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亦快哉"大全 - 范文中心

"不亦快哉"大全

09/15

“不亦快哉”三十三则

金圣叹

其一:夏七月,赫日停天,亦无风,亦无云;前后庭赫然如洪炉,无一鸟敢来飞。

汗出遍身,纵横成渠。置饭于前,不可得吃。呼簟欲卧地上,则地湿如膏,苍蝇又来

缘颈附鼻,驱之不去,正莫可如何,忽然大黑车轴,疾澍澎湃之声,如数百万金鼓,檐

溜浩于瀑布,身汗顿收,地燥如扫,苍蝇尽去,饭便得吃。不亦快哉!

其一:十年别友,抵暮忽至。开门一揖毕,不及问其船来陆来,并不及命其坐床坐榻

,便自疾趋入内,卑辞叩内子:“君岂有斗酒如东坡妇乎?”内子欣然拔金簪相付。

计之可作三日供也,不亦快哉!

其一:空斋独坐,正思夜来床头鼠耗可恼,不知其戛戛者是损我何器,嗤嗤者是裂我

何书。心中回惑,其理莫错,忽见一狻猫,注目摇尾,以有所睹。敛声屏息,少复待之,

疾趋如风。(此处应有缺文)

其一:于书斋前,拔去垂丝海堂紫荆等树,多种芭蕉一二十本。不亦快哉!

其一:春夜与诸豪士快饮,至半醉,住本难住,进则难进。旁一解意童子,忽送大纸

炮可十余枚,便自起身出席,取火放之。硫磺之香,自鼻入脑,通身怡然,不亦快哉!

其一:街行见两措大执争一理,既皆目裂颈赤,如不戴天,而又高拱手,低曲腰,满

口仍用者也之乎等字。其语刺刺,势将连年不休。忽有壮夫掉臂行来,振威从中一喝而

解。不亦快哉!

其一: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

其一:饭后无事,入市闲行,见有小物,戏复买之,买亦已成矣,所差者至甚少,而

市儿苦争,必不相饶。便掏袖下一件,其轻重与前值相上下者,掷而与之。

市儿忽改笑容,拱手连称不敢。不亦快哉!

其一:饭后无事,翻倒敝箧,则见新旧逋欠文契不下数十百通,其人或存或亡,总之

无还之理。背人取火拉杂烧净,仰看高天,萧然无云。不亦快哉!

其一:夏月科头亦足,自持凉伞遮日,看壮夫唱吴歌,踏桔槔,水一时涌而上,譬如

翻银滚雪。不亦快哉!

其一:朝眠初觉,似闻家人叹息之声,言某人夜来已死,急呼而讯之,正是一城中第

一绝有心计人。不亦快哉!

其人:夏月早起,看人于松棚下,锯大竹作筒用。不亦快哉!

其一:重阴匝月,如醉如病。朝眠不起,忽闻众鸟毕作弄晴之声,急引手搴帷,推窗

视之,日光晶荧,林木如洗。不亦快哉!

其一:夜来似闻某人素心,明日试往看之。入其门,窥直闺,见所谓某人,方锯案面

南看一文书,顾客入来,默然一揖,便拉袖命坐曰:“君既来,可亦试看此书。”相与欢

笑。日影尽去,既已自饥,徐问客曰:“君也饥耶?”不亦快哉!

其一:本不欲造屋。偶得闲钱,试造一屋,自此日为始,需木,需石,需瓦,需砖,

需灰,需钉,无晨无夕,不来聒于两耳。乃至罗雀掘鼠,无非为屋校计,而又都不得屋

住。既已安之如命矣。忽见一日屋竟落成,刷墙扫地;糊窗挂面。一切匠作出门毕去,

同人乃来分榻列坐。不亦快哉!

其一: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

其一: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

其一:久欲为比丘,若不得公然吃肉。若许为比丘,又得公然吃肉。则夏月以热汤快

刀,净割头发。不亦快哉!

其一:存得三四癞疮于私处,时呼热汤关门澡之。不亦快哉!

其一:箧中无意忽检得故人手迹。不亦快哉!

其一:寒士来借银,谓不可启齿,于是唯唯,亦说他事。我窥见其苦意,拉向无人处

,问所需多少,急趋入内,如数给与,然而问其必当速归料理是事耶?或尚得少留共饮

酒耶?不亦快哉!

其一:坐小船,遇利风,苦不得张帆,一快其心。忽遇■舸疾行如风,试伸挽之,聊

复挽之,不意挽之便着。因取缆,缆向其尾,口中高吟老杜“青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

之句,极大笑乐。不亦快哉!

其一:久欲觅别居与友人共住,而苦无善地。忽一人传来云有屋不多,可十余间,而

门临大河,嘉树葱然。便与此人共吃饭毕,试走看之,都未知屋如何。入门先见空地一片,

大可六七亩许,异日瓜菜不足复虑。不亦快哉!

其一:久客得归,望见家门,两岸童妇,皆作故乡之声。不亦快哉!

其一:佳磁既损,必无完理。反复多看,徒乱人意。因宣付厨人作杂器充用,永不更

令到眼。不亦快哉!

其一:身非圣人,安能无过,夜来不觉私作一事,早起怦怦,实不自安。忽然想到佛

家有布萨之法,不自覆藏,便成忏悔。因明对生熟众客,快然自陈其失。不亦快哉!

其一:看人作擘窠大书,不亦快哉!

其一: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

其一:做县官,每日打鼓退堂时,不亦快哉!

其一:看人风筝断,不亦快哉!

其一:看野烧,不亦快哉!

其一:还债毕,不亦快哉!

其一:读《虬髯客传》,不亦快哉!

我来台后二十四快事

林语堂

金圣叹批《西厢》,拷红一折,有三十三个“不亦快哉”。这是他与朋友斫山赌说人生

快意之事,二十年后想起这事,写成这段妙文。此三十三“不亦快哉”我曾译成英文,列入

《生活的艺术》书中,引起多少西方人士的来信,特别嘉许。也有一位老太婆写出她三十三

个人生快事,寄给我看。金圣叹的才气文章,在今日看来,是抒情派,浪漫派。目所见,耳

所闻,心所思,才气横溢,尽可入文。我想他所做的《西厢记》序文“恸哭古人”及“留赠

后人”,诙谐中有至理,又含有人生之隐痛,可与庄生《齐物论》媲美。兹举一二例,以概

其余。

其一、朝眠初觉,似闻家人叹息之声,言某人夜来已死。

急呼而讯之,正是城中第一绝有心计人。不亦快哉!

其一、久欲为比邱,苦不得公然吃肉。苦许为比邱,又得公然吃肉,则夏日以热汤快

刀,净割头发,不亦快哉!

其一、夏日早起,看人于松棚下锯大竹作筒用。不亦快哉!

仿此,我也来写来台以后的快事廿四条:

一、华氏表九十五度,赤膊赤脚,关起门来,学顾千里裸体读经,不亦快哉!

二、初回祖国,赁居山上,听见隔壁妇人以不干不净的闽南语骂小孩,北方人不懂,我

却懂。不亦快哉!

三、到电影院坐下,听见隔座女郎说起乡音,如回故乡。

不亦快哉!

四、无意中伤及思凡的尼姑。看见一群和尚起来替尼姑打抱不平,声泪俱下。不亦快

哉!

五、黄昏时候,工作完,饭罢,既吃西瓜,一人坐在阳台上独自乘凉,口衔烟斗,若吃

烟,若不吃烟。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胧里,下面天母灯光闪烁,清风徐来,若有所思,

若无所思。不亦快哉!

六、赶酒席,座上都是贵要,冷气机不灵,大家热昏昏受罪,却都彬彬有礼,不敢随

便。忽闻主人呼宽衣。我问领带呢?主人说不必拘礼,如蒙大赦。不亦快哉!

七、看电视儿童合唱。见一小孩特别起劲,张口大唱,又伸手挖鼻子,逍遥自在。不亦

快哉!

八、听男人歌唱,声音摄气发自腹膜,喉咙放松,自然嘹亮。不亦快哉!

九、某明星打武侠,眉宇嘴角,自有一番英雄气象,与众不同。不亦快哉!

十、看小孩吃西瓜,或水蜜桃,瓜汁桃汁入喉咙兀兀作响,口水直流胸前,想人生至

乐,莫过于此,不亦快哉!

十一、什么青果合作社办事人送金碗、金杯以为二十年纪念,目无法纪,黑幕重重。忽

然间跑出来一批青年,未经世事,却是学过法律,依法搜查证据,提出检举。把这些城狐社

鼠捉将官里去,依法惩办。不亦快哉!

十二、冒充和尚,不守清规,奸杀女子,闻已处死。不亦快哉!

十三、看人家想攻击白话文学,又不懂白话文学;想提倡文言,又不懂文言。不亦快

哉!

十四、读书为考试,考试为升学,升学为留美。教育当事人,也像煞有介事办联考,阵

容严整,浩浩荡荡而来,并以分数派定科系,以为这是办教育。总统文告,提醒教育目标不

在升学考试,而在启发儿童的心智及思想力。不亦快哉!

十五、报载中华棒球队,三战三捷,取得世界儿童棒球王座,使我跳了又叫,叫了又

跳。不亦快哉!

十六、我们的纪政创造世界运动百米纪录。不亦快哉!

十七、八十老翁何应钦上将提倡已经通用的俗字,使未老先衰的前清遗少面有愧色。不

亦快哉!

十八、时代进步,见人出殡用留声唱片代和尚诵经。不亦快哉!

十九、大姑娘穿短裤,小闺女跳高栏,使者学究掩面遮眼,口里呼“啧啧!者者!”不

亦快哉!

二十、能作文的人,少可与谈。可与谈的人,做起文章又是一副道学面孔,排八字脚说

话。倘遇可与谈者,写起文章,也如与密友相逢,促膝谈心,如行云流水道来,不亦快哉!

廿一、早餐一面喝咖啡,一面看“中副”文寿的方块文字,或翻开新生报,见转载“艾

子后语”,好像咖啡杯多放一块糖。不亦快哉!

廿二、台北新开往北投超速公路,履险如夷,自圆环至北投十八分钟可以到达。不亦快

哉!

廿三、家中闲时不能不看电视,看电视,不得不听广告,倘能看电视而不听广告。不亦

快哉!

廿四、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鲁迅的十六件“快哉”事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西厢记》的批语中,曾自述人生中的“快哉”事。三百年后,力倡闲适幽默的作家林语堂对金氏的三十三则“不亦快哉”推崇备至,晚年定居台湾,仿金氏写下了自己的《来台后二十四快事》。

近来,笔者读鲁迅著作,亦从中检索出堪称鲁迅人生“不亦快哉”之事十六则。此仅是管窥,未敢概全。

一、1912年8月22日,“晚钱稻孙来,同季巿饮于广和居,每人均出资一元。归时见月色甚美,骡游于街。”不亦快哉!

二、1912年冬,寒流肆虐,鲁迅“购一小白泥炉,炽炭少许置室中,时时看之,颇忘旅人之苦。”不亦快哉!

三、1912年最后一天,“晚铭伯招饮,季巿及俞毓吴在坐,肴质而旨,有乡味也,谈良久归。”不亦快哉!

四、1913年初,鲁迅求得浙江画家包蝶仙的一幅山水,“晴窗披览,仿佛见故乡矣。”不亦快哉!

五、1925年端午,鲁迅请许广平、俞氏姐妹等吃饭。鲁迅本来就没有什么架子,几个女生便无拘无束,还合谋轮番灌他。醉眼蒙眬的鲁迅一时兴起,拳打俞氏姐妹,还按住许广平的脑袋。为人师表偶尔撒个酒疯,不亦快哉!

六、 1926年3月6日,鲁迅在日记里记下:“夜为害马剪去鬃毛。”害马,即许广平。与爱人第一次亲密接触,不亦快哉!

七、面对许广平的大胆示爱,鲁迅历经彷徨后终于向她表白:我为什么必须牺牲自己呢?我对于名誉、地位,什么都不要,我可以爱!……淋漓尽致,不亦快哉!

八、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因学校条件所限,“连夜间小解也不下楼去了,就用磁的唾壶装着,看夜半无人时,即从窗口泼下去。这虽然近于无赖,……”然不亦快哉!

九、一次,厦门大学教员集资60元请来放电影的,鲁迅出一元钱,坐到了“特别席”。不亦快哉!

十、鲁迅与许广平离京南下,当时暗恋许广平的青年作家高长虹曾写一诗,以夜比鲁迅,以月亮比许广平,直指鲁迅横刀夺爱,并大肆攻讦。鲁迅看透其中原委后,在给许广平写信时将高长虹比作吸血的蚊子。1927年秋,鲁迅作《序例》,在文末写下:“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真绝妙好词,不亦快哉!

十一、1932年8月7日,酷暑难熬,“夜同广平携海婴坐摩托车向江湾一转”,不亦快哉!

十二、1933年春,鲁迅举家迁至大陆新村公寓,“前面有块空地,雨后蛙声大作,如在乡间,狗也在吠”,不亦快哉!

十三、1934年春节,鲁迅带着5岁的海婴放爆竹。“我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这回却连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国人也‘嘘’了起来:这却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仅有的高兴。”不亦快哉!

十四、江北人制作了一种机枪玩具,即用两个长短不一的竹筒,染成红绿,连作一排,筒内藏一个弹簧,旁边有一个把手,摇起来就格格地响。这是与文明的玩具相抗争的创作。于是鲁迅在租界边上买了一个,面对别人鄙夷或悲悯的冷笑毫不愧恧,和小海婴摇着在路上走,不亦快哉!

十五、1936年夏,海婴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幼稚园毕业,鲁迅戏称“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慈父之心,不亦快哉!

十六、1936年9月,鲁迅在《死》一文中写道:“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爱得热烈,恨得决绝,不亦快哉!


相关内容

  • 春节手机短信祝福语大全
    春节手机短信祝福语大全 1.新年马上到,除夕问你好:办事处处顺.生活步步高.彩票期期中.好运天天交.打牌场场胜.口味顿顿好.家里出黄金.墙上长钞票! 2.新年开运:急急如律令!除夕到了,祝你乐观向上,勇当幸福先锋!祝你微笑进取,所有梦想成真 ...
  • 初中语文古诗大全
    初中语文古诗 七年级上册 1.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 ...
  • 小学二年级周记大全:我成了小花猫
    我成了小花猫周三,学校进行百米长卷绘画比赛,全班同学兴奋不已.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等着绘画了.终于开始了,参加绘画的各显神通,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我也不例外,比赛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画起来.同学们有的画茂盛的树:有的画鲜艳的花:有的 ...
  • 20首湖南民歌(音画)
    20首湖南民歌(音画) 渴望美好网摘 ',1)"> 来源:由渴望美好 摘自博友xiangjun0629  送的民歌代码 更多精彩请点击以下链接! 精 品 收 藏 情感图文 两性天地 美图趣图 智力游戏 幽默搞笑 诗乐歌舞 哲 ...
  • 通假字大全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quo ...
  • 与孩子共读书
    与孩子共读书 403班 侯佳然 家长姓名:侯可学 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是一个孩子终生受益的习惯之一.作为一种习惯的培养,我们从佳然还是一个刚认识事物的时候开始培养.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不能算作读书了,从幼儿床边的小挂饰,到墙上贴的贴画,再到成 ...
  •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
    七年级上册 5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mǎo)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iāng).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 ...
  •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语十则 (393人评价) 8.0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
  •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
    九年级语文周练(14)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 ...
  •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训练2
    三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2) 2012.7.29 姓名 一.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4.<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凉州词> (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