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尝君传 译文 - 范文中心

读孟尝君传 译文

12/15

读《孟尝君》传 译文

世俗的人都称赞孟尝君能得士,士因此而归附他,而他终于借助他们的力量,得以从像虎豹一样的秦国逃走。唉!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而已,哪里说得上是得士!要不是这样,他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得到一个真正的人才,应该可以凭借(他的力量)南面称王制服秦国,还用得着借助鸡鸣狗盗之辈的能力吗?鸡鸣狗盗一类人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士不归附他的原因。

结构

(一)自“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至“以脱于虎豹之秦”——记叙世人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二)自“嗟乎!”至“岂足以言得士”——说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三)自“不然”至“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说明孟尝君如能得士,便不需鸡鸣狗盗之力。

(四)自“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至“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说明孟尝君不能得士的理由(在鸡鸣狗盗出其门)。

内容理解

世人的观点是:孟尝君能得士。

王安石的观点是: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相关内容

  • 中国文化中的德育内容
    二.德育内容: 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没有讲求仁德的人会遗弃他的父母,没有讲求义行的人会怠慢他的君主.大王只要谈论仁德与义行就够了. ...
  • ★国学经典:论语(三)_实用资料
    相关阅读:国学经典:论语(第一至第五篇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第六至第十篇译文)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 ...
  • 孟子经典语录摘选
    孟子经典语录摘选 1.文赏 译文:践行"王道". 2.文赏 王道"的统治者以德服人,以民为本. 3.原文: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译文:上下交相求利,那国家就危险了. 4.P26赏析与点评 原文:仁者无敌! 译文 ...
  • 朱子家训及注释
    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楷书<朱子家训>四屏 (注释):庭除:庭院.这里有庭堂内外之意.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 ...
  • 广告英语翻译探美
    广告英语翻译探美 在广告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广告语言艺术和广告语篇风格的再现,译者必须透彻地了解广告产品和广告语篇的内容及其艺术形式,遵循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和表达习惯, 通过忠实和准确的翻译来再现原文的音韵美.形象美.简约美等语言 ...
  • 20**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8分) 1①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 ②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 ...
  • 王晓明[中国语言文学本科必读书目]
    王晓明教授的<中国语言文学本科必读书目>,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 初级书目(78种) 1.山海经校注 袁珂 校注 巴蜀书社1993年 2.诗经注析 程俊英.蒋见元 注 中华书局1991年 3.楚辞选 马茂元 选注 人民文 ...
  • 试论功能翻译理论下的法律语言翻译
    摘 要:文章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通过对功能翻译理论及其目的论的论述,在分析法律语言的特征和翻译原则的基础上,主张以翻译充分代替翻译对等,把宏观的功能翻译原则与微观的法律语言结合起来,以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为中心指导法律语言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
  • 01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
    文言翻译(一) :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 全昌波 教学目的:1. 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标准.原则.方法. 2. 运用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进行文言文翻译.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下面我们以高中教材课文片断为范例,一起 ...
  • 翻译目的论综述
    翻译目的论综述 毛永冰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在德国兴起的翻译理论,它的产生给纯语言学范式的翻译界注入了新的生命.本文目的论基本概念综述等方面,详细阐述翻译目的论的基本框架和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