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虚题实写与实题虚写 - 范文中心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虚题实写与实题虚写

03/06

“虚题实写”与“实题虚写”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有些文题很虚玄,很诗意,考生常常感觉与现实相距甚远,像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是一个很虚很玄的话题,不少考生一看到考题就晕了,以为这是要考生写科幻小说,考生以为越玄乎越好,于是有不少考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上天入地,任意驰骋,结果,想象是大胆的,只是读者一头雾水,不知作者要表现的是什么。其实,像这种看似很虚很玄的话题,无论你如何想象,都不得离开现实生活,你要善于化虚为实,形式可以是荒诞的,但主旨却是现实的。请看下面这篇《伤心儿女》:

母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双目紧闭,嘴唇乌紫。她中风的脑子迷迷糊糊的。已经三天了,前两天,母亲的床前是没有人的,而今天,她的三个子女破天荒地都到齐了。老大一脸横肉,倚着床,盯着母亲,眼里是一种攫取的光。小弟小妹各有心事,有仿佛在等待什么。

病房的门被推开,一个声音叫道:“3号床,准备记忆移植。”顿时,三个人几乎同时一跃而起„„他们三个将要被移入母亲的记忆。原因很简单,眼看着母亲快不行了,他们私下开始讨论分遗产的事,但由于母亲突然中风,什么话也没留下,加上三个人以前从未照顾过母亲,对母亲的财产谁也不知底„„于是„„

“记忆移植完毕。”一个声音叫道。三个人睁开眼,立即在大脑里开始搜寻:„„一间阴暗的小屋,潮湿,肮脏„„沾满油渍的锅台,落灰的橱顶„„这不是母亲的家吗?老大心想,这样陌生,却又熟悉。当自己被冤入狱时,是母亲四处奔波,解救了他;又是在这间屋里,他休养了一年。然后,自己找了媚子当老婆,媚子逼着他抢占了母亲的堂屋,把母亲赶进了这间破屋,从此,自己就再没有踏进这门槛。

小妹开始了“回忆”:„„腹部的痉挛,巨痛袭来,一个血糊糊的孩子,可这孩子的双眼被血糊了个严实,睁不开。有人低下头,在孩子的双眼上一口一口地吮,吮了九九八十一天,血淤散尽后是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不是我吗?妈说过我小时侯闭着眼睁不开,原来是这样,小妹的心一阵抽搐。正是这双眼睛,给了母亲多少白眼。

小弟脑海中闪出这样一幅图景:在自己家里,媳妇在大桌上吃得有滋有味,母亲却在门边的一张小凳上,手里拿着一只洋铁碗。媳妇不时用刀子般的眼光剜着母亲„„这大约是去年冬天,母亲来我们家住的那些日子,我忙得不着家,原来小蓓是这样对待母亲的。难怪有天回家看见母亲在擦眼睛,我问她,她还说没什么。

三个人都在“回忆”中泪眼朦胧。他们同样都“回忆”到了一个大包裹,土里土气的没见过。他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打开老屋的门,找到那个包裹,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包里是一双双崭新的保暖鞋,大大小小的,红红蓝蓝的,他们用哽咽的声音数着:“一双,两双,三双„„”

有一位高考阅卷老师看到这篇考场作文后,连说了三个“想不到”:“想不到文章居然可以这样写,想不到‘记忆移植’有如此妙用,想不到幻想与现实在作者的笔下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是的,这是一篇充满虚幻色彩的作文,但它的现实感又特别强烈。三个不孝之子原是要通过移植母亲的记忆,摸清母亲留下来的家底,可是在母亲的记忆里,他们看到的却是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母亲的忍辱负重。母亲的记忆,涤荡了不孝儿女灵魂深处的污垢,于是,他们的灵魂也获得了升华。作者将一个非常现实的孝敬父母的主题融入了荒诞的故事情节当中,真令人拍案叫绝。

2007年江苏的作文题“怀想天空”,看上去也是很诗意很虚的一道题,但很多考生都能联系现实生活,写得真实感人。

有一篇被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就得到何老师的很高评价,他说,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一道富有诗意的较虚的作文题却写得如此真切感人,实在应归功于真实的力

量。

再看这样一道高考模拟作文题:

有人对汉语拼音字母进行了联想,比如:“C”,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将一事无成,不能圆自己的梦;“O”一个漂亮的圆,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和希望;“W”,三把永不弯曲的利刃,对敌人绝不留情,等等。请你选另外一个汉语拼音字母,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以《“ ”的联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这道作文的话题也属于较虚的一种,你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但你决不能离开现实生活,请看这样一篇佳作:

“M”的联想

记得有次好友问我:“二十六个字母中,你觉得哪个字母最稳定?”“当然是‘M’啊 ,它就像两座山,稳稳地立在平地上,任何力量都很难将它推倒。”的确,每当我看到“M”时,我的心里总有一种踏实感,正是因为它那两个宽大、稳当的“山脚”,它才能如此傲然屹立着。

做人亦是如此。每个人都希望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像“M”一样,正直坚毅,这就需要铸造两个稳当的“阵脚”——德、才。一个人没有德,最终总要走向罪恶的深渊。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一个人的精髓。人无德便会毁灭,民族无德将会衰亡,德是支撑我们的有力“阵脚”,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源泉。有了德,我们人生的“M”便立起了一座挺拔的高峰。“才”是人生的另一个立足之本,它为人生添上了绚丽的色彩,人们会被你的才华横溢而折服,世界会为你的聪明才智而喝彩。德才兼备,你的人生高峰将会更俊秀,更挺拔,用你的人格力量,用你的真才实学去创造人生的“M”吧,你的生命将因此而精彩!

做人如此,治国亦然。一个国家正如一座山,山基如果不牢靠,那么它怎能抵挡得住狂风暴雨的袭击?法治和德治犹如两块坚固的基石,有了这两座堡垒,大山才能傲然屹立,毫不动摇。“法”是治国的根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人治”历史的国家里,要彻底地消除“人治”,实施“法治”绝非易事,得有人民大众共同努力,才能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只有法制观念的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实现“法治”。“德治”是治国不可缺少的另一种方式,国民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前途,只有实施“德治”,竖好精神文明这座高峰,国家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一个国家,正是因为有了强有力的法治和德治,才能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M”的确让我想到了很多很多,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其实,世间万物都是如此,只要它的根基坚固,那它就会永远坚定地立于大千世界,无论是形体,还是灵魂。

这篇文章由字母“M”想到两座大山,由“M”的两个底想到“山脚”,然后由“山脚”的宽大、稳当才使山傲然屹立,想到做人要靠德和才,想到治国要靠法和德。联想是自然的,联系现实是贴切的,议论是深刻而又精辟的。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字母“M”的联想不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文章的立意有这样深刻吗?

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在高考作文的写作中,无论文题怎样玄乎,我们都要将文题与现实生活上靠,往社会人生上靠。

虚题要实写,但有时有些实题又要虚写。这里所谓的“实题”指的是以某一具体事物为文题的作文题,如“网”、“门”、“风”、“墙”、“台阶”、“舞台”等等,如2005年的江西高考题“脸”,2006年的辽宁高考题“肩膀”都属于这类文题。碰到这样的文题,如果我们就事说事,恐怕就要流于表相了。

其实这样的文题,选材的空间是巨大的,既可写某一实实在在的事物,也可按其象征义或比喻义行文,当然最好是化实为虚,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比如以“伞”为话题,我们可以写一个与“伞”有关的感人故事,也可以从“伞”的为人遮阳挡雨赞扬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还可以从“伞”的变迁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你从“伞”想到伞的保护作用,进而想到“保护伞”,那你思维的空间会更大,你可以提醒年轻人应该自尊、自强、开拓、创新,而不应该在别人的“保护伞”下虚度光阴;你也可以以反腐为题材,揭露“保护伞”在纵容腐败上的罪恶。

比如2005年的江西高考作文题“脸”,这道题虽只有一个“脸”字,但其内涵却非常丰富。我们可以实写,我们首先可以想到许多与“脸”相关的词,如丢脸、变脸、争脸、露脸、长脸、洗脸„„我们还可以想到各种各样不同人的脸,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脸,如爸爸的脸、妈妈的脸、奶奶的脸、老师的脸、朋友的脸;有文艺作品中的人物的脸,如西施美丽的脸、卡西莫多丑陋的脸、包拯的黑脸、关公的红脸、曹操的白脸„„我们更可以虚写,我们可以思考许多与“脸”相关的问题,如“貌与才”、“脸与人生”、“笑脸与情绪”、“社会和谐与笑脸相迎”、“千人一面与鼓励创新”„„“脸”还可以引申为“面子”,而“面子”既可以正面入题,如“重尊严”、“讲廉耻”,也可以反面入题,如“图虚荣”、“讲排场”

等等。“脸”还可以引申为“形象”,如“城市的脸”、“学校的脸”、“地球的脸”、“国家的脸”、“民族的脸”等等。

再说2006年辽宁高考题“肩膀”,这也是一道看似很实的文题,但命题者并非完全是要你写实实在在的肩膀,而是要你写出肩膀的象征义。牛顿说:我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牛顿的眼中,肩膀是基础。舒婷说: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膀上痛苦一夜。在舒婷的眼中,肩膀是依靠。父亲说:我的肩膀上扛着一个家。在父亲的眼中,肩膀是责任。我们说:祖国的未来就在我们的肩上。在我们的眼中,肩膀是希望。由此,我们可以写一个敢挑重担的人,我们可以写一个肯负责任的人,我们可以写一个给人依靠的人,我们还可以写一个为了家庭为了事业为了国家而忍辱负重的人„„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篇以“墙”为题而写的佳作:

围墙,高墙,宫墙,城墙„„看到“墙”这个题目,一连串的有关“墙”的词语在我脑海中闪过。墙到底有何用途? 在我看来,它惟一的作用便是阻碍交流与沟通。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墙的作用是保卫自己,防御外敌,著名的万里长城便是例证。可是,长城真的如此有用吗? 石头砌成的东西,没人驻守,便是废物。而有人把守又怎样呢? 有吴三桂,万里长城对“辫子兵”来说却形同虚设。真正的城墙应筑在人们心中,那是保家卫国的信念。斯巴达人说:“一座以人为墙的城镇便是巩固的设防之城。”国力强大,民众团结的国家,是根本不需要城墙的,因为他们明白,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况且,如果没有长城的阻隔,北方游牧民族可以与南方农耕民族正常贸易,互相交流,历史上也许就不会有犬戎灭周、五胡乱华、后金入关了。

墙确实阻碍了交流。历史上无数揭竿而起、反抗暴君、夺取天下、改写历史的英雄豪杰,一旦跨进了皇宫大门,享受着锦衣玉食,便忘记了出身,在自己与民众之间筑起了一座高大的宫墙。他的子孙因为这堵墙的阻隔,不了解民情,恣意享乐,一意孤行,最终被赶出了宫

墙,甚至走上不归路,亡家亡国。但是,历史却又是惊人地相似,兴盛—衰亡—兴盛—衰亡,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探根求源,就在于那堵华而不实的宫墙。

这是有形的墙,无形的墙危害更大。大清帝国广袤的国土被一道闭关锁国之墙圈住了,墙外的世界日新月异,墙内的世界停滞不前。没有不透风的墙,鸦片透进来了,传教士透进来了,惟独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在墙外徘徊。终于,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墙,因为墙中那个丰饶而又落后的国度令他们垂涎三尺„„

最可怕的是封锁心灵的墙。一个人一旦被它围住,便生活在自私自利之中。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脱离社会的人像脱离海洋的水一样,很快就会化为乌有。完全与人隔绝。没有交流,没有互助,只有自闭、自恋,这样的人是不会幸福的。惟有敞开心扉,坦诚待人,融入集体,融入社会,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鲁迅因自己与闰土之间有了一层可悲的心灵厚障而痛苦,我们无法想像也不敢想像,如果每个人都与人隔绝,世界将会怎样。

墙,但愿你在人们的心中消失,那时,世界将充满关爱,充满理解,充满信任;将更加 灿烂,更加美好。

这篇习作从中华民族历史变迁这一纵向角度汲取写作灵感,选取历史中的几个横截面:从万里长城的形同虚设,到宫墙的华而不实,到大清帝国可恨的闭关锁国,再到鲁迅与闰土之间那层可悲的心灵厚障,娓娓而谈,显示出了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切的人文情怀。文章从有形的墙说到无形的墙,由实而虚,使文章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实题要虚写,虚题要实写,这前后“虚”“实”的内涵其实是有区别的,但文章的精妙却又在这虚实之间。


相关内容

  •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论文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论文 摘要:高一年级英语教学工作千头万绪,教师一定要积极研究学生这一过渡阶段的特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就能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衔接的任务,使之平稳过渡,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引言 ...
  • 奖项教学论文学科高中语文获奖总数40(篇)
    奖项: 教学论文 学科: 高中语文 获奖总数: 40 (篇) 一等奖(8篇) 如何让高中语文作业更有效 绍兴市稽山中学 惊回首感慨百年话古文--论中学古文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 绍兴市稽山中学 教育心理学在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中的应用 绍兴市高级 ...
  • 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着高中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更关系着学生的升学问题.高中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行分 ...
  • 高中地理教学的论文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 摘要:在这样的规划下,新的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确定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 ...
  • 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教学 摘 要: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 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 ...
  • 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
    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奖"优秀教育科研成 果评审情况介绍 为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 30 周年,检阅近 5 年来我国群众性教 育科学究和教改实验的成就,推动教育发展与改革,推动教育科学研 究事业的进步与繁荣,中国教育学会决定 ...
  •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转载] 文体内涵的转变:由"议论文"到"论辩文" "议论文"作为一种文体提出,在20世纪初期──当时我国写作理论借鉴西方, ...
  • 高中化学理论性知识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高中化学理论性知识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姓名:赵燕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学科教学·化学 指导教师:卢巍 20041018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 ...
  •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
    文体内涵的转变:由"议论文"到"论辩文" "议论文"作为一种文体提出,在20世纪初期──当时我国写作理论借鉴西方,将文章分为记事.叙事.解释.议论(论辩)等类别[①].叶圣陶.夏丏 ...
  •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学海无涯"巧"作舟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学海无涯"巧"作舟 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灿烂星空.一花凋落,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漫漫,高考只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次坎坷.要尽全力度过人生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正是怀着这种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