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题参考答案 - 范文中心

"古代汉语"试题参考答案

03/16

2001级2002学年第二学期“古代汉语”试题参考答案

(2003年7月11日)

一、语音与诗词格律部分(共20分):

1、给以下词语标上汉语拼音(2分)

(1)单于:ch ány ú (2)曹大家:c áod àg ū

2、根据以下例子,说明汉字的声、韵、调的古今差异(8分)。

第一,从第(1)(2)组的例子,可以看到古今声母的差异:从“青”得声的字分化为吐气和不吐气的一对声母。第(2)组的例子也是如此。而例(4)的“车”字的不同读音,则反映了声母和韵母古今的不同。第二,从第(3)(5)组例子,则可以了解古今韵母的不同。这些叠韵连绵词,前者今天的普通话里基本还是叠韵的,但后者就不叠韵了。第三,从例(5)当中,可以了解到入声声调在今天的普通话里消失了。

3、分析下面一首诗歌的平仄、粘对、押韵等格律,如果有拗救情况,还要指出来(10分)。

一上高楼万丈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按照平起首句压韵的格律例之,这首诗歌符合格律。首先是平仄(以∣代表平,以/代表仄)://∣∣//∣,∣∣∣//∣∣。∣∣∣//∣/,∣//∣∣/∣。///∣∣//,∣∣∣//∣∣。∣∣//∣∣/,//∣∣//∣。虽然个别地方该用平却用了仄(或相反),但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这首诗也还是符合格律。然后是粘对的情况:从以上分析看,这首诗基本符合七律的粘对规则。最后是压韵情况:这首诗首句入韵,押的是平声尤韵。这首诗歌不存在拗救的情况。

二、文字部分(共15分):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0分)。

(1)萌:氓。(2)要:邀。(3)麟:鳞。(4)卒:萃。(5)厭:猒(饜)。

2、指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古字,并写出今字(5分)。

(1)辟:避。(2)益:溢。(3)暴:曝。

三、语法部分(共10分):

1、分析下列句子中“所”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5分)。 就本题例子,“所”有以下一些用法:

辅助性代词,与后面的动词或动词性词组构成“所”字结构。例如句(1)。 助动词,构成被动句。例如句(2)。

数词,表示约数,相当于“多”。例如句(3)。

名词,意思是“处所”。例如(4)。

2、分析下列句子中“以”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5分)。 就本题例子,“所”有以下一些用法:

介词,构成介宾结构。例如句(1)和句(2)的第二个“以”。

动词,认为;以为。例如句((2)的第一个“以”。

1

连词,连接词组,例如句(3)

名词,原因。例如句(4)。

四、词汇部分(共40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带·号的词语(30分)。

(1)偃:俯卧。洵:的确;确实。 ..

(2)睾如:高耸的样子。 ..

(3)侈:张开;开放。弇:合拢。 ..

(4)间:间或;偶然。 .

(5)通事:翻译。 ..

(6)曹:辈;等。表示复数。苏息:修养生息。 ...

(7)供亿:供给;供应。 ..

(8)妍蚩:美丑。阿堵:这个;这里。 ....

(9)徂:流逝;逝去。尠:少。 ..

(10)比:比较;相比。 .

(11)刖:割去;切掉。 .

(12)毙:倒台;倒下。 .

(13)谤:公开地指责。 .

(14)旋:改变;变换。望洋:感叹的样子。 ...

(15)奚:为什么。 .

(16)燔:烧。 .

(17)表:标志;标识。 .

(18)种种:头发短少的样子。 ..

(19)孚:符合。称:称赞;称道。 ..

(20)息:休息;歇息。吭:喉咙。 ..

2、下列句子中带·号的词语,也见于现代汉语。请分析其古今意义的异同(10分)。

(1)亲戚:古代指包括父子、兄弟在内的亲族。现在泛指亲属(不包括父子、兄弟) ..

(2)大方:古汉语指“有学问的”。现代汉语指“慷慨;不吝啬”。 ..

(3)江河:古代特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河流。 ..

(4)婚姻:古代指:“儿女亲家”。现在指“男女结为夫妇”。 ..

(5)非常:古指“不寻常的”。现在通常作副词,表示“很”。 ..

(6)不过:古代汉语是两个词,表示“不超过”。现代汉语通常作连词,表示转折。 ..

(7)后日:古汉语里指“日后”,时间不确切。现代汉语指“明天的明天”,时间确切。 ..

2

(8)探讨:古汉语指“探访、考察”。现代汉语指“研究讨论”。 ..

(9)自便:古汉语的意思是“无须请示,自己灵活处理”。现代汉语意思是“随自己方便;..

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10)写照:古汉语的意思是“写真;肖像画”。现代汉语指“描绘;摹写”。 ..

五、标点翻译部分(共15分):

1、参照第二自然段,给第一自然段标点。直接标在试题上(5分)。

2、把第二自然段翻译成白话文(10分)。

标点: 於是郦生廼夜见陈留令,说之曰:“夫秦为无道而天下畔之。今足下与天下从则可以成大功。今独为亡秦婴城而坚守,臣窃为足下危之。”陈留令曰:“秦法至重也,不可以妄言。妄言者无类。吾不可以应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愿勿复言。”

翻译:

郦食其留下来歇息。到了半夜时分,他把陈留县令的头斩了下来,翻越城墙下去报告沛公。沛公于是率领军队攻城,还把县令的人头悬挂在长竿上给城里的人看,说:“赶快下来投降!你们县令的头已被砍断。现在后下来投降的一定先杀掉。”在这种情况下,陈留人看见县令已经死了,于是互相跟随着下来向沛公投降。沛公在陈留南城门上驻扎下来,利用那里库藏的兵器,食用那里储存的粮食,进进出出逗留了三个月,跟从的士卒有好几万人,于是进入秦地攻破秦军。

3


相关内容

  • 研究生考试题目
    宁 夏 大 学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文学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不用抄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一.词语解释:(每个5分,共40分) 1. ...
  • 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一: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二: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12分)问 说(节选)(清)刘 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 ...
  •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集(附参考答案) 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 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___ ...
  • 中央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讲评(1) 责任教师 李蕾 简答题 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 1.考核知识点:汉字学的萌芽,是绪论第一节的知识点,属于识记部分. 2.常见错误:容易遗漏要点,回答不准确. 3.提示答 ...
  •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6-8题.(10分)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所求 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 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
  • 20**年高考语文病句题汇编详细解析
    2013年高考语文病句题汇编详细解析 新课标卷1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 ...
  • 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硕士
    1.7上午政治不多说 1.7下午的翻硕英语 第一题20个单选30分 难度还行 主要是单词要背好了 第二部分是阅读5篇40分 前三篇是15个选择 很简单~~第四篇根据阅读给了两句话要让判断正误 True ,False or Not given ...
  • 古诗文朗读节奏
    近几年,不少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题.这种题型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它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文言语感,是中考文言文命题的一种好形式.看来,古诗文节奏划分题将会越来越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掌握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很 ...
  •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蜀光中学高二语文组 一.选择题(36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登载 刊载 转载 载誉归来 .... B.遂心 遂愿 未遂 半身不遂 ....C.靡丽 靡靡 靡然 靡日不思 ....D. ...
  • 天津市南开区20**年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综析]天津市南开区201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考查内容能涵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考点内容.从考点的设置.考察角度和难易安排来说,符合目前高三学生复习的实际情况,难易程度适中,具有较好的导向性.命题仍然坚持重基础,查能力,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