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六养":水声养耳 绿草养目 静坐养筋 - 范文中心

古人"六养":水声养耳 绿草养目 静坐养筋

07/27

古人养生之法甚多,流传较广的有“六养”。“六养”具体所指如下。

水声养耳

人的五觉,特别是视、听、嗅觉往往是相联系的。听水声,同时嗅花香,如曾巩《西湖纳凉》里的诗句:“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

绿草养目

绿草红花,古人常并提,皆能养目也。如张翥《丹青小景山水》的“野水碧如草,桃花红照人”。王安石甚至认为绿草比红花更美,更能养目。

观书养心

读书,不一定要读新书,只要勤于思考,读出新滋味,照样能养心。现在讲“回归大自然”,其实,自然山水景物是第一自然,书籍特别是游记、散文、山水诗所表现的自然之美,可看作是第二自然,是纸上的风景。所以,要培养胸中的山水,使自己“胸有丘壑”。

琴书养指

宋人欧阳修认为,弹琴可以治病。他在《琴说》中说:“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

书法通过手、腕、臂带动全身,其功能与气功、太极拳有异曲同工之妙。书法的执笔、运指是基本功,要求指实掌虚,五个指头一起用力。

杖履养足

就拿“杖”来说,选择一根合适的手杖,可使老人走路时感到舒适、可靠,站立时,又可作支柱。此外,手杖还可为老年人增添风度。合适的手杖应该是杖杆质地坚固,长度合乎标准,杖柄稍宽。

静坐养筋

老人练静坐功,可使身体里的十四经络畅通,这样就不易发生关节炎、动脉硬化等疾病。静坐时心情要舒畅,轻松乐观,最好把每天一刻钟静坐锻炼作为一种习惯坚持下来,方有成效。


相关内容

  • 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方案
    大班亲子活动流程 --"花朵多多开"亲子活动 1.请家长先进场坐好 2.请幼儿进场并让幼儿找到自己的家长 3.坐到家长的腿上(抱一抱.亲一亲) 4.听口令做动作(一起做游戏).→互动游戏 游戏规则:边拍手边走到舞台中心( ...
  • 游良耀:名家对程门立雪的解读
    历代名家解读"程门立雪" 游良耀 罗琴 游酢.杨时同是二程高弟,他们"倡道东南",开闽学先河,三传至朱熹而集理学之大成,被后人同尊为"闽学鼻祖". "程门立雪" ...
  • 读书总是孤独人的孤独事
    读书总是孤独人的孤独事 昨晚读余光中散文.上次读他是大一,在一个叫唐家湾的小镇上,数百步之外是大海.没有冬天,树叶红透了也不落.反倒是熬到春天,哗啦啦落了满地,但仰头望,还重重叠叠多得出奇.每天趁夜落下,赶在黎明前把小径铺满,日日如是,到雨 ...
  • 关于古人苦读的故事
    说到关于古人苦读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匡衡的"凿壁偷光".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悬梁刺股".车胤和孙康的"囊萤映雪".直到 ...
  • 拂水醉柳烟
    拂水醉柳烟 文/云      编辑/喜好喜好 四月芳菲尽,红渐瘦,绿渐肥.蜜蜂忙,蝶儿飞,燕子舞青春.五月槐香沁陌上,梦萦长,情影长.风物依旧 人已非,费思量.荷塘月色澹澹,轻风习习,拂弱水,醉柳烟,人亦醉,心亦醉----题记 一.晨风醉柳 ...
  • 古代文言文
    专题讲座 初中古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 付 华 (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语文特级教师 ) 古代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教材中古代散文的比例由原来的20%增加到40%,教学难度也相应提高.因此,如何进行古代散文的教学,进而弘扬中华传统文 ...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选自清·金缨<格言联壁> 上联讲严于律己,下联讲宽厚待人.意思是沉静下来要经常自省自己的过失,进而以是克非.为善去恶:闲谈的时候莫议论别人的是非得失,这是儒家倡导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上联语出< ...
  • 提高高考作文的优美语句
    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2身比闲云 ,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 , 松声竹色共忘机. 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龙门联) 4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 5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6大块焕文章 , 白云在天 , 沧波无际:春 ...
  • 无事此静坐
    无事此静坐 ----黄苗子 苏东坡被贬谪到海南岛儋州,在室内提了一首诗: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东坡还告诉朋友:"世界上没有任何延年益寿的方药能有此效果,既无反胃呕吐和其他副作用,又省药费,并且人人有 ...