握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有关专业知识, 无法正常在开展工作,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也成了摆设。今年4月,湖北省卫生厅公布了抽查的526家企业职业卫生抽查结果,仅然没有一家企业职业卫生合格,其中相当部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人员不合格。

四、职业卫生管理模式案例分析

东风汽车公司属特大型企业,1969年建厂以来一直沿用总部下设若干专业厂或子公司的建制, 专业厂或子公司具有相对独立性。建厂初期, 职业卫生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1978年才成立职业病防治所。1982年设安技环保处, 各专业厂或子公司相继成立安技环保科。1985年公司召开第一次防尘防毒工作会, 并每年投入近百万元用于尘毒治理。90年代初, 公司对各部门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划分,1995年成立总公司、分厂两级“初级卫生保健(PHC)委员会”, 旨在“保护企业员工家属享有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保健水平”。1999年公司通过ISO9000第三方认证和ISO14000评审,2001年ISO18000公布后, 企业又按该标准内容作了大量的职业安全评审前期准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后, 公司及时制定了《东风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至此, 东风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模式日臻完善。以下称“东风模式”(见图1), 该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权威性 公司健康促进委员会(PHC)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均由主管卫生和生产经营的副总经理任主任, 其成员互有交叉, 并由生产、总工会、安技环保、人事、监察、宣传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 形成健康(H)、安全(S)、环保(E)(即HSE) 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该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 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 从而采取有效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的有效管理方式。两个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对职工和家属健康造成危害以及所采取的措施, 统一规划、

制定相应目标逐级分解与考核, 并与专业厂或子公司负责人签订责任状。

2、两级管理 即公司级和专业厂级。专业厂或子公司也设PHC 和安

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安技环保科和卫生所) 。将总公司责任状的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由安技环保科或卫生所负责日常监督检查考核, 两级管理保证了在操作过程中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左右互动。

3、管理、监督、宣传三管齐下。管理, 主要是公司给专业厂签订责

任状, 并按责任状指标考核行政一把手且作为当年政绩之一。形成了抓头头、头头抓、层层抓、一级对一级负责和齐抓共管的局面。监督, 公司总工会、人事、监察部门每年组织防暑降温、尘毒治理效果、女工保护、劳动法规专项检查, 对执行不力的单位由电视台曝光, 并要求整改。

4、企业职业卫生专业机构是实行健康、安全、环境(HES)职业卫生

管理体系的基础和纽带, 除完成自身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和管理任务外, 是参与职业卫生决策的主要部门。

5、该职业卫生管理模式集质量、环保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为一体,

既符合ISO 要求又与WTO 相接轨, 为企业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提高国际竞争优势减少非关税壁垒的国际威胁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6、该职业卫生管理模式符合人性化的理念。 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

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已转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多维模式。疾病的发生由遗传行为、病原体、营养、环境、精神等多因素共同决定已成为共识。现代“健康观”不是过去的“没有疾病”, 而衍变为身体、精神、社会良好适应状态的“健康观念”。对于生命的重视不仅是生命长度还应包括生命质量, 因此控制职业病和人人享有职业健康具有同等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凤生主编. 中华职业医学(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梁友信主编.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林菡.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与展望.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4,30(1):6-9

4.杨秋玲, 李维东, 姚惠琳. 现代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3.8,16(4):241-245

5.史秀娟,陈健. 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及展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1,8(1):2-3

6.汤海滢, 康晓平, 康辉等. 职业卫生管理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 中国公共卫生.2005.2;21(2):198-200

(刘移民)


相关内容

  •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旬邑县留石村煤矿 二〇一一年一月一日 旬邑县留石村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为保证安全生产,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员工(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危害防 ...
  • 某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绩效考核办法
    浙江XX有限公司 职业病防治管理绩效考核办法 一.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1.建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确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各级主要负责人和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领导小组未建立或未确定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扣罚责任单位当月绩效100 ...
  •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管理制度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 管理制度汇编 目 录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1 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2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
  •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流行病学 一.考试目的: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全面考察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 ...
  • 20**年职业病危害防治中长期规划
    XXX 煤业有限公司 职 业 病 危 害 防 治 规 划 (2012-2015) XXX 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加强我矿职业卫生与健康管理,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煤矿安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实现我矿职业危害防治目标,根据<安全生产法>.& ...
  • 职业健康目标及保障措施
    1.1 职业健康目标及保障措施 1.1.1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确保施工人员合法权 ...
  • 某机械加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论文
    某机械加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Leo (XX有限公司,省 市 邮编) 摘要 目的 明确某机械加工厂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 ...
  • 职业病危害防止责任制度
    山东济海华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目的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 ...
  • 企业建立职业健康管理机构
    1 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352号令2002),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有效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员工健康,促进本公司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