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努达:流亡生涯,诗歌才是故乡 - 范文中心

塞尔努达:流亡生涯,诗歌才是故乡

03/22

摘自:正午的神像 (《现实与欲望》译后记)

作者:汪天艾

纸城小报:“很少有这样的现代诗人,无论何种语言,能给我们带来这样不寒而栗的体验。如果要用一句话定义塞尔努达在西班牙语现代诗歌中的地位,我会说他不是一个为所有人说话的诗人,而是为我们每个人作为个体的存在而说话。”奥克塔维奥·帕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此总结塞尔努达的诗歌。

路易斯·塞尔努达(Luis Cernuda,1902-1963)是西班牙 “27年代”代表诗人之一, 1938年因西班牙内战流亡,此后25年辗转英、美、墨西哥直至去世,,一生未再回国。虽然在他所处时代的西班牙诗坛,塞尔努达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他的诗歌却对西班牙战后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今几乎被公认为20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The Breeze / My Baby Cries Bill Callahan;Peggy Frew;Loren Connors - Loving Takes This Course - A Tribute To The Songs Of Kath Bloom

Seville 路易斯·塞尔努达出生地

如果说诗歌艺术有自己的圣人,比如迪金森和保罗·策兰,那么塞尔努达也是其中之一。

——哈罗德·布鲁姆

如果你的母语是西班牙语,那么我向你推荐安东尼奥·马查多、洛尔迦、塞尔努达……

——约瑟夫·布罗茨基

那些年有个阿根廷人——不止一个,我相信——把塞尔努达看成和洛尔迦一样当代最好的西班牙语诗人。

——胡里奥·科塔萨尔(阿根廷作家,拉美“文学爆炸”代表人物之一)

1936年4月1日,西班牙马德里,维里亚托街73号。一幢不起眼的临街小楼,铁质的百叶窗垂下短暂地隔开阳光,也隔开动荡时局累积的不安与骚动。

印刷机器有节奏地轰鸣,油墨香气弥散。路易斯·塞尔努达的诗歌全集《现实与欲望》第一版在这间同代诗人阿尔托拉吉雷经营的印刷作坊里诞生。

那一年,我们的诗人三十四岁,他将此前十二年的诗歌创作结为一册书;此后近三十年的岁月里,他还将不断增补这本全集(去世前改定的第四版里篇目扩充了超过一倍),书名却始终保持这个贯穿他一生的命题——无可调和又相依相存的现实与欲望。

4月29日,加西亚·洛尔迦做东在一家名为“红”的饭店为挚友的诗集出版召开宴会,席间他提议为塞尔努达举杯,“让我们为《现实与欲望》干杯,这是当今西班牙最好的诗集之一”。

加西亚·洛尔迦

那场宴会是“二七年代”诗人及他们知识艺术界的许多朋友最后一次共同聚首,合影照片上那些或神采飞扬或屏息凝神或目光流盼的身影,很快将被夺走手中杯盏,彻底卷进历史的洪流——7月17日西班牙内战爆发。

格尔尼卡 (1937年)毕加索

加西亚·洛尔迦和伊诺霍萨在那年8月分别被内战双方的军队杀害,此后三四年里,在座宾客有的在淌血的大地上做无能为力的见证者,有的错愕于瞪红眼的同胞闭门不出,有的参与战斗又不得不远走他乡,翻越比利牛斯山或横渡大西洋。

1936年12月西班牙马德里空袭之后

留下的阿莱克桑德雷望着“他们都离开了,所有人一起、同时离开,走上截然不同的路”

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97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离开的阿尔维蒂问出“我们是否走到终之终结?”

阿尔维蒂

而塞尔努达在1937年秋天写下自己流亡前的最后一首诗:

1936年1月13日西班牙巴塞罗那

这样我轻信幻想的人民

将提前临终

先被死亡所囚

然后看它绽放

海上永恒的玫瑰。

1938年2月,塞尔努达站在西法边境的车站,背后是满目疮痍,诗人之死,面前是从未踏过的土地,从未见过的风景。

此去一别,直到他1963年去世,25年再未归。

开始流亡是塞尔努达人生经历的转折点,也成为他创作生涯早期和中晚期的界碑。

这本流亡前诗全集收录了他在西班牙写下的全部诗作,使用的原文底本是西班牙Siruela出版社2002年修订出版的《路易斯·塞尔努达作品全集(卷一:诗歌全集)》,附录中的早期文选原文则出自同一套全集的后两卷。

依稀记得,2011年盛夏,我在古城萨拉曼卡的塞万提斯书店里倾囊买下这套蒙着灰的全集,小心翼翼如捧珍宝。

古城萨拉曼卡

后来当我读到尚塔尔·托马在《被遮蔽的痛苦》里写,“我们等待某个人,某件事,某个信号突然出现,改变我们的生活,把它变成节日”,就会不禁想起,对我而言,第一次读塞尔努达的诗就是这样一个突然把生命变成节日的信号。

《被遮蔽的痛苦》

(法)尚塔尔?托马著,周小珊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那天是2010年11月12日,今年恰好第五个年头。忆及自己曾在伦敦某个惯常阴雨的午后许下誓愿,渴望某个至高力量能应允我把生命中的十年光阴献给翻译塞尔努达的诗歌全集,那么,这是第五年,这是我的一半誓愿,他的前半生。

五年里,从二十岁到二十五岁,从北京,到伦敦,到马德里,阅读、研究、翻译他的诗歌如同接受一场绵长的情感教育,诗人用一字一句教会我何谓志业,何谓勇气,何谓欲望,何谓爱。

曾经难开解的谜题、困扰我的抉择都变得顺理成章,仿佛一切因他有了理由和意义;经历最甜蜜失眠时,也是他的诗句为我预备好描摹,破晓天光里,年轻的神凝望自己的创造,忘记呼吸和时间。

塞尔努达曾感叹:“如果说对一个诗人而言存在令人艳羡的命运,那就是穿过同代人的视而不见,在身后未来的读者那里找到道路。”

晚年的他仍在回忆录中无奈《现实与欲望》第一版刚出版内战即爆发,还来不及培养属于他的读者,时间的滚滚巨轮已经推走曾经的曙光。

左二塞尔努达

苦于独裁统治的审查与禁言(从未掩饰的同性取向也不为独裁者所容),自他流亡开始,直到诗人已在大洋彼岸的墨西哥过世15年后的1978年,他的诗选才第一次重新在西班牙境内出版。

2002年塞尔努达诞辰百年时,西班牙内外的学界和读者界共襄盛况,这位与自己的世纪失之交臂的诗人,仿佛终于遇见他一直幻想并隐隐相信存在的未来。

Espa?a (1938) 达利

苍茫世界,人类的时间与自然的时间相对而立:在人类的时间里,一切都是过去,无尽地流逝,无从回归;而在自然的时间里,一切都是未来,永远有下一个春天,下一次花开,无尽地回环,周而复始。

如果足够幸运,诗人的生命却能通过寄于文字摆脱人类时间的限制,留待某个春天,某次花开时,如诸神重生。最后的最后,一切都没有被遗忘。

最后,最后

苍天俯视你

以一张空无的脸

纵然,在凿子与大理石的激辩中

你的名字

一个

一个地

粗大起来

(洛夫《诗人的墓志铭》)

而我仰起头,眼前浮现布罗茨基的诗句:路易斯·塞尔努达先生,当我用怀旧的情绪爱你,爱你已逝名字之下诗人的真实,“天空看上去就像,/一张你未写过的纸”。

塞尔努达诗歌三首

我曾是。

燃烧的柱,春天的月亮。

金色的海,硕大的眼睛。

我曾寻找我思考的;

我曾思考,像在破晓消沉的梦里,

年少时欲望画出的东西。

我曾歌唱,曾向上爬,

我曾是光,

有一天被卷进火焰。

像风的一击

肢解影子,

我曾坠落黑暗,

在那个不满足的世界。

我曾是这样。

我曾是少年在云一样的日子,

优美的东西,黑暗和倒影里都看得见,

奇怪的是,假如我寻找这记忆,

今天的身体上疼得这么剧烈。

失去欢愉是悲伤的,

像甜蜜的灯照在缓慢的夜;

我曾是,曾是,曾经当过那欢愉:

我的影子曾经是无知。

不是享受不是痛苦;我曾是孩子

囚禁在不断变幻的围墙;

身体一样的故事,天空一样的玻璃,

然后我梦见,一个比生命更高的梦。

当死亡想从我手中

夺走一个真理,

它会发现手是空的,仿佛年少时

燃烧着欲望,伸向空气。

死去的不是爱情,

死去的是我们自己。

最初的单纯

废止于欲望,

别的遗忘里遗忘自己,

脉络交缠,

为什么活着既然有天你们会消失不见?

只有看着的人活着

总能看见面前他的晨曦的眼睛,

只有吻着的人活着

吻到那个被爱举高的天使身体。

痛苦的鬼魂,

远远地,那些别人,

爱情里错失的人,

像梦中的记忆,

穿梭在坟墓间

拥紧另一种空。

在那里来去或呜咽,

站着的死人,墓石下的生命,

捶打着无能为力,

用徒劳的轻柔,

抓破影子。

不,死去的不是爱情。

《现实与欲望》

(西班牙)路易斯·塞尔努达/著

汪天艾/译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6年1月


相关内容

  • 先行者的天空和大地
    余世存 北岛送我一本他新出版的诗文集,系香港明报出版的"2000年文库----当代中国文库精读"丛书中的"北岛"卷.这本书从法国旅行,辗转来到我的手中.我与北岛并不相识,在他开始思考.写作.成名的年代 ...
  • 陶短房 : 太平天国的墙头诗歌世界
    有人说,太平天国是个诗歌的国度,这话也对也不对. 说对,是因为这个短命王国上至天王洪秀全,下至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人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诗作",一直"在高天享福".只在前期偶尔附在东王.西王身上&qu ...
  • 从王安石诗作看其变法前后的心路历程
    ·文艺评论· 从王安石诗作看其变法前后的心路历程 孙其素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 252000) 摘要:王安石变法对其诗作风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变法前的思考.准备,变法过程中的坚定.喜悦,以及变法失败后的苦闷和忧伤,这些复杂的思想感情变化, ...
  • 我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在非洲西撒哈拉沙漠里,有一个名叫比塞尔的小村庄.多年前,这里是一个不为人知.与世隔绝的小村落.当地的人很少走出村庄,外面的人也很少来到这个村庄.后来,有一个叫肯莱文的欧洲青年,来到了比塞尔,建议他们走出沙漠.当 ...
  • 三大世界品面设计大师简介
    简介 冈特·兰堡(Gunter Ram bow,)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 1958-1963年(20岁-25岁)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1960年22岁的冈特·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 ...
  • 常见的一些事物别称,很值得收藏
    搜集整理:无涯轩主 一.农历四季 春季: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 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 秋季: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 冬季:安宁.冬辰.岁佘.九冬.无序.严节 正月--柳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 ...
  • 最好的方法读唐诗第二讲
    大家好,我是淇淇妈妈. 悦读悦爱悦成长~第一期诗歌会开始了 王芳老师的<最好的方法读唐诗>,有这本书的妈妈们可以拿出这本书,我们一起学习. 今天学习第一首古诗,李白的诗.<渡荆门送别> 唐诗的代表人物首推李白,以他为 ...
  • 浅析唐璜中拜伦的艺术与人生 精品
    浅析中拜伦的艺术与人生 摘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 璜 , 处处显示着作者对上流社会的讽刺, 对自由与爱情的探求.他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唐璜.拜伦.艺术.人生 正文: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对欧 ...
  • 流浪的星星克莱齐奥
    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让他笔下的人物用流浪的方式,抵抗着这个让人越来越无所适从的世界 2008年年初,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来到中国.他的新作<乌拉尼亚>获得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评选的2006年度&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