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 范文中心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04/05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浅谈古代诗词独具的艺术美感

有关此课件的美学阐述

中国古典诗歌的框架结构是就一首诗的宏观布局来看的,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何为诗的灵魂即框架的脊梁,有了灵魂才有整体的和谐。这个灵魂就是主题思想的确立,即主旨、情趣、旨趣的融会贯通。别林斯基说:“一部艺术作品的完整性要看概念来决定。”

本次课件主要是将古代诗词划分为四种美,分别为形式美、意境美、音乐美、色彩美来解析古代诗词。 形式美指的是诗歌的体裁形式,此次课件举的例子是《诗经·桃夭》,这是中国古典诗歌最为典型的“四言诗”,整篇诗词工工整整,就像盖楼房一样。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第三,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中国诗歌真正讲格律是从唐代开始的。在唐代以前,它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此后,这种新的诗体,这种“格律诗”,以及后来的词、曲,在句速,在字速,在每句中的声调、字的声调,以及句末的押韵、句与句之间的对仗,全诗的这种结构规律上,都有了一定的格式。所以格律诗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基本形式,诗、词、曲都是如此。诗歌有了一定的格律要求,读起来轻重缓急相间,长短有致,抑扬顿挫,韵调谐和,这就更加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美。

意境包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所谓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意境又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亦即“情中景”;无我之境,即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亦即“景中情”。在意境美中主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 浓” 的情境。在这首词里,虽然写的是思亲,但是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语句,而是用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显的很沉重高雅。词的意境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名句,总的看是人与自然的对比。具体说来,作者特别为主人公选择了三个自然意象作为生命的参照:落花与人,强调岁华摇落,岁月无情,青春苦短。人在雨中,暗示生命景况之凄凉,心绪之迷惘和感伤。孤独的人和双飞的燕是有情与无情、有知与无知折对比,强调人的孤独,暗含对重逢的期待。

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诗读起来很好听,抑扬顿挫。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汉语填词所依据的曲调名称。又称词调。宋代以前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有的依调填词,有的依词制调,曲调乐谱的名称即是词牌。填词既要求合乎

音乐腔调,又要合乎一定的格律(即词律),如字数、平仄、句式、韵位等。宋代以后主要是依调填词,且大多数词人只懂格律,不懂音乐,他们只是按照格律填词,所作词走上了与音乐脱离的道路。明代以后,宋词曲谱大抵失传,而按照格律填词却继续不断,词牌名只作为文字、音乐的结构的定式,词也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形式了。词牌种类繁多,总共在1000个以上,其中常用的大约只有100多个。如〔沁园春〕、〔水调歌头〕、〔念奴娇〕、〔菩萨蛮〕、〔如梦令〕、〔蝶恋花〕、〔忆秦娥〕等。为了更好的展现这种音乐美,举的例子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声频由王菲演唱,把这种音乐美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古典诗词的色彩美包括以色主情,以情观色和以形写意,传神写照两类。以色主情:即在诗词中运用具有明确色相的颜色形容词产生并传达一种明快 响亮 动人的色彩及音乐效果以便准确 鲜明 生动的表现诗人独特的意境感受和强烈的审美激情。这类词语表现的色相通常是固定不变的。无需靠上下诗句来判断。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这类描绘色彩的形容词,其色相通常是固定不变的,他同生活的原形很近,用它进行的状物·写景往往节奏鲜明 真切生动,给人直接深刻的审美意象;以情观色:即以诗人的主观心里审美情感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在色彩的描述中寄托某种弦外之音。色彩描绘中使用的形容词多曲折 含蓄 耐人寻味,以便造成一种细腻 繁复 微妙的色彩效果,并以缠绵的节奏和韵律创造出丰富的想象余地。这类词语所描绘的色相在不同的句子中表达的含义各不相同,要根据上下诗句来判断。以形写意,传神写照:古人不仅对色彩美的诗意描绘十分重视,对色彩美的理论也颇有研究。并进一步指导着诗人们寻找美的创作实践活动。这一点在唐宋诗词的创作中尤为明显,而古人对色彩的理论认识过程大致经历了:明视—设彩—调色—和谐四个阶段。明视:辨别色彩,强调对色彩敏锐 准确的辨别能力,设彩:对色彩描绘的布置技巧,调色: 通过色彩对比 对照来达到色与彩的对立统一 ,和谐:强调色相的共性,使诗词呈现的画面色彩统一于诗词的整体基调中。突出了“以色主情以情观色”的理论。例如李白《菩萨蛮》中的“平林漠漠烟如织”让人看到一排排平展的树林,烟雾迷离,与一条带状的秋山上的碧色重叠起来。诗歌基调暗淡、凝重。但却没有色彩简单之感。

本次课件把古代诗词美感分析的很透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原因许多准备好的内容没有讲解出来。课件的画面也很符合古代诗词美感的主题,课上如果可以再多讲一些有关诗词的趣闻会更加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希望能有机会,更加深刻的理解美学在各个领域的意义。


相关内容

  • 靖边丹霞沟壑纵横光怪陆离
    1 话说靖边丹霞地处陕北黄土高坡边缘地带,与甘肃宁夏的盐碱沙漠地带相衔接,高山凹地彰显着苍凉与悲壮.无论身处山巅还是峡谷中,但见火红的丹霞地貌阡陌,沟壑纵横,怪石嶙峋,古劲奇异,在阳光映照下更是阴阳两分,光怪陆离.移步即景中形形色色的离奇景 ...
  • 小学古诗重点
    紫色,做正确的,红色字写错的,绿色,写不来的,黄色,记了不太熟,但可能会,黑色,记了,不会.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 描写音乐优美的句子
    描写音乐优美的句子 1.音乐是一位好老师.它会将你的心灵从喧嚣和冗杂之中带出,带到一片静土,使你那烦躁的心平静下来.音乐是你开心时的朋友,音乐也是你失意时的伙伴. 2.真正为王菲倾倒正是因为这一首<又见炊烟升起>.洒脱畅快,难以 ...
  • 六年级--古诗
    1.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3 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
  • 我家乡的名人
    我家乡的名人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出了名的二胡高手--吴广玉爷爷,提起这个名字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拉二胡的技术可谓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特别是他拉的那首<二泉映月>在省里的比赛中都获得了一等奖. 上一个星期,我有幸走进了吴爷爷 ...
  • 男人,请珍惜你身边发脾气的女人
    男人,请珍惜你身边发脾气的女人 永远不会发脾气的女人就如同一杯白开水--解渴,却无味. 你迟到,她向你发脾气,是因为她紧张你,她怕你出了什么意外. 你抽烟,她向你发脾气,是因为她担心你的身体健康. 你喝酒,她向你发脾气,是因为她担心你酒醉后 ...
  • 校园文艺晚会主持人台词
    焦)尊敬的领导,(黄)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合)大家好! (王)一曲<开门红>,拉开了我们计算机与信息学院<e时代>文艺汇演的帷幕! (吴)从1996年5月我系的诞生到2008年9月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成立,我们走的 ...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一句名言.元末农民战争期间朱元璋.陈友谅与张士诚三股武装势力的兴衰,是这句名言的最好例证. 至正十六年(135 ...
  •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修改版背诵篇目
    一年级上册 第12页 山 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第24页 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第44页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
  • 3山中避雨
    七年级语文<山中避雨>讲学案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主备:贺季海 时间:2015/9/16 总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整体理解本文记叙的线索: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体会本文自然恬淡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