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录序] - 范文中心

[七录序]

08/16

梁阮孝绪《七录序》断句及译文

今天我所撰写的《七录》,在编写时候,仔细斟酌过王俭和刘歆的观点,王俭认为,人们对六艺的称颂还有不足的地方,他主张把“经目”改为“经典”,现在我遵从了他的意思,因此把经典录作为内篇的第一篇,刘歆、王俭一起把众多的史书合为《春秋》,刘歆家族的史书更少,另外可以见到《春秋》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今天,众多的记传加起来要比书籍多出一倍,特别像这样的书籍,更是繁多芜杂,而且《七略》诗赋不是在六艺里面的,因此,这样的书一多,就另外成为一略,现在依据有关的体例,分开众多的册籍,把记传录作为内篇的第二篇。

刘歆和王俭对于诸子的称呼是一样的。刘歆有兵书略,王俭认为“兵”这个字较为浅显,“军”字听起来更广阔,因此就把“兵”字改为“军”。而我认为,古代有兵革,兵戎,治兵,用兵的说法,这才是有关军事的总称。所以我还是把军改为兵,兵书已经不够了,就不为它另外修一录。现在附在子的后面,就用子兵称呼,将子兵录作为内篇的第三篇。王俭以诗赋为名,不兼收其他的规章制度,改名为文翰,我认为世上的文词,总称应该叫集。把翰改为集,名字还是很明显,因此将文集录作为内篇的第四篇。

王俭认为,数术的称呼有些繁杂,于是改称阴阳,认为方技中记载的事迹没有什么典故,于是改为艺术。我自己认为阴阳的称呼跟它所从属的部分有所不同,不如称为数术更容易知晓,术艺则是六艺和数术的泛滥,不太适合体现方技的主旨,因此,还是依照刘向原来取好的名字命名。但是长生不老之类的图书,既然可以让人成仙,中医论文的经典著作,如果有什么不足,就会有新的出来,因此便和术技一起作为一录,为内篇第五篇。

自从佛教传到中原以来,它的内容与规劝世人,研究劝世的方式方法等典籍有关,王氏虽然对佛教有所记载,也就是凡是讲求安心,因此有了佛法序,我把它作为外篇的第一篇。讲仙道的书,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刘氏神仙在方技的后面产生的,王氏的道经是在七志以外的,现在我把仙和道放在一起,作为外篇的第二篇。王氏先讲道学后讲佛学,今人却先讲佛学后讲道学,大概是因为其宗派有所不同,也是由于他们各自的程度有浅有深吧。

内外两篇加起来就是《七录》,所有历史上留下来的书籍,秘记,几乎都在《七录》中已经穷尽了。梁普通四年,仲春十七日于建康宫中的住宅里,我开始记述这本书。通人平原人刘杳,跟随我游历山河,因此跟他说起这件事,杳是一位很有志向的人,内心积蓄很久了也没有得到动笔的机会,听说我已经开始写《七录》了,便欣然会意。凡是抄写的集子,尽量根据我与他广泛听到的或是见到的为准,这就像注释对于郑玄,我也应该顺应这样的规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