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 范文中心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06/13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对传统文化既有批判又有继承.

鲁迅是五四启蒙主义思想文化运动中最激烈最深 刻的反传统反封建的思想家、文学家, 鲁迅的作品以其深广的文化批判,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 这座丰 碑上镌刻着觉醒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对现代民主与科学的呼唤与渴 望。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他的《呐喊》和《彷徨》等著作是新文化运动的扛 鼎之作。他对旧文化礼教的批判和对国人民族性的剖析,无论从深刻、精确方面来说,都是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

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他的清醒和深刻使他的作品“像匕首,像投枪” ,直指反 动阵营的要害;而他的彻底和不妥协,则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以克服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妥 协意识。 鲁迅先生对旧文化旧礼教中那些反动腐朽没落方面的批判的彻底性与深刻性, 从《狂人日记》 就可以看出。 此外如 《我之节烈观》 、 《灯下漫笔》 、 《祝福》等作品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中的黑暗面的猛烈抨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鲁迅对孔子以及孔子所创立的儒学的批判是极为猛烈的。这 当然是因为孔子及其儒学也是有它的局限性,可是更为根本的是在于孔子及其儒学从 汉代董仲舒以后就被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从他们的目的出发改造利用,经常地变成 了卫护封建统治和愚弄人民的工具。鲁迅抨击的是那些尊孔派手中经过历代统治者改 造之后代表着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作为“敲门砖”和统治工具的“孔子”和“儒学” 。 当然在这个批判中对原始的孔子和儒学也有所连带。而这个连带也正是孔子和儒学中 所包含的缺陷,即主要是“开不出民主与科学” 。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鲁迅的文化思想和创作道路是本着改造国民性、挽救民族危亡,创造民族新文化 这样的目的进行的。本着这样的目的,他不管是对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凡是合于 以上目的的,就“拿来” 。 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对形成鲁迅先生的精神、品格、才具、胆识有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鲁迅生平所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坚忍不拔、威武不屈、勇于自新、大智 大勇、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的诸多优秀品格无一不是受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优良文化 传统的陶冶熏染所致。鲁迅先生对孔子本人的人格和他所创立的 真正代表他的儒学精神是给予了十分明确的肯定和赞扬的。鲁迅反那些残暴腐朽的统治阶级愚弄统治人民的礼教,反那些被残 暴腐朽的统治阶级乔装改造过的愚弄统治人民的所谓的“周孔” 。鲁迅正是继承和发扬了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这种敢于直面残酷现实勇于牺牲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性的战斗精 神,才有大勇和大智,

才有大力和大能,才能切合当时中国的真实现实和人生,振聋 发聩地呐喊,为 当时中 国社会的革命和 中国人 的精神革命起到 了不可 或缺的巨大作 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起到了振聋发聩 的作用,对于反对旧文化、建设新文化,对于社会思想革命的进程,都具有重大意义。

鲁迅先生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旧文化破坏 者,而更是新文化的倡导者和指路人,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并不是完全的否定,而是批判 其反动腐朽没落的方面, 弘扬其积极进步和向上的一面; 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也并非全盘接 受,而是存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关内容

  • 鲁迅精神的现代意义
    鲁迅精神的现代意义 1940年1月9日当未来中国的政治领袖在延安做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的著名论断之后,鲁迅的文化选择的价值和五四新文化的基本素质似乎就应该被确定了.鲁迅一生中提出了无数个社会思想文化的命题 ...
  • 我眼中的鲁迅
    我眼中的鲁迅 旷新年 鲁迅出生在一个历史大崩溃的时代,不仅中国的历史发生了彻底的崩溃--这是"千古未有之变局",而且西方的历史也发生了彻底的崩溃--尼采高呼"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这个世界的基础已经从 ...
  • 我与鲁迅对话
    我与鲁迅对话(转载) 在历史的银河中,闪耀着许多光彩熠熠的星辰.一颗明星,就是一座照亮后人前进的灯塔.于是我穿过时间的隧道,在历史的太空,去寻找那一颗星.题记 我四处寻找着,忽然,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位穿黑色长袍的先生正在桌上埋头写作.我走过去 ...
  • 浅析鲁迅翻译理论体现的理性精神
    摘要:本文从鲁迅先生所处的历史时代.他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翻译初衷和翻译理论价值去挖掘鲁迅先生的翻译理论体现的理性精神,突破了从传统上将鲁迅翻译理论作为一种评判好坏的翻译标准去探究的视域. 关键词:鲁迅翻译理论 直译 复译 历史 ...
  • 鲁迅与诺贝尔奖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鲁迅与诺贝尔奖 罗广林 曾经有人将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推到了鲁迅面前,但是鲁迅认为这于他是极不合适的.有人把他的辞避看作伟大的谦虚,这只是中国式的迂腐之见.好在鲁迅自己是公正而且清醒的. 现代化已经成了 ...
  • 对鲁迅的赏析
    对鲁迅的赏析 鲁迅是一个深刻的人,他的文章没有什么多余的语句和矫情的举动,语言生动而又精炼,文风爽朗而又质朴,情感真挚而又细腻.早期鲁迅接触的是中国传统书籍,青年时期后又接受了西方的科学理性思想,这使得他的文章既有中国古典文言文小说的底蕴, ...
  • 和鲁迅有关的人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 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后改为豫才),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鲁迅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现代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 支持者 ...
  • 鲁迅研究试题 江苏省
    2007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7039鲁迅研究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2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下列论文中介绍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是( ) A .<文 ...
  • 浅谈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试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鲁迅,作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对整个中国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而他也因为对现代文学的深远影响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灵魂",下面我就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做出阐述. 一.鲁迅对 ...
  • [鲁迅作品选读]课程纲要
    <鲁迅作品选读>课程纲要 <鲁迅作品选读>作为选修课,其课程纲要有四部分组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编写原则.课程实施建议等. 一.课程目标 通过选修<鲁迅作品选读>,希望学生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1.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