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 范文中心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08/26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它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对子孙后代应付的责任。现在的人们盲目的追求生产上的利益总值,但是片面的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发展战略所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环境急剧恶化,资源日趋短缺,人民的实际福利水平下降,发展最终将难以持续而陷入困境。问题的症结在于,这种经济增长没有建立在生态基础之上,没有确保那些支持长期增长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受到保护和发展,相反,有的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发展,其结果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或崩溃,最终使得经济发展因失去健全的生态基础而难以持续。在现行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中,既没有反映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这两种重要价值的丧失程度,也没有揭示一个国家为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相反,环境越是污染,资源消耗得越快,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也就愈加迅速。例如污染引发的疾病增加了人们医疗方面的开支,污染引起的腐蚀加快了耐用品的更新,治理污染花费的大量资金。这些都累计在国民生产总值之内,促进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因此,传统发展观实质上也是一种产值增长观,它所表现的经济繁荣带有很大的虚假性。

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鼓励,对环境不利的经济活动应予摒弃。

可持续发展在上述核心思想中,还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首先,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把消除贫困当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权尤为重要。目前发展中国家正经受着贫困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困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又更加剧了贫困。贫困和生态恶化把发展中国家拖进了一个十分艰难的困境。因此,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第一位的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才能最终摆脱贫困、愚昧和肮脏。

其次,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代发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基础的支撑,而随着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这种支撑已越来越薄弱和有限了。因此,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以获得长期持久的支撑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再次,可持续发展还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指出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的环境权利,即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拥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权利,后代人也同样享有这些权利。这一代人不能滥用自己的环境权利,不能一味片面地追求自身的发展和消耗,而剥夺了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与消费的机会。这一代人要把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维护自身环境权利的同时,也要维护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

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我们应该看得清楚,以破坏环境而换来的利益,是迟早得让人类双倍还上的,正式环境问题,眼前的利益是诱惑的,可是我们的未来更是可贵的。以我们的聪明才智,我们应该知道:保护环境才是永恒的主题!


相关内容

  •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总结篇)
    1.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1.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 六.结合个人专业实际,论述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对提高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素养的作用. (结 ...
  • 大学生消费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已逐渐成为引导社会消费潮流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把握当代大学生生活 ...
  • 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文明的根本宗旨在于尊重与保护生态环境,它是人类文明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种注重长远的发展方式,它强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它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 ...
  • 颜隽琦产品可持续设计的类型及其价值
    产品可持续设计的类型及其价值 余森林 (北方工业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 100041) 摘 要:从"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剖析了可持续设计的内涵,论述了废物再利用设计.产品生命周 期设计.产品与服务设 ...
  •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
    道德与文明 1999年第3期 文化建设 #35#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 p 赵继伦 内容提要 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消闲和娱乐, 但也不能远离道德, ...
  • 技术的价值教案
    <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 教师教育学院 金晓霞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技术的价值>是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设计1>的第一章第一节,教材在本章的开篇之页上用短短的五行文字,精准而热情地从技术的价值 ...
  • 浅谈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社交的影响
    摘要:由于近年来,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微博的使用日益成为一种时尚,也是一种普遍性的交流方式.笔者认为,由于微博便捷性.广泛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站在信息最前沿,渴望被理解.被关注.自我实现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成为一种集群式的微博用户.微博 ...
  •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是一个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从先贤们的探讨和研究中,我们看 到了事物实际的发展规律和动态,而我们自己同样有着自己浅显的理解,国 家是一座集结政治.经济生活的大功率机器,囊括国家自身的大规模活动, 还 ...
  • 20**年电大[科学与技术]试题答案
    2016电大小教本科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D.物资 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B .地心 4.现代信息技 ...
  • 电视对当代人的影响
    上海大学2014-2015学年冬季学期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 电视与当代文化 课程编号:0200R214 作业题目: 电视对当代人的影响 姓名(学号): 张婧雅(15120559) 作业成绩: 任课教师: 郭春林 评阅日期: 电视对当代人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