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简笔画:鞭炮的由来 - 范文中心

鞭炮简笔画:鞭炮的由来

06/11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 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和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根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从而代替了用火烧竹子的古老习俗。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鞭炮简笔画:鞭炮的由来

  这幅画里展示了各种状态的鞭炮:未点燃的,已经在燃烧的,使鞭炮的形象更直观。


相关内容

  • 新年放鞭炮的来历
    春节放鞭炮的来历 中国人春节放鞭炮习俗由来已久,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从"年"的来历上谈起了. 民间的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 ...
  • 元旦板报的设计
    元旦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 ...
  • (含图表)关于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调查报告
    关于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调查报告 金猴闹春,衢州市区实行部分禁燃,但是节日气氛浓厚,鞭炮声此起彼伏,热热闹闹地送走了羊年. 习俗:燃放放烟花是中华民族持续了两千多年的习俗,鞭炮声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异彩,百花争艳,为佳节谱 ...
  • 中西方节日文化之比较
    中西方节日文化之比较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日渐加快,中西化交流日益频繁.而作为这种交流的一部分,节日文化已成为促进中西交流的重要媒介.其中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分别是中西方两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探讨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的典型.研究其 ...
  • 立春节气的由来和习俗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3000年前我国就有迎春仪式,至今已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风俗习惯.下面介绍下立春的由来和传说. 立春,俗称打春,标志着一年春季的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头一个节气,时间约在春节前后.早先年民间于立 ...
  • 寒假实践36682267
    新年·数学直通车 姓名: 同学们: 过新年啦!快来搭乘新年·数学直通车,感受奇妙的数学之旅! 1.始发站:了解东南西北 (1)向家长请教,要求:①怎么在地图上辨别东南西北.(如:能看懂十字方向标,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怎么在生活中辨认东 ...
  • 2 米字旁
    2 米字旁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规范书写米字旁. 2.掌握米字旁的书写要领. 3.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的技能. 教学重点: 米字旁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米字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准备: 毛笔.墨汁.米字格纸. 教学 ...
  • 中级汉语综合课教程
    中级汉语综合课教程 对外汉语精读课教学教案<赛龙舟> 澳大利亚标准中文学校 林笙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采用教材:<标准中文·双语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数量词的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 ...
  • 二年级语文 对联教案 西师大版
    <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诵读对联,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2. 在诵读对联中认识13个生字:会正确.规范书写10个生字. 3. 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通过书写表达汉字的形体 ...
  • 冬至与立春
    冬至与立春 四川省仁寿县华夏历法研究会周书先[转贴,章潜教授等把我国古代岁首跟立春划等号,但从帖子中看来,并无放鞭炮等习俗] (一)冬至 冬至的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