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27[订鬼]教学案语文版 - 范文中心

九年级语文上册27[订鬼]教学案语文版

08/11

27.订 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虚至妄用”等文言词汇,翻译全文。

2、体会王充地无鬼论的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王充无鬼神论的朴素的唯物论的思想。体会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初步理解“唯物论”与“唯心论”自古斗争从来不断的原因。

2、 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王充地无鬼论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重点文言词汇,翻译全文;学习本文议论方法。

2、体会王充地无鬼论的现实意义。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放映批判“迷信活动”的电影片段,激起同学对迷信害人的义愤。

2.“鬼”是一个让人心生恐惧的字眼,那么请问这个世界上有“鬼”吗?我们暂且别忙下定论,先来听一下东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走进作者及其作品:

王充(27-约97),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历任郡功曹、泊巾等官,后罢职家居,从事著述。一生尽力于反对宗教神秘主义和口的论,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内容,教师多媒体出示。

三、预习检测:

1、注音:

衽( ) 庖( ) 箠( )

椎( ) 纆( )

2、解释加点的字

(1)病者困剧 困: 剧: (2)何以效之 效:

(3)顾玩所见 顾: 玩: (4)夫精念存想 精:

(5)若见鬼把椎、锁、绳纆 把: (6)俱用精神 用:

(7)昼日则鬼见 见: (8)或泄于目 泄: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然后请若干人接力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一遍。

2.对照书下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有疑难先作记号,准备集中讨论。

3.解疑:可以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讲解。

4.教师用多媒体打出重要词语。

为----变成(另,替、给) 凡——凡是(另,平凡、总共)

效——验证 妄——荒诞,无把握 或——有时(另,有的人)夫——那,代词

据案——按着;案,现在写作“按” 用——因为

五、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第一句话,“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立论开门见山。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首段,提出论点,2、3句设问引出“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的阐释从根本上否定了“鬼”的存在,展示了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看法。

第二段用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的知名事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又用“二者用精至矣”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构成相似点,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证明世上并没有鬼,而是人生病时“思念存想”所致。

第三段分两层来论述,首先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谓“鬼”是“病痛恐惧,妄见之也”。然后又分析病的不同程度有不同感受,从而证明了鬼乃“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

第四段从“精念存想”表现于目、耳、口的现象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想,并非实有。

小结:四段文字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有力地否定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唯心主义思想,是古代朴素唯物论者对唯心论者的有力一击。论点鲜明,有理有据,分析透彻,有较强的说服力。

六、精读品析,总结学习写法:

1、本文以大家熟知的故事,有力的论证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坚持唯物论,反对迷信,不仅对解放人们的思想,而且对坚定人类战胜自然,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都是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2、作者分析从现象到本质,说理深透,令人折服。

七、拓展延伸

1.本篇课文学习之初,曾问过大家“有鬼吗”,我们已弄明白王充的观点,并

习了他的论证方法,那么下面请大家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讨论此话 题,一人执笔,谈谈你们的

看法,要求是:有理有据。

(教师作明确而简洁的小结)2.唯物论与唯心论自古就是死对头,这篇文章2、对于现实生活有无指导价值?

明确:本文中王充的观点是科学的,是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的。人是生命的物质存在,人的精神是

附着于人的生命体的,生命不存在了,精神也就随之消失,决不会有什么“灵魂”“魂魄”存在。王充在近两千年之前就否定鬼的存在,这对于现代人中的迷信鬼神者,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相关内容

  •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诗词五首 渔家傲]教学案 语文版
    渔家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过程与方法 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家乡的痛苦.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 ...
  •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学设计语文版
    <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感受形象,体会感情 二 欣赏优美语言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让学生谈谈春天给人的感受,列出词语,并一一写上黑板 二 检查预习工作. 包括字词的注音,解释.多音字的辨别,易混淆的字词的辨别. 以及这篇文 ...
  • 初中语文目录(语文)
    七年级上册 1.风筝(鲁迅) 2.*忆读书(冰心) 3.山中避雨(丰子恺) 4.*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与提问 写作--记一件事 写字--楷书与行楷 第二单元 5.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6.小巷深处(林莉) ...
  •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复习:第1516课
    一. 应掌握的词语. 呵hē斥 辗钉截铁zhǎn dīng jié tiě 精神恍huǎng惚hū 窸窸xī窣窣sū 桢zhēn 捻niǎn子 噗pū 蜷quǎn缩 簪zān子 唾沫tuò mo 发窘jiǒng 琅琅 láng 嘟囊 dū ...
  •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备课资料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教学设计16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 ...
  •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以601班为例) 本班学生共有55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5人.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大多数同学的理解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比较好.少数男同学由于自控能力差导 ...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自测题
    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基础知识过关自测题 班 考号 姓名 计分 1. 名姝遗之. 2. 胡琴琵琶与羌笛. 3.日月星宿 . 4.若ch ú步跐蹈. ...5. 而以奴骖乘. 6.饿死不l ǔ掠 . 7.死不得葬大y íng 中 . 8.风c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安红强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 ...
  •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 提纲 • 指导思想 • 教材结构 • 教材特点 • 教材疑难 • 教学目标 • 教学建议 一.指导思想与编写依据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是以 ...
  •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个人总结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个人总结 刘玉静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一定的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针对学生备好每一节课 教学就是教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